登陆注册
40399600000007

第7章 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学(4)

1942年春天,日军在攻陷香港后,将留港的各界知名人士逐一逮捕审问。戴望舒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遭受几个月的酷刑折磨。后经叶灵凤托人营救,才得以保释出狱。出狱后,他住在叶灵凤家里,先是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书店,后来担任了《华侨日报·文艺》的编辑工作。除了这家副刊外,他还相继主持了另外三家报纸的副刊,即《香港时报》的“香港文艺”副刊,《香岛日报》的“日曜文艺”副刊,以及《新生日报》的“新语”副刊。其中“新语”副刊于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底出版。

戴望舒的诗先后结集出版的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其中《灾难的岁月》收入他在1934年至1945年间所写的共25首诗,除前面9首外,其余的全是他在香港期间的作品。在日军的牢里,他创作了著名的《狱中题壁》,这首诗写于1942年4月,一直被视为戴望舒的不朽之作,诗人对于祖国的拳拳之心,对于自由的深切渴望,以及对于胜利的百倍信心,都在这字里行间跳跃着。从这首诗还可以看出,诗人已经从过去的灰色和落寞人生的泥淖里毅然跨出来,从“血染的土地”看到希望,从苦难人民中感受到“新的力量”,从而展示了一种对于人生价值的肯定的乐观主义精神。

抗战期间,戴望舒在香港还做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和整理文学遗产的工作。译诗和他的创作几乎是同步的。由于他精通法文和西班牙文,并得到“庚子赔款文化委员会”的翻译合约,他把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译成中文。这本书到1938年11月时已译了3/10,本来按他的估计,“大约尚须两三年”,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此译本一直没有问世。除此之外,他还翻译了《西班牙抗战谣曲选》和《苏联文学史话》等。

戴望舒对中国通俗文学的史料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于1941年1月4日,在《星岛时报》上开设一个“俗文学”周刊。该周刊以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为研究对象,相继发表了容肇祖、孙楷第、柳存仁、赵景深、谭正壁、吴晓铃、杨荫深、罗常培、冯沅君及戴望舒等的学术论文。戴望舒在这期间对于中国俗文学所作的考订工作,后来由吴晓铃编辑而成《小说戏曲论集》,于1958年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

鸥外鸥

鸥外鸥(1911—),本名李宗大,另有笔名林木茂、江水涣、鸥外鸥等。原籍广东东莞县虎门,30年代开始创作,曾加入广州诗坛、诗场、中国诗坛等诗歌组织,并主编过《诗群众》月刊。广州沦陷后到香港主编《中学知识》月刊,后任国际印刷厂总经理,刊印过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周报、茅盾主编的《笔谈》月刊及其他进步期刊。1943年在桂林出版《欧外诗集》。

在艺术上,他以现代派的手法去表现生活,从而对传统诗歌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反叛。在当时的香港诗坛上,他的尝试是引人注目的。1942年,朱自清在《朗读与诗》一文中,特别赞赏了鸥外鸥诗作中使用词汇的独创性,艾青在《诗》月刊附刊《诗新闻》中,也撰文盛赞鸥外鸥的诗“有他的革命性、战斗性、创造性”。

蒲特

蒲特(1913—1970),原名饶彰风,广东大浦县人,曾用笔名追光、普特、可飞、张枫等,在30年代初至1949年活跃于广东,香港及东南亚文坛。30年代初在中山大学读书时,就和邝阳、杜埃、江穆、楼栖主办大型刊物《天王星》。1937年9月与薛尚实、连贯、杜埃一起来到香港,组织****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并主编“临委”刊物《大路》,后又主编《激流》等进步刊物。抗战爆发后,他主持并与陈华、梁威林、李育中、龙世雄共同编辑《抗战大学》刊物。

蒲特在香港创作的诗,富于激情,时代性极为强烈。《时代的号角》是他的一首著名诗作:

火山找着地壳的弱点爆发了

喷出了光亮的火花!

这火花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停止

地壳的弱点将延长到全个世界!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时代大变迁具有浓烈的诗意感受,内心激荡着一股狂飙突进般的热情,由此而抒发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诗人的乐观主义情绪,在诗歌中有突出的表现。

徐迟

徐迟(1914—1996),原名徐商寿,原籍浙江吴兴县。曾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抗战时期辗转于上海、香港、桂林、重庆等地。香港沦陷前夕,他在1941年12月10日《星岛日报》发表了一首抒情诗《太平洋序诗——动员起来,香港!》,诗中以奔放的气势,喊出了民族的心声:

战争飞翔着!

恐怖飞翔着!

饥荒飞翔着!

中国流血,流泪,流亡,

但是支持着。

……

如果香港燃烧,

东京也要燃烧,

太平洋,歌唱吧!

全诗洋溢着一股爱国主义的激情,诗人以贲张的血脉,燃烧的情绪,把抗战这一时代强音唱到了香港,唱到了整个太平洋。整首诗意境开阔,一气呵成,节奏粗犷而雄健。由于是急就章,在诗歌语言的锤炼上还欠功夫,尚嫌粗糙,然而诗本身所产生的情绪上的共鸣,是当时的不少读者所共有的。

袁水拍

袁水拍(1916—1982),原名袁光楣,笔名马凡陀,原籍江苏吴县。1935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抗战爆发后开始诗歌创作。其《马凡陀的山歌》影响较大。1939年居港期间,以香港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一组诗,其中长诗《后街》描绘下层社会的浮世图。从赌场的烟和妓院的卖笑声中,诗人看到“街心的浪汉是丈夫,他们有压扁的脸,压扁的性情”。诗的最后颇具意味:

短促的生命

用最长的尺子量

用最长的鞭子抽

过去在那里

那面有林荫路的晴日

红砖教堂的尖塔上

滑着亚热带的风凉

一排伟大的印度兵的

保持清洁的马厩那面

大道带着勋爵骑士的

才有缭绕诗情的绿树叶

诗人对现实充满着一种悲剧般的感受,心灵有着沉重的压迫,从而能够对殖民社会进行抨击以及对下层劳动人民表示同情。在明快而质朴的民歌风形式中,表现出了诗人驾驭诗歌语言的功力。

陈残云

陈残云(1914—2002),原籍广州。1930年中途辍学后从广州来到香港,一边打工,一边阅读新文学作品,并尝试写诗。1935年考入私立广州大学中文系后,与温流、黄宁婴,芦荻等青年诗人一道参加广州艺术工作音协会诗歌组,在广州掀起一股诗潮,创办《今日诗歌》、《诗场》和《广州诗坛》。抗战爆发后,在蒲风的帮助下,这些刊物合并为《中国诗坛》,陈残云一直担任该刊主要编辑及作者。1939年夏,陈残云在香港参加文协香港分会的一些活动,并和黄婴宁等复办《中国诗坛》,和司马文森创办《文艺生活》。后来出版了诗集《铁蹄下的歌手》和《黎明散曲》等。在《黎明散曲》中有一首《都会流行症》,这样刻画出殖民地都市香港:

明灭的灯,梦幻的灯

彩色的龙,彩色的人影

游离于错杂的街道上

像游一个人间的梦境

流线型的少年

带一个轻飘的面

流线型的奥斯汀

香与香的交流

色与色的交流

……

呵呵!都会的流行症

长期的都会流行症

诗人从香港的流行色中看出了“它的流行症”,却无法为它开出诊冶的药方。从诗本身看,诗人对香港社会的透视是准确的;而且,他对香港市民在抗战初期的心态的把握也是准确的,像《向远方》之一唱道:

当那亮闪闪的倨傲的眼色

像英格兰绅士一般

落在我们没有油光的

染满微尘的头发上

我们咧开嘴唇笑

仰向晨风轻拂的

血红色的天空

诗的语言十分含蓄。诗人用这样的语言去描绘香港同胞对于处在民族危难中的祖国的眷念之情,真实地表达了他们的心愿。抗战爆发后,陈残云还同黄药眠、晦晨、袁水拍等八位诗人集体创作了一部歌颂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长诗《保卫莫斯科》,1941年11月由香港星群书店出版。

香港青年作家的创作

青年诗人彭耀芬是香港文艺青年中的佼佼者,他在战时的香港诗坛发表了不少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在一首诗中高歌道:“为了整个民族/我应该把血流尽/为着整个国家/我们不愿意生还/今天,我为国家加强生产/明天,我去流血的战地/同志,你是勇敢的,/就明天我和你在一起,/我们不死/鬼子休想活啊!”尽管诗歌的艺术技巧尚嫌不足,口号式的倾向还很明显,然而洋溢着一种抗争的情绪。

彭耀芬的另一篇发表在1941年12月《文艺青年》第10、11期合刊的《给“香港学生”——给殖民地根下的一群之一》,则表达了对于香港青年学生的希望:

你在物质的乐园中

豢养了你傲慢的习气

你的生活永远在没规则的线上爬行

你一天的功课,除了“格线”式的教条

画几个修整的图案表

你便是假效泰伦鲍华的动作

和你的恋友唱一首《爱之歌》

……

今天晚上,你回去再把历史重温一遍吧

你读了那些有红线条的

你该好好地记在心上

该有几多页是叙述出了学生运动的光荣史?

那么,明天你便晓得怎样生活

晓得怎样学习和斗争

看吧:殖民地的萎靡教育

将以二十万双手来粉碎

这首诗把当时一些青年学生失落的灵魂作了亮相,目的在于拯救那些被萎靡的教育扭曲了的性格。诗人由此而希望他们能够战胜内心的焦灼,走向关注现实,关注民族斗争的战场。

战时的香港,其新文学的创作刚刚从萌芽走向独立,由于南来作家的主阵,原先比较活跃的一些文艺青年纷纷退却,致使在30年代后期至抗战胜利前夕,香港本地的作家的创作处在了一种休眠状态,这种状态在战后的香港文坛也依然存在着,对于这种情形,从一个方面说内地南来的著名作家,在整体的意义上是提升了香港文学的水准;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内地南来作家的创作在香港本地作家的眼里,又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客观上使他们胆怯而转移到另一些领域。比如战前开始创作的黄天石,这时改用杰克的笔名在《大光报》写流行小说。张吻冰以“望云”之名写的流行小说《红巾三月》,成为香港小说第一次改编为电影剧本的先例。而岑卓云也改用“平可”的笔名,在1939年的《工商时报》和《大光报》连载流行小说《山长水远》和《锦绣年华》。由此看出,香港本地原来的那些比较活跃的作家,在内地南来作家的主阵之下,在正统文学的边侧开了一条生路,即在通俗文艺方面得到了某些发展。这种情形,到了抗战胜利,还一直延续。甚至,望云和杰克的流行小说,竟一直延续到60年代。这可以说是香港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现象。

当然,也有一直在香港本地坚持正统文学创作的作家。如侣伦,早在1930年,他写的小说《伏尔加船夫曲》就获得了上晦《北新杂志》“新进作家特号”征文第二名。1935年,他又在上海《中华日报》发表短篇小说《超吻甘》。1941年,他的小说集《黑丽拉》由上海中国图书公司出版。香港沦陷后,他创作了中篇小说《无尽的爱》、《残渣》、《永久的故事》等,直到1948年,创作了一部极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穷巷》。侣伦无疑是一位坚持在正统文学领域里辛勤耕耘的香港本土作家。

同类推荐
  •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教科书上的伟光正符号?是新闻中开会决策的政治中心?是住行各种闹心的雾霾地标?还是金融巨富的江湖传说?在实实在在生活在北京四十多年的老猫眼里,还有一个当下的浸泡在生活里的大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而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无论相处多久,我们都只是过客而已。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王安石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王安石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那时青春,不懂爱

    那时青春,不懂爱

    本书收录了他100多篇文章,包括做你的一颗牙,爱之谜,给你最多的人,不是每种爱都会让人心疼,相爱过多少秒,补心之手,焐心之人,爱情保险,你并非我的依靠,五十分的两个人,在春天里寂寞的歌,那时青春,不懂爱,要对有些爱不以为然,那不是爱,藏爱,做你的骨头,爱情树,那群鸽子的主人,再向前一步等等。
  •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东北最北方的小村“北极”,大兴安岭师专毕业。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很多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是当代文坛产量交稿,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热门推荐
  • 青春无悔之暗恋

    青春无悔之暗恋

    在高中时我喜欢上了一个人,他和我是一个班的,可是我和他却好像不是一个世界一样,不经常说话,可是突然有一天,他成了我的前桌。改变了我的命运。
  • 美人娇:男神成囚记

    美人娇:男神成囚记

    她是从小被人捧在手心长大的公主,家族一朝败落,双亲惨死,被送入孤儿院。他是众人口中的‘冷面公子’,清风朗月,灼灼其华,实则冷酷绝情。他设下陷阱,诱她步步深陷。他孤僻,却独独对她展笑颜。他绝情,却独独为她心软。他发情,扮猪吃老虎把她扑倒。撩人夜色中,他拥着睡熟的她,低笑轻语:“宝贝,不准离开我……”幸福来得太快,她终日慌乱不安,直到隐匿在暗处的人出现……害怕得匆忙逃离,却不知,他爱她,从不曾掺杂阴谋。
  •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刘学铭编著。《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介绍了诺贝尔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 海之言

    海之言

    身负仇恨,寻找背后杀手的他,和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傲娇,再调查的道路上,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科幻世界大爆炸

    科幻世界大爆炸

    沈安穿越到一个科幻世界,努力保持着自己低调的原则,坚定的成为最苟的那个男人。为了不被欺压,他努力修炼成为第一高手;为了让兄弟有钱吃饭,他研发了第一款虚拟仿真战斗竞技游戏;为了让红颜知己有最强的宠物,他成为了第一个驭兽师;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他成立了第一宇宙飞船公司。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个“001”编号开始说起。
  • 青峦

    青峦

    作品背景是五代十国乱世风云之中,主角应师傅陈抟老祖之命下山,途中遇柴荣,赵匡胤,赵光义,四人结义为兄弟,从而发生了一系列波折起伏的故事。面对着权力和财富,四人之间又有什么选择?柴荣为何暴毙,赵匡胤又为何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重文轻武,赵光义面对抉择烛光斧影,本书为您一一道来。东影煌煌耀天仙,南易幻化愁思平,西极炎炎拙真人,北嶽巍峨遥天长,窥测天机话神相,骑驴跌坐看陈抟,惨绝人寰有宗权。四极三绝何许人也?善恶自有后人道来。盛唐武林十八家,三山五岳六门派,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歌姬VOCALOID

    歌姬VOCALOID

    V家的同人小说,在不同的宇宙空间。VOCALOID星与地球之间,是关于人造人与人类的思考。拥有超科技的神秘家族,对于地球与V星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 侠客英雄录

    侠客英雄录

    覆天魔教兴风作浪,诸多门派惨遭灭门,中原武林一片混乱,为止魔教雄霸江湖,为止妖人荼毒武林,八大门派组成联盟,为武林公道,为武林未来,为心中正义,为所爱之人,奋起而战。乱世出英雄,侠客卷风云,侠客英雄书写自己的江湖传奇。
  • 萝莉妹妹的异界养成日记

    萝莉妹妹的异界养成日记

    三次元(二次元?)小清新之作,战斗剧情什么的完全没有,称呼什么的无所谓的吧,漏洞巨多。认真你就输了(吐槽你就输了)。ps:漏洞无力改动(哭泣)
  • 三世情离

    三世情离

    相传红月出凶星亮世间必大乱首富叶家因为她血染半个凤国皇城因为她唯一的哥哥魂飞魄散。她没掉一滴泪,不是她不掉是她从小就没有泪因为他,她心被他挖走,因爱他信他,却为她人做了嫁衣虽心痛却没一滴泪掉落跌坐血泊中双眼迷茫看着眼前绝色男子轻轻呢喃:“师傅”他淡淡说了句:“青璃玩够了就跟为师回去”说完便蹲下来将她打横抱起。那一刻她远处的心漏跳了一拍觉得这一幕像在哪经历过般他舍弃天下苍生,招人暗算香消玉殒,“师傅!”她抱着他的尸身凄凉笑了眼泪一滴一滴的往下落,三千青丝成雪“今日不死,他日必血洗仙灵山”他再次醒来,他背对着她说“青璃,你可知罪”她看着她们之间遥远的距离说了句,“师傅,青璃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