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99600000025

第25章 香港诗歌(4)

戴天总把他对传统人文的关怀放在现代人生的背景上,使传统的典雅和现代的洒脱互为映照,立体地形成自己诗歌意象和题旨的多义性。他从不单纯地写历史,最多只是借古代的文化怀思浇自己现代的胸中块垒,以现代的意绪和章法,点化传统诗词的意境、情愫。即使后来题写为《拟访古行》的作品,严谨庄重,也不是传统文学上的“拟古”,而是拟“访”古,“访”也者,个中便有一个“现在”的立场。作品虽然从杜甫早年漫游齐鲁的几个篇章(如《望岳》、《登衮州城楼》、《题张氏隐居》、《与任城许主簿游江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等)脱化而来,或增字延伸,或减字截断,但“作者的情怀,与其说寄托在词语的重铸翻新,毋宁说更寄托在中国传统美学的伸张演发上。民族文化生命,透过人文的精神境趣,结合作者的现实时空之感受与反思,出之以传统的美学笔意,似乎正是《拟访古行》诸作之由来”。

这也印证了戴天关于诗歌生态学的理论:文学是“个人”思想、情感受外在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而“个人”是在某个人文生态系统中生存。在这个纵深的时空人文网络中,每首诗都是构成“大生态”的一个“小生态”。人文环境的大生态影响了戴天作品的“小生态”。而在香港诗坛占有重要地位的戴天,他作品的“小生态”又必然影响香港诗坛“大生态”的构成和变化。

作为一个身处两个世界和两种文化夹击中的现代人,戴天在他诗中常常表现出一种两难的尴尬。明明有着挥拂不去的民族情结的文比底蕴,却又只能在异质文化的包围中做边缘的瞭望。因此他只能称自己是“装着零的内容”的“一个形式”。一方面,他确信,“我是一个只有记忆/而记忆只有北方”的人,然而另一方面,那念念不忘的“北方”是“只有什么也没有”的“那种霜”。这里纠结的当然不仅是现代人的无奈,而是更具有历史意味的现代香港人典型的无奈。戴天诗歌一向以典丽和洒脱而著称。传统的人文关怀,使他的诗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书卷气,而现实人生的豪爽落拓,又使他的作品呈现出现代人的率性。当面对严峻人生,他的典丽走向沉郁,率性也变得愤激。短句的快速节奏,从以往烘托思绪跳跃的率性中,走向情感激烈的讽喻、批判或调侃,而灵动的意象则使这些讽喻和批判不浮于表面,深蕴在人生酸辛苦辣的不尽体味之中。

温健骝(1944—1976),广东高鹤人,在香港长大。童时家境贫困,聂华苓在忆述温健骝的文章中说,看见他“像是千斤重担压在头上”,“我就会想起香港街头一个七岁多的小男孩,用力大叫卖菜,卖面包的样子;就会想起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踮起脚为人洗汽车的样子——那就是温健骝的童年生活”。在艰苦的生活中磨炼长大,使他的作品“比同年纪的诗人,深刻遒劲得多”。60年代初,温健骝赴台就读于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后返回香港。1968年应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室邀请,赴美研读,获文学硕士学位;继而又入康乃尔大学修读博士学位。1974年返回香港,先后就职于《今日世界》、《时代生活》编辑部和中文大学中文系。1976年因鼻咽癌英年早逝,年仅32岁。

温健骝在十三四岁时即开始发表习作。但真正创作的开始是在赴台就读期间。此时台湾的现代诗运动,一方面在创世纪诗社的推动下提倡超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又在社会各方面的批评下,进入了自我省思的修正时期。温健骝得自于当中学教师的父亲的家教,有较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又从小就读于英文书院,英文水平也很好。这样的文化背景,使他在台湾众多的现代诗人中,很容易就亲近了告别“虚无”而走向新古典主义的余光中。他说:“影响我最深的,是‘我的老师’——余光中先生。现在重看一些旧作,某些地方用字用典就很有点像他。”这主要是指收于《苦绿集》中的早期作品。这部于他去世后才编入《温健骝卷》正式出版的诗集,收入作者1970年以前的创作,结集前大部分发表于台湾和香港的报刊杂志。作者常借古诗的题意,来表达自己的现代感兴。如《归客》、《长安行》、《铜驼悲》、《凄凉犯》等诗题,其背后所蕴藉的古典意韵,丰沛而深厚,将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情境之中,写生离,写战死,写繁华中的孤独,写寂寞中的历史更替,忆古拟今,便产生一种既相隔又相融的朦胧的诗意。为达到这种古今交错的艺术效果,作者有时故意不避陈词旧语,将旧典和新典,古诗和现代诗交错穿插,使作品呈现特殊的韵味。

然而作者对自己这一时期的作品并不尽满意。他说:“一个从香港到台湾去念书的学生,会有什么社会经验呢?虽然交了好几位台湾省籍的朋友,自己和学校以外的生活非常脱节。要写作,写什么呢?还是那条老路——写个人对世界的主观感觉。”这一时期作者诗中常出现的主题是“时间的紧迫感”。然而被作者自责为“纯粹主观”的时间主题,实际上乃是交错着现实的历史的展示。1970年前后,温健骝在海外受到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冲击,从越战的反思到“****运动”的爆发,他都积极地参与。为探索******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找中国统一的症结,又参加了大规模的国是研讨。古苍梧回忆当时他和温健骝投入这一运动的情况时说:“我们乘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走遍了美国的东西南北,参加各地‘****’组织举办的国是研讨会,参加那些热火朝天的大辩论。就在这一场又一场的辩论中,我们渐渐地看清了历史的方向。”思想的转变,使温健骝的文学观也发生了变化。他撰文检讨台港现代诗脱离现实、背弃传统的缺点,认为港台成了“资本主义在中国最后的据地”。其诗歌创作的文化形态便也进一步从思想影响到技巧,认为“港台多年来的多数文学创作是已经死去的西方观念在这文学殖民地上的纪念碑”,进而提倡“举起批判的写实主义的大旗”,以“对现实生活积极的创造和批判”,“还给历史一个清清楚楚的时代的眉目”。

体现作家思想和风格转变的是写于1970年前后的诗集《帝乡》以及1974年返港后一些未结集的作品。《帝乡》分“镜花”与“红堤”两辑,前者所写的是“反抗者的紧握如心的血拳和断链”,后者则是意在“讽世”的寓言。作者更看重的是后一辑:“现在,此眼之中,唯一的岸,只有‘红堤’。是则,第二辑所喻的唯是时事,所待者却在将来。”作者将“自己有生二十多年来东漂西泊的所见,以既存的事实,感念在心,复以外界相合的寓言表之”,有了一个比较开阔的世界性视野和现实参与的批判性锋芒。题材广及国际政治、香港和台湾社会,中国传统文明、统治者和抗争者等等。在形式上摈弃了诗的分行,在连排的散文形式中以浓密的诗质,发展着早期现代诗创作中的隐喻、象征和意象的艺术手段,形成整体的寓言色彩,而使作品深蕴的哲理内涵和讽世旨趣,在不落言诠的诗意扩衍中获得充分的表达。

占苍梧认为:“温健骝最有创意的作品是收于《帝乡》中的诗。这些诗,是由于内容上的突破而走向形式的突破的;其意义就不单在于对现实的反映,而更在于对现实的批判了。这一系列作品,就其创作观念来说,是现代主义的;但就其世界观来说,又何尝是逃避主义,何尝不是敢于面对现实的现实主义呢?”

温健骝生前虽手编过《苦绿集》和《帝乡》两部诗集,均未获出版。只在他逝世几年后才由友人编辑《温健骝卷》作为“香港文丛”之一出版,收作者20余年来所作的诗、散文、杂文和文学论文。

同类推荐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卷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卷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多彩童谣

    多彩童谣

    用通俗的文字、活泼的语调,描写了二百多种可爱的动物和一百多种美丽的植物,童谣后面还增加一些小知识,以求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还有一部分童谣,描写了儿童快乐的生活、介绍了一些适合低幼儿童学习的语文、数学知识。全书充满浓厚的快乐活泼的儿童情趣,相信此书会得到儿童读者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
  •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本书在神话相对贫弱,民间故事、传说十分富有的汉语言文化背景下,从中国立场出发,把建立在丰富神话谱系基础上的西方“原型理论”与中国经验联系起来,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中发现“原型”在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呈现方式,深入地说明了新时期文学与本土民间文化的关系,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47楼207

    47楼207

    北大往事的经典叙述之一,学子的苦乐悲欢,当日的人文气氛,说不出它在校园里弥漫,在讲台上流布,它在马路上,匆匆掠过的一瞥里,在火车上相对会心的一笑中。
  • 林间拾韵

    林间拾韵

    本书收录作者2006年以来所创作的古典诗词近400首。从内容看,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思想深刻。从形式上看,体裁多样,手法得当,语言精美,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看,意境深远,风格自然。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唯有盛世不可辜负

    唯有盛世不可辜负

    一场车祸,让她记忆缺失,也让她再次遇见了他,莫盛师将她带回了别墅,重新照料。对乐菱基本上是无比宠溺。每天却也在担心着别人会抢走她。于是他变着花样儿送她礼物。比如,儿童节的时候会给她一颗糖。乐菱想:“为什么只给一颗?”圣诞节的时候给了一把糖。乐菱又想:“这次总算大方了点。”情人节的时候用糖摆成了爱心的形状,捧着花向她缓缓走去,单膝下跪,“愿意嫁给我吗?这些糖都是你的。”敢情乐菱就是被他的糖给拐走的
  • 钢琴

    钢琴

    一架钢琴使她,他阴差阳错的认识了。一架钢琴使她,他各奔东西。他不是什么少爷,她也不是什么大小姐。她们是平常不能在平常的凡人。当他几十年后左手牵着他右手牵着她时,看见了她,他后悔了。她没有选择那个少爷也没选择那个优秀的画家而一直苦苦等着他……
  • 大佬下海谈恋爱你敢不爱

    大佬下海谈恋爱你敢不爱

    系统小可爱唯唯诺诺的道:“大大人,请正常的完成原主的愿望!(>人<;)”陆曦的嘴角勾勒出一个邪魅的笑:“我很正常。”系统小可爱回想着这妖精的各种天马行空和希奇百怪的操作,不堪回首(ーー;)。擦了擦脸边的冷汗,它决定要当个佛系的挂件。好似看穿了系统,微垂的眼眸闪过一丝恶趣味。轻声呢喃道:“放心,吾一定把汝带坑里( ̄? ̄)。”可惜系统没听到。男主:“喂!!!知道这里还站着个人嘛!?”陆曦:“你不是人。”男主严肃脸:“。。。骂人不道德。”陆曦:“你确定要曲解我的意思?”男主:“。。。”
  • 登上云之巅

    登上云之巅

    三界,元素,纷争。一场大浩劫将至。云之巅,一条通往天界的神圣通道。云飞,黑河,血统,身世,家族。一切谜底,都会在小说中一一揭开。若喜欢本书,请推荐,请点击,请收藏。
  • 大家小书:论三国人物

    大家小书:论三国人物

    作者根据现存史料,仔细考辨,以人物为中心,以散论为形式,撰成多篇论文或札记,汇为一集,便成《论三国人物》的主体,力图还许多三国人物的本来面目。全书围绕二十余位核心人物,以其业绩或人事关系为线索,分别在各短文中论述,共计七十篇,主人公则多为妇孺皆知的著名人物。作者夹叙夹议,言简意赅,充分利用了“散论”形式的长处,既运用了丰富而确凿的史料,却又要言不繁,恰到好处。
  • 明日我便爱你

    明日我便爱你

    千一是金融圈最年轻有为的女性CFO,孟一凡是商界最有眼界的CEO。二人是合伙人,是同事,是朋友。他初出茅庐时,她为他筹集启动资金;她归国时,他为她献上宝贵的CFO坐席。她受尽失败初恋的折磨与不堪,他花花公子面貌似乎从不走心。他想吻她,经常的,冲动的想要吻她,但从未得逞。孟一凡一直看着她却也一句话不说,千一回过头来,他们对视了将近十秒。孟一凡忍不住的向她靠近,头渐渐低下,千一的眼睛没有丝毫躲闪直视着他,却在最后一刻,撇开了脑袋,避开了一吻。“你还是这样。”孟一凡似乎对这种反应见怪不怪了,他站直身体喝了一口香槟。“我说过的,有些话,有些事,说了做了,我们就不能做朋友了。”千一转向看向窗外。接着说,“很多年前我就说过了。我不想失去你这个朋友。而现在,我们不仅是朋友,还是合伙人,你的公司,我也有心血,我们谁都不能离开。”“知道了,我的CFO。”孟一凡调侃着,和千一碰了下香槟杯。“我爱你。”“我不相信你。”“我爱你。”“我可以相信你吗?”“你可以爱我吗?”“好,我爱你。”
  • 穿越后的春华秋实

    穿越后的春华秋实

    前世,她是为生活奔波的孤儿,穿越·成为前太子的女儿,父母双亡,但在长辈的呵护下,嫁给了文武双全的好男儿。这一路走来,有过泪和笑,且看来自21世纪的坚强女主,如何在古代过上幸福生活
  • 坏坏魔王失恋史

    坏坏魔王失恋史

    五十年前,魔界燧明国大乱,皇族惨遭屠戮,上古传闻,只要聚齐纯阳与浑阴双剑,借之洞悉创世奥义,就能引天动地,皇子坏坏因机缘巧合,轮回人间,几经周折,征服魔界各族,并挑战神界。偶然发现一个巨大阴谋,于是他再次落入了新一轮拼杀中!他进军都市,他游戏人间,他笑傲花丛!
  • 神隐前

    神隐前

    辰历千载,奕者势衰。一星入海,卷万丈之惊浪,扫六合之神威,见者色变。紫薇方隐,贪狼即燃。魂归故里,起千载之宿怨,荡万世之冤屈,闻者称臣。星魂相遇,难以两容。龙争虎斗,分两极之盛世,续千段之佳话,读者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