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91000000002

第2章 总体概况

半坡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郊浐河下游右侧覆盖有黄土的二级阶地上,背依白鹿塬,与河床相距800米,是八百里秦川的中心。

(一)遗址简介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史前文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40多年来,文物考古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发掘,在陕西境内发现上千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数万件历史文物。

半坡遗址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我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的大门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特征,鱼池中耸立着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石雕,遗址大厅正面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4个大字。

西安半坡遗址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0000件,还有粟、菜籽遗存。

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发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

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在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和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大量的遗物。

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以半坡类型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4300年。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延伸。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

母系氏族村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遗址特征

西安半坡遗址的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

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

1.聚落布局 西安半坡遗址大致分为居住、制陶、墓葬3个区。

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米至8米,深5米至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个至6个不等的柱洞。

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米至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做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

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为长方形。

2.烧陶窑址 在半坡遗址还发现了6座烧制陶器的窑址,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一米左右。

3.墓葬特点 有250座墓葬。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盖的底部有意识凿一小孔,似为灵魂出入口。

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一座使用木板作为葬具,并有较丰富而精致的随葬品。这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两座同性合葬墓。

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实用器及装饰品等,到了晚期已有专门为死者做的明器随葬。

二、遗址发现

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它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半坡遗址的发掘,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发掘,确立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为研究我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

(一)施工的偶然发现

1953年,国家投资的灞桥火力发电厂项目,在位于西安东郊的半坡村破土动工。随着工程的进行,奇怪的事情不断发生,大量人工磨制的石器出土,伴随着还有少量的陶器被发现。

陕西是个文物大省,破土基建时经常会有文物发现,所以陕西人一般文物意识都很强,这次施工单位也没敢马虎大意,把情况迅速向上级作了汇报。

西安市文物主管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派专家前往考察。在工地,专家收集了发现的所有石器和陶器,仔细进行鉴定。石器明显是磨制的,种类很多,有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初步判断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陶器都是彩陶,彩陶上的图案也很熟悉,和在陕西、河南等地大量发现的仰韶文化类型陶器上的图案非常相似。

专家们初步认定这应该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址,具有重大的发掘价值,随即把情况向上级专业部门作了汇报。

195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决定对半坡遗址进行考古挖掘。1954年至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5次规模较大的科学发掘,发掘面积达10000平方米。

从1954年9月至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

(二)遗址的考古发掘

考古队最后探明,半坡遗址南北长300余米、东西最宽处近200米。在这个村落遗址的北部发掘出一段长70多米、宽深各约5米至6米的壕沟,壕沟继续向西侧延伸,构成一个椭圆形。

沟内是居住区,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是烧制陶器的窑区。区内居住的房屋、储藏东西的窖穴、饲养家畜的圈栏等遗址,是村落的中心区。

居住区内的建筑以一条深1.5米、宽2米的小沟为界,划分为两小区,每小区的建筑物中心,有一座面积达160平方米的供集体活动的大房子,它的周围密布着30平方米至40平方米大小的中型房子和氏族成员住的12平方米至20平方米的小房子。

关于半坡遗址的文化性质。考古挖掘出的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但以半坡类型最为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

据以上判定,半坡遗址应属于仰韶文化,学术上称它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仰韶文化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分布地域以陕西关中地区、河南为中心。

仰韶文化的彩陶极为发达,著名的人面鱼纹盆即是该文化的杰作。一般认为,仰韶文化已经进入了发达的氏族社会阶段,而半坡本身则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阶段。

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仅一座,位于中央,小屋围大屋而筑。这种环形布局,不会是无意识的,明显地体现着团结向心的精神。

居住区四周环绕一条壕堑围护。下雨时节,村落积水可以疏导到壕堑中去。而遇到有野兽袭击或外族侵袭时,壕堑便成了第一道防护的屏障,这堪称后世城壕的先驱。

壕堑北面是墓葬区,这是一片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墓中死者一般都头部向西,以单人葬为主,也有二次、4人葬。

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需要有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一靠狩猎,从出土的许多石或骨的箭头来看,半坡人已学会使用弓箭;二靠捕鱼,他们已发明了渔网;三靠种植,半坡人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已进入到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

现已发现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植粟。

半坡人还制作了大批的彩陶。总的来看,这些彩陶图案,如游动的鱼,奔驰的鹿,应是他们渔猎的写照。

彩陶图案多在陶器外壁上部,图案逼真,笔画流利疏朗,显然具有装饰的作用或象征。如人面鱼纹图案,人面涂彩,口部衔鱼,三角头饰,或许这就是半坡氏族的图腾或族徽。

半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生动地展现了一幅6000多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画卷,为我们了解人类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窗口,仿佛可以看到沉睡的原始村落在晨光的沐浴中苏醒。

(三)我国最早文字

从西安半坡遗址里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22种刻画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的文字。

无论如何,甲骨文已是一种很成熟很系统的文字,绝不会凭空产生。那么这些符号,到底代表了什么意义呢?

从总体上看,这些符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比较抽象,从字形上几乎看不出一点象形文字的痕迹。

但是,经过古文字学家的研究,发现这些符号虽然看似简单,却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的基本特征,比如这些符号在书写或刻画时都有一定的规律,即写横都是从左向右,写竖都是从上向下,写撇都是从右上至左下,写捺都是从左上至右下,这与现代汉字的书写规则完全一致。在字的形状上,是各自独立的,已具备方块字的基本特征。

在文字产生以前,我国古代曾有过一段结绳记事的历史,使用结绳记事的部落,最先创造出的文字应该是象形文字。

古文字学家从种种迹象推断,半坡人创造的22种符号,正是我们要寻找的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是从结绳记事的阶段向文字阶段过渡中所产生的象形文字的雏形。

过去一向传说,汉字是由仓颉发明创造的,现在看起来这种说法不太准确,因为仓颉是黄帝时代的人,比半坡时代晚了有1000多年,这中间一定会产生出一些其它的新字。

半坡人已经发明出原始的文字符号,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其它急需用的文字,并逐步过渡到文字记事阶段,这中间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从黄帝以后起,历代帝王及一些重要人物的名字、事迹都记得比较清楚了,这说明在黄帝时代,汉字的发展曾有过一次飞跃。

所谓仓颉造字,很可能就是仓颉对已有的文字进行过一次规范化的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又创造出一批急需的新字,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同类推荐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艺坛典故

    艺坛典故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热门推荐
  • 一切从披霞山开始

    一切从披霞山开始

    披霞山,高九千丈,势力纵横三万里,幅员辽阔!三十六大氏族,一百零八小氏族,化形妖不计其数,更有上万的大妖,数百的妖王镇守四方!山主乃是云澜界最顶尖的强者妖皇-李青云,而她的妻子妖皇-李云婉(疑似穿越者)已经有了百年的身孕!作为云澜界最顶尖的势力,披霞山的少山主-李白就这样诞生了,本以为即将迎来璀璨的妖生,却被无上的存在接引到了一个神秘空间,只要完成任务就能获得神秘奖励!诡异的魔神,诸多大世界,更有最为广阔的中土世界,一切从披霞山开始!(简介无力,推荐再改!)
  • 耀世仙庭

    耀世仙庭

    天启降世,战歌四起,万国逐鹿,血染于苍穹之下。少年从八荒走出,创建仙庭于乱世之中,求索大道于天地之间,仙庭欲静,而时代洪流不止,斩妖魔,战九天,一场可歌可泣的修仙之路在此开启…
  • 守你为神

    守你为神

    这是一个只属于强者的世界,反正,总是有一样你得拿得出手,否则,嘿嘿…所谓的强者又有几个呢?呵呵!
  • 巅峰游戏制作人

    巅峰游戏制作人

    无聊的周一,王剑在办公室里撸猫。突然来了兴致,打开论坛,看看沙雕网友们都说了什么。回复问题的同时,也不忘给他们透露一下新作的消息。想到他们被自己一句话吊起胃口,却又等不到下文,表情从惊讶、到期待,最后到郁闷地抓耳挠腮,傻乎乎地做出各种不靠谱猜测,甚至晚上都睡不好觉,那模样肯定特别好玩。诶,游戏制作人的快乐,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书友群:809552537
  •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

    聂芫不是什么情场高手,也不是什么娇柔白莲,她是个平凡真实的女生,过着平淡的生活,容引一个满腹计谋淡如止水的男子,他掌控全局,手中棋子全都为他所用,输赢亦为他所定,他用所有鲜血铺成的荣耀之路,聂芫享不尽,也无福享,只是想和他不问世事,田园农家。
  • 当时间罩着我

    当时间罩着我

    当被运气所抛弃,无所依,无所靠……当时间从河水中抱起了我,他就是我的依靠……小子,听好了!你是我罩着的!现在我要你,去把属于你的一切……拿回来!
  • 我已不爱你不值得

    我已不爱你不值得

    本文主要讲述一位没落的千金,一个千年难遇的阴时生人,恰巧遇见了一个只可以碰阴时生人的四王爷,她以为他是真的喜欢她,便坦诚相待,却不知他只是中了一个不可以碰其他女人的毒。原来,一切的一切只是利用罢了,他要当皇帝,没有子嗣怎么可以,自己不过是他生孩子的工具,老天为什么要这样捉弄她,为什么要得到再失去
  • 守岛人

    守岛人

    本书为一部个人选集,收录了抒写以象山半岛渔区风情、渔民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的诗歌100多首。诗歌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的思考,追求的是将惊涛骇浪全都隐于平静表层下的诗艺效果,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沐浴地球光辉的土著

    沐浴地球光辉的土著

    少年秦风偶然之间得到了一门无名武道功法,按照功法之中记载的步骤,他勾连到了一颗海蓝色的星辰作为自己的命星。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叫论坛的地方,这里的老师们好像都是强者!每天做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长跑十千米就能变强吗?手把手教你做原子弹?原子弹是什么,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亚洲四大邪术?卧槽这个变性术居然能变女人?手把手教你制作变形金刚?这又是什么……还有辣条,等等,任意门?可以随便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原理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什么……在神秘力量的勾连下,秦风发现那些论坛里的方法自己真的能学会!所以这是一个沐浴在地球光辉下土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