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13700000004

第4章 张爱玲《小团圆》Ⅱ——“汉奸妻,人人可戏”

张爱玲的文字是非常迷人的,她写出了当时中国文坛所没有的一种很特别的风格,难怪会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面,我们能够看到她对一些物质细节的描写,对物质生活的一种向往,对钱的在乎,对生活细节的享受,以及对娱乐的关怀。这些都很符合今天我们对小资产阶级那种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在乎生命中小情小趣的想法。这样的小资情调,对于今天的一些人来说,一定会觉得很讨厌。我们找出《小团圆》里面几句最刺激的话,大家就明白了,所谓的小资情调可以跟一个大叙事或一个大的爱国情怀对立到什么程度。

比如讲到女主角九莉在港大念书时正好遇到日军进攻香港,当时宿舍乱成一团。“七张八嘴,只有九莉不做声。

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冰冷得像块石头,喜悦的浪潮一阵阵高涨上来,冲洗着岩石。也是不敢动,怕流露出欣喜的神情。”

日军打香港为什么她还要高兴呢?因为可能不用考试了。难道对一个小女孩来讲,不考试要比日本人打不打过来还重要吗?难道怕考试甚于怕日本人打过来吗?日本人打过来,你却高兴,这不是很奇怪吗?

后来她又希望这场战事快点结束。再拖下去,瓦罐不离井上破,迟早图书馆中弹,再不然上班、下班的路上中弹。她希望投降,希望驻港的英军投降,怕日本兵继续进攻,因为这又不是我们的战争,犯得着为英殖民地送命吗?

然后她又说了:“当然,这是遁词,是跟日本打的都是我们的战争。国家主义是20世纪的一个普遍的宗教,她不信教。国家主义不过是一个过程。我们从前在汉唐已经有过了的。这话人家听着总是遮羞的话。在国际间你三千年五千年的文化也没用,非要能打、肯打才看得起你。”

讲到这里,你会觉得,原来张爱玲也觉得能打、肯打,比中国几千年文化重要多了?不过,她话锋一转,“没命还讲什么,总要活着才这样那样”,换句话说,这个女主角,她的关注点始终是放在现世存活上,而不是国家兴亡的问题上。国家兴亡,匹夫未必有责。

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小说里一个有点像汉奸文人模样的人邵之雍说,哎呀,二次大战要完了。九莉笑着低声呻吟了一下,哎呦,希望它永远打下去。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么许多人,还要它永远打下去?九莉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对她来讲,战争促成了他俩在一起的这个环境。为了在一起,她愿意战争继续打下去的。有点像《倾城之恋》,一个城的陷落,成就了两人之间的恋情。

然后,她进一步解释,她不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她整个的成年生活都在二次大战内,大战像是个固定的东西,顽山恶水构成了她的地平线。人都怕有巨变,她的愿望又有什么相干,那时候那样着急,怕他们打起来,不也还是打起来了。文章仿佛是说如果她还能有选择的话,她会选择让大家继续打下去。这样的态度,难怪有很多人批评她,说张爱玲不只嫁了一个汉奸胡兰成,而且还是一个汉奸文人的帮凶。但事实是不是真这样,能不能这么简单来看呢?

张爱玲向来给人一个感觉,就是她有点偏离“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传统。不只她的文学的风格,还有她关注的课题。她毫不掩饰地表示,对“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传统那种不是救亡就是启蒙的宏大叙事,有意识地远离,甚至是藐视。她曾经写过一篇《五四遗事》,把“五四”那些新青年远远地笑话了一通。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她更关心的是一些闺房中的事情,一些尘世生活,甚至可以把这些事情写出一种很深沉的感觉来。很多人会觉得,张爱玲太自私了,在那样一个大时代底下,大家都在忧国忧民,她怎么可以这么做呢?

于是用一个很常见的历史标签贴上去。

有人说这本《小团圆》有爆料成分,里面绝大部分的人物都能找出真人来对应。例如有一位曾经写文章称赞过张爱玲的文坛老前辈,也在这本书出现了。什么形象呢?

原来这个叫“荀桦”的人曾经坐过牢,要靠小说的主角九莉跟她的汉奸老公营救出来。

结果救出来之后,有一回她在路上坐车的时候又碰到这个人,这个荀桦趁着拥挤,忽然用膝盖夹紧了她的两只腿。九莉就说,她向来反对女人打人嘴巴子,因为引人注目,迹近招摇,尤其像这样的熟人,总要稍微隔一会才侧身坐着挪开。但是就在这一刹那间,她震了一震,从他膝盖上尝到坐老虎凳的滋味。这老虎凳是一种酷刑,而荀桦在狱中受过这个。然后她又写,九莉担忧的是到了站,他一同下车,摆脱不了这个荀桦。她自己也不太认识路,不要被他发现了住址,幸而他只笑着点点头,没跟着下车。

荀桦这么做是在提醒她:“汉奸妻,人人可戏。”

我想今天有人在组织张爱玲作品的研讨会时多少都有点这个意思,“汉奸妻,人人可戏”。你的作品再好,但是你是汉奸妻,我们就要搞搞你,死后也不放过你,你能把我们怎么样?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树·远歌

    树·远歌

    诗集是诗人张树超的诗歌作品集,作品分四部分,以“黄河故道”、“旅途”、“不再走远的雨声”、“相信”四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131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清新,雅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情思。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屈原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屈原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

    生命中有两样不可缺少的存在:诗歌与爱情。本书精选68首英文爱情诗,收入雪莱、叶芝、莎士比亚、莎拉·蒂斯黛尔等著名诗人的代表诗篇,配以优美的人声朗诵和别有意境的内涵设计。当你突然想起某个人的时候,就读一读这里的诗吧。
  • 陌上香锦蔷薇织

    陌上香锦蔷薇织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她生命的光渐次盛大起来,然后变成极致翎羽。这个世界的艰深与荒芜不过只是衬托。她生之绚烂,充满光芒。她是迷人的,亦是蛊惑人心的。而对她,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孜孜去爱。并是如此甘愿。时间记得,曾有一名女子,视爱如生命。
热门推荐
  • 诸天小捕快

    诸天小捕快

    你脑海中多了一个能穿梭诸天的捕快小游戏,开局选身份,加点升技能,小游戏连接万千世界,其乐无穷。
  • 杀机四伏

    杀机四伏

    光复后的江城市。翠芳楼中,伪政府要员松本被人用飞镖杀死。警方派高级警探杨子江率兰锋、冷刃组成特别行动组查办此案。杨子江估计官方晚上聚会时刺客还会出现,于是暗中作了布置。
  • 兽霸诸天万界

    兽霸诸天万界

    “我没死,而且转世成了老虎?真棒!”“孽畜,伏虎在此,你还不快束手就擒?”伏虎罗汉?叶星懵逼了,他现在好像就是老虎诶!“各位大佬,这种情况怎么破?在线等,急!!!”……一介凡人叶星重病身亡,机缘巧合转世异界,并且重生为虎的精彩故事。
  • 琴心渡魔

    琴心渡魔

    慕容见月因一次宗门任务误入万年之前便演算好的剧本,他失去挚友,失去信仰,在强运压迫之下,不愿屈服,逆天改命,只愿能够守护自己心中重要的人。
  • 蛊妃嫁到: 王爷夜来袭

    蛊妃嫁到: 王爷夜来袭

    舜华王朝皇帝与已故狄国公为当时未满周岁的狄国公长孙女狄灵儿与年仅八岁的六王爷祁连凯定下婚约,待狄灵儿及蒂那一年便迎娶为正妃。时光流逝,狄国公逝世,国公府日渐衰败退居江南,不负往日繁荣,机缘巧合之下,苗族蛊女狄灵儿穿越而来取代狄小姐身份,嫁入豪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聚变

    灵聚变

    宇宙万物分阴阳,阴阳二气掌五行!五行之力融为珠,一珠在手掌天下!天下大道皆为虚,灵珠齐聚掌阴阳!阴阳融合世无双,踏破乾坤掌宇宙!
  • 镇魂风云录

    镇魂风云录

    他看似心黑,看似腹黑,却有一颗难得的善心。可也正是因为这一刻难得的善心,无穷无尽的麻烦。八年前,一纸书信,父母离奇“失踪”,将他“扔下”。父母只是告诉他,想要找寻他们,除非他能真正的踏上镇魂道师的路。而镇魂道师的路,还是真正镇魂道师的路,他又何尝不知,是一个毫无回头的“绝命”之路。.......为寻父母踪迹,从那一刻开始,他带着他那独有的善心,走上了这一条不可回的“绝命”镇魂道师之路。那么,他,习语樊,将会有着怎样的“绝命”之路在等着他......
  • 化凡为仙

    化凡为仙

    养马少年,今朝为凡,明朝化仙。一部噬魂天经开启逆天之旅,我要你的血,你的骨,你的肉,用你的一切来成就我。不一样成仙之路,一路荆棘,一路血雨腥风,向天大吼一声:吾要长生,吾要成仙,吾要这天成就于我!
  • 快穿:渣男改造计划

    快穿:渣男改造计划

    ——自恋是病,得治。——这样啊,看来,这是个绝症。每天都病入膏肓还不想吃药的人最麻烦了,何邪很惆怅,为什么每次都会一个人开启本该是双人副本的相(zi)爱(lian)相(zi)杀(sha)模式?一句话简介:何邪就是个杀手,莫得感情莫得钱,被黑心上司压榨劳动力不说还被迫自残,一怒之下揭竿起义:娘哒,信不信我削你丫的?被意外洗去小白兔的那层表象,何邪(龇牙):告诉你们别惹我,惹毛了我连自己都杀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