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13500000015

第15章 《植物看得见你》——植物听不见你

植物有某种程度的视觉、触觉甚至嗅觉,但没有听觉。

我以前知道达尔文对植物研究也有兴趣,但没注意到他在该领域的很多研究是开先河的,尤其是在植物的感官研究方面。其中最奇怪的一个研究是,植物到底对声音有什么反应。据说达尔文巴松管吹得不错,他种了一些含羞草每天对着它们吹,想看看它们听了曲子之后的反应。有反应吗?没有。

这个段子从哪儿来的?《植物看得见你》(What a Plant Knows)。作者丹尼尔·查莫维茨是位植物学家,也是很有名的科普作家,现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曼纳植物科学中心主任。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能在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看到。这本书是Scientific American特别帮他出版的文章结集,探讨的主题是植物的感官。

植物的感官是个大题目。记得我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讲到动植物的区别时说,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当时我就觉得奇怪,我说老师不对啊,植物怎么不会动呢,植物不会动的话,怎么从豆子发芽变成幼苗,然后长成树开花呢?它难道不是一直在动吗?只是动得很慢而已。跟老师辩论到最后,老师烦透了,叫我出去罚站。OK,所以我没当成植物学家。

除了所谓的会动不会动,动植物还有一个重要区别是感官,比如会不会痛。你要是拿刀砍树,树会痛吗?如果它会痛,那真是很麻烦的事。如果植物真的能感知这个世界,人类的整个生活将会改变,我们跟植物的关系将彻底被改变。

几十年前有一些书让很多人觉得非常震撼,比如《植物的秘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1973年),今天仍有很多人在看。作者彼得·汤京士、克里斯多福·柏德声称要揭示植物与人类在生理、情感、灵性上的相互牵连,比如植物是怎么样欣赏音乐的。据说植物对巴赫、莫扎特的音乐有特别正面的回应,对摇滚乐就感觉很不爽,听到印度灵性音乐之后又长好了。

丹尼尔·查莫维茨引述一位植物生理学教授的说法,认为《植物的秘密生命》的问题在于全书几乎没有适当的、确切的证据就得出古怪的结论,并且结论太玄乎了,玄乎的程度有点像最近几年很多人谈论的《水知道答案》,什么给水看一些开心的字眼,给水听好听的音乐,它就是健康的水,给水听愤怒的摇滚乐,它就脏浊了。这种书竟然卖得非常火!

达尔文当年觉得植物没听觉,后来有一个叫桃乐茜·雷塔莱克的美国人写了一本《音乐与植物之声》(The Sound of Music and Plants),虽然遭到主流科学界的鄙弃,却大受一般读者欢迎。这本书唯一能让我们学到的就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政治文化氛围,即强调回归心灵,人与自然一体。当时一群美国嬉皮士去印度找大师,学佛又学印度教,学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回来。雷塔莱克受这种潮流的影响,同时又受到一本书的影响,书名叫《祈祷对植物的影响》(The Power of Prayer on Plants,1959年)。我的天哪!

丹尼尔·查莫维茨认为,植物有某种程度的视觉、触觉甚至嗅觉,但没有听觉,因为植物是固定的,没必要像动物一样靠听声音来决定自己往哪个方向逃亡或躲避。所谓植物有触觉,是不是意味着拿刀砍它,它会痛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丹尼尔·查莫维茨说,我们需要了解所谓植物的触觉其实就是一连串的电信号反应。捕蝇草是最多人研究的对象,它的两根细毛受到压力时会产生电信号,然后启动捕食昆虫的陷阱。

植物知道有没有人碰它,知道枝丫是不是在随风摇摆,也能区分冷热,但不知道疼痛。植物的确会有某种机械反应,会有电信号反应,但没有我们所说的神经。尽管有些很新锐的科学家试图说明植物具有某种神经网络,但大部分学者认为那不叫神经网络。植物没有大脑,所以你不要怕。你摸植物时,它不会痛,不会痒,也不会舒服。

同类推荐
  •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红学第一作品,古典文学赏析名家苏缨,其《纳兰词典评》风行天下,如诗语言,唯美彩绘,解读王国维和《红楼梦》的超然境界。
  •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 山花集

    山花集

    诗歌由横空出世、大江东去、谁言寸草心、故人西辞黄鹤楼、力拔山兮气盖世、此曲只应天上有、海内存知己等组成。
  •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本书为黄宝铭的诗歌集,为其短句、对联集,作者博览群书,写人、状物、暮景、抒情,用不同手笔作诗填词。
  •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最后的诗篇》等。这次选了他的《吉檀迦利》和《新月集》。
热门推荐
  • 我以仙术学武术

    我以仙术学武术

    有个背匣买菜老农没人知道匣中装着何物...有一小国皇子誓要穷尽天下武学以保一方百姓...又有一红衣女子仅凭三把匕首被称天下第一...这江湖纷争不断,需要建立秩序。这庙堂暗流涌动。需要打破格局。主角一人三招两式,也要江湖中走上一遭。未入科举,也要在庙堂上搅上一搅。
  • 不要再让你孤单

    不要再让你孤单

    当成长到一定阶段,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会越来越明显,这个时候我们变得犹豫而迷茫,多么希望出现一道亮光来照亮所有的灰暗,然而所有的感觉终究是要去体验的。当你感到被这个世界孤立和抛弃的时候,不要忧郁,不要放弃,所有不喜欢的日子都会过去,你总会拥有热量的,从黑夜里走出来的人才可以感受到阳光深入骨髓的温热。
  •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对不起,我只是个NPC

    对不起,我只是个NPC

    某日午睡醒来,脑中突发奇想,灵感如泉涌,奋笔疾书,便有此文现世。
  • 豪门盛宴,宠妻成瘾

    豪门盛宴,宠妻成瘾

    今年绝对是林熙儿最倒霉的一年,大学刚毕业,老爸原本好好的公司就突然面临破产,原想买醉一场,借酒消愁,可谁知,醒来后自己竟赤裸着躺在一个陌生的男人的怀中,原以为‘一夜情’后无所交集,可造化弄人,他成了自己的丈夫,“那个,我后悔了,可不可以离婚!”“女人,你这辈子只能是我的”某腹黑男邪笑道
  • 虫掌乾坤

    虫掌乾坤

    (每天保底三更,上架后看情况加更)偶得虫皇,掌控天下万虫从此就连蚂蚁都有了难以想象的妙用那么蚂蚁究竟可以用来干嘛呢?踢球如何?什么球?自然是足球了然而,踢球只是副业,蚂蚁的任务是战斗!像蚂蚁一样去战斗,去战斗···从此蜈蚣,蟾蜍,毒蝎,毒蛊,毒蛇,一个个的要么倒在蚂蚁的脚下,要么死在蚂蚁的眼前,当然了最多的还是趴在蚂蚁的身上最后,再来屠龙若何?这最后也许讲的是一个屠龙的故事,而屠龙者也许是人或许是蚂蚁
  • 九劫

    九劫

    九对于你们来说是个最大的数字,但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劫难,一个机遇,还是一个????
  • 绝世之千叶兰亭

    绝世之千叶兰亭

    原著向,有很多原著内容,不喜误入。【更新不定期】我也不想写下去了,就这样吧,本文已弃。
  • 尘南旧史

    尘南旧史

    一粒尘埃,附于历史巨轮。碾过悲歌岁月,驶往昌平盛世。可历史岂会记住一粒尘埃?当是不会。但尘埃终将刻入历史的齿轮。谨以此文献给抗战史上付出鲜血与生命的小人物。
  • 永远的黑骑士

    永远的黑骑士

    林航,一个不怎么正常的高中生。黑骑士,一个不怎么正常的伴生神魂。当一个智商足足有二百五的天才高中生遇上了一个失去记忆的伴生神魂,这两者能否擦出火花,成为一个所向披靡的组合,在未来的神战中取得胜利?ps:一本比较正经的校园休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