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37400000029

第29章 中国图书贸易(4)

而在大部分中国内地出版社不重视国际市场的同时,有些出版从业者却对到海外“卖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看来,国外图书价格昂贵,对中文书籍又有一定需求,到海外搞图书推销是件很有赚头的事情。于是,租一个场地、带一批图书,到邻近国家搞几天展销,近年来成了不少出版、发行公司的“业余活动”——反正是现场卖书,价格低点也无所谓。但这种短期展销的直接后果却是:中文书刊的市场价格体系很快被打破,书刊销售利润率直线下滑。在此类展销较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专业图书出口公司和中文书店已经不得不退出市场。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必将影响中文图书的海外营销。

在发行方面,我国内地的出版业同样存在问题。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图书出口公司,占据着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发行方式,虽然在国外有众多的发行伙伴,但对人民币升值与否、国内外出版状况变化等因素,并不能做出很快的反应。

3.扩大我国内地图书出口的对策

面对日益扩大的图书贸易逆差,目前我国内地图书进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完善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行为。通过加强出口行业协会的职能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中文书刊出口不可能无限增长,真正有潜力的还是版权输出以及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口。在德国市场上,有很多介绍中医、气功的畅销书籍,但基本上都是德国人写的。究其原因,就是中国自己出版的相关书籍,并不符合普通德国民众的阅读习惯。在美国著名的巴诺书店卖的很多介绍中国的图书,也全都不是国内出版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国内的出版社还没有为海外市场量身打造图书产品的习惯;另一方面,国外出版社在熟悉本地市场和营销上的优势的确是国内出版社无法比拟的。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内地的出版社和图书进出口公司已经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2003年,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与香港公司联合成立了长河出版社,专门面向美国市场出版英文书籍;200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16卷本大型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系列图书的版权卖给美国《读者文摘》(这是这家有着80年历史的世界出版业巨头第一次从中国购买版权),在全美出版发行后,该书迄今市场销售逾10万册,销售码洋逾1亿元,创下出版奇迹;2005年,外文局又与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中英文版本的《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发行。

此外,中文图书是否能更好地“走出去”,政策扶持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图书出口不但是一种贸易行为,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加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所以政府对于图书出口行业应该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在国际上,由政府扶持相关企业进行文化产品出口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例如法、德等国都有针对版权输出和图书出口的补贴政策,法国甚至鼓励出版社用2.5折的超低价向不发达国家出口科技图书,企业的亏损由政府来“埋单”。

中国图书“走出去”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实力、文化影响力、出版是否外向型等多个方面,进出口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扩大中国图书出口应采取以下对策:

(1)借鉴海外市场热门选题

“走出去”已经成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五大战略之一。国内图书“走出去”、向国外推介中国文化首先要根据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图书选题上下工夫。选题策划要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可借鉴美籍华裔作家的英文创作和一些走向西方的中国电影的题材。例如,中国文明对东南亚各国及日本、朝鲜的影响,武术门派及发展,民居桥梁等建筑艺术,饮食、服饰及对西方时尚的影响,婚礼习俗,传统图样解说等。

(2)建构多元化市场策略

2005年以来,伴随着《中国文化与文明》(英文版)在北美出版发行等系列事件,越来越多的中国书籍在海外飘香。如何进一步建构多元化市场策略,国际业界的先进理念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新加坡大众书局,一直致力于华文书版权贸易的买入输出,引进的大众印刷品超过一万种,并将知识产权交易产品进行一书多销、一书多版,受到市场欢迎。大众书局还将选择合适的产品,依托其发行网络,启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同时发行;并在新加坡举办“首届海外华人书市”,为五地交流互动搭建平台。

(3)规范对外版权贸易市场

当前我国内地版权贸易市场恶性竞争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出版单位竞买版权哄抬价格抢夺出版资源,版权输出方面又竞相压价,严重影响了国家利益和行业秩序。这种恶性竞争甚至蔓延到了海外图书市场。例如在美开办仓储式书店的一家内地企业,以远低于行业成本的人民币价格卖书,严重扰乱了当地华文图书市场,在美几家大华文书店老总纷纷表示“不敢再进大陆书”。规范对外版权贸易市场,建立行业国家利益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成为版权贸易市场走向有序竞争的当务之急。

(4)出版资本国际化

出版国际化是资本国际化而非文化国际化。研究历史,我们看到了“走出去”与做“大”的内在联系。几个小国诞生的国际大出版集团,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走了出去,否则,本土市场永远不能使其成为巨人。走出去的重要性加上了一条——走出去是做大的条件之一。海外能读中文的华人,应该不及国内人口的百分之一。就算我们用外语把中国文化打入西方主流世界,中国文化在当地也仍然不是主流。

为什么国际出版集团能靠走出去做大,我们走出去却主要是社会效益?这里有一个是把重点放在资本国际化还是放在文化国际化上的问题。我们经常是把出版国际化等同于文化国际化。仔细研究以后发现,问题还有另外一面。举几个例子。贝塔斯曼、斯普林格、培生教育集团等等,都是就地取材,就地写作,就地编辑,就地制作,就地出版,就地发行,就地销售,就地赢利,根本上就是一个当地出版社,或是购买当地出版社。

实际表明,成功的出版国际化,都主要是资本输出,而非文化输出。外资进入我国,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是资本输出的模式,就地生产是主要模式,文化输出只有在市场支持的时候才成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完善对外文化贸易制度,依托已有的国内知名对外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品牌,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发挥其在文化‘走出去’中的主导作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中国内地图书市场发展形态分析

2005年,中国内地的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以下,农村恩格尔系数降到50%以下。当恩格尔系数降到50%时,也就意味着人们除了解决温饱问题之外,有了更多的钱丰富生活的内容,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

《纽约时报》曾针对中国撰文说,“这里是世界最大的图书市场”。几乎所有的世界大型出版集团都以不同方式在中国设立了办事机构,拟订了“中国攻略”。

1.外资进入中国内地图书市场概述

外资最早进入中国出版界其实是在一百多年前。1903年时,就有日本人被允许参股商务印书馆——当时是中日资本各占50%。商务印书馆后来成为中国最大、最著名的出版公司。

1973年,中国政府邀请德国斯普林格出版集团到中国举办图书巡展,这大概是西方出版界最早与中国的合作。也正是有了这个基础,1980年,中国出版社与斯普林格出版集团签订了购买外国版权的第一份合同。

1980年9月13日,美国IDG获准与中国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计算机出版服务公司,《计算机世界》成为我国内地第一家合资报纸。

1982年,英国出版商协会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合组团访问中国,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西方出版代表团。1988年,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与英国培格曼公司合资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合资出版社——万国学术出版社。

外资较集中且成规模地进入中国内地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具体情况如下:

(1)贝塔斯曼集团的中国图书市场营销战略

1995年,世界传媒巨头贝塔斯曼集团与上海中国科技图书公司成立了由中方控股的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公司,贝塔斯曼正式登陆中国。两年后,贝塔斯曼书友会成立,以俱乐部的形式进入我国图书零售市场。贝塔斯曼书友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图书俱乐部。通过会刊和网站,时刻不停地向全国一百多万会员传递图书、CD、VCD、DVD和电脑游戏的最新信息。2005年5月,贝塔斯曼与辽宁出版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内地第一家完全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合资的图书发行公司,大踏步迈开了图书发行与市场营销的步伐。此外,贝塔斯曼集团目前在中国还在网上书店、专业咨询等领域开展业务。

(2)培生教育出版集团的中国图书市场营销战略

2002年,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发起了一个叫做“培生的选择”项目。这是一个令教育界人士眼前一亮的经营模式:老师和学生可以选择培生集团提供的不同版本的教材,或者定制内容,以此尝试传统或是新式的教育方法。

像培生这样的教育出版巨头,除了向中国进行原版教材版权输出外,更引人注目的行动是,他们正积极向专业培训领域延伸,以教育带动出版。他们参与由一些高校主办的各类研讨班,以及由各类机构主办的原版教材巡回展。培生集团还向中国引进了已经在美国五万所学校使用的“教学循环体系”,为教学者提供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等数据化支持,以便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培生集团亚洲区总裁吴天祝说,“培生在中国的目标是希望帮助学生和老师,使教学更有效率和乐趣。”

尽管如此,业界还是用“小心翼翼”来形容培生的扩展步伐,因为它已经用了很多年时间来观察和研究中国市场。用与培生具有类似目标的麦格劳·希尔公司的话来说似乎会更加明确:希望在中国“搭建一个版权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平台”,以实现“全球智慧中文化”的战略目标。

(3)兰登书屋的中国图书市场营销战略

一部《达·芬奇密码》使兰登书屋在北美再度火爆。这家每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出版业“航空母舰”密切关注着中国市场的发展规模和增长潜力,在他们看来,中国市场拥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而且这些读者的收入也在大幅度增加。兰登书屋的一个经营理念是鼓励出版商时刻留意在他们希望拓展的市场领域不断发掘新的编辑和创作人才。他们认为中国的新秀作家不胜枚举,其中的大多数人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到出版机会。兰登书屋认为,在21世纪,亚洲的作者可能崛起成为全球图书内容的最大源泉。为此,它希望与中国出版行业开展合作,为作者投资,帮助中国作者走向世界。

不只是兰登书屋看好中国的人才资源。近两年,一些国际出版商纷纷在中国设立编辑室,利用中国强大的编辑力量和相对便宜的劳动力成本,合作策划编辑,进行全球组稿、线上编辑。而这样做的另一个结果则是,借助国际出版商强大的行销能力,中国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教材和科学书籍通过合作者销往海外市场。

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出版社也开始尝试组建海外分社和进行国际组稿。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海外分社建设的正在推进中。在全球范围内开发作者、派专人负责海外销售业务的力度也越来越强。

(4)美国律商联讯的中国图书市场营销战略

依靠传统纸媒介进入中国内地图书市场似乎已经相对困难,而高端领域比如电子出版业目前尚在培育之中,因此更容易打开中国的大门。一些国外出版机构开始在中国发展电子图书市场、远程教育体系、电子期刊、数据库等。美国律商联讯认为,在中国,对因特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接受将成为改变人们信息使用方式的关键,也将使中国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的需求,因此希望以新技术和在线信息服务推动中国的电子出版时代尽快到来。

综合上述四大国际出版巨头的中国图书市场营销战略,不难看出,国际出版集团为扩大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以其自身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为依托,充分发挥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对中国民族出版业者发起了强烈的挑战。他们敏锐地看到了正在进行中的中国经济改革的良好契机,看好中国经济的内在动力,着眼于中国知识阶层的认知需求,试图对中国的知识界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外资对中国特有市场规律的适应程度以及中资出版集团在未来竞争中的反应能力,却还有待观察。有专家认为,国际出版集团对中国精英阶层的强烈关注,虽然未必能在近期内对中国文化界乃至绵延五千年的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产生根本性影响,但对此未雨绸缪的讨论也并非杞人忧天。

同类推荐
  •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本集所收拙作,寥寥数篇,所涉及者只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有限问题。自知质量不高,却多据亲自调查搜集之新资料,提出自己一得之见,或可忝列于“采山之铜”。人类婚姻家庭史是否仍能按国内流行的看法,划分成几个相继的发展阶段?母系社会必然先于父系社会吗?游牧社会必然与父系嗣继制度相联系吗?族群关系及相互转化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热点问题。族群认同的改变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否[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少数民族原来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少数民族普遍喜欢饮酒?《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一一告诉你!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危险游戏:总裁的落魄情人

    危险游戏:总裁的落魄情人

    为了出名,她抛弃爱人——为了一支广告,她把身体卖给了撒旦,遇上了恶魔,成为他们的玩物——
  • 出租爸爸

    出租爸爸

    年轻俊朗的方原刑满释放后到海城闯荡,借住在以生产盗版碟为生的陶军家中。他尝试过多种职业,最后听从陶军的建议做起了“出租爸爸”。“出租爸爸”是一种全新的职业,他的工作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给他们以父爱,雇主却是单身妈妈群体,方原不能不和她们发生联系,甚至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地要介入她们的生活。海归女律师舒儿有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性格豪爽生活放荡的美女施米路一直试图勾引方原,上市公司老总高小姐总是神秘莫测,来自山里的客家妹王靓与方原互有好感却又误会重重……
  • 非眠

    非眠

    冲满神秘马甲的女主超高颜值的男主有怎样的恋情呢
  • 逆武八荒

    逆武八荒

    陆少川三魂缺一。然而天道使然,命运却让他失而复得,获得丹魂。一朝变换,从此走上崛起之路,逆武八荒!
  • 韶颜若雪之潇湘绮梦

    韶颜若雪之潇湘绮梦

    一席青衫霜魂剑,夜半出长安,半生浮沉爱与恨,岂止忆天涯。
  • 不可貌相的他

    不可貌相的他

    秦蔡露发现徐图竟是这样不可貌相!青春校园恋爱甜甜甜~————————————秦蔡露转过头,望见他站在楼梯通道里的一角。他高高的,很明显。“过来,有话。”“什么话呀,神秘兮兮的,”秦蔡露忽然掏出手机,“来了个电话,我接接。”徐图忽然箭步走出楼梯通道,握住秦蔡露手腕:“10086。”他用大拇指将电话挂了。“10086的电话不是电话啊,有时候它是人工打给我的。”“推销中介也是人工打给你的,你也要一一接?”“怎么不接,我接!”说着她试图将手腕从他手中挣脱。
  • 和你的相遇在这里开始

    和你的相遇在这里开始

    正好的青春,花季的年华,十七八岁的我们不是后悔做了什么错事,而是后悔哪一件事没有做。如果说,成人是担任错误的果实那么未成年的我们,铸就了多少错,是我们自己承担的。敬青春,敬成年,敬我们,敬心中的那个TA,敬我们青春疯狂的点点滴滴…………我和你的故事在这里继续
  • 灵鼎

    灵鼎

    落魄少年被活埋意外获得逆天小鼎,化作他的本命法器,助他迅猛修炼,等级狂升,走上一条强悍的修真之路!
  • 穿越之我是美羊羊

    穿越之我是美羊羊

    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当我穿越成了美羊羊。而无良系统对我说。我要攻略喜羊羊而灰太狼却爱上了我。美太狼爱上了喜羊羊。喜羊羊爱上了沸羊羊我只想说,你tm耍我呢!当我问喜羊羊你相信灰姑娘吗。他的回答雷死人。你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吗?苍天啊大地啊。来一道雷劈死我吧。然而当成功和喜羊羊在一起时。另一个故事冉冉升起你们被骗了其实这是一本反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