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37400000014

第14章 欧洲主要国家的图书贸易(1)

欧洲图书市场,以欧盟各成员国的图书市场为主组成,其他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在整个欧洲的图书市场中占有份额很小。欧盟各国的图书市场每年都保持增长的势头,但各国发展极不平衡。欧洲图书出版业的特点是小型出版社占主流。从2005年的销售额来看,欧盟成员国的图书市场销售总额为316亿欧元,其中德国和英国所占份额最大,分别占总销售额的1/3和1/5,紧随其后的是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从居民人均购买图书数量来看,芬兰、比利时、丹麦、英国和奥地利占据了前5名的位置。

一、欧洲图书贸易总览

欧盟出台的“图书定价制”影响欧洲图书市场已有十多年之久,图书既是文化产品也是经济产品,采用图书定价制还是图书自由价格制,究其根本在于是否认同图书的这一两面性。为了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大多数国家对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规定,其中就包括降低增值税和图书定价制这两种方式。不久前欧洲议会法律委员会做出的图书定价指令,给这场关于图书定价的争论画上了一个休止符。欧洲议会法律委员会宣布,实行固定价格制度的欧盟成员国的进口图书与本国出版的图书要受到相同的管制。这项指令将使成员国制定限制性的定价制度的权力写入欧盟法律中,从而赋予成员国法律上的保护。指令对图书定价的制定进行了协调:出版商可以确定零售价格,并要求书店遵守这个价格;或者由出版商决定零售价格。指令还允许欧盟成员国根据不同的图书使用者设立不同的折扣标准,其中包括书店、学校、学生或者订阅者等。

(一)欧洲图书市场概况

总体来看,欧盟各国的图书市场基本上每年都保持增长的势头。在销售额方面有较快增长的是波兰、英国、匈牙利、斯洛伐克、丹麦和荷兰,意大利和法国的增长速度较慢,德国、葡萄牙、芬兰和斯洛文尼亚的营业额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就图书的品种数而言,一些比较大的国家,例如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波兰,其图书品种生产数量的增长速度都非常快,而北欧的一些国家,诸如瑞典、芬兰和丹麦,其新书生产数量近几年来却一直在下降。

欧盟各国的图书出版业发展极不平衡,像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和波兰这些国家,其统计在册的出版社数量从2500家到3500家不等,瑞典、丹麦和荷兰的出版社数量有500家到1500家,而其他国家只有几十家出版社而已。一些小国,例如卢森堡、爱尔兰和马耳他等,其出版社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再从各国出版社的平均图书产量来看,小型出版社占据了欧洲出版业的主流,出版社的平均图书产量,最多的也不过在30种以上,这样的国家包括匈牙利、斯洛文尼亚、英国、葡萄牙、奥地利、比利时和芬兰。但斯洛伐克是欧盟的一个例外,这个国家的出版业非常集中,2005年出版社的平均图书产量超过了400种。

在欧洲,随着文盲率的降低和图书购买数量的不断提高,欧洲文化事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此外,图书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面对其他媒体形式的竞争,图书出版业显示出了相当强的应对能力,这不仅说明出版业本身旺盛的活力,而且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欧洲图书出版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与其他行业相比,图书出版业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除了在欧洲内部的发展,欧洲出版业的海外拓展能力也日臻完善,其在亚洲和美洲出版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但是,欧洲的图书出版业已经进入发展的成熟期,整个行业寻求革新的动力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是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在减少成本上。更为严重的是,欧洲人的阅读兴趣急速下降,很多欧洲人每年阅读的图书不过一两本而已。再加上欧洲图书出版业中的小出版社太多,其产品销售能力不够,因此它们对分销渠道的依赖只能是越来越深。此外,营销投入不足、过量生产、对新技术反应迟钝等等,都是欧洲图书出版业的劣势所在。所以,如果欧洲图书出版业能够开门纳新的话,其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出版业应该去寻找新的消费人群和新的商业渠道,特别是要加强与零售商的紧密联系,注重同读者的互联网交流,同时还要发展同其他媒体的合作,开发互动教育产品,扩大按需印刷以及增加英语和西班牙语产品的出口等等。

欧洲图书出版业面临的挑战是,大型零售商给出版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法国的阿歇特(Hachette)和德国的贝塔斯曼等大型出版集团的涌现,严重威胁着出版业的多样性发展。此外,由于其他媒体的竞争和数字产品的涌现,图书的价值越来越低,再加上盗版的问题,欧洲图书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还有较大难度。

(二)欧洲英语图书市场

英美两国出版商在欧洲英语图书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美国出版商希望市场开放,而英国出版商则一心谋取专卖特权。来自葡萄牙、西班牙、丹麦、荷兰和法国的欧洲图书零售商和批发商,由于其边缘地位,则对英国出版商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反对”。

欧洲书商所开列的反对理由包括:英国版图书的专有销售将使书店销售额下降,尤其会促使网络交易的盛行,从而对传统书店产生威胁。比如亚马逊,它可以通过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向任何一地的读者销售廉价的美国版原装图书。此外,缺乏竞争也将使英国出版商抬高书价。相反,允许美国版图书进入欧洲市场,将使读者得到更多的选择,并可有效提升书店的销售额。

目前在欧洲的英语图书市场上,同一种书,往往有英、美两种版本同时上架,两书用纸不同,封面有别,甚至书名的拼写也刻意求同存异(如《哈利·波特》英文版全球同步上市时,在中国内地书店里就同时出现了英、美两种版本)。

在2006年5月的美国书展上,英国出版商开始重新挑起十年前开始的这场争论,意欲获得英国版图书在欧洲图书市场上的专有销售权。以2005年出版的约瑟夫·奥康纳(Joseph Connor)所著历史小说《海洋之星》(Star of the Sea)为例,当兰登书屋英国公司出版此书平装本时,哈考特(Harcourt)版的美国精装本却在爱尔兰成了第一畅销书。

根据英国出版商协会(PA)的统计,2005年英国出版商的总销售额为52亿美元。其他统计则显示,英国版英语图书在欧洲大陆的年销售额约为3亿美元;而美国版图书在欧洲大陆的年销售额约为2.5亿美元,占美国图书年销售总额的2%。

(三)欧洲出版资本与美国图书市场

在抵御美国图书进入的同时,欧洲的出版资本也在努力进入美国市场。法国、德国和英国的出版资本就是成功的例证。2005年法国出版巨头拉加代尔集团(Lagardère)以5.375亿美元购并美国时代华纳集团的图书出版业务,从而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出版商和美国市场上的第五大出版商。

此前,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已拥有了美国最大的出版商兰登书屋,同属德国的霍茨布林克(Holtzbrinck)集团也在美国购下亨利·霍尔特(Henry Hol)、圣马丁(St.Martin's),以及老牌文学出版商法劳·斯特劳斯和吉罗(FSG)等三大出版社。英国的培生集团通过属下企鹅集团,控制着美国的维京(Viking)、河源(Riverhead)和普特南(Putnam)出版社。生于澳大利亚、在英国发家、后入籍美国的传媒大亨默多克,则以其庞大的新闻集团(News),成为哈珀·柯林斯集团和威廉·莫罗公司(William Morrow&;Co.)的控股股东。为什么欧洲出版资本纷纷涌入美国的图书市场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美国的图书销售收入增长缓慢。据传媒业分析公司Simba的数据,2005年,美国大众图书的销售额为64.6亿美元,相比2004年的64.4亿美元,增长甚微。仍以时代华纳为例,该集团此番作价5.375亿美元的图书业务,在全美排名第五,且业绩良好;但价值5.375亿的图书出版,在时代华纳集团约850亿美元的庞大市值中,所占份额甚微,与其旗下金元滚滚的杂志、电视和电影产业相比,便难免被股东们轻视,加上整个市场增长缓慢,被出售的命运原在情理之中。

但是,对于欧洲出版商而言,情况则完全不同。进入美国市场的欧洲出版公司在规模上普遍不及美国的传媒巨头(培生和拉加代尔的市值分别只有100亿和110亿美元),且本土市场狭小,无法进一步扩展。而美国图书市场虽近于停滞,但在法、德出版商眼里,仍然意味着充满财富和机会的巨大市场空间,因为年增长率只要达到2.5%,便足以高过其本国经济的增长幅度。

另一方面,欧洲企业的经营方式也与美国公司不同。贝塔斯曼和霍茨布林克都是私人企业,新闻集团也基本上为家族掌控,这样便轻易不会受到持不同政见的股东们的压力。而即使公开上市,欧洲股民们也要比美国股民容易拉拢和控制。如拉加代尔集团同时拥有时尚杂志“Elle”和欧洲航天公司(EADS)15%的股份,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情况若发生在美国,早已迫于内力而拆分掉了。因此,欧洲出版资本进入美国市场的步伐还将继续。

二、英国图书贸易

自1998年英国正式推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这一新概念起,创意产业已超过其国内的老牌金融业,成为一个有强劲上升趋势的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在英国的不俗表现不仅在其国内备受关注,帮助英国实现了从“保守绅士”到“创意先锋”的成功转型,同时也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融合以及文化产业浪潮汹涌的大背景下,为许多谋求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探索的典范。

英国文化新闻体育部发布的“创意产业”定义为: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市场、手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和录像、互动性娱乐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脑软件及电脑游戏、广播电视共十三类。原文见http://www.culture.gov.uk/creative_industries/default.htm。这是目前在英国被广为接受并被事实证明较为合理的概念。在这十三类中,以图书与版权贸易为核心的出版业一直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英国图书市场历史上一直是继美国、德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图书市场,每年出版新书超过12万种,2005年英国出版新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图书出版国。英国同时还是世界最大的图书出口国,其版权贸易量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位,出口图书产品占英国图书总产值的30%。英国目前大约有2700家注册的出版公司。

2003年,《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问世两天之内就在英国卖出了100万册,成为英国2003年度销量最大的图书。成人版、儿童版和其他特别的版本总销售额达到2790万英镑。2005年的新书出版量达到了20.6万册,比2004年增长28%。

英国广播公司从2003年开始的两项举措成为图书业的福音。“大阅读”(Big Read)和“理查德和朱蒂图书俱乐部”(Richard&Judy's Bookclub)这两个白天电视聊天秀节目对大众消费类图书销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阅读”对再版书的影响非常明显,因为它让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的网站提名他们最喜欢的100本书,选出前十名。依托这一栏目,许多再版书的销售增长了10倍。在“理查德和朱蒂图书俱乐部”栏目中,理查德和朱蒂则每月介绍一本他们最喜欢的图书。而这些图书的销售都以惊人的速度上升,销量通常都在100万册以上。

(一)英国国内图书市场概览

2005年英国出版新书20.6万册,比2004年增长28%;而同年美国新书出版量为17.2万册,比2004年减少18%,这是美国新书出版量自1999年以来首次下降。从而英国的新书出版数量在200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图书出版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型书店和网上售书的发展,英国新书出版量不断增加。

2006年上半年英国图书市场在销售册数增长的同时,销售额并没有同步增长。市场形势较为严峻,图书销售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网络零售商和非专业图书销售渠道。

1.英国图书市场数据分析

根据英国国家数据处(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的统计,英国国内生产的图书2001年总码洋为32.2亿英镑,2002年增长0.7%,达到32.4亿英镑。其中,出口额达到12.2亿英镑,占37.6%。根据尼尔森图书销售调查公司《英国图书市场年度报告(2003)》统计,英国图书零售市场新ISBN号的使用数量在减少,2002年为417万种,2003年为39万种,体现了出版公司缩小规模求稳的经营思路。

2003~2005年的最大特征就是新书出版数量的变化,英国新书出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与出版数量不成正比的是,图书销售额没有同步增长,这也使许多图书出版公司和图书销售商一直处于业务的调整之中。

同类推荐
  • 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本书主要介绍了黄宗羲、全祖望、赵万里、王世贞、徐乾学、董沛、郑振铎、谢国桢、郭沫若等历代名人对中国古代藏书楼——天一阁所作出的贡献。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谁“害”了北大学生

    谁“害”了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传统中所弥漫的气息,表现在毕业生身上,却与社会现实存在某种冲突。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害”得他们与社会现实不合拍?又是谁“害”得他们饱受种种非议?是北大学生自己?是北大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结果与悲剧?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
  • 全脑超能创造力

    全脑超能创造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热门推荐
  • 囚妻成瘾:傅少不好惹

    囚妻成瘾:傅少不好惹

    她本是豪门世家的千金小姐,却在一夕之间一无所有。为了夺回属于她的一切,她招惹上他。给他下药,爬他床,几次三番地勾引。却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几度消失。“女人,你这是打算过河拆桥吗?”男人咬牙切齿“傅哥哥怎么能这么说呢?本就是一场契约,你得到我的身体,我获得本该属于我的一切。这场游戏,你我都是心甘情愿的,不是?”女人巧笑嫣然。她苏婉婉在被赶出苏家之时便是没有心的!怎奈因着一场豪赌,在傅祁琛用深情编织的蜜网下,渐渐失心。
  • 听说顾远也爱了我很多年

    听说顾远也爱了我很多年

    苏然第一次见到顾远也时,她22岁,功成名就,他20岁,在校园里还是个青涩的学生,她对他说,”跟着我,我保你衣食无忧“他们在一起三年,苏然一直以为自己只是贪恋顾远也的身体,可真正离别时才知道,原来她还有心。顾远也默默喜欢了苏然三年,他知道她不爱他,没关系,她不会的他来,可他没想到变故来的那么快,三年又三年,顾远也也长成了大人的模样..............
  • 我在你的角落

    我在你的角落

    我们住的宿舍,住着她,她一直不愿意走,为了坚守的一份感情,也为了对于遭遇的报复。
  • 我被迫成了大明星

    我被迫成了大明星

    穿越后又是个富二代……愁死我了,我只想做个败家子,过朴实无华的普通生活. 至于明星梦?更不存在了,就算去了影视城也没兴趣,我只想让白富美老婆跟我分手,放我去做条穷人家的咸鱼,没事儿撩撩妹,过着每天枕在小姐姐腿上掰苞米的渣男生活,可特么怎么就成大明星了???不行不行,得想想办法黑我自己。 ———————————— 大家点进来读这本书一定会开心放松的,也许还能从主角身上学到一些撩妹的套路或者情话,说不定因此就交到了女朋友哟,不过一些渣男行为是为了让大家学会辨别,切记不要学习,要好好爱自己的女朋友,毕竟她们用了最宝贵的青春陪你。 书友群:“541216419”
  • 我家有个猫仆大人

    我家有个猫仆大人

    炽汐作为远古灵媒司徒家的唯一继承人,肩负着振兴家族的使命,目标之一便是找到家族守护使,并与其缔结守护契约。然而炽汐灵力太弱,不足以驾驭猫仆临枫,两人的拉锯战就此展开。他们一同进入空岛学院,结识了学生会长逸和假面女孩冰汐。临枫和炽汐,一个是高高在上的A班骄傲;一个是最末F班的“笨熊灵使”,他处处打压作弄她,她却顽强不屈,誓要成为临枫的主人……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偶然触发神秘法阵,意外驯服了临枫。惊喜之余,接下来她要面对的,是如何让这只笨猫心服口服。而在学院主动接近他们的逸、冰汐等人,又有着怎样的身份和目的……
  • NBA内线神话

    NBA内线神话

    得内线者的天下,奇才虽然有乔丹大神的加盟。但是连季后赛都没有打进,真是让人大掉眼镜。看华夏内线是如何带领奇才队,纵横整个联盟。
  • 网游之仙缘纵横

    网游之仙缘纵横

    你以为这是魔兽的年代吗?错了,这里是一个由修真之人组成的年代。你还以为修真才是真正的王道,所有的魔法全都是垃圾?你又错了,魔兽中的强人让你知道真是这样修的。封神吗?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让你们看一下真正的封灵大劫。封灵榜,斩仙飞刀!周青,阿尔萨斯!再现洪荒大劫时候的神话传奇。
  • 空竹曲

    空竹曲

    我不愿成魔,却是你们逼我!我本是大陈最后的皇子,我本只想平淡一生!乱世将至,魔王重生。
  • 某美漫的术士

    某美漫的术士

    恶魔随从,机械军团,以邪能之力打响星际战争,以恶魔领主之名在漫威占据一席之地,而在最初的最初,他仅仅只是为了在漫威活下去而已。这是一个以召唤恶魔为主的炉石术士游走于崩坏的漫威世界的故事。
  • 我的祖宗有点不一样

    我的祖宗有点不一样

    因为无敌寂寞而通过神秘装备沉睡50年。醒来之后灵魂回到和虚拟世界结合的现实中,新的世界,新的网游。顾季风保留虚拟世界的无敌实力,以双角色的身份修修炼、装装逼、种种树、养养花……顺便照看一下弟弟的孙女。“大爷爷,别人的祖宗都是贤尊,你竟然在新手村70年!你还晚醒了三个月!”“其实,我在游戏里天下无敌。”“吹牛能让我搬出这个贫民窟吗?”……我的祖宗有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