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95400000003

第3章 三字经(3)

[2]良:基础。

[3]智:对世间事理的认识与了解。

[4]信:诚实无欺。

[5]常:恒常不变的法则。

【译文】

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民,是组成社会、建立国家的基本分子。仁、义、礼、智、信,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允许混淆。

【师说】

这部分讲人的职业和五种道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贡献,都是光荣的。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这些人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知识卡片】

仁是爱人利物;义是公正合宜,是正正当当的行为;礼者理也,是规规矩矩的态度;智是慎思明辨的能力;信是诚实不自欺、亦不欺人的态度。

【故事链接】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义士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关怀备至,送他宅院、战袍及宝马,关羽还是无动于衷,一心想打听刘备的下落。张辽问他为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说他与刘备有过生死誓言。后来得知刘备的下落,就离开曹操,回到汉室后裔刘备那儿去了。后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也常用来比喻人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却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地所生 有草木

【原文】

地所生[1],有草木。

此植物[2],遍[3]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注:

[1]生:繁衍、生长。

[2]植物:与动物相对,为百谷草木的总称。

[3]遍:分布,到处都有。

【译文】

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属于植物,遍及陆上和水中。至于动物有虫、鱼、鸟、兽,它们有的能在空中飞翔,有的行走在陆地上,还有的生活在水中。

【师说】

这部分讲生物。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富,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知识卡片】

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生物是一切具有新陈代谢的物体。例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甚至细胞,一片绿叶、一段枝条、活的心脏、生殖细胞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护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故事链接】

狐狸诈死

有一只狐狸,从一个小孔钻进一家鸡舍,把里面的鸡全吃光了。但进舍有孔,出舍却无门。这只狐狸吃鸡太多,肚腹胀大,不能再从原路出去了。第二天一早,鸡舍的主人发现鸡舍里躺着一只死狐狸,就将它拖出来,打算埋到野地里。哪知这只“死狐狸”一到野地,立刻就跳起来,狂奔而逃了。

稻粱菽 麦黍稷

【原文】

稻粱[1]菽(shū)[2],麦黍(shǔ)稷(jì)[3]。

此六谷[4],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5]。

此六畜[6],人所饲。

注:

[1]粱:即高粱,可以酿酒。

[2]菽:豆类的总称。

[3]黍:黄米。稷:很像高粱的小米。

[4]六谷:即稻、粱、菽、麦、黍、稷六种粮食。

[5]豕:猪。

[6]六畜:即马、牛、羊、鸡、狗、猪六种动物。

【译文】

大米、高粱、黄豆、麦子、黍(黏米)、稷(不黏米),六种谷物是供人类所食用的主食;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人类所蓄养的,各有其贡献。

【师说】

这部分讲六谷和六畜。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人类真不愧为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使它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知识卡片】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民情不同,因此主食各不相同。东北人以米饭为主,西北人以面食为主,南方大部分以米饭为主,中部地区则不一定。此外,城市以米饭为主的比例高。

【故事链接】

伏羲驯六畜

五千多年前,伏羲氏做部落首领的时候,人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捕不到野兽,人们就会挨饿。于是,伏羲氏就想了一个办法:天气好时,多捕一些野兽,吃不完的就养起来。后来经过挑选,选定了一些动物来饲养,也就是六畜。它们除了供人们食用外,还有多种用途,比如马能拉车,牛能耕田,羊能供裘皮,鸡能报时,狗能看家,猪能供肉。它们既是人类的重要的副食品,又是人类的好朋友。

曰喜怒 曰哀惧

【原文】

曰喜怒,曰哀惧[1]。

爱恶欲[2],七情具[3]。

青赤黄,乃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4]。

注:

[1]喜:愉快、高兴。怒:愤怒、不快。哀:悲伤、哀愁。惧:害怕、恐惧。

[2]欲:思慕、贪求。

[3]具:具有、具备。

[4]识:分辨、识别。

【译文】

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怒,悲伤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做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师说】

这部分讲七情和五色。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杀它,但作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得安乐而有意义。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就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知识卡片】

色彩是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的。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

【故事链接】

浅绿色显得轻得多

有一个人叫贾德,他在无意中观察到集装箱颜色的变化,竟然能使工人的运输效率有极大的不同。平时他们运输的集装箱都是墨绿色的,有一天运来的货中有一批集装箱的颜色是浅绿色的,收工的时候他发现运输浅绿色集装箱的这群工人明显比平时运输的数量多,而且他们的情绪看起来也比平时好,而那群运输墨绿色集装箱的工人像往常一样垂头丧气,满脸疲惫。经过分析,他发现是颜色在作怪,浅绿色和墨绿色比较起来,浅绿色显得轻得多,给人的压力小,工人虽然运输的东西一样,可是浅绿色让他们在心理上觉得轻松,所以运输起来就没那么累了。于是贾德要求送货方用极浅淡的颜色做集装箱,这样可以调节搬运工人的情绪,使他们在搬运时不觉得心里疲惫。因此贾德一下子提高了工人们的工作效率,赢得了上级的赏识。

酸苦甘 及辛咸

【原文】

酸苦甘,及辛[1]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2]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3],鼻所嗅[4]。

注:

[1]甘:甜。辛:有刺激性的味道,比如辣味。

[2]膻:骚味。

[3]臭:指鼻子闻到的气味。

[4]嗅:鼻子对气味的感觉。

【译文】

酸、苦、甜、辣和咸味是我们平常所吃食物的五种味道,都能够用嘴分辨出来。羊肉的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臭味是五种基本的气味,也是我们的鼻子所能嗅得出的气味。

【师说】

这部分讲五味和五臭。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辨颜色、形状;有味觉可以分辨各种味道;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以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知识卡片】

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辨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味蕾就是味觉感受器。在舌头表面,密集着许多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形同乳头,医学上称为“舌乳头”。

【故事链接】

五味泉

在富溪的九峰山脚下,有一眼天然的奇异泉水——五味泉。泉眼一米见方,三尺来深,终日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冒出白花花的泡沫。初饮泉水,甜味适中,沁人心脾。细细品味,觉得有点辣嘴麻舌,咽下喉咙,又觉得有点苦味。打一个饱嗝,喷出一股酸味。真是甜酸苦辣麻,五味都有,故称“五味泉”。如将泉水盛入酒瓶,盖上瓶塞,轻摇几下,猛一开瓶,“啪”的一声,泉水喷涌而出,所以,五味泉又有“天然啤酒”之称。

匏土革 木石金

【原文】

匏(páo)土革[1],木石金[2]。

丝与竹[3],乃八音。

曰平上[4],曰去入[5]。

此四声,宜调协。

注:

[1]匏土革:匏,一种葫芦,嫩时可吃,老时可做盛器物。古人用匏瓜做成吹奏的乐器,如笙。土,黏土制作的瓦器。革,牛皮制的鼓。

[2]木石金:分别指用木块、玉石、铁制的乐器。

[3]丝:丝制作的乐器。竹:竹制作的管箫之类的乐器。

[4]平:汉语的第一声及第二声。上:汉语的第三声。

[5]去:汉语的第四声。入:短促的声音。

【译文】

古时候有八音之说,什么是八音呢?它包括由匏瓜制成的笙器——匏;由黏土制成的瓦器——土;由皮革制成的鼓——革;由木块制成的木鱼、拍板、柷——木;由玉石制成的磬——石;由铁制成的钟——金;由蚕线制成的弦——丝;由竹制成的箫管——竹。说到语言的声调,也有四声之说,即分平、上、去、入等四种声音。这四声必须得到调和,听起来才会感觉到舒畅愉快。

【师说】

这部分讲音乐和声调。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音调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知识卡片】

八音乐器:匏瓜与黏土古人作成吹奏的乐器(如笙、埙)。革是指牛皮,可以制成乐器称为鼓,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如晋鼓、腰鼓、拨浪鼓等。木制的乐器有木鱼、梆子、拍板、柷和敔(常用于祭礼大典中)。石类乐器有磬(石磬)。金属铸成的乐器有钟、锣、钹、铙等。丝类乐器是因为中国古代用蚕丝作弦,故称为丝类,有琴、瑟、筝以及后来的胡琴、琵琶、小提琴、吉他等都是。竹制乐器是用竹管穿孔而制成的,主要分为笛(横吹)和箫(直吹)。以上这八种乐器可作为八音的代表。

【故事链接】

八音盒的传说

以前有一个天使,厌倦了天堂单调的生活,想到人间去看看。他最舍不得的是天堂里的音乐,那些唱歌的小精灵都住在云朵上。临走时,他偷走了云朵上的几个小精灵,匆匆藏在身上的一个小盒子里,带到了人间。所以,每当我们打开一个八音盒的时候,都会听到天堂般的慰藉,不管我们年纪有多大,那一刻还是会觉得自己像个孩子。其实,每次当八音盒打开时,那些音乐小精灵都会跳出来,跳到我们头发上,耳朵旁边,肩膀上,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高曾祖 父而身

【原文】

高曾[1]祖,父而身[2]。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3]。

乃九族[4],人之伦。

注:

[1]高:祖父的祖父。曾:祖父的父亲。

[2]身:自己。

[3]玄:孙子的孙子。曾:儿子的孙子。

[4]九族:从高祖父到玄孙子,一共九代的总称。

【译文】

高曾祖代表了三代,即是高祖、曾祖、祖父,然后是父亲,再是自己本身,往下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亲族称为九族,包含自身以上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们的直系血亲,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至玄曾”三字,为求押韵而对调。)

【师说】

这部分讲九族。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才能和睦。

【知识卡片】

“九族”后来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故事链接】

灭十族

明朝建文帝时,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后,文武百官大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但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入狱。朱棣想借用方孝孺的威信来收揽人心,不仅屡次派人到狱中劝降方孝孺,还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但方孝孺坚决不从。最后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强迫他写诏书。但方孝孺却大书“燕贼篡位”,朱棣见他宁死不屈,威胁他说:“你不怕被诛九族吗?”方孝孺义正词严地斥责说:“即使诛我十族又怎样?”朱棣怒不可遏,于是大肆搜捕方孝孺的亲属,还包括他的门生和朋友(即第十族),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杀害,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而方孝孺则被腰斩于南京聚宝门外。方孝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他的高风亮节与坚毅不屈让人肃然起敬。

父子恩 夫妇从

【原文】

父子恩[1],夫妇从[2]。

兄则友[3],弟则恭[4]。

长幼序[5],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6]。

此十义,人所同。

注:

[1]恩:恩爱,父慈子孝。

[2]从:顺从,夫唱妇随。

[3]友:友爱。

[4]恭:恭敬。

[5]序:秩序、次序。

[6]忠:尽己心力以待人处世的美德。

同类推荐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建筑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因材致用,运用不同材料和做法,创造出了不同结构方式和艺术风格的古代建筑,深刻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建筑》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艺术故事与趣味

    艺术故事与趣味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我们特地选编了这套“中小学生趣味阅读”丛书,包括《语文故事与趣味》《作文故事与趣味》《文学故事与趣味》《数学故事与趣味》《科学故事与趣味》《军事故事与趣味》《历史故事与趣味》《动物故事与趣味》《植物故事与趣味》《艺术故事与趣味》共10册。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模拟联合国会议

    模拟联合国会议

    本书主要内容分四章,包括: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活动背景、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流程介绍、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文件写作、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技巧运用等。
  • 百家教育讲坛

    百家教育讲坛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格列佛游记(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格列佛游记(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名著,在英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了其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热门推荐
  • 丑颜亦倾城

    丑颜亦倾城

    “既然美丽是一种错误,那么,我要亲手将错误的根源解决!”从此,美颜变丑颜!可是为嘛都成丑女了,这四个男人还是不放过她?她就一个人分不成四份啊,救命啊!
  • 仙命主宰

    仙命主宰

    一个人一只兽,一个特别幸运的人和一直特别倒霉的兽,一件很幸运的事转眼就变成了倒霉的事,这样一个组合,修仙路会发生什么让人爆笑的事呢!各位看官,来来来,看一看啦!
  • 张开记忆录

    张开记忆录

    我们都是囚徒,困在不一样的铁笼,我的铁笼叫时间,你的呢?
  • 时空拼接

    时空拼接

    宝宝叫上了狗屎橛橛【对,没错,相信我,我没打错字】,和sb小少爷,进入了混沌之门,开启了奇特旅程。遇上了逗比黑衣,sb血腥【注明:这里的sb指的是英语里的某人,不要想多】看见了可以吃的冻冻龙,打败了不堪一击的冥,遇上了奇葩天天【注明:将来人物,敬请期待】l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 若长候无期

    若长候无期

    我想,我要是能够遇到一个女孩,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陪我共度余生,我一定会对她好一辈子的吧。
  • 未来的我是哪一方

    未来的我是哪一方

    荒原恶兽,霍乱之始。二十四区,遗弃之名。未来的你,迷失无际。围困之城,荒芜的心。知谎之言,句句违心。莫辩其能,难舍难予。是非取舍,莫不随心。当年的你,封杀殆尽。
  • 爱你是我一生的承诺

    爱你是我一生的承诺

    她是一民人民警察,却义无反顾爱上了杀人犯的儿子,她温暖了他冰冷的心,换来了他挚烈的爱恋;当她满心欢喜会与他天长地久之时,意外的邂逅,她的生命中闯入了另一个自带光环的男人,他的霸道、任性让她不知所措,命运的分叉口,她该怎样选择......
  • 触手可及,触不可及

    触手可及,触不可及

    她们俩好比是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和白玫瑰,所不同的是,白玫瑰从来不是那粒饭黏子,而红玫瑰也不是那抹蚊子血,她们都是他心爱的女人,只不过,一个属于过去,一个属于现在,却不知谁最终属于将来。而幸福,到底是触手可及,还是触不可及?
  • 流浪武帝

    流浪武帝

    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武学梦想拼搏在寸金寸土的圣地,每天执行着廉价的赏金任务,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武院神府的赏识,这群人被称为流浪武者。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在这里有爱炒菜的厨娘是冷艳杀手,有胖如猪的骚年是飞天神偷,也有砍柴烧水的杂役是神笔画师,更有爱吃清水面条的流浪武者嬉皮笑脸的为了梦想在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