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88800000026

第26章 东营竹枝词

四望无垠

一望无垠是荒原,

二望无垠是盐田。

三望无垠是大海,

四望无垠有苍天。

说起东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入海口。从东营市区到黄河入海口还有数十公里的路程。这里写的就是即将到达黄河入海口时的情形。

黄河三堤

一道二十一道三,

一道长龙一道关。

这边盐碱那边油,

这边青绿那边蓝。

依然是在去往黄河入海口的路上,只是汽车已经进入黄河大堤。黄河大堤分为三道,从一道堤到二道堤不下二十华里的样子,里面树木葱茏、稼禾茂盛,油井繁忙,牛羊成群。二道堤到三道堤距离较近,也有树木和油井,但更多的是盐碱滩和荒草。三道堤一过便是河水和湿地公园了。黄河三堤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黄河口湿地

十万芦荻十万花,

十万鸥鹭十万家。

十万红毯十万船,

十万诗篇醉天涯。

黄河入海口湿地公园,是全球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重点保护的全球十三处湿地之一。这里天高地阔,鸥鸟云集,苇荡连绵,鱼虾成群,是难得一见的生态休闲和旅游胜地。据介绍,那年北京一位贵宾至此,走进苇丛一个小时不见出来,陪同的人循踪而去,却见贵宾闭目盘坐,正把鸟鸣鱼声听得入神入画。2007年秋我第一次踏进湿地时,那里的空旷辽阔和如雪如银的芦苇、芦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三年,我再次踏入湿地时,更多地却被那里的红地毯和多彩多姿的鸟类吸引了。我得说,黄河入海口湿地公园不仅在山东是唯一的,在全国和全世界也是十分罕见的。我得以两次光临,实在是人生的一件幸事也。

黄龙入海

黄龙入海亿万沙,

碧涛接天始到家。

依偎嬉闹亲情好,

丹青难描如锦霞。

黄河入海口最壮观的自然还是“黄龙入海”。当黄河从五千六百多公里之外的青藏高原,以吞天吐地之势奔流而来,与渤海最终拥抱在一起时,海上黄蓝交汇,谱写出一曲让人心颤也让人心醉的华彩乐章。1967年初,我有幸目睹了长江入海的壮景,留下的只有无边无际的辽阔和天海一色的澄蓝。2007、2010年仲秋,我两次面对黄龙入海的壮观景象,却两次觉出了心灵的震撼和律动,觉出了大自然辽远悠长与雄浑苍茫的魅力。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何曾见?

河口历历尽为真。

年增土地三万亩,

数尽天下第一新。

黄龙入海的直接产物是河心岛的不断扩展与壮大。据介绍,黄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唯一生长土地的地方。黄河口每年沉积的泥沙约为十二亿吨,新增的土地约为三万亩。站在河心岛上,目睹一片片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新土地,你会觉得沧海桑田是那样具体而真切,与之相比,人生和世界是那样得虚幻和渺小。

马车

潮退滩平水无多,

马车入海蹚清波。

收网下网寻常事,

满载而归唱渔歌。

那是临近中午,在看过围海大堤之后,当地陪同的同志把我送到海边。其时正逢退潮,海滩上、浅水里许多人正在赶海,一辆马车忽然出现了。拉车的枣红马叮叮当当由远而近,蹚着半尺深的海水,朝向海中走去。那使我大吃一惊,当地的同志却告诉我说,马车是进海收网去的,这儿每天都是如此;因为海底是一色的硬土层,只要瞅准涨潮的时间,走得再远也没有问题。“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一方水土有一方风景”,此诚为不谬矣。

大闸蟹

欲说闸蟹夸阳澄,

几人晓得黄河东。

路边下车仔细看,

口水一流到东营。

汽车沿着黄河口公路前行,两边不时会闪过几间标有“黄河口大闸蟹”字样的小红屋子,而小红屋子的前面或旁边,必定是一片片养蟹池。陪同的同志告诉我说,黄河口的大闸蟹非但口味好,个头也大,比起上海市场上的阳澄大闸蟹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那确是让我馋虫蠕动,只可惜车行如风,只有更待来日了。

红地毯

夏去秋来绿变黄,

滩涂披出女儿妆。

红毯如云连天远,

游人单唱是重阳。

红地毯是黄河入海口的一大景观。每年秋后,海边成片的黄蓿菜(碱蓬)耀红染紫,红地毯便出现了。2007年秋我去时,那些红地毯还零零散散,这儿一片那儿一块,形不成规模和气势。2010年仲秋我再次去时,那里的红地毯已经接地连天、一望无际,让人刮目相看了。我和同去的几名画家喜不自胜,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拍个不停,回来后又以红地毯为素材,画出了不少好作品。

利津险工

千古狂龙入海奔,

当关把险一何艰。

十年调水调沙令,

远来黄龙如走亲。

黄河是一条地上河也即天河,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因此,黄河的名字千百年来总是与灾难连在一起,防洪抗洪也就成了沿岸政府和百姓的一项压倒一切的重任。每当夏日来临,黄河上下都要为此而花费大量人财物力。我身居济南,对此亦有亲身感受。但近年来这方面的消息却日渐淡薄,甚至到了被人忽视的程度,原因就是上游的小浪底水库对洪水的拦截和连续多年的调水调沙。2010年秋,我和几名画家到利津两大险工参观时,当地的同志告诉我,调水调沙前这里两千流量就要漫滩,如今即使四千流量也安然无恙了。漫步于风清树绿、花团锦簇的黄河险工公园,目送浩荡而又驯服温柔的黄龙东去,心中的感慨悠然而生。调水调沙实在是黄河治理的一大突破,真可谓百年之功、千年之功也。

华八井

华北探油数年功,

深井七眼化流风。

不是华八喷油气,

胜利依旧梦幻中。

东营又称石油城,写东营忽略了胜利油田是无论如何说不通的。为此,我在东营时特意到胜利油田考察了一番。华八井是1961年4月16日在东营村附近打出的第一眼见到工业油流的井,此前有关方面在华北地区打了七口探油井,都以失败而告终。华八井的成功,标志着一个大油田被发现,胜利油田由此翻开了第一页。如今的华八井已经变成一座纪念碑,我和油田的朋友特意在碑前合了一张影。

大会战

数万大军八方来,

百里方阵竞豪迈。

苦累只当喝凉水,

油树排排亲手栽。

1964年1月25日,中央正式批准进行胜利油田大会战。1964年六月会战指挥部成立,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任会战指挥,从大庆、新疆、四川、玉门、青海、银川等石油局先后调来大批勘探队、钻井队、试采队。胜利油田大会战是继大庆之后我国石油战线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干打垒

稻草黄泥夯土墙,

芦苇油毡搭成房。

干群上下一体住,

昼有干劲夜梦香。

干打垒是胜利油田创业初期的第二代住宅。第一代是地窝子,是半地下的、与原始人差不多的临时住处。胜利人就是靠着地窝子和干打垒,建起了我国第二座大油田。可惜这样的地窝子和干打垒,只能从展览馆的图片中寻找了。

胜利广场

无边荒原几棵柳,

铁锹落地一声吼:

这儿就是指挥部!

风云聚会龙蛇走。

胜利广场是东营市区的中心,也是胜利油田总部的所在地。退回四十年,油田会战指挥部就设在这里。看看今日的广场和广场周围的高层建筑,再看看老照片上遍布的干打垒和竹板房,让人不由感慨系之:四十年沧桑,荒野中崛起的是一座何等美丽的石油城啊!

拦海大堤

百里长堤锁狂龙,

坝高十丈坚如铜。

不是万人齐奋力,

孤东早成水晶宫。

拦海大堤即孤东大堤,全长五十七公里,始建于1986年。孤东大堤拦住了大海的狂涛,为孤东油田的开发和成功创造了条件。

孤东油田

滩涂无际一望收,

千株油树竞逍悠。

道是磕头都磕头,

磕得石油如水流。

孤东油田地处垦利县黄河入海口北侧新淤积的海滩地区,是目前我国滩涂地区最大的油田。这里数不尽的采油树日夜不停地升降着,其景象堪称壮观也。

三次采油

一次采油水里淘,

二次采油弯弯挠。

三次采油细又巧,

各领时尚各风骚。

这里说的三次采油是指胜利油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石油资源的再发现、再开采。正是这种再发现、再开采,使得胜利油田不断地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

浅海平台

陆上从来不畏难,

水上建起走路船。

但得油井长涌流,

丹心写得海天蓝。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扩张,胜利油田走向了浅海油区。于是渤海湾内矗起了不少标有“胜利”字样的浅海平台,被石油人称为“会走路的船”。

大漠

大漠几曾起钻台,

胜利旗开锦云排。

创业哪怕关山远,

但得油路四海来。

胜利人第三次创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走出油田,开辟新的天地。如今胜利人已经在新疆、四川和国外不少油区扎下了根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愿他们一路走好。

普通话

天南海北聚一堂,

言语不通杂乱腔。

人人都说普通话,

京人来了亦风光。

胜利油田地处“穷乡僻壤”,这里的人们却说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其标准程度连北京来的人都为之惊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渤海区

滨海荒原三大害,

土匪蚂蚱顽固派。

自从八路开进来,

鲁北延安传天外。

渤海区是抗日战争初期建立的,第一任司令员是徐向前,继任者为许世友、杨国夫等人。渤海区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批干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在参观位于垦利县境内的渤海垦区革命展览馆时意外得知,孟良崮战役后,为了避开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锋头,华东野战军四十万大军一度撤至渤海区,在经过了一段休整后,才发动和投入了豫东之战和淮海战役。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1977年纪念建军五十周年时,我曾参与过一段军史的征集和编辑工作,但所有回忆文章都是写到孟良崮战役胜利为止,对于孟良崮战役之后华东野战军的去向无一谈及。那大概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时宣称要把山东解放军赶到黄河以北的目标有关,也与写军史只能写胜利不能写挫折的惯性思维有关。但史实毕竟是史实,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里的发现,不可谓不是一大收获也。

军马场

曾养军马数百匹,

曾产军粮补寒衣。

曾关黑帮为改造,

曾育新苗跨铁骑。

因为在大军区机关待过几年,虽然没有去过军马场,对军马场却颇多印象。2007年仲秋我到东营时,便提出要到孤岛的军马场去看看,得到的回答是军马场早就不存在了,那里如今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场。没有想到的是在广饶大王镇时,与一位从军马场出来的女孩子不期而遇,听她讲起军马场的往事又勾起了一段情思。都说忆旧是人老的一种象征,我对军马场的记忆更多的却是荒原和传奇。

刘集

星火燎原第一梯,

百年宣言堪称稀。

鲁北圣地人知少,

龙蛇从来出山僻。

刘集是鲁北的一个小村子,因为发现了一本1920年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而闻名。成立于1925年的刘集党支部,是山东省农村最早的四个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旧址也是广饶县党组织的发祥地,在我省农村党建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吕剧

家中听见坠琴响,

饼子烀到门框上。

老婆橛子拴老婆,

吕剧不兴太荒唐。

吕剧发源于鲁北一带农村,东营市的时家庄便是发源地之一。当年,乡亲们把吕剧称为“老婆橛子”,时至今日,那里的群众对吕剧依旧情有独钟。

齐笔

蒙恬造笔逾千年,

大王乡里世代传。

狼毫能扫千军阵,

羊熊写出齐鲁篇。

因为爱好书法也兼及爱好毛笔,在我的印象里好毛笔多产于外地,如浙江的湖笔、安徽的宣笔、河北的衡笔等等。因此在广饶一听“齐笔”二字兴趣便来——山东是儒家学说的发祥地,缺少好毛笔实在是一个缺憾。齐笔产于大王镇西营村一带,据介绍造笔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之前,但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有了齐笔之名。近年齐笔广为流传,并且走出了国门。

肴驴肉

天上龙肉地上驴,

广饶一品知非虚。

千年始得称老店,

真空更解万里需。

肴驴肉是广饶名吃,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乐安关帝庙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贺,盛筵之上肴驴肉即被推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广饶肴驴肉经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并奉诏纳入京城御膳房。光绪年间康有为在广饶品尝肴驴肉后赋诗说:“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芳香。”近年广饶肴驴肉推出真空包装,由此越发扩大了市场和影响。

八大碗

土鸡土鳖几大碗,

土鱼土狗又几盘。

土菜土瓜土井水,

还有土酒使劲灌。

因为错过了吃饭时间,那天从黄河入海口归来时,我和陪同的同志进了路边一家乡村小饭馆。进院,迎面的招牌上写的就是“土鸡土鳖土狗土鱼”几行大字。进了一间土屋,坐到一张土桌几把土椅上,店家端上的也确是一色的土货。在天低野旷、苍茫无际的鲁北荒原上,两辆汽车、几位同行,一桌土得掉渣的饭菜,自是一番别样的享受呢。

名人名胜大家争,

你有雨雪我有风。

文化旅游不可缺,

牙关紧咬不放松。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争名人、争名胜已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不仅历史上实有其人其地的争,文艺作品和传说中的名人名胜也成了争的对象。从传播和纪念的角度说这或许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因为争名人争名胜而引起冲突和纷争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同类推荐
  •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借用竹枝词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创作一部真实记录山东当代风俗史的作品,展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人物风采、风景名胜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风和考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引领作用。如济南的泉水文化,济宁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齐文化,临沂的红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莱芜的钢城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东营的黄河口文化,青岛、日照的港口文化,烟台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渔乡文化,荷泽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诗、渔家诗等还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即使地域文化特点并不突出的德州、滨州等地,由于选取从枣乡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沧桑巨变等角度入手,同样写出了特点和情趣。
  • 寻淮洲故里

    寻淮洲故里

    本书是作者编著的一部有关社港地区方面的书,据科学考察,11亿年以前,这里和长沙同时是一片海洋,沧海桑田,如今野生桂花成林、风景如画;有许多没听说过的稀奇故事;有你很难听懂的社港方言;……还有你没看到过的物件!
  •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是一幅塞上江南的风情画卷,是一首穆民朝觐的浩然长歌,更是一部灵肉至诚的信仰文学。小说以纳耀庭的麦加朝拜的前前后后为主线,其中写到了纳家户的婚丧礼仪等民风民俗,写到了回回穆民虔诚的信仰、折射人性光华的爱情故事,写到了如诗如画的塞上风光。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闲情偶寄全鉴(典藏诵读版)

    闲情偶寄全鉴(典藏诵读版)

    《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李渔是著名的才子与“玩家”,他的《闲情偶寄》也堪称是明清小品文中最富盛名的一种。此书以轻快的文风,表现了当时文人蓄声伎、好歌舞,游山水、筑园林,嗜茶酒、谙美食,着蓑衣、披僧袍,读闲书、作雅事的追求自然与惬意的生活。
热门推荐
  • 京城道术天才

    京城道术天才

    茅山道术在清朝被禁止然而清朝不得不依靠道术
  • 超级锦衣卫

    超级锦衣卫

    他是大明最神秘的机构都指挥使。他是边关满清鞑子忌惮到极点的汉人。他是护卫皇帝陛下的神秘锦衣羽卫,他是唯一可以使用九龙的人。他是唯一有资格穿上御赐锦衣飞龙服,他是让努尔哈赤记恨到死的人。他是鬼谷子的亲传弟子,他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而就是这样一个人,遭遇九星连珠,避免轮回,到了六百年后的华夏大地。名字依然是那个名字,只不过身体变小了,成为一个小孩子。但是,龙依然是龙,总有一日腾飞。
  • 佛说分别经

    佛说分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嗜血公主冷血复仇

    嗜血公主冷血复仇

    她,装死逃过一劫,而在大雨里晕倒被北堂董事长救起,从此也成为了北堂家的公主!来到死亡岛训练,遇上一个知心姐妹!成为了全球顶尖杀手。一起创造了世界第一宫……也凭此北堂公主创造了和夜迹共排第一的冰夜集团……
  • 纨绔神医:公子请自重

    纨绔神医:公子请自重

    身为25世纪上古医学世家第124代传人,安黎恩十分悲催的赶上了穿越大军。穿越没啥大不了,但是为什么别人穿越女皇将军啥的,她穿越就是一个被下毒药不能修炼斗气的丞相府废材三小姐?呵呵…安黎恩只想高冷的笑笑,这点破毒放在她这个上古医学世家传人面前确定不是过家家?一朝解毒,看她如何碾压那些传说中的天才,不把他们打得爹妈都不认得安黎恩表示跟他姓!神兽,神器,神丹……这些世人眼红的东西在她眼里只是挥挥手的事好嘛?这般优秀的她引来了一大批花美男,对此,安黎恩淡定的指了指正在优雅吃水果的某男,勾唇笑道:“想娶我?好啊!先把他打败了再说。”此文类型:女强+男强+独宠+搞笑
  • 喜欢不在树阴下数雨

    喜欢不在树阴下数雨

    这是一篇生活上的笔记,可能很多缺陷,可是我想记录。
  • 兽血奏鸣

    兽血奏鸣

    兽人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但绝不是这个新时代的累赘。郑哲:“此剑名为水漾,第二使徒莉莉丝的佩剑。你若执意如此,让我来成为你的对手吧。用此剑,吾将赐予你最安静的……死!”李凛:“此剑名为凶,寄居着九尾妖狐的魂魄。很荣幸,你成为我的对手。但是我比你强,很遗憾,阁下就在这把剑下,引颈长叹吧!”张雪婷:“生命可以放在天平上衡量吗?一个人的生命重要还是十个人的重要?那是没有道理的。基于你要发起兽人和人类的战争,这本身就是错误。纵使它是真理,在大义面前,也是诡辩!”
  • 灵药经

    灵药经

    一场大火,云芙从臭名昭著的巨富奸商的神坛跌落到那段刻骨铭心的落魄乞丐点时光;可能是老天爷都看不惯她那副嚣张跋扈的嘴脸了吧!不然怎么会让她从三十岁回到十三岁,十三岁,是云芙心中的刺,是一生都不能释怀的伤疤,更是她自认为一生的耻辱。就像是狼之暗刺,龙之逆鳞,也曾有人自作聪明的让云芙这段阴暗岁月曝光日下,下场可想而知……云芙还是十分气愤,怎么好死不死就会到十三岁了呢?
  • 惊鸿一瞥遇到你

    惊鸿一瞥遇到你

    在一次意外中,苏黎夜和林筱吟共用一个身体,在“克利斯伏”学校,有一个文静、胆小、懦弱的高中女生秒变冷酷、强大的气质女王。在寒夜舒的不断调查中,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妻子苏黎夜,但在这期间,林筱吟又和萧亦初擦出了爱的火花,自此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恋爱之旅!在此过程中,苏黎夜和林筱吟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后续怎样,尽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