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15900000018

第18章 【经解诸序及书后】(5)

雪山王氏《诗总闻》序

雪山王氏《诗总闻》二十卷,每章说其大义,复有闻音、闻训、闻章、闻句、闻字、闻物、闻用、闻迹、闻事、闻人,凡十门。每篇为总闻,又有闻风、闻雅、闻颂,冠于四始之首。自汉以来,说《诗》者率依《小序》,莫之敢违。废《序》言《诗》,实自王氏始。既而朱子《集传》出,尽删《诗序》,后之儒者咸宗之。而王氏之书晦而未显,其自诩谓研精覃思几三十年。而吴兴陈日强称其自成一家,能寤寐诗人之意于千载之上。要之虽近穿凿,而可以解人颐者多矣。王氏名质,字景文,汶阳人,过江侨居兴国,中绍兴庚辰进士。

孙泰山《〈春秋〉尊王发微》序

宋·晋州孙明复先生庆历间隐居泰山,学《春秋》,著《尊王发微》十二篇以教授弟子。范文正、富文忠两公言先生道德经术,宜在朝廷,召拜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后官至殿中丞而卒。方先生卧病时,天子从韩忠献之言,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家录其书,藏于秘阁。案唐以前诸为《春秋》说者,多本《三传》,至陆淳始别出新义,柳子厚所谓明章大中发露公器者也。先生之书因淳意而多与先儒异,故当时杨安国谓其说戾先儒,而常秩亦言其失之刻,石林叶氏谓其不达经例,又不深礼学,议者殊纷纭。虽然,群言异同必质诸大儒而论定。欧阳子言:“先生治《春秋》,不惑《传》、《注》,不为曲说以乱经,其言简易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经之义为多。”而朱子亦谓:“近时言《春秋》者如陆淳、孙明复,推言治道,凛凛可畏,终是得圣人意。”绎二子之言以读先生是书,则《春秋》大义诸家所不及者,先生独得之,又岂可以说之异同而妄议之也哉。

《〈春秋〉皇纲论》序

宋《艺文志》:《春秋》之书凡二百四十部,二千七百九十九卷。余所见者仅三十余部,为卷数百,王皙《皇纲论》其一也。皙不知何如人,自称为太原王皙。陈直斋《书录解题》亦但言其官太常博士,至和间人而已,不能详其生平也。直斋《解题》于著书之人往往举其立身大概,使后世读其书者虽不获亲见其人,犹稍稍得其本末,以为论世知人之据。乃于皙独否,岂其人在直斋当时已不可得而论定耶?然直斋所录《皇纲论》外尚有《明例檃括图》。又云:馆阁目有《通义》十二卷。而王伯厚又云:《通义》之外别有《异义》十二卷。《通义》据《三传》注疏及啖、赵之学。其说,通者附经文之下;缺者,以己意释之。则皙所著《二义》者,正其解经之本书,兹论则总括立言大旨以成编者也。论特弘伟卓荦,则《二义》亦必有足观,惜乎不得而见也。嗟乎!古人辛勤著书,将以求知于后世,而世顾不得而知之。即其书幸而传矣,又不能尽传也,岂不重可叹也欤!《论》凡五卷,二十有三篇。

刘公是《春秋》序

石林叶氏谓:庆历间欧阳文忠公以文章擅天下,世莫敢抗衡。刘原父虽出其后,以通经博学自许。文忠亦以是推之,作《五代史》、《新唐书》凡例,多问《春秋》于原父。又曰:原父为《春秋》,知《经》而不废《传》,亦不尽泥《传》。据义考例以折衷之,《经》、《传》更相发明,虽间有未然,而渊源已正。今学者治经不精,而苏、孙之学,近而易明,故皆信之。而刘以难入,或诋以为用意太过,出于穿凿,彼盖不知《经》,无怪其然也。石林所谓苏、孙,盖指子由、莘老也。晁公武谓刘氏《传》如桓无王季友卒胥命用郊之类,皆古人所未言,诸公之推伏原父者若此。

今观《权衡》之作,折衷三家,傍引曲证以析经义,真有权之无失轻重,衡之得其平者。《传》十五卷,集众说而断以己见。文类《公》《谷》。独《意林》一编,元·吴莱谓多遗缺,疑未脱稿之书,然究而论之,皆经学名书也。宋·四明史有之刊《权衡》、《意林》于清江,其本犹有传者。《传》则出于录本,人或以为非真,观其文义与二书合,疑非赝鼎,故并刊之,以传示学者。

龙学孙公《〈春秋〉经解》序

宋熙宁以前荆舒未用,《春秋》犹立于学官。以是经名者有两孙先生,一为泰山孙明复,一为甓社孙莘老。两人俱有著书传世。明复以师道与胡安定并称,石介辈至尊之如孔子。然石林叶氏谓其书不尽达于经例,又不深礼学,故其言多自牴牾,有甚害于经者。莘老则早从安定游,有声经社中,患诸儒解经之凿,蠹蚀遗经,乃摅其所得而为之解。谓《谷梁》最饶精义,故多从之。而参以《左氏》、《公羊》及汉、唐诸家之说。义有未安,则补以所闻于安定者。

晁公武称其论议精严,良然也。王介甫惎其不能胜之也,因举圣人笔削之经而废之且为“断烂朝报”。其始不过忮刻,而终于无忌惮若此。龟山乃言当时《三传》异同无所是正,于他经为难知,故不列于学官,非废而不用。殆曲护之而为是言欤?是书宋南渡已不常见,故海陵周之麟有学士大夫罕知之叹。至绍熙癸丑阳羡邵辑始得之而刊于甓社。其后庆元乙卯槜李张祯、嘉定丙子新安汪纲皆增为序跋。三君皆官于其地,争与表章先贤经术,可谓知所先务矣。先生别有《〈春秋〉经社》六卷,晁氏言其亦本啖、赵,凡四十门,惜乎不可复得而并行于世也。

涪陵崔氏《〈春秋〉本例》序

以“例”说《春秋》著于录者:郑众、刘寔之《牒例》,何休之《谥例》,颍容、杜预之《释例》,荀爽、刘陶、崔灵恩之《条例》,方范之《经例》,范宁之《传例》,吴略之《诡例》,刘献之之《略例》,韩滉、陆希声、胡安国之《通例》,啖助、丁副之《统例》,陆淳之《纂例》,韦表微、成元、孙明复、叶梦得、吴澄之《总例》,李瑾之《凡例》,刘敞之《说例》,冯正符之《志例》,刘熙之《演例》,赵瞻之《义例》,张思伯之《刊例》,王晳之《明例》,陈德宁之《新例》,王炫之《门例》,李氏之《异同例》,程迥之《显微例》,石公孺之《类例》,家铉翁之《序例》,而梁之简文帝、齐·晋安王子懋皆有《例苑》,刁氏有《例序》,张大亨有《例宗》。

杜氏之言曰:为例之情有五,推此以寻《经》、《传》,王道之正,人伦之纪,备矣。而说《公羊》者则有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七缺之义,毋乃过于纷纶与?涪陵崔彦直尝与苏、黄诸君子游,知滁州日,曾子开曾为作记,刻石醉翁亭侧。其说《春秋》有《经解》十二卷,《本例》二十卷。建炎中江端友请下湖州取彦直所著《春秋传》藏秘书省,于是其孙若上之于朝。今其《经解》不可得见,而《本例》独存。其说以为圣人之书,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著日月以为例,《春秋》固有例也,而日月之例盖其本。乃列一十六门而皆以日月时例之,其义约而该,其辞简而要,可谓善学《春秋》者也。题曰西畴居士者,殆书成于晚年罢官之日与?

《〈春秋〉经筌》序

《春秋》之《传》五,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列于学官者三焉。《汉志》二十三家,《隋志》九十七部,《唐志》六十六家,未有舍《三传》而别自为传者。自啖助、赵匡稍有去取折衷。至宋诸儒各自为传;或不取《传注》,专以经解经;或以《传》为案,以经为断;或以《传》有乖谬,则弃而信经;往往用意太过,不能得是非之公。呜呼!圣人之志不明于后世久矣。盖尝读黄氏《日钞》,见所采木讷赵氏之说,恒有契于心焉。既得《经筌》定本,乃镂版传之。善哉木讷子之言乎!善学《春秋》者当先平吾心,以经明经,而无惑于异端,则褒贬自见。盖《春秋》,公天下之书,学者当以公天下之心求之。斯言也庶几得是非之公,而圣人之志可以勿晦焉已。

叶石林《〈春秋〉传》序

宋·吴郡叶少蕴当绍兴中著《〈春秋〉传》、《考》、《谳》三书,凡七十卷,又为《指要》、《总例》二卷,《例论》五十九篇。开熙中公孙筠守延平,刊于郡斋。历世既久,其书不可尽见,所见者《传》二十卷而已。少蕴之言曰:“《春秋》非为当世而作,为天下后世而作也。后世言《春秋》者不外三家。《左氏》传事不传义,是以详于史而事未必实,以其不知经也。《公》、《谷》传义不传事,是以详于经而义未必当,以其不知史也。乃酌三家求史与经。其不得于事者,则考于义;不得于义者,则考于事;更相发明,以作是传。”辩定考究,最称精详。

直斋陈振孙言其学视诸儒为精。则是书岂非有志《春秋》者所当研究者欤?其为《谳》也,即啖、赵《辩疑》、刘氏《权衡》而正其误,补其疏略。自序《〈春秋〉考》曰:“自吾所为《谳》推之,知吾之所正为不妄也,而后可以观吾《考》。自其《考》推之,知吾之所择为不诬也,而后可以观吾《传》。”是三书者,阙一则无以见少蕴之用心,而惜乎今之不得见其全也。虽然,即《传》所取之义以求其所舍择,纵全书未能尽窥,亦可得其大概矣。况四海之大,好事之儒,藏书之老,宁无秘而传之者?安知不因是书之行而亟出欤?少蕴名梦得,官至参知政事,生平具见《宋史》,居吴兴弁山,为园亭,奇石森列,故用《楚词·天问》语自号云。

注:参考中国年限索引可知,南宋并无开熙年号,所以该序中所说的开熙应为有误,尚待考证。

吕氏《〈春秋〉集解》序

《〈春秋〉集解》三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东莱先生所著也。长沙陈邕和父为之序。按成公年谱,凡有著述必书,独是编不书。《宋史》本传,公所著有《易》、《书》、《诗》而独无《春秋》。惟《艺文志》于《〈春秋〉集解》三十卷直书成公姓名。考吴兴陈氏“书录解题”有《〈春秋〉集解》十二卷,云是吕本中撰,且撮其大旨,谓“自《三传》而下,集诸儒之说,不过陆氏、两孙氏、两刘氏、苏氏、程氏、计氏、胡氏数家而已,其所择颇精,却无自己议论。”合之是编诚然。盖吕氏自右丞好问徙金华,成公述家传,称为东莱公;而本中为右丞子,学山谷为诗,作《江西宗派图》,学者称为东莱先生,以之名集。然则吕氏三世皆以东莱先生为目,成公特最著者尔。朱子尝曰:“吕居仁《春秋》亦甚明白,正如某《诗传》相似。”窃疑是编为居仁所著,第卷帙多寡不合,或居仁草创而成公增益之者。与序其端,用质淹通博达之君子,倘获善本有陈和父序者,予之疑庶可以释矣。

康熙丙辰二月纳兰成德容若序

注:此篇并没有载入《通志堂集》,而是据《通志堂经解》补入。《江西宗派图》是由宋代著名诗人吕本中所作,而宋代最具影响力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即得名于其作。

清江张氏《〈春秋〉集注》序

清江张元德游朱子之门,为白鹿书院长,终著作佐郎,迨除直宝章阁,而元德已殁矣。其于《春秋》有《集传》、《集注》、《地理沿革表》三书,端平中进于朝,宣付秘阁。朱子尝报元德书矣,曰:“《春秋》某所未学,不敢强为之说。而于《尚书》,则谓有老师宿儒所未晓者。”夫学至朱子,智足以知圣人矣,而于《尚书》、《春秋》无传,非不暇为,亦慎之至也。明洪武初颁《五经》、《四书》于学官,传注多宗朱子。惟《易》则兼用程、朱《传义》,《春秋》则胡氏《传》、张氏《注》并存。久之习《易》者舍《程传》而专宗朱子,习《春秋》者《胡传》单行,而《集注》流传日鲜矣。余诵其书,集诸家之长,而折衷归于至当,无胡氏牵合之弊,允宜颁之学官者也。昔明太祖不主蔡仲默七政左旋之说,乃命学士刘三吾率儒臣二十六人更定书传曰《书传会选》,今其书渐废而仍行蔡《传》。顾元德是书昔之所颁行者,反不得与蔡氏并,书之取舍兴废,盖亦有幸不幸焉,可感也已!

《〈春秋〉五论》序

《春秋论》五篇,共一卷。一曰《论夫子作〈春秋〉》,二曰《辩日月褒贬之例》,三曰《特笔》,四曰《论〈三传〉所长所短》,五曰《世变》。宋吏部侍郎、知兴化军、武荣吕大圭圭叔所著也。《五论》闳肆而严正,《春秋》大旨具是矣。

圭叔登淳祐七年进士,授潮州教授,改赣州提举司干官,秩满调袁州、福州通判,升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兼崇政殿说书。出知兴化军,常以俸钱代中下户输税。德祐初元,转知漳州军节制左翼屯戍军马,未行属,元兵至沿海,都制置蒲寿庚举全州降,令圭叔署降笺,圭叔不肯,将杀之。会圭叔门弟子有为管军总管者,掖之出。圭叔变服遁岛上。寿庚将逼以官,遣追之,问其姓名不答,被害。先是圭叔缄其著书于一室,至是毁焉。《五论》与《读易管见》、《〈论语〉〈孟子〉解》以传在学者得存。然《管见》诸书皆不可见,见者又仅此而已,惜哉!

圭叔少嗜学,师事乡先生潜轩王昭。昭为北溪陈淳弟子,淳受业晦庵,称高足。渊源之来,人称温陵截派。呜呼!当时诋訾道学者,往往谓其迂疏无济。然宋社既屋,人争北向。圭叔独不为诡随,甘走海岛,不惮以身膏斧钺,大节何凛凛也!以是观之,道学又何负于人国乎?良可叹也矣!武荣即今泉郡之南安县,唐嗣圣中尝以县为武荣州,故名。圭叔居县之朴兜乡大丰山下,学者因号为朴乡先生。

同类推荐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外婆的英雄世界

    外婆的英雄世界

    本书是由知名作者赵挺所写的讲述七十多岁外婆与二十多岁外甥生活日常的温情文学作品集。由32篇文章组成,围绕年轻的我与年老的外婆的隔代生活日常。外婆形象真实独特可爱,作为一个与时代严重脱轨的老太太,认知老旧,跟不上时代,却又在一点点学习这个年轻的,已经不属于她的时代,时而语出惊人,蹦出两句前卫言论,令人忍俊不禁。通过我与外婆的关系,以及外婆的视角,看这个时代与社会,顿觉妙趣横生。
  •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本书是针对女性读者中的都市白领、小资和文学青年所写,特别是那些钟爱文人雅事,有历史怀旧情结的读者所期待的精美读本。本书精心挑选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九座古城,由此划分九大章,时间上从秦汉到明清,地域上从金陵到洛阳,按照这样纵横两条线索,每章对应一座城,由一首诗展开,牵引出一段发生在此城的动人往事,或是才子佳人或是文人墨客。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名城、故都曾经繁华的历史。令众多读者虽不能至,却可心灵游览。整部作品的文笔尤其地细腻唯美,颇见才情,适合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在历史与诗意中享受无限美好的意境。
  • 《三体》导读

    《三体》导读

    有人从《三体》中看到了沧海桑田,有人从《三体》中看到了旷世绝恋,有人从《三体》中看到了思想实验,有人从《三体》中看到了星空灿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打开《三体》的方式,而这本书,通通指给你看!读过或没读过《三体》,都不妨打开此书。如果你为其中的科技名词而茫然无措,请打开此书,如果因其中的情理冲突而纠结,请打开此书……
  • 受恩深处是故乡

    受恩深处是故乡

    本书是一本图文结合的个人散文集,分“老屋乡情”“老屋乡亲”“老屋乡土”三部分,收录作品二十余篇,记述了故乡老屋周围的人、事、乡情以及宁静安详的田园生活等,文笔细腻,文风平和,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亦有较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芳绯初樱

    芳绯初樱

    认识许多人、多少人可以一直陪在你身边。翩翩少年的喜怒哀乐在生活中算的了什么
  • 黑夜里的舞者

    黑夜里的舞者

    侠之大义者,谓之刺客。他是黑夜里的舞者,他用自己的坚毅与绝技书写了一部“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传奇。
  • 归魂战神

    归魂战神

    苏城淡然一笑,有力量又如何?亲人没了有什么用?那么你可以去死了!
  • 傲娇少爷的笨丫头

    傲娇少爷的笨丫头

    她,因一场大火,与自己家人分离她,父母离异,自己一人孤独生活她,父母外出工作,常年在外没人陪她她她,遇上了,他他他
  • 乌托邦你我的大学

    乌托邦你我的大学

    一个大学应该有一些纯真和奋斗,更加多一些憧憬和希望。五位财经大学的女大学生,在她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经历一些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可能经历的事情,她们勇敢地用自己最纯真的心和对生活的憧憬经历着自己的学生生涯。她们幼稚且智慧,她们迷茫且理智,她们忧愁且乐观,她们痛苦且又欢乐。她们用自己的诗歌谱写你我的大学。
  • 霸上兄嫂

    霸上兄嫂

    第一次入殷府,她是殷家大少爷冲喜新娘,翌日方知丈夫的弟弟竟是昔日的人。恋人变成小叔,爱怜不再,有的只是无尽的掠夺与凌辱。他说:既然你喜欢背叛,那我就让你一直活在背叛的痛苦中,不得永生!几番疯狂的掠夺,他狂历,他嗜血。夜绵,她反抗,她沉溺。她终于背上了不贞的罪名,接受族规的惩罚,而他只是远远的看着她沉入冰冷的湖底。第二次入殷府,她是殷家小姐的女夫子,再次相见,她眼里波澜不惊,而他眼里却是惊涛骇浪。当年没有来得及救她,如今她又回到自己身边,他要重新挽回那颗沉寂的心!
  • 染杀

    染杀

    为终染杀--苍龙断骨,白虎喋血;朱雀凄鸣,玄武破甲;瑞兽麒麟,堕入不详;邪魔当陨?还是天魔当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老公大人是恶魔

    老公大人是恶魔

    各位亲爱的书友不好意思,老公大人这本书已经重新整理,之前因为第一次发文,顺序有些混乱。现在更名为【谁许谁豆蔻年华】喜欢这部书的亲亲们请转战【谁许谁豆蔻年华】我会尽快整理上传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请多多包含。另外作者笔名更新为猫耳星官。小猫谢谢各位了
  • 异世群侠录

    异世群侠录

    叶天,来到一个荒芜的世界,他在这个荒芜人烟的地方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他又有什么样的奇遇和险境呢?......‘’只恨苍天无眼,我叶天既然能在这里能活着在这里活着,能在这里开宗立派,就不会怕你们这些妖魔,上天我不会怕你,我会慢慢一层一层的揭开你的面纱,我到看看你是什么东西,这些险境不算什么。哈哈哈!哈哈哈!‘’‘咳咳‘’’笑着他吐出了一口鲜血,努力支撑着自己的身体站了起来‘无上道法!急急如意令!神行术!’一声令下,只见摇摇晃晃的一道残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