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42600000274

第274章 疾风(六)

打了胜仗却丢了自家主帅,这样胜利,纵使再辉煌又有什么意义?当即,陶大春和潘美两个都心惊肉跳,将好不容易才收集到了战马丢在了一边,拎着兵器在战场上开始掘地三尺。

偏偏为了军心和士气考虑,他们还不能公开对弟兄们说,巡检大人不见了,需要大伙一起来找。只敢像两只没头苍蝇一般,东一圈,西一圈四下里乱转。碰到好奇心重的,还得煞有介事地解释一句:天黑,雪厚,怕契丹人藏在雪底下装死,必须防患于未然。

“二,二位大人,你们,你们不是在找巡检大人吧?”越怕什么,偏偏越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主动追上前,结结巴巴地试探。

“你,你胡说!”潘美吓得激灵灵打了个哆嗦,扭过头,果断地呵斥,“我找巡检大人干什么?他武艺那么高,又不是个小孩子了!你别信口雌黄!顺子?是你?你刚才看到巡检大人了?”

“是,是!我瞎说,我信口雌黄!”李顺儿先是被吓得连连后退,后来又听到了潘美的追问,哭丧着脸,结结巴巴地补充,“是我,是我!我,我刚才看见巡检大人,往东北方向追去了。那边,那边好像有两个敌兵,跑,跑得比谁都快。大人看到你们都在忙,就自己提着钢鞭追了下去!”

“你,你怎么不早说!”潘美又气又急,举起枪杆朝着李顺儿身上乱抽。后者根本没有勇气抵抗,双手抱住脑袋,一边躲闪,一边大声喊冤,“你,你们没,没问我啊!我,我刚才追了你们好一会儿,才追上。我,我接连问了好几次你们两个在找啥,你,你和大春哥都没搭理我!”

“那,那你也该早点知会我们!”潘美自知理亏,把长枪戳在地上,气急败坏地报怨。“天这么黑,雪这么厚,万一大人有个闪失,你,你百死莫赎!”

“怎么可能?大人武艺高强,一个打他们十个!”李顺咧了下嘴,对郑子明的身手极为推崇。“再者说了,对周边的地形,谁能比咱家大人还熟悉?方圆三百里,有哪个地方他没亲自用脚踩过点儿!”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逼疯狗入穷巷你懂么?大人虽然武艺高强,对方却是非生即死!”潘美见他居然还敢顶嘴,抄起枪杆又要抽打。

陶大春却比他先一步恢复了冷静,用兵器架了一下,低声提醒:“别打了,这会儿你把他打死能有什么用?赶紧跟我一起去追,免得子明真的一时粗心大意,被溃兵掉头反噬!”

“你留在这儿指挥弟兄们打扫战场,我去追!”潘美顿时回过了神,感激地看了陶大春一眼,低声商量,“不能让大伙失了主心骨儿,大春哥,你留在这里坐镇。让顺子跟我一起去就行,他知道郑子明往哪方向去了!刚才顺子也说过,对手只有两个人。就算翻上一倍,子明跟我也能对付得来!”

“行!”陶大春想了想,果断点头。

敌军早已彻底崩溃,短时间被重新组织起来的可能微乎其微。只要郑子明自己不大意,零星两三个溃兵,的确在他手底下就是开胃小菜。如果再有潘美这个机灵鬼于旁边掠阵的话,基本上,郑子明就彻底没有了阴沟翻船的可能。

二人意见达成了一致后,立刻采取了行动。陶大春从李顺手里接管了整个队伍的指挥权,迅速开始收拢人马,打扫战场。潘美则跟李顺儿两个则取了短兵器和弓箭在手,以最快速度朝郑子明消失的方向追了过去。

天色越来越黑,四下里目光所能搜索的范围,也越来越窄。好在地上的积雪足够厚,荒山野岭又难得有人迹出现,所以根据雪野中遗留的脚印儿,潘美和李顺两个,还不至于追丢了目标。但是,想要立刻跟郑子明汇合到一起,也基本没有可能。没过小腿儿深的积雪,令二人根本提不起奔跑的速度。稍不留神,脚底打滑,就会摔个满眼金星!

跌跌撞撞,步履蹒跚,也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更不知道追了多长时间。在二人感觉到四肢已经被冻得麻木,随时都可能倒下变成一具僵尸之前,他们终于在一块凸起的巨石后,看到了郑子明孤独的身影。

蹲在巨石之后,他像被冻僵般,一动不动。微弱的星光从云彩的缝隙里洒下来,将他的面孔照出隐隐的轮廓,从侧面看去,棱角硬如刀砍斧剁。“嘘——”没等潘美和李顺儿两个嘴里发出欢呼,他已经抢先一步回过头,手指竖在嘴边,低声吩咐,“小声,他们在下面!”

“我的老天爷,可真有你的!”潘美手脚并用爬了过去,哑着嗓子低声抱怨,“叫我这一通找,要不是顺子眼睛尖,告诉了我们你的去向。今晚非得军心大乱不可!”

“怪我,怪我!我本以为也就是半柱香时间的事儿!”郑子明脸色微红,拱起手,用极低的声音赔罪。“大家伙都好吧,弟兄们今天伤亡大不大?”

“这会儿你终于想起自己是谁来了!”潘美又气又恨,瞪圆了眼睛继续小声抗议。“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大春儿哥在清理战场。你今天到底怎么回事儿,连两个溃兵都收拾不了!”

“这……”郑子明被问得微微一愣,脸上瞬间涌现了一抹凄凉。但是很快,他就把这抹凄凉藏了起来,摇了摇头,用蚊蚋般的声音解释道:“不是收拾不了,而是我在考虑,该不该放他们离开。如果一个都没逃回去的话,光是损失几百兵卒,对幽州那边而言,简直无关痛痒!”

“这……?”潘美愣了愣,脸上瞬间露出了几分犹豫。今天这场战斗,对巡检司来说,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然而对于辽国这头庞然大物来说,几百兵卒的失踪,根本不值得一提。即便没有战斗,每年光是稀里糊涂逃走或者死于军队内部倾轧中的辽国兵卒,全部加起来也得数以千计。更何况今天被消灭的那一营契丹人还曾经是耶律留哥的麾下,原本在辽国内部,就属于需要尽快被清洗的对象。

“可,可他们俩,好像都是当官的啊!”李顺儿的思维,不像郑子明和潘美两个那般复杂,从巨石后探出去朝着下面的避风山沟里望了一眼,哑着嗓子强调。

这个条件,立刻影响到了潘美的判断。也从巨石头探出半个脑袋,他迅速朝下面张望。只见一堆孱弱的篝火旁,两个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辽国人正在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其中一个穿着契丹将领的家伙,已经昏昏欲睡。另外一个身着幽州军服色的家伙,则一只手按着刀柄,另外一只手用捡来的树枝,不停地挑动篝火里的木柴,以免这最后一点火光,也被冻僵在入夜后的寒风当中。

“顺子,我对付清醒的那个,你去杀了睡着的那个!子明,你替我们俩掠阵就行!”轻轻地做了个深呼吸,潘美压低了嗓子,开始策划接下来的攻击。

郑子明好像被惊吓到了般,迅速扭头看了他一眼,却最终什么都没有说。李顺则低低的答应了一嗓子,缓缓从腰间抽出了横刀。

“先搓几根绳子绑在靴子底儿上,以免滑倒!”潘美冲着李顺点点头,继续低声布置。从始至终,没向郑子明再多看一眼。

郑子明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心软。潘美隐约能感觉到,先前郑子明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就是由于他忽然又开始“抽风”。但是,潘美不想戳破。只打算不动声色地替对方把问题解决掉。这是他作为朋友的职责,也是作为心腹幕僚的义务!

他和李顺两个麻利地割掉衣服下摆,搓成绳子,在靴子面儿和靴子底上来回缠绕。同时,迅速用目光测量自己与对手之间的距离。

从大伙藏身巨石到下面篝火堆儿,大概有二十六七步远。雪有点儿厚,为了不在中途摔跤,并且在敌将没做出足够反应之前结束战斗,他必须预先做好充足准备,务求一击必中。

郑子明扭过头,默默地看着二人,依旧没有说话。他似乎不知道自己此刻该说什么,或者知道自己不该说什么。潘美现在的决定没有错,他自己先前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他知道,但是,他却说服不了自己。

火堆旁,那个年青的幽州军指挥使,全然没有感觉到大难即将临头。依旧小心翼翼地挑动着篝火,尽量让火苗距离自己的哥哥身边近一些,哪怕他自己半边身子已经染满了白霜。

他们是兄弟,即便一个做契丹人打扮,一个做汉人打扮,也依旧是兄弟。他们彼此之间血脉相连,除了死亡之外,任何外力都无法切断。

忽然,那个年青人站了起来,一只手拎着烧火棍,另外一只手快速抽出了腰刀。潘美同时扑了下去,踩着厚厚的积雪,动作迅捷如扑食的虎豹。李顺儿手持横刀紧随其后,两条大腿在沿途带起滚滚雪沫。

只是短短一个刹那,胜负就已经见了分晓。年青幽州军指挥使持刀的右臂,被潘美砍出了一道口子,瞬间血流如注。其左手中的烧火棍,也被冲上前的李顺一刀砍做了两段。

这当口,他唯一的机会,就是将右手中的腰刀交到左手,且战且逃。然而,令潘美和李顺儿两个猝不及防的是,此人却忽然斜扑了过去,用身体挡住了沉睡中的契丹将领,“饶命——!”一边奋力将腰刀举过头顶,抵抗潘美的攻击,他一边大声乞怜,年青的面孔上,写满了求肯:“别杀我哥!求求你们!别杀我哥!杀我一个人就足够了。我是南院枢密使韩匡嗣的侄儿韩德馨,他从小就被送给了外人,死了也不值钱!”

“别杀他,杀我,我是他哥。我的脑袋比他值钱!”火堆旁,身穿契丹袍服的那个,也跳了起来,双臂张开,将韩德馨牢牢挡住,“杀我,别杀他,留着他要赎金。无论多少钱他家都拿得出!杀我,我是契丹人,他是汉人,跟你们一样!”

“想得美!老子来时路上,可曾放过一个汉人?”李顺儿狞笑着,高高举起了横刀。

对方是兄弟,死在对方手里的人,也不都是没有父母兄弟的孤儿!老天有眼,血债必须由血来偿还!

他看到了对方眼睛里的恐惧和绝望,横刀下剁,心中畅快无比。然而,耳畔却忽然传来“当!”“当!”两声脆响,虎口一麻,横刀伴着潘美劈下来另外一把的横刀,相继飞上了天空。

“你干什么——?”李顺儿和潘美异口同声的指责。

“让他们走!”郑子明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篝火旁,脸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手中钢鞭挡住了两名俘虏的身体,上面,两道刀痕忽隐忽现。

“你疯了?你究竟知道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潘美愤怒地大叫,李顺则目瞪口呆。两名俘虏死里逃生,双双变成了一对“冰雕”,眼睛睁得滚圆,嘴巴大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让他们走!”郑子明两眼通红,满脸是泪,手臂颤抖,身体和大腿也不停地颤抖。“滚,赶紧滚,这辈子别让我再看见你们!”

“别杀他,杀我,我是他哥!”冥冥中,他仿佛看到有一个胖胖的家伙,用身体挡在了急冲而至的战马前,双臂张开,宛若一座巍峨的高山。

同类推荐
  • 冉魏霸业

    冉魏霸业

    永嘉之乱,匈奴、羯、鲜卑、羌、氐五胡乱华,中原大地随之十室九空,尸骸盈野!而汉家衣冠被迫南渡,这世间仅剩下几百万的汉儿,亡族灭种在即,谁来拯救这萧瑟的河山?“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且看一个历史爱好者重生为冉闵,如何仗三尺剑,叱咤风云,扫除华夏膻腥!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3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3

    主要讲述了五四以来一些名人的爱国思想以及他们的爱国行动,有数学家苏步青,陈景润,华罗庚,工学女博士倪以信,焊接专家曾乐等等。
  • 明之烛

    明之烛

    不小心穿越到明朝末年的叶游,误进唐王府,意外发现世子妃竟是自己的前女友,在穿越前就怀孕的前女友,穿越后生下了世孙,而世孙就是叶游的种。而此刻唐王府内正在上演一场夺位大战,有人想害世孙,这叶游可不答应,于是,叶游开始权谋天下,从一个马夫开始,一步步的掌握了唐府大局,并借讨伐流寇成功掌握一支军队,在崇祯自杀后,抓住机会,联合各方势力,扶已继位为唐王的儿子登基称帝。从此叶游开始东征西讨,风雨飘摇的大明,终于迎来了希望的烛光…
  • 江山异闻录

    江山异闻录

    “老爷子现在什么朝代?东汉?貂蝉,嘿嘿嘿。不行我可是要争霸天下的阿。不能这样...”穿越了,穿越了!!这么狗血的剧情,竟然被我碰到了。可是我回不去阿,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 召唤之最强王者

    召唤之最强王者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看我醒掌天下权,如何醉卧美人膝...
热门推荐
  • 卡牌系统之卡魂

    卡牌系统之卡魂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每个孩子达到十六岁就可以开启本命卡魂。卡魂上面什么都有,兽,器,植物,甚至是神!
  • 界域之歌

    界域之歌

    一念之情一念之恨。因你的欲望,使我不在是我,奔向世界各地只为追寻真相...在途中遇见的他让我怦然心动,一切也因此开始,接下来就是父债子还啦~你听说过九条尾巴的猫吗?一种妖叫猫又,百般修炼成为八尾,只是为实现你一个愿望,然后在失去它的修为重新修炼,一个死的循环。结合六界最强武器,许愿得天下有什么意思,亲手得天下才有趣...可以轮回的魂是灵魂,不可以轮回的魂是鬼魂。总以为死才是归宿,别忘了还有冥界轮回和伶界续生。生活就像是一种惩罚,无限轮回...
  • 大行英雄传

    大行英雄传

    盛唐皇帝的昏聩,异族奸雄的崛起,带来的是兵连祸结,遍地哀鸿。一群血气方刚的好男儿为抵御外族的侵略献身到了这场持续八年的抗战浪潮中。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悲壮感人的故事。
  • 星帘秘空

    星帘秘空

    肖汰从小孤身一人,没有什么朋友,父母双亡,寄托在奶奶家。奶奶是一个高级法师,隐退郊外,默默保护着肖汰。肖汰考入星帘中级法师学院,他的故事就此展开........
  • 泡沫般的潋影续

    泡沫般的潋影续

    为何我会中枪--!。。。好囧~慢慢完本吧--!。。。
  • 奇幻世界的新人生

    奇幻世界的新人生

    武道大师在奇幻的魔法世界重生,带着前世的遗憾,踏上无敌的新人生之旅。
  • 情话微甜你更甜

    情话微甜你更甜

    〖1V1〗甜文,不虐由于作者分手写不下去,停更,感谢支持
  • 快穿之宿主不着调

    快穿之宿主不着调

    兰烟因为项目完成,本来高高兴兴跟同事下班一起去庆祝,结果却因为喝酒把命呛没了,估计也没她那么惨的了吧。“想不想活过来”..................后文请待续。哈哈哈(?ω?)hiahiahia
  • 让低龄儿童从小爱上学习

    让低龄儿童从小爱上学习

    孩子在幼儿期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同时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激发幼儿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英才的潜能,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人生良师。从小让孩子爱上学习,并让孩子养成自觉主动地学习习惯,那未来的社会中就多了一个博学的英才。本书吸取了众多教育专家的研究成果,从多个方面和不同的角度,为父母们介绍了培养低龄儿童乐于学习、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的实用方法,是当代父母教育低龄儿童的应读之书。
  • 侯门女帝

    侯门女帝

    我说过你要是想要救他,便让你的身体来交换。”他眼底含着冰霜,神情暴戾而阴狠。“好。”前世,她是宅斗的胜利者,以戾悍之名伴随一身,最终被毁容,戳眼,成为了丑颜瞎妇。前世,他是侯门世子,错信骨肉亲情,最终深陷牢狱。他和她不相干,却相随。再次重生,他们携手,却不知,阴谋接踵而来,曾经的爱情早已被误会掩埋。内心的仇恨慢慢的发芽,在这场爱恨情仇中,究竟谁才是谁的劫?当他们的误会变成小山,仇恨悄悄发芽,这一切又将是如何的收场?她那迷雾般的身世又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她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千刀万剐了他。”他说:“这一世,弱水三千,独取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