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6000000152

第152章 货币政策

内政方面,刘威除了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事外,其他的事自然是交给丁家父子去办。

不过两父子却没少给刘威找麻烦,隔三岔五的就往皇宫里面跑不说,不是来劝刘威省着点花钱,就是来找刘威要钱花。省钱的事情还好说,年前连续把CD一地和附近各县城、以及峨眉山上的寺院道观洗劫一空之后,得到的金银铜钱基本上那是以车来计算。尤其让刘威高兴的是,道观里面大多简朴,就是有钱道士们也多喜欢换成金银或钱引随身携带,而寺庙里面的和尚却普遍有铜钱情结。不但庙宇里面积攒了大量的金银铜器,甚至小金库里还存上了许多铜子儿,光是峨眉山一地就运回了二十多车铜钱。

关于和尚爱攒钱,尤其是爱攒铜钱的事情刘威恍惚间是知晓的,毕竟那个关于诚心的故事在未来可算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是说一个古代的寺院要造钟,派和尚们去化缘。有个年轻和尚运气非常不好,一路上只化到些吃食,直到最后一个盲眼的老婆婆才捐给了他一文铜钱。年轻和尚回来后由于只化到一枚铜钱而羞于出口,逐渐地把这事忘记了。直到后来,寺庙终于攒够了铜钱,把这些铜钱全化为铜汁铸种的时候,这才出了问题。说是那钟铸了两回,钟上面都有一个铜钱大小的沙眼。年轻和尚这才想起老婆婆给他的铜钱还没交出来,急忙将那钱找了出来,于是第三次不再有沙眼,这才把钟铸好。

当然,这个故事的目的和用意是为了欺骗广大信徒,只要诚心信奉佛祖,佛祖是不会忘记他们地,但刘威却从这个故事里了解到了佛徒们喜欢攒钱的事实,所以刘威现在可是很有钱的人。但丁家父子一个劲的劝刘威别乱花钱的时候,却是开口向刘威要那些铜钱,并且是全部的铜钱,因为他们觉得现在是时候制钱了,他们要制刘威朝的制钱——开元通宝。

宋代的制钱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杂税的经制钱(小钱,多是铁质钱)和大量交易使用的总制钱(大钱,铜质钱。),因此也合称为经总制钱。经制钱始于宣和四年(1122),系经制江淮荆浙福建七路诸司财计(简称经制使)陈遘所创,故名。靖康初(1126)废,建炎三年(1129)恢复,并固定其名色为权添酒钱、量添卖糟钱、人户典卖田宅增添牙税钱(每贯增收二十文)、官员等请奉头子钱(每贯收二十三文,续有增加,后固定为五十六文)、楼店务添收三分房钱等。此所谓辗转取积于细微之间,以助军费。绍兴五年(1135),孟庾提领措置财用,称总制司,又创总制钱。其名色更为细微,计有转运司移用钱、勘合朱墨钱、出卖系官田舍钱、人户典卖田宅牛畜等于赦限内陈首投税印契税钱、进献贴纳钱、人户典卖田业收纳得产人勘合钱、常平司七分钱、茶盐司袋息钱、装运司代发斛斗钱、收纳系省钱物头子钱、官户不减半民户增三分役钱、二税畸零剩数折纳价钱、免役一分宽剩钱等。经总制钱一部分属增税,一部分则属移用某些财政专款改充经总制“窠名”。

经制钱和总制钱两者皆先桩管于各州,每季起发赴行在。成为南宋财政上重要收入,由于经总制钱岁无常入而有常额,额一不登,必然巧立名目横敛,使民间受害。北宋凡九帝三十五个年号,而北宋通宝中有二十六个年号铸钱。自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以后,除按年号铸钱文外,还在钱的背面铸上“元、一、二、三、四……”等字,标明系该年号中第几个所铸,是为我国最早的纪年钱。史家公认,宋钱在通宝钱流程中是最复杂和最精致的。

对于造钱这个事,刘威虽然不太熟。但怎么说他也是看过《雍正王朝》的,知道铜钱的成色关系到一个王朝是否强盛。比如说《雍正王朝》里面就说过,清顺治时代的铜钱就是铜七铅三,到了康熙朝由于国内铜产量的减少变成了铜六铅四,到了雍正朝。雍正这个承继之君为了整顿和挽救他老子丢下来的烂摊子,一度想要把铜钱的铸造比例降到铜铅各半。

铜钱这个东西,并不是一定要使用铜铅合铸才好。实际上纯铜才是最好的,放铅之后铜钱反倒不耐磨和容易锈蚀,并且铅放得越多,钱烂的越快。

铸钱采用铜铅合金的关键原因是中国由于从远古时代就开始采集铜矿,并且春秋战国就是青铜器时代,因此把大量的铜矿都给采伐干净,到了宋朝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一个铜匮乏的国家了。铸铜钱的时候放铅进去,不过是为了节省铜料。

中国缺铜的这个问题在宋人眼里可能是个大问题,但后世人眼里却根本就不是问题,谁不知道澳大利亚物产丰富金银铜铁还未有人开采,更别说近在咫尺的日本就拥有储量丰富的铜和银!

因此,丁家父子的制钱计划得到了刘威的首肯,但刘威却是要求他们从现在开始进行筹备,仅仅筹备而已。总理丁黼向来是个不耻下问的主儿,当然要询问为什么不立即开始制钱的事情。要知道新朝制新钱,这可是题中应有之意,但凡那些立了朝而没能力造新钱的政权都是立不住脚的政权呀。

刘威解释不立即制钱的原因有三:一是造新钱容易,如何制定货币汇率和政策难,让他们筹备的意思就是先拿出货币的兑换汇率和货币政策。对于这个问题,丁黼可是一点计划都没有,按照他的意思,那就是对照现在流通的宋钱大小尺寸来制,只不过换几个字上去就算是新钱了。只要这个新钱还得在成色上比宋钱好那就行了,至于兑换比率,那自然还是和宋钱一比一,这还省了麻烦麻烦。至于货币政策,这个新词儿可就让他两眼一抹黑了。对于丁黼的想法,刘威还真不好耻笑与他,只得解说第二条原因,那就是他即将推行的金本位政策和准备金制度,这需要详细的筹划和筹备。

所谓的金本位是一种金属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於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于欧洲。金本位制总共有三种实现形式,它们是: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兑汇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由于南宋实际上已经是进入了银本位时代,因此丁黼对于刘威金本位政策的接受能力还算可以,只是简单的解说了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至于准备金制度,更是让丁黼大开眼界,他可是头一次听说国家政府在发放货币的时候必须要准备好相应价值的准备金。要知道南宋朝廷向来都是一没钱花了就命令印刷场往死里印会子、交子这类纸币的,谁听说过朝廷发行钞票还得准备好兑换钞票的准备金了?

不过丁黼怎么说也是在南宋政府里干了这么多年,什么位置没呆过,经过刘威简单的解释之后他才总算是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国家越没钱越印钞票、钞票贬值越快的怪圈是如何形成的,当下就对这个金本位和准备金制度连声叫好。

至于第三个不能立即造钱的原因,是因为刘威的机器还没研究出来,眼下他正率领陶潜等人研制新的车床和冷、热扎机呢,看样子现在还得加上造钱用的冲压机。

对于刘威而言,要制钱那肯定是要制纯铜的铜钱了,咱可没兴趣整那什么铜六铅四,也不整什么天圆地方的方孔钱,直接用扎钢机拉出铜板来,再用冲压机一次冲压成型。

至于兑率,完全可以采用百位进制,既一百铜币兑换一银币,一百银币兑换一金币。要知道,虽然宋代的官方兑换价格永远是一两银子换一贯(一千枚),可实际上的兑换比率的浮动之大,也是历史罕见。远的就不说了,光说眼下,由于端平入洛失败,蒙古大肆南侵,眼下的比率就是一两白银换六百五十文铜钱或三贯纸币。并且这个浮动价格是由私人性质的“钞户”来控制,而并非国家控制。

南宋铁钱流通地区广,四川以及江北宋境都是铁钱流通区,纸币种类又多,金银货币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因此民间的货币兑换业比北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有金银交引铺、金银铺、银铺及其他店铺或个人等。

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下诏说:“亭(停)塌、钞引之家低价买进会子,每贯用钱三四百文,用来纳官却当作一贯行使。”停榻即堆栈,钞引之家即金银交引铺或其他买卖茶盐钞引的店铺,亦称“钞户”。他们低价收进会子,按官价纳官,赚取差价,这种买卖具有货币兑换的性质。

金银交引铺或称“金银盐钞引交易铺”,金银买卖同茶盐钞引(取茶盐凭证)的买卖结合在一起。吴自牧在《梦粱录铺席》说:“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并列金银器皿及见钱,谓之‘看垛钱’。”金银交引铺是经营交引买卖和货币兑换的金融机构,官巷南街是南宋杭州的“金融一条街”。

纸币兑现原本是应由政府来负责的,可不论是北宋政府还是南宋政府,却是从来都没有负过责,因此也就衍生了民间个人或店铺按市价进行兑换的私人银行。但是,作为后世来人,刘威可不希望自己的国家金融机构掌握在私人手里。

因此,刘威在解释完不能立即制钱的三个原因后,下旨命丁黼牵头,丁昌挂帅开始筹备大汉中央银行和大汉人民银行。并且由于年后刘威被一些学究老者不断上疏指责刘威的国号“开元”已经在唐代被使用过了,应该马上更换国号的事情烦心,因此丁黼原先为汉钱命名的“开元通宝”就此取消,刘威大笔一挥,将新钱的名字命名为“人民币”。

并且,在正月二十的新年第一次大朝会上,刘威也下旨命CD书院召集西蜀一地的鸿学博儒重修孔集,意欲将孔子出生之年定为孔元元年,今后汉国上下将不在使用皇帝年号,而是使用孔历纪年。

旨意一出,天下皆惊!

同类推荐
  • 袒护

    袒护

    清乾隆年间,和绅和刘墉是一对欢喜冤家,在皇上的袒护下,演义一段惊心动魂的,鲜为人知的斗争史,
  • 始皇尊

    始皇尊

    《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本文将要描述的,便是一个不一样始皇的传奇一生,且看嬴政如何从初入蓝星的懵懂少年,成就一代千古一帝,征战沙场,荡平洪荒!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朕为始皇尊!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四顾首

    四顾首

    拔剑茫然心四顾,晨钟北望,何处是故土?既然找不到,回不去,那就留下来,造一个,写一段:异乡人,寻故土,提笔难书。落朝堂,滚一滚,谁赢谁输?有情人,无情事,高楼独孤。等闲人,卧长亭,金风玉露。
  • 穿越原始当大帝

    穿越原始当大帝

    魂回上古,重生原始社会末期。这是神话时代,却不存在神话,只有人类的艰难求存。私欲的膨胀,上演着激烈的权力斗争,人性的丑恶,被疯狂激发。重生的少羽,不甘向命运屈服,搅动风云时,揭开了一段段上古秘辛,终成一代大帝……
  • 诸葛瞻外传

    诸葛瞻外传

    诸葛亮作古了,他的儿子诸葛瞻在没有父亲荫蔽和做靠山的背景下,他凭着聪明智慧与勇气,当上了刘禅的女婿,掌控兵权,横扫三国,实现了他父亲没有来得及完成事业——成为一条龙的梦想。
热门推荐
  • 权倾天下:老婆不好惹

    权倾天下:老婆不好惹

    一次意外的出手相助,让她的计划全部乱了套,当他在宴会上信誓旦旦当的说出,“我的未婚妻,慕非离”时,她恨不得杀了这个男人。他是SIC集团唯一的继承人,接近她,说尽甜言蜜语为的只是找到他想要找到的人,他一再的告诫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情,可对着她无论如何都克制不住自己。她不过是个小小的特工,但心里却藏着无数的秘密,因为他的出现,他的穷追不舍,她的心慢慢向他靠近。当谎言识破,他不过是拿她当成了达成目的的工具,她悔恨着彻底成为了另一个‘她’,复仇,杀戮,种种恶行让他们渐行渐远。危难时刻,他却紧紧抓住了她的手,“你喜欢的,你在意的,你想要的,我都可以给你,那是我对你的承诺,白擎苍对你的承诺。”
  • 楼城仙踪

    楼城仙踪

    时空碰撞,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踏上修道路,在城市里寻找仙的踪迹,顺道采釆花,除除杂草!
  • 别惹道士

    别惹道士

    毕业前的一次旅行,彻地改变了主人公的命运,从此走上了一条阴阳路。学生时代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选择了黑道,一个选择了经商,经由各种鬼怪的辅佐,他们会闯出一番怎样的天地呢……
  • 星河皆不如你

    星河皆不如你

    我们三个人的故事,真的好像没有结局…………
  • 繁华落尽始盛开

    繁华落尽始盛开

    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好。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片阴影,它就像一座繁华的都市,处处充满着矛盾,侵蚀着我们的内心,而你只有彻底的将那份繁华褪却,内心才能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主角,她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活。从她们的身上,我们也许多多少少的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故事没有多么的起伏跌宕,却能给我们很多的深思......
  • 大侠补完计划

    大侠补完计划

    普通版:一个21世纪有理想有文化有抱负的社会主义好青年魂穿陌生武侠世界的故事。中二版:心机boy路开,捡到一本神秘的无名小说,卷入一个波澜壮阔的江湖武林,且看他如何统武林、荡瀛倭、擒建酋。文艺版:谓当今之世,几人识剑,几人识心。笑大道万千,人如蚁聚,冷眼把笔,写剑胆琴心,冰肠铁骨。书随意转,行大义,死知己,唱悲戚。
  • 唯心之传之无尽情丝系奈何

    唯心之传之无尽情丝系奈何

    讲述女主人公太真在15岁的时候忽然间假死,魂魄慢慢的消失后被黑白无常绑起来送往了黄泉路,太真走过了黄泉路来到了望乡台上的奈何桥,太真去了三生石查询了姻缘发现三生石上并没有自己的名字,当他醒来以后是第三世情缘这一世她终于真的爱上了男主人公,但男主人公却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断的伤害她、折磨她、羞辱她、厌弃她,她内心想要放弃这段令自己伤心欲绝的往事放弃掉她妻子的名份,但此时男主人公却拿出了阴间的生死薄和毛笔威胁她如果放弃掉就要勾走她的灵魂使他死去,太真心想:"我到底该怎么办?我这一生真的没有姻缘吗?"到底结局会是什么?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凤舞幻虹界

    凤舞幻虹界

    重生投胎还有扎堆的?扎堆就算了,为嘛会撞架啊?撞伤了没关系,咱可以救回来。可你为嘛一副被人非礼的样子,不就是给你洗了个澡,上了个药,外加换了个衣服么,要不要这么认真啊?啥?负责?老大,咱俩一共加起来才十岁,要不要这么早?灵根?咱有五个,都说是废的,可是咱修炼速度却像飞灵药?咱有满空间,都说财不露白,咱可以自产自销功法?咱有满脑子,可是老是少那么一两句,悲催法宝?咱没有,却可以打劫别人的,谁让咱不会炼站住!灵石,灵药,法宝,还有储物袋统统交出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凛夜横刀

    凛夜横刀

    人生总是无可奈何,江湖从来身不由己。情义与道义,孰对孰错?一壶酒,一把刀,快意江湖,是否只是血淋淋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