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64600000009

第9章 修身之道,至真至纯无愧于心(2)

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将诚信贯彻到底。这样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才能在他人心中树立一个“靠谱”的形象,才能做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才能立足于社会。

一个失去诚信的人,再美,也美得无光;再有才华,也是虚有其才;再有能力,也是无能为力。总而言之,人生中,修身之道,诚信不可不知,不可或缺。

我们应当像季先生学习,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讲诚信的人。遇事,不论大小,我们可以真话不全讲,但是讲的应当全是真话,换句话说,假话全不讲。与人相处,我们应当言而有信,言出必行,须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值千金。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和季先生一样,做一个以诚信为本,以诚信取信于人、立足于社会的人。这样一来,凡事便能问心无愧,我们才能做坦荡、真实的自己。可见,修身之道,诚信至关重要。

知足知不足

季先生语录:

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这是季先生对“知足常乐”的现实理解。

可见,天下若想太平,人们须得懂得知足才行。会满足的人,才不会贪得无厌,才不会把天下搅得鸡犬不宁。实际上,对于个人而言,若想过平静安稳的日子,也必须学会知足。不然,就可能会因为实现不了的愿望或是得不到的东西而整天郁郁寡欢,长吁短叹。事实上,“知足常乐”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不知足,所以人们的眼睛往往被幻想和期望所蒙蔽,因此而看不到眼下的幸福和财富,更不会懂得珍惜眼下所拥有的一切。所以,这样的人,总在追求中幻想得到更多,可又总在得到之后失落,因为他们不知足,还在贪求更多、更好,因此,他们总是不快乐。

所以说,知足,是一种修身之道,是一种修养。懂得这样的修身之道,拥有这样的修养,才能做到“知足常乐”,不然,则可能常常痛苦。

季先生认为,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如此看来,纵然知足是一种修养,但是这样的修养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可行的。对此,季先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能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可见,知足并非绝对是好的,而不知足,也并非绝对就是不好的。但是,我们这里讲的修身之道——知足指的是好的那方面。可以说,知足是我们修身养性的一大法宝,因为知足,我们才能常乐;因为知足,我们才能知不足。

何谓“知不足”?季先生解释说:“至于知不足与不知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上相同,其含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知道自己的缺陷。

为什么说,知足,便能知不足呢?

一个知足的人,在生活中,对已有的金钱、名利、荣誉、成就等,在很大程度上会觉得满足,进而会懂得珍惜、感激。这样一来,就能用平和与安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能知道生活的重心;清楚该为什么事烦恼,而又绝不为什么事烦恼;就能以谦虚和谨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成就;更能坦然地接受在与他人对比的过程中发现的差距,从而发现自己的缺陷,即不足,进而不断地改进。

而不知足的人,则可能在盲目的攀比中失去生活的方向。殊不知,力求更多、更好可能没有错,但是因之而迷失自我,忽略甚至错失眼下的幸福,则是大错特错。这样的人,除了急功近利、愤世嫉俗以外,哪里还有心情去接受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哪里又能平心静气地去发现、承认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所以季先生常说,做人要知足知不足。这是为人处世中的修身之道。

一个人若能因知足而知不足,至少对自己,能做到问心无愧,并且,也能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与方向,保持本来的初心,一生坦然快乐。

而往大的方面看,一个因知足而知不足的人,便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好的能坚持,坏的能改正。比如一个已经小有成就的作家,如果他能做到知足知不足,那么他不仅能很好地保持自己的风格,还能在与他人的对比中看到自己的缺陷,或者是笔力不够遒劲,抑或是语言不够朴实、自然等,进而想方设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一来,才有变成一位著名作家的可能。如此一来,不就成为了国家、社会甚至是时代的一位贡献者吗?

因此,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懂得知足知不足这一修身之道,并且坚持这一修身之道,让自己成为一个至真至纯无愧于心的人。

做真实的自己

季先生语录:

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时怎样,老年时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绝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

季先生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纵然如此,季先生还是主张人活着,无论何时,无论思想感情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应该做真实的自己。

季先生的这一观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知道,人活一世,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因此,人的一生,应当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按照别人的看法和说法而活,更不应为了某种虚荣或是名誉而刻意去掩饰自己,这样自欺欺人的做法于己于人都没有实际的好处。

譬如,一个连过去人生中的瑕疵都无法承认的人,又怎么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从昨天而来,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一个掩盖和割断过去的人,就好比一个没有历史、没有底蕴的民族,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可悲的。纵然他的今天是辉煌的,也可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但其美好也是有限的。

所以,真实,有关一个人的修养。它涉及一个人对自我缺陷、自我变化等的态度问题。不真实的人,眼里只能容下自己的辉煌与成就,而对自己的瑕疵,则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是矫揉造作,刻意加以掩饰。这样的人,难以逃脱虚伪的嫌疑。而一个真实的人,则敢于承认多方面的自己。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持以假装看不见的态度,而是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去评判,并用真诚的态度去承认和改正。这样的人,一生坦荡、纯真,问心无愧。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真实不真实,决定其人格可以到达的高度,自然而然,也就体现了其修养的高低。

对于这一点,季先生也表示赞同。他严厉地批判那些掩盖过去,对过去竭尽矫饰的文人,而倡导大家做真实的自己。所以季先生说,他不赞成那种尽量掩饰过去以求让自己一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感情都保持一致的作家的做法,他觉得这有点作伪的嫌疑。而其本人,尽管他一生的写作路线,以及其前后思想感情有矛盾的现象,但他并没有把表现出矛盾的文章删除或者是藏起来,而是选择让它们完好无损地统统保留下来。他说:“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季先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真实心情,用文字描绘自己的真实感情,只要当时是出自真心的,不管现在看来如何,都无关紧要。就算别人觉得有损其形象,他也不会为了完满自己的写作生涯而去加以掩盖。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季先生的品格深为文人所敬佩和颂扬。

生活中,季先生这样的“真实”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因为真实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个人的修身之道。人活一世,若是总活在虚伪之中,最后会连自己也难以分清楚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人,是非常可悲的。试想,对于过去的过错,若是不能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承认,那么,又怎能以一个平静的心情去改正和避免?如此一来,就可能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这样的人总是以虚伪去逃避,而又在逃避中重复地作伪。长此以往,当无法逃避的时候,怎么办?而这样的人,真正到了扪心自问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后悔而在悔恨中度过余生,甚至死不瞑目?

果真如此,那便是自编自导的悲剧,是我们必须引以为鉴的。

实践证明,真实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修身之道。一个敢于做真实的自己的人,才能如季先生一样做一个至真至纯问心无愧的人。

但是,究竟怎么做,才能做真实的自己呢?前文已经涉及些许。如勇敢承认自己过去人生中的瑕疵,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缺陷,并且朝着好的方面去完善自己等。

现实生活中,我们讲修身之道,做真实的自己,还可以从其他的方面去努力。比如思想感情上,是非问题的分辨上等。做到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开心就是开心,忧伤就是忧伤……而不是表面一种态度,内心的态度却又与之截然相反。人前,有的时候或许要抑制;但是人后,独处的时候,不必委屈自己去成全谁的梦想。

当然,这也不是千篇一律地适用,比如,作为一个知名作家,这个社会的丑恶现象,如贪污腐败,该抨击的,你因为某种压力而去褒扬,这是有违做真实的自己这一修身之道的。对于这样的现象,作为一个作家,应该把笔杆子当枪杆,毫不留情地拿出自己真实的笔力来,说出自己的真实心情,痛击黑暗的现实。这才是做真实的自己的表现。

人生在世,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成就至真至纯问心无愧的人生。否则,将会迷失自我,一生虚伪,孰是孰非,我们要认真掂量。

凡事要多反求诸己

季先生语录:

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谈到反求诸己,季先生说:“*******的大夫们发扬了三高的医风,熨平了我身上的创伤,我自己想用反躬自省的手段,熨平我自己的心灵。”可见,反求诸己,是认识自己,进而达到治疗自己心灵之伤的途径。但是,诚如季先生所言:“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自我当然离自己最近,应该最容易认识。事实证明正相反,自我最不容易认识。”由此可知,认识自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的确,要客观而又准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非常难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可能容易走极端,要么过高地估计自己,要么过于贬低自己。正因为如此,反求诸己更为难能可贵。它不仅能帮助人们准确而又中肯地认识自己,还能让人们的修养在反求诸己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智者常说,凡事不要找客观原因,不要对别人、对社会满腹牢骚,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愤世嫉俗,要多反思,要找主观原因,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可见,人生中,我们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自己的内涵,就必须做一个懂得反省自我的人,须知,凡事要多反求诸己,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俗话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遇事不能反求诸己的人,哪里又能掌握自己命运之船的舵呢?大风大浪面前,终究还是只能听凭命中劫数的安排。相反,一个懂得反求诸己的人,则善于去寻找主观上的原因,进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如此一来,才能有进步,才是成功的可取之道。

生活中,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反求诸己的。那些成天抱怨这抱怨那的人,就是典型的不知道反求诸己的人。这样的人,可能一生都只能生活在抱怨与愤世嫉俗中,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般可怜、可悲。或是顾影自怜,或是摇尾乞怜。殊不知,之所以失败、不如意,最大的原因可能还在于自己;更不知,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更要靠自己,靠切实的行动。而能如季先生一样反求诸己的人,不但能给自己一个准确、恳切的定位,还能在自省中看到自己的缺点,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改而正之。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几句话的意思浅显易懂,最让人醒悟的还是其中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它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凡事不成功,想要得到的东西却总是得不到,应当寻找主观上的原因,要自我反省。而不能怨天尤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客观现实上。

比如说,当老师的,若是学生成绩不好,便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于学生,而不能反求诸己,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态度,这样就可能会错过真正的症结,难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而做学生的,若是自己成绩不好,便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老师,认为是老师个人的教学能力或教学方法导致自己成绩不好,而不能反求诸己,从自身寻找主观上的原因,长此以往,不但不能进步,反而可能会退步更多。

由此可见,反求诸己不仅仅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更体现为一种修养。人生在世,须知为人处世,凡事要多反求诸己。

同类推荐
  • 才艺智慧(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

    才艺智慧(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

    青少年时期正是塑造人生兴趣,培养人生理想的重要阶段。本书选取了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心灵手巧的中华少年多才多艺、艺绝天下的智慧故事。
  • 思路决定出路(第三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三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 炼出好男孩的100种方法

    炼出好男孩的100种方法

    本书以男孩要炼着养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分别从培养男子汉气质、“穷”养男孩更出息、承受挫折的能力、炼出责任感、培养独立意识、炼出自控力、培养为人处世的能力、培养绅士风度以及让他懂得爱和感恩等方面入手,为父母在培养男孩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建议。
  • 精明生意人是这样造就的

    精明生意人是这样造就的

    本套丛书为综合性励志丛书,共35册。所收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处事、礼仪、管理、商务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指导人们修身养性,塑造完美人格以及提高用人、识人、管人技巧、商业管理、谈判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
  • 环球追梦十万里

    环球追梦十万里

    这是一个海上职场拼杀的真实故事。作为国内首部海上职场励志著作,作者小白描述了自己在世界顶级邮轮工作、生活的经历,展现了一个中国人在跨国文化环境里的生存和成长。小白以切身经历启发年青人如何在职场中谋求自己应有的地位,如何在工作、生活中挖掘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热门推荐
  • 极乐逍遥医

    极乐逍遥医

    世间各种元素在手,各种奇花妙草亦在囊中,没事医医美女,完事后拉拉小手,过段时间顺便把那什么了,就是如此风流自在的医生,且看他如何潇洒极乐,至尊逍遥。
  • 王爷,请报恩

    王爷,请报恩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说爱她,不过是想她心甘情愿沦为他的棋子;他说爱她,为了情义,他选择让她喝下毒酒;他说爱她,为了权利和恨,同样选择利用她;穿越百年回到这里,为的是什么?爱,真是糖衣毒药,为了你,我甘心堕落。爱,是穿肠毒药,为了你,我甘愿沉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彼岸花开之魔神降临

    彼岸花开之魔神降临

    诅咒之子,彼岸花开。她,出生之时,彼岸花开遍整个大陆,带着诅咒出生,注定一生不顺。然而,他出现了,那个拥有璀璨星眸的男孩出现了,那一句,我会保护你,却让她的心跳动。第一次情窦初开,却无法说出口……“我们要拉勾,不能忘记彼此哦!”他们的缘分,从他们手指相勾的时候就开始了,可惜,那一个承诺,他们都忘了……欢迎各位看官收看在下新书:《绝世妖妃:腹黑世子难追妻》!保证是一股清流!
  • 浅蓝高中二年C社

    浅蓝高中二年C社

    她是平凡的女孩,为了追朔九年前那段空缺的记忆,她阴差阳错地遇见了四位豪门少爷,却被卷进了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一个霸道狂放天生蓝眸,一个高雅圣洁如若神祗,一个冷若冰霜深不可测,一个嘻哈伪装内心怪异。恶魔少年心中的寒冰被融化,仇恨也转化成了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开局就变无敌

    我开局就变无敌

    梦想成为网文之王的陆子风,阴差阳错到了一个异世界,手里还带了一个手机,结果开局就抽到一个无敌大礼包。什么长老,太上长老,我直接一拳打爆。别人穿越是为了变强,我穿越只为装逼,装逼装累了,还能在手机上买一个绝色美女回来给自己放松放松,好不快哉。
  • 决战方寸之巅..more
  • The Lost Road

    The Lost 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变成树

    重生变成树

    一场雷雨过后,周阳重生成为了非洲大地上一棵猴面包树。啥?建国以后动物不许成精?我在非洲成精行不行?(异兽流,不化形变人,种田文,不仙侠也不魔法,不会写简介,看内容说话吧大家!)
  • 热血四方

    热血四方

    一个学霸,冷漠,漂亮,一朝穿越,结果却让我成功成为了一个……婴儿,还还还是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爹娘看了我一眼就溜了!俺长大啦!俺要去变强!俺要去跟爹娘玩耍!结果,俺滴爹,被皇帝所迫,娶了个位高权重的漂酿的小娘子,还生了两个女鹅,俺的娘跟那个女的成为了好集美,这是好事嘛,结果,俺却不是他们的女儿,俺的二妹还针对俺,那就见招拆招,我也不是盖的!俺的养爹,却给我领了饭盒,还把遗产给了我,二妹,也跟我成为了好闺蜜,我……我特么还要变强昂,才不去继承什么遗产,都给我扔给三妹!哼!俺溜了……俺知道了身世之谜,也变强了,找到了那个俺需要的一把剑,这时候,黑缔深渊现世惹,行!我有剑!俺去拯救世界啦!结果,我受伤了,剑还丢了……那我就养好伤嘛,剑,就不要惹(因为,它被俺弄坏了)正巧,寒冰永夜激发出来了……还有什么困难!还真有一堆……这是什么人间疾苦昂,姐姐我不活了,死了算了!结果,还真死了……对此俺想说一句:草泥马的傻逼作者!你以为,就这么结束啦?不可能的,还有第二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