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600000074

第74章 心灵是万物总开关

2009年11月8日

问:《心中月》中谈到“法报化”三身的时候,有一句“法有理集,报有悟,应化全凭功德修。”请师父解释。

师:一个佛菩萨能修出千百亿化身,是靠行愿得来的,也就是在奉献中得来。如果行愿做得不够,不会有千百亿化身。佛教有一句话:“满千百二十功德方可脱胎换骨。”一个修行人想把化身修出来,靠的是普度众生的功德、行愿的功德,功德具足圆满了,才能有千百亿化身。过去禅宗里面很多人所谓的“明心见性”,实际上根本没有修出化身。因为没有愿力,也没有这个使命。所以不行愿就没有千百亿化身。

法身,确切来讲,是靠禅定功夫修出来的,在禅定之中把自己和宇宙融为一体,所谓的尽虚空遍法界,法身覆盖,遍及整个宇宙,和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是实实在在的禅定功夫。

我们的业报身是靠智慧修来的,并非靠禅定功夫。有定有慧,行愿才能圆满。

禅宗经常讲到某某和尚求法,言下顿悟。这里讲的顿悟,并不是大彻大悟,更不能说以此就可以了生死了。他只是悟到了如何下手,如何起,如何落,如何进,如何出。这只是修行的开始。但有了这一顿悟,他就可以十地顿超,不历僧祇。所以过去有很多祖师闻法顿悟,一夜之间习禅定了生死,十地顿超。但是,前面的功夫他也许已经做了十年、二十年。这就是所谓的“顿悟不离渐修,渐修圆满方可顿悟”,即便顿悟之后他还要亲证。但是,这时候的亲证也就是一个晚上、一炷香,甚至眨眼之间——二十年、三十年的功夫就是为了这一刹那。

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往往本身已经成了一条龙,只是在明师的座下接受明师的点睛而已。所以有一种明师给自己的定位很高:只点睛不画龙。你是一条龙到我这里来,我才和你论道。除此,念佛去。正因为这样“念佛去”、“念佛去”,不仅过去,包括现在,古今的修行人都在念佛,结果念佛成了独一无二的法门,至高无上的法门!过去所谓的“念佛去”,是已经从第一步走到了第九十九步,再上一步才念佛。当你出来以后还是念佛。可是现在的人呢?永远都是念佛!

所谓的“入处即是落处,入落之间皆是沿途”。一个年轻的和尚问一个开悟的老和尚说:“你们得道的高僧是个什么样子?”老和尚答:“安心工作,幸福生活,诚实做人。”年轻和尚说:“原来开悟了就是这样?我没开悟,现在就是这样了!”老和尚问:“你能踏实吗?你感觉到幸福了吗?你能保持多久?”也就是说你有这种持久心吗?年轻和尚无言以对。

这种状况可以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可是在我们身上体现出的都是喜怒哀乐,我们的情绪、感受十二个时辰都在变化。佛教讲的是一个持久心,你们大家的安心、幸福、踏实感能持续几分钟呢?开悟得道的结果,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别说你没有开悟得道,就算是开悟得道了,你没有这个福,也享受不起。所谓“凡夫洪福能享,清福难得,得而无益”,对于一个凡夫来说,有了清福你也享受不起,你也得不到它的利益,认识不到它的价值。凡夫只能享洪福,享不了清福。

只有一个彻底超越三界的人才能享清福。只有你找到了内在的快乐,亲履了本地风光,又见到了旧主人,才能享清福。

问:如何安心工作?

师:在《闭关纪实》上有一句话:“不迎不拒不相随。”学会这一句,你就能安心工作了。运用这一句,幸福生活你就感受到了。当你真的感受到身处幸福之中,做人也就踏踏实实的了,你也就不会感到仿佛立在空中做人一样。为什么很多人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你说他一句,他要回你十句,内心那么脆弱呢?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证明他是对的,你是错的,他从来都没有错,他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心里没底,不够踏实。一个有胆识的人不仅可以赢,还可以输——赢不扬,输不馁。

能随时随地把意念集中在慧眼上往前观,久而久之,你的心就定在了宇宙的宙心上。一切生命的源头都是这个宙心。一切生命都是由这个宙心辐射出去的。宙心与一切生命之间有一根无形的线,无论这根线扩散得多广,延伸得多长,永远都不会离开宙心。如果你的意念能定在宙心上,无论你身心遭受多大的摧残,只要一个时辰,即到源头。

师:XX,你有没有听懂我刚才说的几句话?

答:懂了。宙心就是生命的源头,从眉间观出去就是观宙心。一个人的身心无论遭受到多大的伤害,只要从眉心观出去,一个时辰就能复原。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宇宙的中心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也就是在眉间这个地方。所以永远都要把意念放在眉心上。

师:讲得非常好,你真的听懂了。照此修下去,了生死,超三界,成佛作祖,这个方法绰绰有余。八万四千法门不归到这个法门上,不归到这条路上,皆是门外汉,皆是邪道。无论你从哪个地方入手,我不管,但最后必须归到此处,方为究竟。

万法的源头乃心,心的源头乃眉间。把意念放在眉间,从眉间观出去,这种修行方法古印度时代就在流传,在《薄伽梵歌》《奥义书》中都有提到,佛陀出家前也曾经这么修炼过,这就是为什么我给你们介绍这种方法的原因。眉心和宇宙的宙心是同一体的。宇宙的宙心缩小了无量倍以后,变成了一个细胞,就是我们的眉心。你锁定了眉心,就锁定了宇宙的宙心。锁定了宙心,就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万事万物、六道众生都是从宙心释放出去的。你的意念时时刻刻定在眉心,就意味着你定在了宙心。定在了宙心,就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就能感知和感受到万事万物。

无论你是念佛,持咒,观想,还是结手印,你都必须兼顾眉心。否则,你做得再多都与道不相干。

人体具有无穷的奥秘,宇宙或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奥秘。无论哪一个区域,哪一种奥秘,最终只有一个奥秘,由这一个奥秘衍生出无数个奥秘。所以祖师们真伟大,他们找到了万法的源头,并告诉了我们。过去有一个祖师考学生:“佛法的源头在哪里?”学生们回答:“在印度”、“在灵鹫山”、“在中国”、“在日本”……只有一个人答对了,说:“佛法的源头在心。”师又问:“哪里是心?”学生答:“关两个,开一个。”开一个就是开万个。就是把你的两只眼睛闭上,把中间的这个打开。打开中间这一个,就打开了一切。所以“万法的源头乃心”这句话一直传了今天。后来又演变成佛学里的一句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识乃一。”所以真正的法就是功夫,真正的功夫就是法。形而上,理事是一不是二;形而下,理是理,事归事。达摩祖师说:“入道,理入和行入不能择其一,择其一者皆入魔道。”

问:打坐时,坐到两三个小时,身体变得又高又大,全身都是气,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师:非常好,要的就是这种结果,但是你必须保持觉照。如果只出现这种状态而没有觉照,你就没有方向。

问:觉照就是观心,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心能静下来不动,是吗?

师:比如现在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能听能看能想,周围的任何一个图像、画面你都看得见,出现的声音你也听得见,但你的身体又空掉了,融化掉了。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进去。有极少数人可以坐忘,但他的觉照往往又丢了。这就是一种偏差。如果身体坐忘了,觉照仍然存在,这就是正定。

问:我上座的时候,平时一般都看不到自己。但有时候好像有两只眼睛在看着自己的念头似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不想事了,心里变得可清净了,感觉好像有一潭水,可清可干净了,但又看不到水,感觉念头“唰……”地过来了,过一会又“唰……”地过来一个,念头可长了,好像能看到似的。

师:要的就是这个能看到的“看”。带着警觉心,走过你的沿途风光,到达目的地以后,还用你的警觉心再走出来。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不外乎“觉照”二字。能够转境和被境转也只是觉照的在与不在而已。中国传统文化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体现在生活中就是对轻、重、缓、急的把握,也就是“觉照”二字。这是我们一辈子都要修炼的,我们每天都要在这上面去参,去运用。

问:我的下丹田里面总感觉有一股气,这股气可以随着自己的意念转动,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师:不把生理空掉,不把它忘掉,你就没办法入道。你这种情况就是知觉被感觉牵着跑。脚有感觉,知觉就跑到脚上;丹田有感觉,知觉就跑到丹田;背有感觉,知觉就跑到背上——这是禅者的大忌。任何时候知觉、观照都要高高在上,身体的反应都要把它空掉,忘掉,两者不能合在一起。

你这个禅病就是黄龙南祖师骂吕纯阳“守尸鬼”的境界,你的警觉心、觉照心永远是被生理的感受牵着跑。生理是和三恶道相对应的,你长期跟着生理的反应跑,将来临终的时候,中阴身就会入三恶道。禅宗有三句话:“不能忘世,不能修道;不能忘身,不能入道;不能忘心,不能得道。”你犯的就是第二个忌讳。所谓的关公刮骨疗毒,他就超越了修禅的第二个忌讳,已经把身体空掉,忘掉了,他的觉照高高在上,把生理空掉了。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8:慈悲不是定点

    星云日记8:慈悲不是定点

    本书分为“欧游记事”、“慈悲不是定点”、“修行是什么”、“自性本清净”四部分,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11月1日至1990年12月31日的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等,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
  • 一是多少

    一是多少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六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千手观音传奇

    千手观音传奇

    对于观世音菩萨,世人皆知其号,却鲜知其身世故事。相传在远古的东方,有一个喜怒无常、暴戾凶残的婆袈国妙庄王,他听信了城隍老爷之计,在御花园向天讨子,许下大愿。谁知,愿大生灾,竟惹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来。为救人间生灵,慈航道人投胎下凡,成为妙庄王的三公主,取名“妙善”。三妙善自幼聪明俏丽,从小念经修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妙善为国解难,智斗金仙国王子,妙庄王却淫威逼嫁。从此,三妙善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九死一生,受尽磨难。她一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终成正果。三妙善是如何使盗贼改恶从善?如何使十月百花齐放?如何使炒熟的菜籽发芽?如何把热茶同时送到五百位尼姑手上?如何身上会长出千百只手?传奇故事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父皇请矜持,神厨娘亲套路深

    父皇请矜持,神厨娘亲套路深

    娘亲,小儿此厢有礼了。意外靠个皇帝老公,怎么从嫔妃三千中脱颖而出,自然是厨艺惊人。别不服气,明明可以靠脸,偏偏就靠厨艺,让皇帝也欲罢不能,就是这么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神何处

    仙神何处

    所谓神,先天超能力者;所谓仙,后天超能力者;所谓人,无能者。神与仙,争夺着世界的特权,而人只想活着。一个穿越的小子,妄图改变修仙世界的不公,为这个世界带去平等的思想。
  • 玩转异界360度

    玩转异界360度

    穿越的方法有些另类,甚至有些抓狂!不过不要紧,这些阻挡不了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连绵不断的桃花,热情似火的、冰冷如雪的、阳光向上的.....但是桃花千多我只掐你一枝,夜黑风高夜,结婚炮火天,偷偷潜入房,润物细无声...尽情YY!!看我怎么开夜店、泡帅哥,兄妹联手闯遍天下无敌手。“告诉你,乖乖的从了老娘,不然让你的菊花遍地开!!啊哈哈!”某只小男眼泪汪汪任其蹂躏。本文纯情,微伤感,搞笑成分微多。。。。360度玩转古代,你懂得。。。。
  • 综穿之许汝幸福

    综穿之许汝幸福

    一个人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有钱?权?美人?还是儿孙满堂,金榜题名。这一切林晨都可以替你完成,包君满意。在系统的要求下,男主林晨穿梭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帮助那些不幸的人获得幸福。ps:有时候的世界林晨有妻子什么的,有的没有。每个世界只有任务目标,没有什么攻略目标的。最后是无cp,无cp,无cp!(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 你是我的专属糖库

    你是我的专属糖库

    你问我,为什么叫你糖糖,可能是因为牙牙学语时的口齿不清,后来因为你喜欢吃糖,再后来因为它是我的专属名称,而我是你的专属糖库。
  • 男主请留步

    男主请留步

    穿进自己的文,换了副身体的阿衡再次睁开了眼睛十七年的战乱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中元四国初立,百废待兴。危机四伏,步步惊心。眼看就要炮灰,却发现不远处似有救星——阿衡惊嚷:前面的男主,请留步!一众美男齐回首,你、叫、我?
  • 重生之天翻地覆

    重生之天翻地覆

    上一世,她的痴情换来他的冷漠与厌恶,他与她的情敌设计车祸将她带离了这个世界。那一瞬间,她在心里呐喊:如果可以重来,我绝对不会再那么傻气的爱上冷宇辰,我要让所有给我痛苦的人,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地还回来!上帝同情她,让她重生了一回。这一回,看我怎么让你们下地狱!重生后的她,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遇见一个个痴情的他们,她的心还能再次悸动吗?(新手作品,写的不好请见谅。)
  • 花妖追夫记

    花妖追夫记

    又名《刻骨成花》。她一直觉得他不会离开。不是么,她是人,他微笑着陪伴她;她是妖,他依然牵着她的手掌。可是,她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决绝地以死亡的方式最残忍的离开!那又怎样,我们是纠葛如此的宿命,你就算死,我也可以回到古代找到你的前世追你回来!
  • 霸宠天下女人休想跑

    霸宠天下女人休想跑

    她是21世纪金牌杀手,竟被自己最爱的人背叛,她穿越重生,草包?废物?她冷冷一笑,我的命由我不由天,任何阻挡我的豆芽为死,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她原以为今生不会在爱上任何人,直到遇见了他无赖妖孽,他说:女人你是我的,休想跑.她以为一切可以放松,谁知世态炎凉,她封锁自己的心却终究输在情上,她苍白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