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000000069

第69章 佛法的起落处(1)

昨天晚上我给大家一个话头,让大家回去参,大家是否参究出来了?还记得是什么话头吗?(答:在哪里解脱?)

佛法所讲的解脱是现在,还是未来?是活着,还是死后?记得我19岁那年,有个人问我的同学一个问题,他说:“你们佛法修到最后,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我同学说:“是解脱,是成佛。”那个人又追问了一句:“何时才算解脱?何时才算成佛?”我同学回答说:“死了就解脱了,就成佛了!”

当时我知道他回答的不对,但我自己也没有更好的答案,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放在我心里。十六年了,因这个话题,又引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我再给大家一个话头:佛法的起落处在什么地方?如果大家不明白这个话头的意思,我可以解释一下,就是你修学佛法,从哪里下手?你圆满了,又落在什么地方?或者说落在什么地方才算圆满?也就是“佛法起落于何处?”或者“佛法起落在什么地方?”起,起在什么地方?落,落在什么地方?如果这个问题你们回答不出来,我可以告诉你们:你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用功!你也没有理解佛法的真实含义。

学佛的意义在何处?你想开智慧,不在这些问题上琢磨,在哪里用功呢?坐在这里随着妄念跑?一会儿跑一下,一会儿压一下,就这样来来回回,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静坐时,你得到了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比不静坐时舒服多了,你以为这就是道!实际上头脑里面热闹得很!如此下去,何时能入道呢?

第一个问题大家还没有回答呀!佛法所说的“解脱”,是在哪里解脱?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临终时解脱,甚至死后解脱,那你是自欺欺人!你活着的时候都没有解脱,死的时候能解脱吗?你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入道,死了之后能入道吗?

你们会问:佛法讲的“中阴超度”“中阴成就”,难道是假的?我不否认有这种说法。可是你是一个年纪轻轻的人,又不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为什么要把希望放在最后呢?为什么不把希望放在现在呢?

你在这个娑婆世界都不能解脱,满脑子贪、嗔、痴,难道到了极乐世界就能解脱,就没有贪、嗔、痴?你在这里都放不下,到了极乐世界就能放下?你在这里已经被压得走不动了,又如何到极乐世界?(答:……)

修学佛法究竟从何处下手?最后又落在什么地方?(答:……)道芳,你不要回答那么快呀!你回答的都是错的,连边都没有沾上!我问你:你怎么从心里下手?你以为像你一样天天念念阿(a)弥陀佛,就是从心里下手?你连阿(e)弥陀佛都念错了,整天念阿(a)弥陀佛、阿(a)弥陀佛,连个阿(e)弥陀佛都不会念,还念个阿(a)来!

整个佛法都被一位所谓的大师给扭曲了!明明过去都是念阿(e)弥陀佛的,自从那位大师开始传教以后,全国上下、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念阿(a)弥陀佛了(发a音,力量从嘴里出去。发e音,力量震动上颚,传导到头顶,从头上出去)!而且还叫大家观想肚脐眼,观想脚下!你把神识引到肚脐眼,引到脚下,临终就从肚脐眼、从脚下出去,进入饿鬼道,进入地狱!

稍微明智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师是假的,连佛法的基本理念都不懂!你一念e,整个力量就冲到头顶,头顶上的莲花就开了,你的神识就冲出去了!你再念一下a,头部的力量都从嘴巴出去了!

就算在这点上我的理念错了,你是传净土的,知道神识从头顶出去才能往生极乐净土,为什么还要大家把神识守在肚脐眼、守在脚底呢?那不是把大家的神识都引到下面去了?而且还让大家把希望寄托在死后往生极乐世界!

佛法的起始处是当下,佛法的最终结果还是在当下!上上佛法的精神不提倡过去,也不提倡未来,只有当下!下手处是当下,最后也是落在当下。如果你不承认这一点,纵修三大阿僧祗劫,也不会有丝毫成就!

所谓的佛法承认有过去、有未来,那是对中下根器的人而言。真正上上根器的人,只有当下!当时神秀的弟子是上根器的人,惠能的弟子全都是上上根器的人。

只有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佛法说有“过去”,但是你已经把握不住了,虽然有,也如同无。佛法说有“未来”,但未来还没有来,你也无从把握。只有当下才是你能把握的,才是禅宗的最高境界,才是佛法的核心!

所谓的“当下”,是未来的当下,也是过去的当下。你能在这一个当下入道,在下一个当下你也能入道。也就是所谓的这一念入道,下一念肯定入道,念念都入道!既然你一念能入道,这一念、下一念、再下一念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一念抓住,念念抓住;一念入道,念念入道。一个当下能入道,每一个当下都能入道!

佛法最初是讲“当下”,后来为了更精确地解释,又讲“刹那”,刹那比当下还要迅速。你能抓住这一刹那,下一个刹那你也能抓住,每一个刹那你都能抓住。也就是说今天你会做的事情,不可能明天就不会做了。只要你今天会做,明天、后天,永远都会做!

如果你的下手处不是当下,而是过去和未来——回忆过去,渴望未来,这已经是邪见了!不仅修道的下手处是当下,当你成就以后,在行愿的时候,还是要落在当下。只有时刻处于当下,才能使功德圆满。

佛法所讲的当下,不是社会上所说的“现实”。大家在给人介绍佛法时,千万不要介绍错了。我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一个俗家人问一个出家人佛法讲的“当下”是什么意思,这个出家人回答说:“就是要现实一点,这就是当下!”“当下”怎么会是“现实”呢?这个出家人还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和尚!

佛法讲:“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着魔!”宁可不让大家信佛,也不要让大家信了“邪佛”,入了邪道!我们佛教圈里很多人抱有这样的观念:虽然他讲得不对,是邪知邪见,但是也有很多人因为他讲的而信佛了!这种“信佛”有什么用呢?信的是邪佛,不如不信!也就是说你第一次接触,一入手,一上道就是邪道,还不如不上道,不信佛!

你站在原地不动,一个真正的过来人一带你,你就入了正道。你说与其站在这里不动,不如跟着自己心中的明师跑。可是跑偏了,你都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经书你不读,光去读人家的“注解”呢?为什么过去的祖师们呕心沥血,把佛经一字未改地刻成碑文,保存下来?就是怕以后有人篡改,根据自己的思想来解释佛经,扭曲佛经的原意。

读佛经,必须先读原文,再读他人的注解。如果你先读注解,就容易被注解者的思想牵着跑,进入他的思维模式,按他的思路去理解经文。如果你先读佛经,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你再读他人的注解,就有能力鉴别。

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临终,这一生你注定一事无成,你想在修行途中有丝毫成就都不可能!

想起禅宗的思想境界,我信服得五体投地!可是又无法讲给众生听。不要说我了,就连过去的祖师爷、佛菩萨都无可奈何,拿众生没办法!我这也是看破了,没放下,明知不行,还要讲!

有时候我想:有些信徒跟在我身边这么久了,连佛法的真实含义还不明白。有一天出去了,别人问你跟在万行身边多久了,你说一年或者两年。人家问你:你在万行身边,万行对佛法的起落如何解释啊?你说“临终解脱”,人家会说万行狗屁都不是!

就像过去马祖禅师问他身边的一个小和尚:“佛在何处啊?你师父是怎么教你的?”小和尚回答说:“佛在西方!”马祖说:“你师父狗屁不是!”小和尚一听,你竟敢骂我师父,多丢我师父的人啊!难道我师父说得不对?我回去问问师父。

回去后小和尚对他师父说:“马祖骂你什么都不是!”师父说:“马祖问什么?”小和尚说:“问佛在哪里。”师父告诉他:“佛在眼前!”小和尚一听,哎呀!这个回答好,马祖听了肯定高兴!于是又跑到马祖那里,马祖问他:“你师父怎么说的?”小和尚回答说:“佛在眼前!”马祖说:“这个老头这么狡猾!”

同类推荐
  •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是人类的伟大遗产。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在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浩大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禅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参考禅宗修行的方法,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然后再用于管理实践。盛大网络的老总说过这么一句话:他之后以能有今天这么成功,在他看来主要是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
  •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原典凡两万余字,以禅宗六祖惠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共分十品。主旨在宣称人皆白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对人们对佛学的诸多困惑予以坚定明确的开释。
热门推荐
  • 修竹叛仙

    修竹叛仙

    真人境后天、先天、真人真君境青引、落凡、真君三清境太清、上清、玉清少年吟安,叛出家族,魂附竹箫,遗落人间,搅动天下风云
  • 时尚女之恋

    时尚女之恋

    两个伤入心髓,病入膏肓的人相遇,会发生什么?会相互牵手,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会重拾希望地并肩前行。他们做到了,可就在他们认为幸福再一次降临的时候,憔悴分手。有些人是命中注定要相遇,相恋,相缠,相伤,而后相离。缘分深,会再次相见;缘分浅,则只成过客。
  • 三千世界我做主

    三千世界我做主

    继承了三千世界,秦川本以为可以为所欲为了,没想到想要真正成为三千世界的主人,他还需要一步一步的扩大自己的直属领地才行。不过身为三千世界的界神大人,他拥有着可以召唤外界生命灵魂的权限,于是被成为第四天灾的玩家降临了。依靠蝗虫一样的玩家,秦川的直属领地不断扩大,他终于看到了真正掌控三千世界的可能!
  • 具现天尊

    具现天尊

    吾,与世无争,只想证道长生,为何尔等非要逼我屠刀相向。尔等自命不凡,自以人上之人称之,又为何贪吾一亩三分之地。吾等生来自由人,何须套那奴氏枷锁,人囚吾,吾自杀出一血路,以敌骸骨铸造不灭王座。地囚吾,吾自踏碎八荒,征讨四方,若敢且我杀无赦!四方大地皆为吾土,汷怎能囚吾。天囚吾,吾自以三尺青锋,逆向之!斗转星移,天崩地裂!以吾心代天心,你可敢囚我!
  • 锁金娇

    锁金娇

    原本是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却因为心地善良救人自己却命丧黄泉。一昔交错,她却踏进了时空大门,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恋。她是阿娇,她有才华、她会医术。传言:民间一女名阿娇,才华横溢美如仙,各各将相皆相娶。她知道自己不该来,可是身在局中,怎能净身。无奈只好步步为营!他高高在上的皇帝冷语威胁:“就算你是凤凰,我也要将你困住。”他冰心宫宫主对她亲耳诉说:“嫁给我,做我妻。一生一世,一双人。”他一国右将军对她暗情相定:“为了你,哪怕叛国我也心甘情愿!”他西域王爷对她许诺:“只要你愿意,我愿倾尽所有!”她无奈苦笑道:“我本异国魂,怎敢与君携。”只是惹乱了一国,怎可全身而退?
  • 天庭杂役工

    天庭杂役工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挡不住我心,满天神佛皆听我令……这句话不太适合本书猪脚!因为工业化的污染天庭已经有几百年没有飞升的修炼之人,使高高再上的仙职人员不得不在人世间选拔工作人员,而吴能就是这个幸运儿,在父亲破产,母亲重病缠身,自己被炒鱿鱼的多重打击下万念俱灰,走上了自杀的路,偏偏天不让他死,就在跳下楼顶的一瞬间被一道金色光芒接走,从此开启一条“不归路”
  • 神皇战妃

    神皇战妃

    被人背叛,她从上仙变成了异世界的“天才”五小姐。联姻反被对方登门羞辱,她挖掉对方一只眼睛讽他狗眼看人低。自此,天才小姐消失,狂傲少年出世!她女扮男装拜第一天才为师,学成出世,傲视群雄。腹黑师父:我的徒弟是对是错,我说了算!谁来挑衅自带棺材,本人管杀不管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尚社交礼仪(时尚生活指南)

    时尚社交礼仪(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烽火映边城

    烽火映边城

    古滇王国的幻象里演绎了怎样的生死之恋?而神秘的古滇王朝如何在后世突然消失,楼兰古城里藏着何等的幻象?最终,安诺文和安诺晴是一声生死之恋吗?谁在谁的前世?谁又在谁的今生?
  • 聚宝戒

    聚宝戒

    张扬回顾一生,他最大的失败就是在各个领域都太成功,最大的烦恼就是女人太多,最大的苦恼是钱多的数不完,最难过的是碰不到一个对手。QQ群:11615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