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000000047

第47章 见地的重要性(2)

万行讲一句不客气的话,但也是一句很真实的话,如果你们说万行对,万行就对,你们说万行错,万行就错,那万行就完蛋了!如果你们说万行修行高,万行就高,你们说万行修行低,万行就低,那万行更完蛋了!

万行不会因为你们对他评价高或低,就高或低。因为你们都是凡夫,无法给万行下定论。为什么我从不评价他人?因为我是一个凡夫,不敢评价他人。别人也不可能因为我的评价,就成就了或者没有成就。在过去,只有究竟的明师才能评论他人,给他人印证。就像我们完成了一件作品,要拿出来让人评价、鉴定一样。让谁来评定呢?让行家来评定,让专家来评定!既然我不是专家,也不是行家,我就没有资格评定。

如果因为你们评价万行对或错,万行就跟着对或错,那万行还有什么出息呢?如果万行用你们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那他就更没有出息了!因为你们是凡夫。如果万行要依靠你们来印证,被你们转,万行就白修了,白出家十几年了!

我说的这句话,可以用在你们每一个人身上。将来你们都会出去云游四海,担任一方的师父,同样会遇到很多人评价你们。如果评价你的人说你修行好,你就高兴,说你修行不好,你就烦恼,你跟他一般见识,还有什么出息呢?你不是跟他们一样?

东西,不要怕人评论。东西就是东西,摆在那里随便让人评论。不要怕人看,也不要怕被人拿起来翻来覆去地挑剔、批判。当年释迦牟尼佛曾被多少人批判?即使现在我们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圣人,释迦牟尼佛最伟大,那也只是我们的认识。因为我们是佛教徒。而当今世界上天主教徒、基督教徒的数量远远超过佛教徒的数量。甚至有些不信佛教、信其他宗教的人,还说释迦牟尼佛是歪门邪道!

许多学佛的人瞧不起不学佛的人,说佛是真理的代表,为什么你们不学佛呢?他觉得自己学佛了,层次就高了!这就叫邪知邪见!人各有志,不一定要走学佛这条路才能伟大。任何一条路只要你敢走到底,你就伟大!别人都走的路,你不走,你走自己的路,而且走到底,你也伟大!

前天晚上我问何为见地,你们好多人都答不出来。今天有人问我,叫我讲讲何为见地。一个学佛的人如果不了解何为“见地”,我真的不敢相信他会用功!

你们说何为见地?你们怎么不回答呢?女众呢?你们答不出来,我觉得很丢人!尤其是出家人答不出来,我觉得更丢人!学佛的第一步就是学见地,明确见地。你连何为见地都答不出来,都不明白,怎么出去参学呢?(众答:……)

所以你们用功就很困难,没有办法用功。你们每个人的回答都对啊!没有不对的。你的回答就是你目前的层次。罗汉有罗汉的见地,菩萨有菩萨的见地,佛有佛的见地,凡夫有凡夫的见地。不要说别人的不对,都对!

我个人的理解,见地就是方向,就是修行的次第,用功的步骤。如果你连求道的方向都不知道,用功的步骤都搞不清楚,你怎么用功呢?也就是说你对佛法、对修道、对用功的次第都认识了,了解了,才能迈步。

就像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头脑里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案: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怎么进去,怎么出来;出现情况,怎么应对。又如同高人比武,还未出手,已知结果。

我们对佛学的见地和这个道理一模一样。在开始修道之前,对修道的整个过程、整个修学理念已经通达。只要一迈步,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一环扣一环,丝毫不差地走进去,再走出来。这就叫见地。见地明了了,可以说就是知己知彼,还没有迈步,就可以肯定会成功。因为你已经获得了70%的功夫,只剩下30%需要去核实,反复打捞和印证。

现在学佛的人都把“信仰”摆在第一位。刚才我讲到,没有见地,你所谓的“信仰”都是迷信,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听说净土好,就去学净土。碰到一个伶牙俐齿的人说禅宗好,把你净土宗的理论驳倒了,你又马上去学禅宗。再碰到一个更善讲的,说禅宗不好,密宗好,又把你禅宗的思想理论驳倒了,你又去学密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你没有见地,仅仅只有信仰。所以宗下根本不谈信仰,一上来就直接讲见地。只有真正具备了见地,才谈得上具有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信仰就是见地,真正的见地就是信仰。你没有见地,全都是邪信,都是邪知邪见。

实际上宗下和教下是一体的,只不过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容易上手,才把宗和教分开来讲。对于一个真正入了道的人,就没有宗和教之分。真正通教的人也通宗,也有宗里的功夫。真正通宗的人讲出来的体验就是教。

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会做饭,当我们进厨房准备做饭的时候,还没有动手,做饭的程序、步骤已经在脑子里形成了。并不是进了厨房,先搬个凳子坐在那里苦思冥想: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又该干什么!还没有进厨房,就已经知道进厨房后首先要干什么,其次要干什么,这就叫做见地。还没有迈步,整个过程、每个环节在头脑里已经清清楚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理念。只有具备了这种通透的见地以后,才谈得上修证。也可以说有了见地,才具备修与证的资格!没有见地,所谓的修行都是自欺欺人。

接下来第三步是行愿。为什么第三步才是行愿呢?过去丛林里的住持、方丈,都是由开悟的圣人来担任,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寺庙这辆大车开错方向。寺庙这辆车由谁来把握方向呢?方丈和尚。谁来开车呢?当家(监院)和知客师。他们两个不必知道方向,只要方丈和尚掌握方向就行了。

按过去丛林的规矩,一个丛林里至少要有“一个半和尚”,也就是说至少要有一个半开悟的圣人。方丈一定是一个开悟的人。第二个就是首座和尚,他也必须是入了道的人。也就是只有明心见性的人,才能当首座和尚。因为寺庙的一切都是来自十方,做得对与错,完全取决于方丈和尚。

不具备见地,你所谓的行愿都是在做错事。既然做错了事,你就造下了业障。我可以真实地告诉大家,不具备见地,第一你不能修行,第二你不能行愿。所谓“行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做好事,为人民服务,普度众生,行菩萨道,做自利利他的工作。可是你的慧眼未开,怎么行愿呢?

儒家有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过,有过不罚。抱着强烈的念头做事,是我执在做,与道相悖。无意识做事则超越了六根。一个人真正做好事时,是没有认识到,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做好事,没有想到自己要做好事,一加分别,就与道相悖了,就有因果。

如果你很幸运,身边有一位明眼人,你听他的指点去行愿,按照他的行愿去做,你所做的一切就不会背因果,不会造下新业障。如果你运气不好,身边的道友、领导慧眼都未开,你们都出去行愿。你们认为是在行愿,在行菩萨道,做自利利他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害人!

说一千道一万,见地是最重要的。没有见地,你既不能修证,也不能行愿。佛经上讲得非常清楚,你没有开悟,没有究竟圆满,出去弘法度众生,只能说你是发心菩萨。实际上你仅仅是“发心”,哪里称得上是“菩萨”?

释迦牟尼佛智慧高,讲得很微妙,给我们套了一顶高帽子,你一发心,他就说你是菩萨。等到你修行究竟圆满了,出来度众生,才叫“如来应世”,才是真正的佛菩萨度众生!你没有证得圆满就去度众生,充其量只是“发心”而已。可是你不知道你的发心是对还是错。比如本来人家往北走是正确的,你却指引人家往南走,你以为是在帮助人家做好事,实际上是在帮人家造业,同时你自己也背了业障!

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就像北方人要到南方,要来东华寺,不是到了车站,买了车票,再去了解南方在哪个方向,广东在哪里,东华寺在哪里。而是当你决定到南方时,在还没有上路之前,你已经搞清楚了南方在哪个方向,广东在哪里,翁源县在哪里。

你搞清楚之后,才能迈步。一迈步,肯定是对的,一环扣一环,想错都错不了!这就叫修行的见地。你具备了这种境界和层次,才谈得上修证,接着才是行愿。

我们现在恰恰相反,脑袋里一本糊涂账,什么都不懂就出去参学,就开始闭关,就开始进山洞修炼!

同类推荐
  • 顿悟开承地

    顿悟开承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了珠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志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明显区别,创造了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并驾齐驱、广传天下的一套完整哲学——禅学。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 星云日记6:不请之友

    星云日记6:不请之友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本书分为“不忘初心”、“不舍众生”、“不请之友”、“依法不依人”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 天劫将至之除却巫山不是云

    天劫将至之除却巫山不是云

    本书是【天劫将至之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续篇+前沿前半部分讲述了上古时代,沐颜之,小夜宋还有司律,缭洛流光的一系列相遇故事。后半部分主攻小夜宋还有韶华元君的爱恨情仇。流光和缭洛这对。cp我还没想好笑出鹅叫声?
  • 异世界学科

    异世界学科

    在异世界,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各科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里,有天文学家沟通公式改变星体的运行轨迹,化学家在空气中合成金属原子铸就神剑,地理学家一念之间改变地形千山万水随念而动……
  • 来自外星的少女

    来自外星的少女

    龙嘉豪是个属丝,女友被抢确遇到了一个喜欢穿黑色衣将自己样子隐藏起来还说自己是外星人但又不能说话的哑巴少女。两人刚认识龙嘉豪说了一句开玩笑的话,龙嘉豪被少女秒杀,然后被少女复活非常离奇的事发生在他的身上。群:来自外星的少女124988955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邪传

    千邪传

    一代至尊天骄,意外陨落,一块神秘的玉佩,带着一缕残魂转世重生,且看一代天骄如何踏出一条逆天之路,与天争,与人斗,重塑无敌路,屹立武道巅峰。
  • 陨天帝

    陨天帝

    前世无法轮回成圣,意外陨落的叶青玄,因圣皇天塔而获得重生轮回的机会。这一世,叶青玄会走脱轮回成圣,开始自己的修仙之旅吗。
  • 星月仙武录

    星月仙武录

    新书《挥剑问侠道》持续更新中,有喜欢的道友可以收藏支持一下。星月耀空,暗夜曙光。化凡为仙,止戈为武。
  • 无双仙师录

    无双仙师录

    怕苦怕累,怕疼怕死的四怕少年,最大的愿望做个一流的骗子,但浑浑噩噩中却连遭不测,落得个半残之躯偶入仙门。因为怕死,所以挣扎,百年历劫生死颠沛,流血流泪得缘得福,诛妖诛孽,灭魔灭鬼,终守得一点真情真性,从此大逍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商界霸主

    重生之商界霸主

    江山万里,王者居之!成王败寇,英雄自当挺剑而行!踏浪寻歌,回头看,红颜是否依旧娇艳?重回2002,改天换地,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