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000000044

第44章 学佛见地为首(1)

出家人要读《维摩诘经》,看看维摩诘是怎么骂和尚的!佛的十大弟子没有一个能与维摩诘抗衡,他把佛的十大弟子全都骂了,佛还赞叹他骂得对!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没有本事,你是个出家人又如何?是个罗汉又怎样?维摩诘是佛再来!你艺不如人,就得靠边站。你不如白衣,就得向白衣请教。别说二十一世纪有白衣说法了,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白衣就已经开始说法了!虽然出家人代表僧宝,但佛在《了义经》上说,只要这个白衣有法,你就应该把他当佛看。至于这个白衣有没有把你当僧宝看,那是他的问题。

你自己没有法,不懂法,又不向有法的白衣请法,不把他当佛看,你就得不到法。至于你把他当佛看,他有没有认为自己是佛,那是他的问题。

学佛,首先见地要正确。见地不正确,别说你上不了路,就是上了路,也是进入邪道,离究竟的佛道越来越远!只有见地正确了,修证才会得心应手。

经上有句话叫“不重久习,不轻初学”,意思是不要因为他是个学佛很久的人,就把他看得很高;也不要因为他刚刚学佛,就把他看得很低。实际上就佛学的见地而言,不存在学佛时间的长短,也不存在年纪的大小。你能悟道,就悟到了;你没悟道,就是八十岁,还是悟不到!

这是先天的根器带来的,不是这一世学来的,你不服气不行。不服,只能说明你的眼睛没有打开。就像******作为一位领袖,他天生就是干这件事的,他来的使命就是做这件事。别人再怎么学习他,再怎么模仿他,也永远赶不上他。

所以佛教讲的“根器”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这一世修成的,生生世世就是干这一行的。别看人家这一世不修、不学,只要一出手就到佛位。我们整天装模作样地又吃斋,又念佛,又打坐,所做的一切离道远着呢!

如果我们这一世不好好努力,下一世还不如现在!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修学的一点点智慧,储存在阿赖耶识里会越埋越深。如果这一世不把它挖出来与它沟通,来世修行会更困难!

一个修行人如果不能把前世储存的记忆唤醒,不能完全与它沟通,想仅凭这一世的修学就能受用,就能成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们之所以现在能受用,都是前世遗留下来的。

本来“修行”是没什么好说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切,我们都能平静地面对,只有这样,才谈得上修行。如果不愿意接触人和事,你怎么磨练自己的心性,怎么锻炼自己的心性呢?如果你把修行理解成封闭起来就能修成,过去的祖师大德就不会把修行的第三步列为“行愿”了。既然修行功德圆满必须行愿,我们与人隔绝、与世隔绝就是错误的认识!

你把自己关起来,怎么行愿呢?虽然古人和现代人修行,都有个短暂地把自己关闭起来的过程,但他们是为了把自己更好地、更长久地打开,与社会、人群融为一体。现在我们连基本的见地都没有,就想躲起来修炼,以我们这种修行的观念去修功夫,是不可能入门的!

达摩祖师讲过,修行一个是理入,一个是行入。现在大家连基本的理入都没有达到,又如何从行入下手呢?所谓的“行入”,就是实实在在地做功夫、修炼。当然,它也包含了行愿。你的基本理念都不清晰,怎么行愿呢?事实上你的见地不清晰,理论不明了,是无法行愿的。

一个人在见地上真正明了了,就功夫而言,已经进去了。它们是一环套一环的,不可能见地只是见地,与事相无关。一个真正见地明了的人,已经获得了“入流果”。何为“入流果”?就是信心、道心已经坚固不会退转了,进入到修行的洪流中去了。就像流水的水势一样,随着水势进去了,想退也退不了了。

我们之所以会退失菩提心,就是因为没有见地,人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跑。今天听人家说净土好,就去修净土;明天又听说禅宗好,又去修禅;后天听说止观好,又去修止观……几年下来,一无所获,菩提心自然就退失了!

事实上如果你的见地不清晰,纵然有点小禅定功夫,就你的心态而言,也会经常反复,也就是情绪很容易波动。有时候似乎感到自己快成佛了,有时候又感到修道很渺茫。只有你的见地通透了,你的信心才不会动摇。因为见地是起修的根本!

在你没有做功夫之前,如果见地已经彻底通透了,你修行只要一迈步,绝对是一步一个脚印,一环扣一环,想脱离轨道都不可能。就像我们做事一样,在没有着手之前,头脑里已经有了清晰的步骤和轮廓,只要着手去做,肯定是一环套一环,不会脱节。

没有见地,只能走一步是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甚至你摸错了方向都不知道!有的人误以为自己修行很高了,走得很远了,实际上还在原地踏步!如果你的见地真的通透了,就算释迦牟尼佛来到你面前,你也不会跟着他跑!

大家都知道唐朝无著文喜禅师的故事,他在煮饭的时候,文殊菩萨现形于搅粥的铲子上,他抄起铲子就打,说:“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文殊菩萨马上凌空而起,在空中为他说偈:“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得三大劫,却被老僧嫌。”大家看文喜禅师的定力和境界多高啊!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佛的形象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有鼻子有眼,说起话来放光动地!这固然是一种佛,是一种类型的众生心目中的佛。还有一种类型的众生心目中的佛不是这个样子。一个真正明了见地的人,只会踏踏实实地面对周围的一切,把所有的事情都用心地做好。因为修行毕竟是多事!

为什么说修行是多事呢?如果你不多事,就不会修行。“道”本来无事,因为我们不明白道,才多事!学佛的人多数都是向往神通。什么是神通呢?你能把每天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处理好,就是神通,就是妙用!相反,身边的事情你不愿意做,不用心去处理,纵然你能口吐莲花,脚踏莲花,也与修道不相干!

所谓的“见地”,无非就是转变观念,端正心态。你的观念不转变,即便禅定功夫再深,佛对你而言也是不着边际!你以为禅定功夫深就能解脱吗?心不打开,观念不转变,你怎么解脱呢?思想境界是通过打坐坐出来的吗?是通过念经念出来的吗?是通过借事炼心,炼出来的!

前天晚上明厚师问了一个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智的人,他的见地到不到位(即究不究竟)?这个话题我早就想谈,有时候忘了,有时候记起来又没有机会谈。

几个月前,我们这里来了一位胖和尚,我叫他讲开示,他讲了几次,大家都说他讲得好。他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后来有几个出家人和在家居士说他已经明心见性了,达到佛的境界了!其中一个私下问我:一个没有明心见性的人,他的佛学见地是不是究竟的?

我说自古以来有两种讲法的人,一种是明心见性以后讲自己内在的心法,根本不需要看经典,他讲的思想自然符合佛的思想。另一种讲法的人,他既没有修行,也没有行愿,只是一个佛学研究者,譬如专门研究某一部经或某一部论,三五年下来,他对这部经或这部论有了自己的观点,他也能讲经,佛怎么说,他就怎么讲,再加入自己的一些见解。

你们说后一种人的思想正不正确?符不符合佛的思想呢?这种类型的人虽然有自己的佛学思想,但他毕竟是以某一部经论作为自己的佛学思想,他的思想始终超越不了这部经、这部论的框框。

同类推荐
  •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本性禅师认为:至善,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这至善,是世俗伦理与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纯美也就有了判断的基本标准。人类,毕竟是世俗的。趋向善,抵近善,需要过程、形式、方法。佛家给我们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闻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中,慈悲为先。而儒家,给出的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间,以仁孝为先。而基督教给的径,则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此际,以博爱为先。本书以此种方式,探讨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爱恋与婚姻。回归这一切的本源,衡量这一切的标准在于我们是否趋向善。我们从书中看到一位禅师在生活中的思考和修行。
  •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人生真谛。作者费勇教授结合20年的读佛心得,将《金刚经》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趣妙横生的精彩阐述,让您轻轻松松读懂佛经、感受佛法智慧,获得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变得平静、放松、喜悦和幸福。翻开本书,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收获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本书为读者精心搜集了最经典的禅宗小故事,每一则佛禅意蕴的故事都充盈着佛教智慧,蕴含着人生真谛。书中从禅宗故事和生活感悟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及生活中的各种困惑,通俗易懂,发人深思,有助于人们身心的成长和升华。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品味,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并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热门推荐
  • 闻葵寻金

    闻葵寻金

    李白就是这个学校的隐藏大神她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特殊技能——可以闻到别人的味道和情绪!不单单是普通的喜怒哀乐,还有焦急,紧张,吃醋甚至对方脑子里在开车她也可以闻得到。不过这种技能只能在近距离有明显效果,距离远了味道也就变淡甚至消失了。可是她却独独闻不到他是什么味道…
  • 一世独宠:专属太子妃

    一世独宠:专属太子妃

    【完结】她,现代金牌寻宝专家,睿智冷静,温婉端庄。他,万人追捧楚国太子,温润如玉,腹黑如墨。他暗恋她五年,默默看她与青梅竹马殉情未遂,终以三十二抬大轿娶她入宫,却不知娶的是穿越而来的冒牌货!大婚之日,分房而睡,霸占他席位的,竟是一只色眯眯的灵狐?相敬如宾多少日,对战情敌几多时。他以一生独宠,换她一世倾心。一声怒喝,赶跑她的美男粉丝团:妖孽仙尊、魔宫少主、冷面富少……他大灰狼变小白兔,卖萌装可怜,“雅儿,为夫昨晚没吃饱,快让我再吃一口……”【静曼朵朵】书友QQ群号:239510544。新书古言穿越言情《毒妃来袭:邪帝,一边去》欢迎围观!
  • 天运阴阳

    天运阴阳

    修道之人的报应,五弊三缺我犯鳏弊,千年僵尸,红衣女鬼,更甚至地府的鬼差都会在那些个最不合适的时间登场。然而在这个时间里一个天运与真运的掐架在人间拉开那令人蛋疼的帷幕。
  • 微小增刊励志篇-把命运交给一枚硬币

    微小增刊励志篇-把命运交给一枚硬币

    本书力求选出近两年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书中具体收录了《母亲的纽扣》、《失去四肢的泳者》、《生命拉力》等小说。
  • 突然的一天

    突然的一天

    一切都结束的那一天,人性再也没有了善良的一面。。在那之后,整个世界几乎都被他们占领了,如果被他们咬了,抓了,我们也会变成他们的一员。。我们只有逃,逃,逃……就算前面没有路,我们也一定要杀出一条路逃出去。。。即使已经没有了国家,没了社会,甚至,没了家庭,但,我们是兄弟,就算再怎么样我们也一定会走到最后,直到倒下来为止。
  • 穿越之后她总在蒙圈中

    穿越之后她总在蒙圈中

    某天,令人闻风丧胆杀手排行榜No.1的大佬沐青染穿越了。她以为是魂穿,结果是穿书。她以为是穿书,结果是快穿。她以为是快穿,结果是重生。沐青染蒙圈了:“……”她就穿个越吧,还特么这么复杂。大佬既来之则安之,不管到哪儿,都混得风生水起。日常打脸虐渣,吃喝玩乐,迷妹迷弟处处有。*洛久离:“染染。”沐青染:“你默默无闻守护我已经几亿年了,何必呢?”洛久离:“因为我心悦你。”
  • 冰封天堂之冕

    冰封天堂之冕

    科技越加发达,让人类愈发接近这世界的本源真理。然而,现实的终结,才是神话的开启,那是亘古永恒的天堂。千年前,冰川突兀降临,整个地球被封冻。千年之后,冰封中的人却再次醒来……
  • 一眼之念,一念执着

    一眼之念,一念执着

    一眼之念,一念执着。是时间的过错,让他们只能错过。他多想念她,她有多恨他。如若早知她会如此,他也绝不会后悔曾经选择她。人生若只如初见,他许她一生挚爱。
  • 永远的家园:土楼漫游

    永远的家园:土楼漫游

    历经沧桑洗礼的古民居应当进入我们关注的视野。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人类栖身居所的演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人类从居无定所到结庐而居,这一小步,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面对仍有幸留存在大地上的一座座古民居建筑,一个有历史感的人,不免会想到,那是时间的积淀,是文化的积淀,是先人劳动创造的结晶。
  • 废材逆天:废材大小姐

    废材逆天:废材大小姐

    一朝穿越,变废材?第一丑女?野种?看我冷曦言来颠覆世界!百万年来第一天才?有点兴趣,给我当当?“小言言,我头疼~”“找太医去。”“言言,我病了”某男无耻的缠着言言!!!“我既不是医师,也不是仙草灵药,你给我滚远点!”言言生气,地抖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