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000000004

第4章 今晚讲的才是无上大法(1)

打坐的时候,一上座就要往外呼气。气不往上翻腾,不浮动,不躁动了,你坐在这里,心才会清净,才不会打妄想。如果气往上翻腾,妄想就特别多。

在打坐的过程中,如果气还是往上浮,没有沉下去,那就还要往外呼气。直到把淤在体内的气呼干净了,吸气的时候,气才会彻底地沉下去。气不往上翻腾了,你坐在这里,一方面不容易产生妄念,另一方面也不会因为胃气不断上冲而导致打嗝。

在最初阶段,你每吸一口气沉入丹田,你的肚子都会自然地“咕噜”一声。过了这个阶段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现象了。气完全沉入丹田,人就不太愿意说话。因为一说话,就要把丹田的气拔上来,你会感到很累。反之,如果气没有沉入丹田,而是往上浮,你就会特别想说话。因为一开口说话,气就从嘴里释放出去了,你就会感到胸部很舒畅。这就是气往上浮的人特别爱讲话,气沉下去的人不爱讲话的原因。

当气沉下去,不往上浮了,杂念也就不容易产生,你动一个念头都会感到特别累。因为你动一个念头,就意味着把丹田的气拔出来。可是有的人气沉下去以后,马上就会昏沉。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深吸一口气,让它停留在丹田里,这样头脑得到了氧气的补充,就不容易昏沉了。

但是,千万别让这股气停留在胃部,一定要沉入丹田,停留在丹田里。如果你没有学会沉气的方法,让气停留在胃部,就容易引起胃胀、打嗝。你有意识吸进来的这口气是后天之气,这口后天之气停留在丹田里,就容易把先天之气压下去,使它转向后背,进入督脉,上升到头顶。头脑得到这股先天的元气,就不容易昏沉。

你们都看到过喷雾器,它的原理就是通过打气桶,把“后天”之气打进壶里,把壶里原本储存的水逼出来。我们可以把喷壶的打气筒比喻成我们的嘴,打进壶里的气就好比我们吸进丹田的气,喷壶里的水则如同我们体内先天的元气。我们体内先天的元气很难升到头顶,尤其是男同志,先天的元气一充足,就漏掉了!只有通过吸进后天之气,把先天的元气逼到头顶,才不会漏掉。但这是一套完整的方法,其中有一些技巧。你们不要听到这句话就回去随便做,出了问题就不好办了。

修了这么久还不会调理生理,又怎么能调心呢?佛祖讲“降伏其心”,我们现在连身体都降伏不了,我都为你们着急!

大家还是不知道用功究竟是念佛好,诵经好,还是打坐好。我曾经作过一个比喻,我问你们:你们说吃饭究竟是吃包子好,还是吃馒头好?是吃面条好,还是吃稀饭好?不都是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吃什么就说什么好吗?不能因为你爱吃面食,就说大米不好;也不能因为你爱吃大米,就说面食不好。

吃大米和吃面食都能填饱肚子,都可以强身健体。无论吃什么,都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方法。通过这个方法让身体强壮,有精力,能好好地工作。

有的人适合念佛,通过念佛容易达到专一;有的人适合念咒语,通过念咒语容易达到专一,不散乱;有的人喜欢通过打坐来对治自己的妄念。无论你采用哪种方法,它都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个方法使你达到一心不乱,让你能静心,入定,开智慧,这才是目的!

直到现在还有人说“念佛法门高”,也有人说“禅宗高”,还有人说“密宗高”!你不会修这些方法,哪一个对你来说都没有用!如果你说禅宗高,你不会用功,有什么用?或者你说密宗高,你也不会用功,又有什么用?你只会用念佛的方法,“念佛”对你而言就是最有用的、最高的!

可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都喜欢追求那些复杂的、“高”的!这些所谓“高”的方法你不会用,对你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最简单的方法都不会用,又怎么可能会用复杂的呢?如果你会用一种方法,所有的方法你都会用。

“方法”是死的,没血没肉,无情无义,它要靠一个活的东西来运作。这个活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这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活的东西。既然方法是死的,你怎么能说这个方法高、那个方法低呢?

如果你的智商高,给你一个方法,你会用,你就会说这个方法高;如果你的智商低,不会用,你就会说这个方法低。可能还会说其他的方法高。有的人说豆腐特别好吃,那是因为他喜欢吃豆腐;有的人说菠菜特别好吃,也是因为他喜欢吃菠菜。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嗜好、认知,妄加评断某个东西、某件事情,乃至某个法门。

无论哪种方法,只要能对治你的散乱心,对你而言,它就是最好的方法。无论哪种饮食,只要对你的口味,你就应该多吃;不对你的口味,你也不必说它不好,一文不值。我曾经说过,你认为是垃圾的东西,对别人来说也许是黄金;对别人来说是垃圾的东西,对你来说也许又是黄金。

念佛达到一心不乱,与你诵经达到一心不乱,有什么区别?你打坐达到一心不乱,与你念佛、诵经、拜佛、持咒达到一心不乱,又有什么不同?无论你采用哪种方法,能达到一心不乱才是最重要的!方法不是目的,是手段,一心不乱是资本,通过这个资本换出本来面目,达到西方净土,回归宇宙,这才是目的。

你可以不念经,不拜佛,不观想,不持咒,天天坐在那里念“苹果、苹果……”你也能达到一心不乱。但是天天念“苹果”达到一心不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的头脑里、心灵里充满了苹果的形象!因此祖师们为了让人们既能达到一心不乱,头脑里又充满了佛号和佛的形象,就主张大家念佛,或者诵经、持咒、观想,因为这些都与佛有关。

譬如你念“阿弥陀佛”,在念佛的同时,你的头脑里也充满了阿弥陀佛的形象。这样既能达到一心不乱,又能把阿弥陀佛的形象观想出来,种进阿赖耶识里,也就是种进你的“灵魂”里。你在诵经的时候,经里经常会出现佛的名号,也能把佛的力量种进你的阿赖耶识里。

如果你的境界很高,这些最基础的功夫都修好了,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你都能达到一心一意,身、心、物三者都能融为一体,没有“能修”的心,没有“所修”的法,也没有“被修”的果,这也是三轮体空的境界。果真能做到,就是佛的境界!

可惜众生的根器太差,难以调教,只能让他们种点因,培点福。所以过去的祖师们,你问他怎么修行,他一看你不是那块料,便懒得教你。他知道教你,你也不会,干脆让你去念佛、拜佛、念经,种点善因,培点福报。什么时候你的智慧开了,有一定层次了,能修上乘大法的时候,他才把“法”传给你。往往在最初阶段,他就给你最初的法。如果你连最初的法都不愿意修,都修不进去,修不好,给你上乘大法又有什么用呢?

念佛法门是最简单的,你只要多念阿弥陀佛,哪怕念十句有九句散乱,只要有一句相应,种子就种进去了!

问: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出现了地藏王菩萨的形象是怎么回事?

念什么都一样,是你自己的想象。你把地藏王菩萨的形象储存在心里了,所以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地藏王菩萨的形象就出现了。为什么有的人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的形象会出现呢?因为他对******的记忆比对阿弥陀佛的记忆更深,他没有把阿弥陀佛的形象录进脑子里,刻在心灵上,而把******的形象录进脑子里,刻在心灵上了。所以念阿弥陀佛的时候,******的形象就出现了。他以为******是菩萨、是神来了!实际上是他过去储存的记忆显现出来,播放出来了。

一个修行高的人在修道的时候,不会出现任何佛菩萨的形象。如果某位大成就者打坐的时候,什么观音菩萨来了,地藏菩萨来了,阿弥陀佛来了……说明离道还远得很,早得很!

刚才说的这句话,大家一定要听清楚,记清楚,这是指圆满成就的圣人才会达到这种境界。对于初学佛者,打坐的时候能出现佛菩萨的形象,已经让人非常高兴了!无论是真是假,只要出现佛菩萨的形象,对我们坚定信心都大有帮助。

佛菩萨没有固定的形象,他们是应众生的需求而显像。你说观音菩萨是男的,就是男的;你说他的脸是圆的,就是圆的,是尖的,就是尖的;你说他是鹰勾鼻子,就是鹰勾鼻子;你说他是蒜头鼻子,就是蒜头鼻子。中国人的观音菩萨都是蒜头鼻子,西方国家的观世音菩萨都是鹰勾鼻子。你说究竟哪个对?众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形象和喜好来塑造佛菩萨的形象。

我曾经讲过,佛菩萨不是某个固定的形象,他没有形象,只是一种力量。你与这个力量沟通了,你就可以成佛、成菩萨、成罗汉!为什么释迦牟尼是“佛”呢?因为他在修道的过程中,与道的力量相应了,也就是和宇宙最高的力量相应了,他就与这个力量融为一体了。这时候他就是宇宙的力量,宇宙的力量就是他。所以他能成为相应者、得道者、觉悟者,能成佛!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和宇宙最高的力量相应了,你就得道了,你就是圣人,就是“觉者”!

平时无论在念佛、静坐还是做事,身心都要高度放松。只有在高度放松的情况下,你内在的力量才容易与外在的力量沟通,融为一体。即使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也要让身体放松。你可以想象自己的身体彻底地松了,通透了,空了,消失了,就像烟雾一样飘散了,什么都没有了。这也是一种和宇宙力量沟通的技巧。

同类推荐
  •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有关《圆觉经》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圆觉经》的原文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讲解,变艰涩为流畅,化深奥为通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佛教经典。而大愿法师著作此书,除了是对金刚经的剖析和简易化,更是让读者们能证空性智慧,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同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热门推荐
  • 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本书站在现实的角度,从多个方面讲述“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的观念,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展开。
  • 郎骑竹马来萝莉请接招

    郎骑竹马来萝莉请接招

    你喜欢我么。某人看着某个打游戏的小女孩“不喜欢。我要打游戏。你别吵。”啪,电源掉了。“我跟你说,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我们负负得正。你如果真的不喜欢我我就追你追到你喜欢我的那刻为止反正我们互相折磨了以前也不缺这会。来日方长我们慢慢折磨。我喜欢你我就要追你我喜欢你很久所以你给我追你的机会黎落落,我喜欢你很久了。以后让我来守护你。”安静半刻。啪。杯子掉了。碎了一地“哇塞,齐达繁,你真是帅呆了”“所以你是答应了”“笑话我都喜欢你15年了诶。我怎么可能让我的小竹马落入她人手中”
  • 练级好难

    练级好难

    多愁善感的普通人周一峰,生前就路人一枚的文青。生后到了这个人人穿越的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他,看着别人眼里的羡慕和畏惧。只想大喊一声,我升级为什么这么慢。
  • 雪山行

    雪山行

    极北有峰,其名为雪,峰之高,不知几万丈也;化而为仙,仙之隐,不知匿何处也;忽而现,其体若擎天之柱,是山也,神兵将藏于一方,寻之者,天启也。
  • 病娇重生帝少轻抱

    病娇重生帝少轻抱

    你来了……言儿……别想跑……无论你跑到天涯海角,我都会……慢慢的把你抓回来……呵呵,我怎会让你一人……在世上生活呢!
  • 会员供应商

    会员供应商

    年轻人,你一味的努力是不会有前途的,只有冲钱才可以变得更强!PS:新书期间求推荐票支持
  • 幻呓之境

    幻呓之境

    在遥远的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里,一个精彩的故事正在发生。
  • 拂水惊梅

    拂水惊梅

    本国的三公主竟然在结婚的路上妥妥的逃婚了!丢下个令人艳羡的婚姻让她去收拾她不知这是个突发奇想还是早有谋划只知道自从跳下去之后她的人生便在坑与被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无毒不倾城

    无毒不倾城

    现代学霸夏子溪,医毒无双,一朝穿越丞相府次女---陌清妤。嫁与当朝最不靠谱的齐王为妃,不过没关系,好在齐王萧泠彻容貌绝伦,俊美无疆,留着养眼也好。大婚当日,陌清妤扛着萧泠彻步行进了齐王府。大婚第二日,婆婆看她不顺眼,罚跪一天,她的风流相公在花楼逛了一天她怎么这么命苦啊.....谁料自己的枕边人竟是个深藏不露的主儿,整天寻思的可不是美女花楼。“陌清妤,本王护你生生世世”“陌清妤,本王不做你的天,只做你的地,让你此生无忧无虑......”“萧泠彻,我要做你杀人的刀,囚人的链,不只是你的王妃。”“依你。”当自己为他付出所有,陪他问鼎天下之时,可他凤眸微冷的看着自己:“你此等卑微身份,如何与本王共坐这天下?”陌清妤毅然转身,此处不留她,自有留她处。谁料等来的却是赶尽杀绝.....再回首,她摇身一变天下第一毒女,杀遍天下奸佞负心之人。当她的销魂针抵于他的脖颈之时,他却对她说:“对不起......”她心未动,眼未眨,一根针残忍的穿透了他的心。“我倒要看看,你的心究竟是何等铁石之物。”
  • 血狱城

    血狱城

    在未来的200年后世界涌现出一批批的超能力者。最后究竟是谁能成为新时代的引领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