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000000039

第39章 根本智与后得智(2)

修行人脱离社会,脱离人群,脱离家庭,绝对不可能得到“后得智”。如果你仅仅得到根本智,没有得到后得智,它只是短暂地有用。倘若你的根本智不再三地打捞,就出去修后得智,你所修的根本智很快就会失去!当你走出山林,走进人群,一不留神,你的根本智就被摧毁了!

佛门里有这样一句话:众生的业力有多大,佛的智慧神通就有多大;佛的智慧神通有多大,众生的业力就有多大!要想成就我们的根本智,只有好好地修后得智。实际上根本智和后得智是一体的,不能分开来修。一个修行人的根本智出现了,他的后得智也会随之而出现;他的后得智出现了,根本智也会随之而增长。

许多学佛的人整天东奔西跑,舍弃工作,舍弃家庭,三年五年下来,一无所获!结果家庭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甚至连温饱都无法维持。这种现象太多了!如果我们仔细问问自己,会发现我们自己就是这种人!如果我们不出家,怎么维持生活?你开悟成佛了,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生活开支?

一个修行人如果不能安分守己,绝对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何为“安分守己”?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你是干什么的,就把自己该干的工作干好。你是种菜的,就把菜种好;你是工人,就好好地上班;你是和尚,就安心地当和尚,好好念经为众生祈福;你是当爷爷、当奶奶的,就认真地把你的孙子孙女带好;你是丈夫,就做个好丈夫;是太太,就做个好太太。这就是安分守己。在安分守己的基础上尽职尽责。

人不是孤立的个体,无论你怎么把自己封闭起来,你都无法脱离人群,脱离社会,只是把接触面缩小了一点而已。即使你在闭关,还是需要大家帮忙,还是要拖累别人。哪怕是一个人护你的关,你还是与众生有关系。

即便你自种自食,不要人护关,你还是与这个社会、与这个地球、与有形无形的众生有关。既然你受用了娑婆世界的一切,在你成道之后,离开娑婆世界之前,必须偿还这里的一切。否则,你是无法脱离娑婆世界的。

我们今天之所以来到娑婆世界,是因为两种原因:第一,我们欠娑婆世界的债,是来还债的。作为修行人,你必须接受这种观念,否则你无法修行。第二,这个娑婆世界有条件、有因缘,能促使我们修行,成菩萨、成佛。如果这个娑婆世界没有成佛、成菩萨的因缘和条件,我们就不会来到这里。就像我们能在这个地球上生存,是因为有阳光、空气、水、土等适合我们生存的条件一样。

只有通过不断地付出,才能把自己的身心修端正,修完善。也就是只有通过不断地接触人、事、物,才能完善我们的思想,端正我们的行为,我们才能渐渐与道相应,与佛菩萨相应。

“定力”不是道,只是成道的一个助缘。福慧也只是成道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问:修得后得智后,是否根本智也能修出来?

师:如果你真的得到了后得智,通晓了后得智,掌握了后得智,那是因为你已经具备了根本智。如果你不具备根本智,想获得后得智,千难万难!因为它们是一体的,互进互动的。通晓根本就容易掌握后得,通晓后得就容易掌握根本。

佛法的根本是要落在“用”上。所以一个人得到了根本智,只意味着他得到了少部分的力量,大部分的力量还没有获得。你有了定和慧,如果生不起妙用,可以断定你的定和慧不究竟,还没有到家。

我曾经和一位老师父讨论过,说佛法为“体相”,那么,什么为“用”呢?自性为用。在座的应该把这个问题带回去参一参!怎么开智慧?怎么集中自己的心念?通过什么方法、手段来对治自己的散乱心?“方向”指的是什么?哪一方哪一向,才是修道的方向?

这就像我们上学读书一样,先读小学,再读初中、高中,然后再上大学。你必须通过次第的学习,才能递进到大学。可是现在学佛的人全都走入了一个误区,犹如空中建楼阁,都不打地基!

如果你不修定,你的戒是守不住的;戒都守不住,你的定也生不起来。如果你不守戒,死死地修定,你的慧也无法产生。因为慧需要源头活水——戒与定。但是,现代的修行人连“死定”“死戒”都修不出来!其实,戒、定、慧是一体分不开的。

要通达自己的生理,再剖析自己的心理,让自己的身心达到平衡、协调,才能与道相应。可是现在的修行人连最基本的生理都不通,也从不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怎么可能入道呢?怎么可能与道相应呢?

往往当你幸运地碰到一位善知识、一位直性子的人,把你的内心世界说出几句,你还跟他吵翻天,说他跟你过不去,你跟他是恶缘。一个会投你所好、让你高兴的人,说你是“菩萨再来”,是“罗汉转世”,把你哄死了,你还说他是佛菩萨来给你印证的!

过去在禅宗里,如果有谁印证某某是佛菩萨再来,被禅堂的班首知道了,他会当众把你按在地上,香板会像雨点一样噼里啪啦地落在你身上,把你痛打一顿!打死了,就把你拖到禅床下,埋都不埋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给众生下毒,把众生毒死了,断了众生的慧命!

这种人是要下无间地狱的!什么叫“无间地狱”?无间地狱没有底,一直往下掉,没有出期。掉在一般地狱里的人,还有出头之日,堕入无间地狱的人永无出期。

在座的有的见过那位老“斋公”,有人问他:“斋公,我前世是不是修行人呢?我是什么转世的?”斋公就打他的脸,把他臭骂一顿!他从不告诉你,你是什么转世,你是不是修行人。

如果我说你是“菩萨再来”,实际上我是给你下毒,把你毒死了,把你的慧命断掉了!过去的祖师,乃至佛菩萨,为了方便度众生,只说你前世是个修行人,已经修炼过,以此增加你的信心而已。

真正的修行人,绝对不会轻易给人印证;你是某某再来!只会说你曾经修行过。我们经常听到某某活佛给人印证,都是断人慧命!

我们学佛的人总爱讲这样一句话来为自己开脱,来搪塞信众:“我收了信众的供养,只要好好修行就行了!”没错,你是好好地修行了,可是你既没有修进去,也没有修出来,你的修行又有什么用呢?就算你修进去了,也修出来了,你没有向众生回报你的法,你还是欠众生的!何况我们既没有修进去,也没有修出来,更没有向众生回报法!

我们接受了众生的财施、物施,就应该给人家法施。你以为教众生念念佛,磕磕头,烧烧香,打打坐,就是“法施”吗?你的“法”不能令众生解脱,只能让众生步入歧途!

佛门中讲,我们受了众生的财施、物施,就应该给众生法施。这个“法”,指的是能令众生解脱的法,否则就是邪法!

问:如何抉择自己是出家还是在家修行?

师:没法决定。你的慧眼没有打开,只能跟着感觉走,看你的因缘到哪种程度,也就是哪种因缘出现了,就跟着哪种因缘走。如果你真想修行,就没有必要出家;如果你想混饭吃,我告诉你,最好出家,因为出家是最容易混饭吃的!

但是我告诉你,出家人十有八九是要下地狱的!如果换一种让大家轻松一点的说法:十有八九要进“三恶道”。祖师们说得非常清楚:我们接受了信徒的供养,就必须成道。你能修道还不行,还必须成道。否则,你是还不清的!

问:在家修,是不是就不会“十有八九下地狱”?

师:在家不会。因为你没有受十方供养,你没有弘法的义务和责任,你也没有让信徒误入歧途。出家人一方面是受十方供养,另一方面又没有开悟成道,弘扬佛法,而且教人的都是邪法。所以过去的人说“地狱门前僧道多”,没听说“地狱门前居士多”!

居士吃的、用的都是自己的。和尚吃的、用的都是信徒的,可是你又不修道。就算你修道了还不行,还得成道。许多人认为我们出家人的根本是“修道”,实际上你的根本不是修道,而是“成道”!你成道了,还要“弘道”才行。成道是自受用,弘道才是他受用。

人家给我们“财施”,我们给人家“法施”是对换,只有这样才互不相欠。如果人家给我们财物,我们没有给他法,甚至给他的不是正法,来世就要变牛变马来还账!很多人说“出家有功德”,你有什么功德?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弘扬佛法,永远都没有功德!只有明心见性了,再弘扬佛法,才有功德!

过去没有得道的修行人,用什么办法报答那些供养的人呢?他们没有“法”给对方,也没有“道”加持这些供养的人,通常是用抄经的方式来回报对方。过去的印刷术很不发达,笔墨也来之不易,有的修行人就刺自己身上的血来抄经,送给那些供养的人。

因为他不敢讲经说法。他知道自己没有开悟得道,讲出来的法只能是邪知邪见,让人误入歧途,所以他就抄佛经给供养的人读。意思是你不要听我讲,你看佛讲的。如果你看不懂,我读给你听。我没有法给你,可是我有经给你。现在的人相反,剃了头就成法师了,就能讲经说法了!

所以净空法师很懂讲经,他从来没有讲自己的经,都是讲佛的经。譬如讲《弥陀经》《楞严经》《地藏经》《华严经》,他从来不敢像其他法师那样,不按佛经讲,而是老老实实、有板有眼地讲佛经!只有过去大开悟的祖师才敢抛弃佛经,讲自己内在的心经。

将来大家出去,这就是一种办法。自己内在没有心经,就拿着佛经讲。佛怎么说,你就怎么讲。你理解到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不理解佛经的旨意,就读给别人听,由人家自己去理解。你不会讲佛经,就讲“五戒十善”,这是做人的根本。

现在的出家人见了面不仅不愿意磕头,连合掌鞠躬都不愿意,就点点头,甚至头也不点,脖子一扬就过去了!这可能也是一种改革,改来改去,大家都认为这是对的。突然有一个人把正确的、最古老的做出来,大家都说他是歪门邪道!

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你一个人那样做,你肯定会被认为是歪门邪道。要么你就把自己关起来,在自己的房间里怎么搞都行,没人说你是歪道!

一个人做什么都要具备道德、品德、行德。这三者,一个是体,一个是相,一个是用。三者既是一,又是三。要连在一起用啊,不能分开!

同类推荐
  •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有关《圆觉经》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圆觉经》的原文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讲解,变艰涩为流畅,化深奥为通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祖师禅:做个不受惑的人

    祖师禅:做个不受惑的人

    本书将参禅的观念、方法和心态做了系统化的说明,旨在引导读者了解和参修祖师禅法,使读者可以在现实的环境和身心现象中,自由自在地活出精彩人生。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经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佛经是佛教文化的源头,要想走近佛教文化,必须对佛经有所了解。但佛经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得道高僧、佛学专家,穷其一生,也难识其万一。佛教故事选择了浩瀚佛学故事中的一些容易理解且有故事性的经文,用说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佛经故事大多是以人物、动物,佛事、世事为主题,无不处处寓意学佛信佛,劝善向善,戒贪惩恶,而又不离开佛教的本意。
  • 伊斯兰传统下的人权

    伊斯兰传统下的人权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有五章内容:第一章阐释伊斯兰教人权传统的特色;第二章着重讲述《古兰经》关于人权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教导;第三章借助非穆斯林在穆斯林社会中的生活经历,深入阐释前述第二章的人权原则和教导;第四章专门讲述穆斯林传统社会的变迁;第五章重点论述代表性的国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第二部分包括摘选的伊斯兰传统相关人权的一手资料、穆斯林世界一些重要思想家和活动家的传纪概略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游戏世界任我游

    游戏世界任我游

    林轩能够向MC世界里随意穿梭?是时候给大家看看一立方米的金块啦!
  • 金钱攻略宿主是天道

    金钱攻略宿主是天道

    作为天道,自然是一个无敌的存在。但身为天道的浅归却是一个有点精分,有点二,而且极不负责任的天道。于是浅归在被自己的一缕意识下达天雷被劈了后,绑定救世系统小七,开始了她的拯(祸)救(害)六界之路。(无cp,不喜误入)
  • 只存在于我眼中的你

    只存在于我眼中的你

    2035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迎来了AI时代,各式各样的智能AI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作为一名杂志社签约作者,过着人们眼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在我的心里,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直到有一天,一个名为艾米丽的独立AI进入了我的视线,有什么……正在悄然改变着。
  • 农家悍女

    农家悍女

    万能高材生穿越了,不是公主,不是皇后更不是杀手!她成了乡村傻女,聪明睿智,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他是老实厚道的村长,笑里藏刀,奸诈的千年老狐狸!当傻女与村长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夫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灵帝

    暗灵帝

    讲诉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李海,一次爬山团建中,下雨天路滑,意外跌落一个山洞中,得到一个珠子,故事也由此开始了。
  • 腹黑总裁的虐心爱恋

    腹黑总裁的虐心爱恋

    他说他爱我,说陪我终老,却因为她的一句话弃我于婚礼现场,陪她余生,那么现在又为什么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是嘲笑我的落魄吗??为什么在我的世界再次出现,我不敢再相信爱情,只因曾经难以回首。初入新公司,竟惨遇腹黑上司,就是一座千年冰山,偶然的相遇,竟发现我的人生不过是一个笑话,真是可笑,为什么瞒着我,为什么欺骗,你和他是什么关系,呵呵…
  • 梦太过遥远

    梦太过遥远

    真实的故事,,最多人物名字变化一下,其他基本不变。
  • 雪若浮华

    雪若浮华

    斯诺,超强大国的贵族小姐。常年女扮男装,腹黑爱搞恶作剧,玩世不恭的外表掩盖着深沉的愁绪。德贝斯特,富庶国家的王储。阳光开朗,聪明绝顶又有点小幽默,如此天之骄子却是个喜欢披豹纹披肩的怪胎!傲娇女和温顺男也会纠结的爱情,弱气公主与强势贵族之间的暴汗友谊,还有双胞胎弟弟也要插足的缘分,王公贵族才有的浮华?羡慕?这什么烂校园生活嘛!全乱套了!PS:属于单元式故事,也有自己的主线,但求开心,笑一笑就好的小白文。希望大家喜欢!
  • 贝贝是条狗

    贝贝是条狗

    贝贝是条狗,可她是一条非常聪明的狗,甚至比很多人聪明。这本书就是以贝贝为主角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