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2900000024

第24章 建筑(4)

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的蓝田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人类文明的一页。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先后在西安定都,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作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安的名称经历了几番变化,西周称为“镐京”,秦代称为“咸阳”,后秦称为“常安”,隋代称“大兴城”,唐末五代叫做“新城”,元代叫做“奉元”。而其中使用时间最长的要算“长安”了。长安不仅是城市的名称,更加代表了时代风貌。

秦咸阳城遗址在今天西安市西北25千米处,因“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商鞅变法时期秦孝公迁都于此,直到秦朝灭亡,前后140余年。秦始皇扫六合、统天下,在此过程中不断兴建宫殿,竭力体现一统天下的辉煌胜利和自豪感。咸阳城的规模也空前壮大,宫殿建筑与借助驰道、复道、甬道等交通设施和城市的中心区连为一体,组成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群。宫殿建筑是帝王的象征和政权的标志,秦始皇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力量精心建造宫殿,全力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短短时间内形成了以原咸阳宫为主的渭北宫殿群,以兴乐宫、信宫和阿房宫组成渭南宫殿群和六国宫殿群,且规模宏大、金碧辉煌,虽然广建宫殿、横征暴敛的行为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秦宫也被烧毁,但是秦宫效法天象来设计宫殿的思想,不仅显示了帝王与天比肩、唯我独尊的恢宏气势,还增加了这座城市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情调。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帝位,开始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开始在渭河以南、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命萧何建造未央宫,同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惠帝时开始修建长安外城的城墙,先后征发了14万人筑墙,历时五年。汉武帝继位后,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在城南开太学,在城西扩充了秦朝的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官等。至此,经过近一百年的兴建,汉长安城的规模始告齐备。在西汉的200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繁盛一时。汉平帝元始二年(2)时,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便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起,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开皇三年(583),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

隋朝灭亡后,唐朝继续在此定都,并更名为长安。唐代长安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全城呈长方形,周长70多里,总面积是今天西安旧城区的7倍左右。城墙宽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筑,城门处的墙段还砌有砖壁。宫城是宫殿区。唐朝皇家最初使用的宫城是太极宫,太极宫位于全城北部中间的地方,显然是为了表达唐朝皇帝至高无上、面南称王的威仪。634年,唐太宗在宫城东北皇家园林中另修了一座永安宫(后改名为大明宫)。唐高宗时曾两次扩建大明宫,并从太极宫搬到大明宫居住。从此以后,除唐玄宗外,其他唐朝皇帝都在这里起居听政。大明宫的前殿名为含元殿,是当时长安最雄伟的建筑,东西宽70多米,南北进深40多米,夯土台基高3米多。站在含元殿基址上居高临下,举目四望,风物满眼,可以体会到杜甫的“蓬莱宫阙对南山”的开阔境界。唐代长安还有一个宫殿群,名为兴庆宫,宫中种植了许多牡丹花。相传有一年唐玄宗携杨贵妃在此赏牡丹,唐玄宗命李白填写新词交李龟年演唱。李白当即挥笔而成《清平调词》三章,其中一首是:“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对杨贵妃满是赞美之词。但古长安城下水道铁滤网由于高力士挑拨是非,使杨贵妃对李白很不满,阻挠唐玄宗重用李白。唐玄宗是个风流天子,晚年沉湎于酒色。他并不满足于长安的豪华宫殿,因骊山脚下有温泉,又将唐太宗时在此营建的汤泉宫大肆扩建为华清宫。一座座宫亭苑宇,分布山上山下,著名的长生殿、朝元阁、集灵台、宜春亭等都围绕着华清宫兴建起来,一片金碧辉煌。诗人杜牧所写“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诗句就是对这种辉煌景象的生动描述。华清宫成为大明宫、兴庆宫的别殿,也成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及一些宠臣权贵们游玩享乐的好去处。皇城又名“子城”,位于太极宫之南,是中央官署所在地。在那里的南北7条街和东西5条街之间,分布着尚书省、太常寺、鸿胪寺等许多官署。外郭城占地广阔,划分为108个坊,遍布寺院、府第和民宅,还有两个市——东市和西市。东市有220个行业,邸(货栈)、肆(店铺)栉比相连,“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同样繁荣,许多西域胡商和波斯、大食等外国商人多聚居于此。长安城内的街道宽阔笔直,著名的朱雀大街宽达150米。以这条大街为中轴线,东西两边的建筑形式完全对称,南北11条大街和东西14条大街纵横交错于各坊里之间。大街小巷两旁栽种着多种树木,其中以槐树最多,宫城、皇城里栽了许多梧桐,环境都十分优美。唐代长安继承和发展了以往城市建筑的传统,同时又给后来封建王朝的都市规划创造了典范,如明清时代的北京。就是参照唐代长安的规划设计发展建造而成的。

880年,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军曾占领长安,并建立“大齐”政权,但很快失败。904年,手握兵权的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并强迫长安城内居民一起东迁。临出发前,他下令拆毁长安的所有建筑物,长安城被彻底破坏。此后,长安不再作为国家首都,人口也大为减少。从唐末经五代、宋,直到元朝,长安城一直很小。唐时的宫城和外城被破坏无余,只剩下皇城那么大的地方。

1090年,宋朝政府将在唐时刻成的《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等名家的书法石刻搬到当时长安府学的北部(即今天西安碑林所在地),同时修盖了保存碑石的房屋、廊庑和碑亭等建筑,形成了西安碑林最初的规模。明代曾为缺损的石经补刻了字,并将变浅的字重新刻深。清代曾整修了碑林房屋,采取了保护措施。解放后,人民政府又不断地对其整修、扩大,增加了大量新出土或新发现的碑刻,并对全部碑石按时代和类别进行了调整。西安碑林现展出从汉代到清朝各个时期的碑石1000多块,不愧为书法艺术的宝库。

唐代以后,长安虽然不再是国家的首都,但在军事、交通、商业贸易上仍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大西北的首府。1369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克奉元城(即长安城),同年又改元代的奉元路为西安府,从此历史上首次出现了“西安”这一名称。明代西安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修起了高大的城墙。西安城也进行了一定的扩建,扩建后城墙高12米,顶宽12米至14米。城墙每隔120米修一座突出城外的敌台,敌台上都修有驻兵的敌楼。明代西安城既是一个严密的防御工程体系,又是我国目前仅存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堡,因而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遗留至今的明代建筑,如城门、城墙、瓮城、箭楼、钟楼、鼓楼等,都得到当地政府的妥善保护。

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定国号“大顺”,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末年的赤眉、绿林军和唐末的黄巢军之后,又一次在西安出现的农民起义军政权。至今西安一带还流传着许多有关李自成的故事。

西安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拥有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明代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堡。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等诸多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洛阳古都

洛阳位于黄河中游以南的伊洛盆地,东有虎牢关险地,西有函谷关要塞,北依邙山,南对龙门,伊、洛、餭、涧等河蜿蜒穿行其间,自古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说法,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建都立国的理想之处。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朝代先后在洛阳建都,因此它有“九朝古都”之美称。从东周到后唐,在长达1000余年的时间里,洛阳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曾活动在这里。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洛阳一带劳动、生息。远古传说中,有一个“河图洛书”的故事,说的是伏羲氏从黄河里得到一张画有八卦的图,能预知先兆,推算吉凶;大禹在治理洛水时,得到一块刻有文字的龟壳,上面以九为最大数,他就把天下分为九州。另外,还有黄帝、尧、舜曾在洛水一带活动的传说。这些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洛水一带就存在着文化相当发达的氏族部落。从考古发现看,大约在六七千年前,洛阳一带就已进入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在5000年前父系氏族公社已经形成,当时伊、洛、鳇、涧两岸,散布着许多原始部落。

洛阳城市的真正兴起,始于周公营建洛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周武王曾打算迁都洛阳,但由于他很快就死了,没有如愿。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后,政权由周公掌管。不久发生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朝贵族叛乱,周公经过三年东征,镇压了武庚叛乱。此时,他更加意识到洛阳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于是他请求周成王迁都洛阳,得到成王的同意。他派人把九鼎(一种象征王权的重器)从商朝旧都殷(今河南安阳)迁到洛阳,作为定都的前奏。周公和召公动用了大批奴隶经过艰苦的劳动,很快营建好了洛邑。自此,西周有了两个都城,西边的镐京称为宗周,东边的洛邑称为成周。事实上,周公营建的洛邑有两座城池:西面的一座叫王城,方圆有30里,建筑井然有序,四面各有3门,共12座门,城内有经纬道各9条,王宫筑在中央大道上。左边是宗庙,用来祭祀祖先;右边是社稷神坛,供王登基典礼和祭祀天地神灵之用。前边是朝会群臣诸侯的殿堂,后边是商业市场。由此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有了较合理的布局。全国解放后,为了保护古代遗址,在这里开辟了一个王城公园。东面一座叫成周城,略小于王城,又名下都,位于王城以东10多公里的地方。史书上有“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的记载。春秋的时候,周敬王曾逃到这里避难,并加以扩建。后来成周城曾是东汉、曹魏、西魏、北魏四个朝代的都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这是正式在洛阳建都的第一个王朝。东周时代的洛阳,有“天下名都”之称。这里住着许多手工业奴隶,设有许多宫、私作坊,手工业相当发达。近年来在洛阳一带就发现了制陶、石料、骨料、铸铜等作坊遗址。作为西周陪都和东周都城,洛阳揭开了其城市发展历史的序幕,而且为古代中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秦朝时,统治者在洛阳置三川郡。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初期,曾在洛阳建都5个月。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军曾先后占据洛阳,洛阳还一度做过更始政权的都城。直到东汉时,洛阳才又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首都。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后,首先兴修水利,在京城挖了一条阳渠,又派人整治了汴河。这样,洛阳的漕运便与鸿沟水系相连。江淮地区的粮食可以沿河直送京都,使东汉王朝有了较稳定的经济基础。东汉洛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这座古城有12座城门,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南北二宫,皆金碧辉煌。宫城以外,有纵横24条大街,每街都设有两个街亭,负责管理。明堂、辟雍、灵台,是当时洛阳城郊的三大重要建筑,分别作为祭祀祖先、皇帝行礼和观察天象之用,规模宏大,雄伟而又庄严。当时洛阳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城市有三个交易市场,“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当时洛阳设有东观、白虎观、平乐观、兰台、石室等藏书馆和研究机构,城南设有最高学府——太学,学生多达3万多人,里面讲堂宽阔,仅学生宿舍就有1000余间。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洛阳被董卓焚烧,东汉以来经营150多年的一代名城被毁于一旦。

曹魏、西晋都以洛阳为都。魏晋洛阳城是在东汉都城的废墟上兴建起来的。经过魏晋统治者的多次整修和扩建,洛阳又恢复了昔日的盛况。当时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宫城和金墉城,人口也逐渐增加到11.44万户。西晋统一全国后,经济有所发展,京都洛阳物质丰富,商业发达,富商大贾很多,连一些官僚贵族也经营商业。

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动乱之中,洛阳又一次遭到毁灭性的破坏。494年,统一了北方的北魏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北魏时的洛阳城,是在魏晋都城的基础上重建的,规模比魏晋时更大,史书称其“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宫殿集中建在旧城中部稍偏西北的地方。宫城以外修建了322街坊、220里弄,全城有10.9万多户。有三个热闹的市场,其中四通市是国际贸易市场,这里住着万余家从中亚细亚以及大秦国来的商人。北魏盛行佛教,洛阳佛寺林立,多达1300多所。位于宫前御道西的永宁寺和东汉时创建的白马寺最为著名。永宁寺内有一座高达60丈的佛塔,几十里外都能看见。位于洛阳城南25里的龙门石窟也是北魏时开创的,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诸朝,相继大规模营造长达500多年。龙门石窟艺术绚丽夺目,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但魏孝文帝死后不久,北魏王朝瓦解,兴隆了40多年的洛阳再次遭到践踏而变为废墟。

同类推荐
  • 句典

    句典

    《句典(经典·珍藏版)》是一本关于中华传统语言的精彩汇编,也是了解古代文化、传习古代经典、掌握古人智慧的优秀普及本。本书可谓妙趣横生的语言储备库:哲人慧语,应对妙语、嘲戏绮语、村言野趣,谐谑调侃活生生的语言文字和故事,都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这些警语妙言经过智者高士的巧妙概括,既显得高度精炼,又极易触动人的心灵。随手翻过,珠玑遍拾,让人不知不觉间激活思维,从政汲取鲜活的智慧营养。
  • 安全灯谜集萃

    安全灯谜集萃

    本书收入的各类安全灯谜,为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安全题材为谜面,下编以安全题材为谜底,为了便于读者对灯谜的理解,作者对大部分谜作加了简注。同时,为了普及灯谜知识,帮助读者提高猜谜、解谜能力,作者专门编写了《猜灯谜的基本方法》和《猜带“格”灯谜的要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24种猜谜方法和36种谜格知识,每种猜谜方法和谜格知识,都用3条灯谜为例进行讲解,形象直观,易懂好记。
  • 韩国文化彼岸花

    韩国文化彼岸花

    本书作者在韩国任教两年,《韩国文化彼岸花》是作者在韩国两年间的见闻实录,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文字介绍韩国的基本常识、韩国政治、韩国人的休闲和旅行、韩国的价值观、韩国经济、韩国教育、家庭等文化现象逐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文字生动活泼,可以让大家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今天的韩国,并能够使读者了解韩国社会的全貌。
  •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印百川,这溪流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余年来,它以灿烂的形式,被认为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种之一。
  • 九成宫雅集

    九成宫雅集

    麟游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在我国最早的《诗经》中,就有多处关于杜水、漆水流域民生的描写。从秦时设县制以来,各种文化现象普遍盛行,特别是隋唐两朝四帝十九次驾幸九成宫避暑消夏,历时83年时间,麟游一度成了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唐代王维、杜甫、李商隐等诗词泰斗,随帝王临幸九成宫,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到了宋元明清,麟游都有文人雅士莅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佳作。可以说,麟游县的历史,是一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是我国诗词文化的缩影。
热门推荐
  • 明月三国

    明月三国

    主角跟随潮流穿越了,系统也是有的,还是当下很流行的召唤流,不过却只能召唤12个人,统帅岳飞,李靖,徐达。智力,刘基,赵普,房玄龄。武力李存孝,杨再兴,冉闵。政治王安石,张居正,王猛。
  • 绔纨公子:玩转古代

    绔纨公子:玩转古代

    她叫云淼,是21世纪全球公认的第一学霸,智商在200以上。腹黑是她的性格,玩世不恭是她的代名词!可能是她坑人太多......遭了报应,穿了......云淼邪魅一笑,穿了咋滴,爷照样玩儿的风生水起,女扮男装,左手拿银针,右手捞妹子,玩转古代!
  • 混天路

    混天路

    若不是师傅,十一年前叶天就已经死了;若未入修道一门,此生就算碌碌无为也就算了,既已是修道之人,那便要看看,这世上,有没有仙。
  • 心为缘起不知悔恨晚

    心为缘起不知悔恨晚

    人群中一眼看到你,余生都是你,遇见是很美的事,爱上你是注定的。小叶对不起我后悔了。阿澈你很好我爱你。如怜上苍待我不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和超级大佬隐婚了

    我和超级大佬隐婚了

    (宠文,超甜无虐)“绵绵,嫁给我,你会得到一个有钱有颜,还能帮你虐渣渣的绝世好老公。”一不小心,乔绵绵惹上云城身份最尊贵显赫的男人墨夜司。很快,全城的人都知道曾扬言终身不娶的墨少娶了个心头宝回来,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婚后,墨太太忙着拍戏,虐渣渣。墨先生忙着宠老婆,宠老婆,还是宠老婆。下属:“少爷,少夫人今天打了影后程菲菲一巴掌,把人家都打哭了。”男人皱起了眉头:“又打架了?不像话!告诉她,以后这种事情交给我,别把自己手弄痛了,我心疼。”下属:“少爷,外面传言少夫人嫁给了一个糟老头子。”隔天,国民男神墨夜司便召开了全球记者会,高调宣布:“乔绵绵,我老婆。她是我这辈子最爱的女人。”
  • EXO之再次遇见你

    EXO之再次遇见你

    我从不担心你会走去更远的地方,看见更美的风景或是遇上更好的人。因为那是属于你的幸福,只要能让我知道你很好,那我也会很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诛

    天诛

    身负远古妖龙精血的楚枫,从小跟在师父身边除魔卫道,殊不知他只是被视为一颗棋子而已!以命为引,为师父点燃七星灯引路,仍逃不出生死的轮回!是妖魔?是鬼怪?还是那个隐藏千年的阴谋?血战僵尸、恶斗生化兽、探秦皇秘陵,当集齐四象玄玉试图阻止人道沉沦之际,一个千年的阴谋却渐渐的浮出水面……
  • 妖灵种

    妖灵种

    科学崩坏,魔法复兴。完全不同的新时代即将到来。沉睡万年的异族纷纷苏醒,人类面临最为艰难时刻。拥有着最恶血脉的特异少年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如何的影响呢?是顺应本心还是为爱而战,少年夏空将会面临的是怎样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