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60500000018

第18章 屯田和县

和县,位于淮南郡南部,西南接居巢,南临长江,北部为丘陵一带,与东城为邻,中南为长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易于耕作。自黄巾之乱后,和县民户多有逃逸者,刘繇与袁术争扬州,皆迁民以归己治下,和县及周边于是为此一空,田垄具荒。因此袁耀迁诸县流民屯田于此。

建安元年六月淮南郡和县府衙,天气炎热孙权已将衣袖挽起,左手举着一个大大的水囊一口一口的喝着,另一手则在挂于屏风上的地图上指指点点。

“子旻,和县东北连接东城?”孙权问道。

“是也,仲谋且来帮我计算下屋舍消耗与耕牛农具分配”,袁耀回应道,顺带提出让孙权帮忙。

“仲谋?仲谋”,袁耀见他不回应,再度呼喊了两声。

“嗯,啊,子旻何事?”。孙权回应过来。

“且来帮我计算下屋舍耕牛与农具,五万户流民所用,颇为头疼”,袁耀重复了一遍。

“呵,只怕袁家与此间士族对寿春诸县所空土地亦头疼不已”,孙权走了过来,取笑道。

“仲谋若如此,则不复为友”,袁耀将竹简递给他,他对孙权讥讽世家,豪族已颇为习惯,孙权也最见不惯他们占拥粮自据,侵占田产,逼迫农户为仆。

“东城可有一名士鲁肃?”,孙权接过书简问道。

“前几月鲁肃率民众投东城避贼,其人慷慨有节,父亲慕其名声,欲聘其为东城长,想来使者也已过去”,袁耀想了想说道。

“明日我去拜访下这鲁肃”,那是朕的大都督,孙权心中得意,鲁子敬,献出连刘抗魏,占荆襄,江东以观天下的肱骨之臣。

“稍待几日,我与仲谋同去拜访,还是先安排好屯田事宜吧,孙郎将”,袁耀苦笑一声,又将一竹简递给孙权。

孙权也不回话,接过竹简后看了一遍,起身去院中,折了一根树枝,拔取小枝和叶子就在地上算了起来,偶尔来添上几笔简体字在旁。

袁耀起身而出,见他在地上演算,却认不出这阿拉伯字符,只看出是一种记符和删减笔画后的简体字。问道

“仲谋画的是何种符号,这字如何又删简去几笔”。

孙权听到他话,将阿拉伯符号介绍给他,见他略有思索,心中则想着如何解释这简体字。简体字日后是势必要推行的,造纸术领先世界几千年,而建国后文盲数却高达百分之八十,除了闭关锁国落后等一系列因素外,汉字复杂难记确是最为关键,删减之后无疑容易许多。只是日后如何推行是好,世家大族恐怕是坚决反对这项改变的。

“仲谋,这零是何物?”,袁耀思虑一番,还是想不通这零的意思。

孙权哑然失笑,他以为袁耀会问简体字,心中却没想好,没想到他居然问零。只是中国零用的早,概念反而模糊,易经有言,‘无名,天地之始’,‘一生万物’。却也总混淆了一和零。

孙权强行解释了一番,袁耀似懂非懂,孙权只好说且如此用即可。

算盘未出现前,单纯依靠算筹效率太低了,即使出现后,还得有高手才能使用算盘快速计算。

孙权又将四则运算讲了一遍,袁耀倒是轻易学会了。有了为人师表心思的孙权正打算将方程式几何传授一下时,忽然哂笑了一下,自己这位大舅哥人生已如此艰难,还是莫要害他了。心思一动,却是想出了推行简体字的办法。

孙权走出房门,唤士卒过来,带他前去流民营地,士卒领命,带他而去,留着袁耀在府中用竹简上的数据练习使用数字。

来到营地后,孙权招呼过十户流民,取出半包糖来。

在地上分别书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字。

说道:“我孙仲谋即为屯田中郎将,今日与众位且做个游戏,这是十个字,一至十,一会我详细解释,一个时辰后问答,第一取糖一半,第二再取剩余的一半,依次而取,能者多取,不过四五次后只怕糖已取完,如何?”

众流民见此,见糖雪白,不知何物,糖业见过,颜色黑褐,不由心中惴惴,倒有几人见孙权为人平和,跃跃欲试。

孙权见此,宽慰道:“不过十个数字,多者不过三四笔,此物甚甜”,说着沾了一点放入口中,故作陶醉。

几户流民见此上前拜道,愿意一试。

孙权将数字一一介绍与他们,末了又画了个圆,说此是零,即无。

几户流民分开,各自在地上画着,有忘记的,胆大的过来再次问孙权,孙权也温和回答,于是逐渐都又过来问询,孙权无奈,只好又解释了一遍。

流民散开又继续记忆,孙权也不好走过去点评解释,有违公正,只好一旁站着看他们记忆。

一个时辰匆匆而过,孙权将地上数字抹去,见众人也没什么小动作,让众人站成一排,分隔三步,不得偷看左右,他走开五六步,开口随意说数字,众人则蹲下书写。

孙权将自己后世的手机号一个一个缓慢的念了出来,眼睛则盯着众人,看他们一一书写,然后他们后退三步,自己在地上重新写下一到十加零十一个数字。

低头一一看过,两人并列第一,全对,三人并列第二,错了一个,其余大多错了三个,四个。

实验结果不错,简单数字容易记忆,只是分糖有些难,无奈只好再掏出一包糖,大致按照半包糖分了又分,总算分与众人。又对众人说道:

“今日之糖但凡有他人或士卒敢索取者,我必罚之,明日还来”,说罢转身离去,也不管那些人尝试过糖后的喜悦。

回到府中,见袁耀已将几卷竹简计算完毕,人还在地上又演算了一遍,走上前来,将简体一至九写在地上,讲解与袁耀。

“子旻,你说讲授士卒学些删减过后的字如何?”,孙权问道。

“有些用处,但总归不大,士卒往来拼杀,或运器械,自有粮草官随军计算,纵学字也无所用”,袁耀说道。

......孙权默然无语,这个士族豪强的年代,寒门尚且难以为官,从军队基层推行简体字似乎并不容易。

同类推荐
  • 帝国建立在火与剑之上

    帝国建立在火与剑之上

    为什么!我会穿越到二百年前的欧洲!因为你的愿望就是要来这里啊。为什么!这个世界的将军都这么强悍!因为各个时代的最强者都在这里哦。那我怎么办!我身为一个小国的国王征服不了他们啊!没关系没关系,身为穿越者,最擅长的就是改变历史不是么。哦?有道理,那么,我就来改变一下历史好了。
  • 梦归红楼1

    梦归红楼1

    梦里歌唱千百回,回首往事随风逝。繁华落尽,烟柳飘逝,大千世界,莺歌燕舞,道、佛、儒三家,了却多少年少轻狂,愁尽多少失志少年。余庆之争,诸国之战,何时能合?红楼之下,花红柳绿,歌舞升平,怎知:覆巢之下,完卵不存。国与家,家与国,一方是红楼世界,一方是诸子夺嫡,另一方又是王国争霸,血与泪的故事,爱与恨的故事,家国天下的故事!
  • 王之命

    王之命

    一个平凡人穿越到秦朝,当起神棍忽悠项羽,恶搞赵高,给刘邦仍黑砖!是的,多了那几千年的见识如果还玩不转秦朝,那就找豆腐碰死吧!
  • 一个男人的长城

    一个男人的长城

    此雄书一出,天下莫不雌服,《易中天品三国》委身为妻,《明朝那些事儿》甘做小妾,只有《狼图腾》尚可称兄道弟,被称为“男人必读,女人必懂”的奇书。作者足迹曾遍至长城沿线百八十州县,深受胡风影响,故首次以少数民族枭雄匈奴冒顿、突厥颉利、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大男人为主线,书尽这千年长城的万里杀机、奇谋诡计、帝王将相、军功英雄,道破男人好斗尚武之本性,弘扬正能量,再筑长城脊梁。文章语言嬉笑怒骂,笑侃历史,却又一针见血,道破实质,是读史明智的最佳阐释。
  • 魏武传奇之明哲保身

    魏武传奇之明哲保身

    世道复杂,很多东西要经历了才懂,两世为人,明哲保身。
热门推荐
  • 变成妹纸之后

    变成妹纸之后

    裴清清当了十几年的伪娘,在某日众望所归,终于变成了真妹子(雾),爹娘一脸欣慰,亲妹纸表示:“老哥,你性别终于对了。”(大雾)神马鬼!裴清清表示,伦家原来可是货正价实的真汉子好咩。不过,当女生貌似也不错咩。o(*~▽~*)o这是一个娇弱伪娘成长为高冷(雾)女汉子的故事。
  • 开局签到亿万集团

    开局签到亿万集团

    “签到成功,获得10亿资金!” “签到成功,获得顶级豪宅!” 算了,摊牌了,其实我真是亿万神豪!看到那排超跑了吗?我的!看到那片别墅了吗?我的!没办法,就是这么优秀!
  • 指尖沾染光

    指尖沾染光

    某市发生了一个连环案子导致人心惶惶,迟迟找不到凶手,引起了犯罪专学的注意,介入其中调查后,却发现其中……
  • 武侠天启录

    武侠天启录

    武侠在心,自强则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寻找心中的武侠。天生万物,武侠永存。
  • 我守一座空房

    我守一座空房

    是一个女孩从卑微的家庭出来后来慢慢走入这个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她的梦想
  • 千金奴婢

    千金奴婢

    她,出身世家,却被家人不容。落难千金,报恩为婢。主子失宠,而身为奴婢的她被累及…乱世,苟且偷生;沦落,是否以色侍人?
  • 石之宝物之神奇戒指

    石之宝物之神奇戒指

    学校组织外出实习,她不过就是把一个好看的戒指从石缝里抠出来罢了,为什么会穿越到异时空,无奈拜了个师父,待回到自己所在的时空时,她已不再是原来的她。奉师命找到自己的师兄,怎料师兄的身份竟是京都太子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艾克我来追你

    艾克我来追你

    艾克正是当红明星,而慕樱儿还是一名在校生,相隔13岁的他们,会有怎么样的事情发生呢.......
  • 带着农场闯星际

    带着农场闯星际

    张萌萌经营着一家水培植蔬菜店,生意还不错本以能一直这么下去。哪知道一场意外到了另一个文明世界。张萌萌:你说什么一斤小白菜要一千联邦币?你打劫啊你们。售货员:小姐这小白菜可是联邦从化石里复活出来的种子,后又经联邦养殖基地五年的时间才种植出来产量很少的。张萌萌:豆芽你要八百联邦币一斤?你们伤钱啊?售货员:小姐这豆芽的种子可是考古学家在xxx里发觉后……。张萌萌:什么你一个苹果你要五百联邦?你们想钱想疯了吧!售货员:小姐这苹果可是……张萌萌:哎!算了买单。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