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25600000012

第12章 成为中国的时代华纳

中国电影“第一家”

即使“华谊兄弟”的开创者王中军并不承认最初在承包过来的华谊广告公司后面加上“兄弟”二字有向好莱坞产业帝国“华纳兄弟”看齐的意思,即使它的疆域开拓者王中磊更愿意强调自己那偏向于创作的制片人身份,“华谊兄弟”屹立而成亚洲娱乐王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哥哥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弟弟步步为营、攻城略地,两人恰如这王国的总统与总理,取长补短,完美配合,双剑合璧,所向披靡。

大多数了解华谊兄弟的人都默守着这样的共识:王中军精于生意,生活奢华闲适,更愿意面对媒体;王中磊则重在执行,整日忙碌不堪,相对低调。于是,华谊兄弟公司一位高级员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大王总很精明,小王总更有亲和力。”

而就是这样个性鲜明的兄弟俩,将华谊的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从1998年华谊兄弟真正进入电影行业到今天,已经整整11年。

华谊兄弟现在事业蒸蒸日上,回首过去,对电影,“10年前连想都不敢想”。在这10年中,很多投资电影的人早已退出舞台,但王中军和王中磊却把当年那个小广告公司发展为涵盖广告、影业投资、文化经纪、音乐、电影发行等多种业务的传媒集团。王中军曾不止一次骄傲地说:“作为民营公司,华谊在同类公司中做到了行业第一。”

很多财经类杂志不遗余力地反复总结着他们的成功模式,大多将华谊的成功归结于品牌的树立和风险分散的智慧。而对那些具体而烦琐的分析,华谊这两兄弟只是避重就轻地总结为两个字——运气。王中磊说:“我总是说,华谊很幸运。娱乐业是消费类的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环境,这个行业必然萎缩。这十年经济的发展比较快,带动了娱乐业,而华谊恰巧身在其中,运气很好。”

“我是1994年从美国回来的,回来的时候绝对没有成为一个电影制片人的抱负。那个时候所谓的‘海归派’也就是从美国打包回家。回来主要有点逃避,我觉得我在美国没有那么强的生存能力,我在美国待了5年,正经白领都没有干过,干的都是蓝领的事儿,基本上都在餐厅打工,干的都是体力活,读了一个学历也是晃晃悠悠的,非常艰苦读的书。”如果谈起华谊的发展,王中军对华谊的创业经历说得就十分坦率,甚至带着几分调侃,这一点就很像冯小刚电影作品里幽默的味道,“那个时候运气比较好,突然赚了很多钱”。

王中军这样总结第一桶金的成功:“在中国做生意很简单,只要你认真地执行‘拿来主义’,依照中国国情和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走欧美走过的发展道路,这个阶段不可能被越过。”“这是太简单的方式,其实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中国没有,是我学来别人的方式。”

“拿来主义”和“好运气”帮了王中军,1994年5月份他创建华谊,1997年,不到三年时间已经赚了四五千万。有了点钱的王中军想到了做影视。

然而,这份“运气”却并没有更多地造福他的同行们。当1998年,华谊兄弟正式投资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并为他们的10年合作拉开序幕之时,“国外大片”《泰坦尼克号》却在中国收入了3.6亿元人民币票房,占当年中国总票房的1/5还多。这样的数字令当时的国产电影很难望其项背。“那时候,国内经济相对落后,娱乐意识也比较匮乏,所以我们只能是娱乐业的跟随者。经过这10年,娱乐业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比如,国内的偶像概念更加成熟,甚至比当年一度繁荣的港台文化更多元。我们除了有演艺圈那些俊男美女,还出现了像马云这样的经济偶像。我们不再需要跟随,甚至还有了跟随者。”如今,王中磊对今天中国的娱乐业充满自信。

“我想,每个公司和个人的成功都绝非偶然。在华谊发展的这十几年里,也目睹了许多竞争对手的失败。在我看来,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他们对行业的专注度不够高,没有把娱乐业作为持之以恒的事业重心。”王中磊说。

娱乐业,这个曾经被文化人嗤之以鼻的行业,如今却被王中军和王中磊看成一项使命。尤其是在王中磊眼中,娱乐业是社会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代表着时代的特征。尽管华谊在这10年间也曾投资过其他领域,但现在两兄弟一心打造华谊兄弟在影视娱乐业界最专业的形象。

“我和中军与那些‘做死了’的同行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这十几年来,我们永远都只专注于做这一件事,就是把娱乐这块蛋糕做大。”王中磊对于今后华谊的发展态度十分坚定,这背后是华谊兄弟长达14年的娱乐帝国缔造之路。

在更成熟、更合理的经营模式和产业板块结构下,华谊兄弟的发展肯定会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华谊两兄弟都有这样的愿望,如果能够,希望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业的一家百年老店,成为中国版的时代华纳。

抢占电视剧市场

在电视剧领域,相对于发展成熟的电影业来说,华谊可谓是起步比较晚。2005年华谊进入电视剧行业,随后将电视剧的发展作为华谊的发展重心。在华谊,电视剧的制作采取了“工作室模式”,这是一种类似企业挂靠的形式,通过年底并账来进行财务管理,经过两三年的实践,华谊现在已经肯定这是一种成功做法。而在工作室不断扩大,王中军同时也很注意“量”的控制,集团发展要靠整个产业链其他环节发展,不能吃死电影或电视。

谈到华谊决定大力发展电视剧,王中军讲到了华谊业务的扩大问题,这两三年来,电视剧是我们用心去快速发展的板块,加大了投资,组织了新的业务模块。电视剧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确实已经基本和电影持平,两者共占总赢利的60%,现在电视剧在整个集团业务比例约占30%。

要知道在华谊,电视剧也都是大手笔,大制作,在其间华谊将北京银行作为其电视剧业务的独家合作银行和其上市募集资金的归集行,融资1亿元,这样庞大的数额出现在电视剧的投资中,的确少见,王中军对此也感慨万分。

王中军说前些年,影视产业很难从银行拿到贷款。华谊首先是在电影上有了突破,《夜宴》、《集结号》、《功夫之王》都曾拿到贷款,接着是电视剧《鹿鼎记》,拿到2500万元的贷款。这一回,华谊兄弟与北京银行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从北京银行拿到了1亿元的电视剧多个项目打包贷款,用于华谊开拍的所有剧目,这也是国际通用的影视行业融资模式首次用于国内电视剧制作,贷款用于开拍的所有剧目。

谈到华谊做电视剧的最大优势,王中军认为,一是品牌优势,能吸引最优秀的电视剧制作人才;二是资金优势,而且是集中投资,大多数戏是百分百投资,目的清晰、决策简单,制作人和发行人面对的老板也简单。

华谊在电视剧领域通过并购了几家专业电视剧制作公司,开始电视剧的创作,接连签下了张纪中、康洪雷等知名制作人及导演。电视剧《末路天堂》、《功勋》、《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都为华谊带来了良好的创收。而张纪中的工作室的特点在于他是业界品牌,但产量不大,一年一部戏,像《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还有即将打开海外市场的《兵圣》。

2005年,华谊签下了电视剧的金牌制作人张纪中。为此,王中军有自己的考虑,张纪中是中国拍电视剧最贵的制片人,电视剧一集成本能达到90万,但是张纪中的戏总是卖得最好,而且每次都能捧红两个新人。这就是他的价值。所以华谊和张纪中一签就是5年。

谈到做电视剧,王中军颇有些得意:“华谊成名和起家是依靠电影的,我们做电视剧与国内其他公司本不在一个层面上,2005年转到这个行业以后进步非常快,董事会当时的要求是,进入该行业就要进前三名,目前很可能是第一名。”

亿元的电视剧多个项目打包贷款,用于华谊今年一个全面推进发展的时期,华谊认为现在电视剧的生产模式已经很成熟了,公司计划在2009年投资3亿,拍摄19部电视连续剧,希望未来华谊能够在电影、电视剧、音乐这三个板块赢利上实现三分天下的局面。

2008年10月28日,华谊兄弟在面向40多家电视台及主管机构的大型招待酒会上宣布即将推出19部新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华谊电视剧生产规模之一斑。40集电视剧《兵圣》是华谊兄弟2008年开拍的第一部剧,该剧首次将中国古典兵学著作《孙子兵法》以人物传记形式搬上荧屏,讲述了其作者孙武传奇、辉煌而坎坷的一生。《兵圣》被看做是张纪中向古典文化题材的一次回归。既有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又有兵法博弈的脑力角逐;既有情场的恩怨纠葛,又有战场的厮杀较量。《兵圣》可以说集结了所有能够吸引眼球的元素,再加上《孙子兵法》得天独厚的影响力,令《兵圣》受到海内外购片人员的关注。

2009年,《身份的证明》、《人间情缘》、《幻想之旅》率先亮相,《我的团长我的团》鸣金收兵后,《大院子女》、《人间情缘》将相继开播,张涵予、罗海琼、车晓、范冰冰、任程伟、段奕宏、张译、李晨、张国强、陈思成等华谊兄弟的老将新秀空前集结,占领荧屏,似乎预示着“华谊兄弟电视剧”到了第一个收获的季节。

“三个板块之间的互动与均衡”

王中军期待电影、电视剧和经纪业务能够三分天下。相比之下,最稳定的收入是处于中间的经纪业务,一直处于稳健增长的状态。演员、明星经纪是华谊的特色,华谊定位比较好,开始得也比较早,这个领域不可复制性太强。中国明星有多少?数量都摆在那儿,华谊几乎覆盖了其中的一半。如果其他公司要想追赶华谊、想再复制一个这样大的经纪公司,并非一日之功。

总体上看,这三个业务板块是相对均衡的,互动性非常强。电影可以强化华谊的品牌,电视剧除了可以使收入多元化之外,也培养新明星、新演员。比如在《士兵突击》中,除了王宝强,还有主演段奕宏、张译、张国强、邢佳栋,等于一部电视剧培养了华谊公司五位未来的明星,还有《闯关东》里的朱亚文、齐奎,等等。电视剧还在帮助华谊的经纪公司培养、消化一代年轻的演员。

王中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可能有人会认为,影视行业与艺术家打交道会比较有风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艺术家是最好沟通的一类人群,因为他们都是非常简单的人,他们在艺术上付出的精力更大,而对其他东西考虑得很少。我和我们公司的导演、制作人等专业人士在沟通上没有任何障碍,他们非常了解自己是在干什么,分工也非常明确,就这么简单”。

当然并不排除中国有些导演“大师情结”太重,王中军则认为要和把自己看成“电影制作人”、“导演”这样的人沟通,要拍一部符合投资人投资目的的电影。除了赚钱之外,还要符合中国的审美观点。你非要拍暴力、阴暗、颓废的东西,那咱们不拍不就完了。这很简单,实际上还是你自己的心态。

五大业务齐头并进

站在今天看,重大局的华谊兄弟,其背后的完备产业链条业已形成,华谊兄弟的大局由五大支柱支撑,从上游的演艺经纪,到下游的电影、电视剧、音乐产业,以及辅助支撑的广告业,形成庞大的娱乐机器,华谊在中国国内已成娱乐旗舰。

从2007到2009年,华谊兄弟战绩辉煌。仅从人数来说,2009年华谊兄弟旗下艺人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一倍以上。无论是顶级还是新生代,无论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在华谊兄弟,艺人旗舰已形成合理架构的梯队。在2009年的“华谊兄弟明星汇”盛典上,我们早已熟悉的华谊“新人”也为数众多——聂远、史可、邵兵、景岗山、薛佳凝……而提到为台湾赈灾,华谊旗下的台湾艺人又能一下子站出5位——苏有朋、吴佩慈、徐若瑄、孟广美、安以轩。

由此可见,今天的华谊明星旗舰,已是一个立体而多元的实力战舰,告别了靠几个一线大牌撑招牌的时代,而无论是李冰冰、周迅、黄晓明,还是王宝强、段奕宏、张国强,以及BOBO、尚雯婕、巩新亮,都是“华谊制造”的实力证明。

而在作品方面,在最近两年,华谊兄弟投资了各种各类不同风格和市场属性的电影作品,如已公映的《功夫之王》、《李米的猜想》、《非诚勿扰》、《游龙戏凤》、《拉贝日记》、《追影》、《风声》,以及即将面世的《狄仁杰》等。

电视剧方面,由张纪中、葛卫东、吴毅、李波、郝琳、杨善朴、陈剑飞、庄立奇八大制片人工作室组成的“华谊兄弟电视剧集团军”也集体亮相,从2008年的“崛起”到2009年的“称霸”,华谊兄弟可谓信心十足,势不可当。《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身份的证明》、《最后的99天》、《大院子女》、《人间情缘》、《倚天屠龙记》、《兵圣》等,影视方面的成绩已成破竹之势。

华谊兄弟依托下游影视剧制作的完整产业链条,合理催化了上游的造星能力,使上游下游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得华谊旗舰得以顺势远航。

让更多人走进电影院

大概很多人还记得在10年前,电影院被迫变成歌舞厅或是游乐场,很多人都不再去影院看一场电影。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工业还在蓬勃发展,而中国人却很少去影院观看国产电影。观看电影,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成为很遥远的休闲生活,而国产电影也在中国市场一再疲软,没有人看电影,更很少有人关注电影,更不要说会有人投资电影,因为很多人感到拍电影,完全是赔钱的买卖。这个领域成为了风险巨大,回报未知的市场。

但1997年,冯小刚拍摄了电影《甲方乙方》,贺岁电影开始走进中国人的视线。由此,人们开始关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冯小刚。中国观众也开始习惯在每一年等待着去看一场冯小刚的贺岁电影。

之后的2000年,独具慧眼的王中军投资冯小刚未完成的电影《一声叹息》。影片全国票房两千万,并参加了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评委会特别奖。从此,我们听到了一个公司的名字——华谊,以及冯小刚的响亮名号,中国的电影重新回到了观众面前,之后几乎每一年,我们都在期待华谊和冯小刚的合作。

2001年,《大腕》全国票房4000万,并获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2003年,《手机》全国票房5600万。

2004年,《天下无贼》全国票房1.2亿。

2006年,《夜宴》全国票房1.5亿。

2007年,《集结号》全国票房2.5亿。

2008年,《非诚勿扰》全国票房3.25亿。

华谊的电影节节攀升,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华谊的成绩可以说是个奇迹。是华谊将电影这个曾经无人敢碰的烫手山芋,变成如今炙手可热的大买卖。华谊令中国电影成为了如今获利最大的行业,多少人开始涉足电影行业,希望能够分一杯羹,但目前只有华谊真正将包括影视行业在内的娱乐业发展壮大,成为初具规模的中国电影工业。

王中军和王中磊希望他们的华谊能够为了中国电影真正的雄起,大踏步地走下去。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电影,吸引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

从2002年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终于走出了困境。2008年是非常风光的一年,在商业的运作方面,像《赤壁》、《非诚勿扰》等商业电影,在票房上突破了许多纪录。中国电影产业如今处在一个累积几年成长之后,厚积薄发的景象之中。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的各种政策的逐渐松绑,带动很多业界的资金融入,电影的制作有了相应的保证,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随之提高。

专业人士于冬分析中国电影的现状,他认为,从电影产业的研究的角度来看,2009年是整个中国制片业崛起的一年。因为内地电影开始赚钱,说明这个行业还是有机会赚钱的,那么行业外大量的资本,包括很多的风险的投资,还有一些房地产业的游资,还有一些境外的投资,开始大量地向电影产业流入。这个时候就要求业界的操盘手,像这几个公司,保利博纳、华谊兄弟等很多公司,要把项目做成赢利。因为毕竟我们整体经济形势还不是很好,资金还是在流动中的。这个行业开始出现赚钱的时候,一定要在这个阶段把项目做成赢利,让投资人让所有业界的游资能够赚钱,能够分钱,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进来。所以这段时间实际上是很关键的一年。

这样的背景其实是为华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需要华谊在2009年以更加规范的商业运作牢牢抓住机会。

2009年华谊兄弟公司出品的由吴镇宇导演的电影《追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是吴镇宇第一次执导功夫电影,同时电影情节又十分搞笑。谈到这个剧本,吴镇宇认为是华谊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尝试机会,而华谊的制片人王中磊则认为,这部电影也是华谊开拓新电影类型的一次重要尝试。

香港是武侠电影的发源地,也有着最好的幕后团队,同时,吴镇宇非常热爱北野武,所以这样一部具有醒目香港武侠风格,同时以致敬为主调的电影,引起了他的兴趣。吴镇宇在剧本的影像感、人物刻画、对观众心理和时尚潮流的把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双方取长补短,最终形成现在的《追影》。他觉得有义务拍一部真正意义的武侠电影向前辈致敬,像昆汀的《杀死比尔》、三池崇史的《寿喜烧西部片》、以及韩国的票房奇迹《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一样优秀,激发年轻观众对香港武侠黄金年代的向往,让他们重新认识发源自香港的武侠电影。

一直致力于扶植培养年轻导演,开创中国电影新类型的华谊兄弟看到这个项目时,立刻发现其中的话题性和市场价值,很快便决定投资。影片拍摄完成后,华谊兄弟还力邀为《老男孩》、《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等影片制作特效的韩国顶尖团队,加盟《追影》后期制作。吴镇宇表示:“我们要把电影场面做得精致,所以影片投资大量用在精致的武戏上,有些场面我们会重现经典电影,比如《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等。”

另外,华谊在影片制作上也绝对是大手笔,关于卧底、告密在文化界成为热议话题,适逢电视剧《潜伏》热播。一时,谍战题材的影视片充斥大小银屏。华谊兄弟制作了谍战大片《风声》。这部电影以抗日战争时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背景,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同名小说。电影讲述了抗战后期的北平,针对日军及伪政府的攻击行动接连发生。日本军部命华北特务机关首长武田少佐接办此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抚平局势。武田认为,日方的内部情报管道已被中共抗日地下工作者渗透,于是,千方百计设计引诱代号“老鬼”的地下党现身……

该片于2009年10月1日以国庆献礼大片的姿态在全国上映,作为于9月17日上映的《建国大业》最强劲的对手,华谊总裁王中磊表示对《风声》很有信心。谈起这部电影是否是“主旋律”,王中磊对于“主旋律”一说有自己的看法:“近年主旋律影片的概念已经在发生改变,《集结号》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主旋律可以做到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并且创造出高票房。”《风声》与百位明星加盟的《建国大业》同属一个档期,不过王中磊表示并不担心票房PK,“《风声》将投放1500个拷贝,且与《建国大业》在时间上也拉开了一些距离。2009年的十一档无疑将是这两部影片分羹票房,不过我有信心《风声》的票房会达到2个亿。”

同类推荐
  • 连锁企业促销技巧

    连锁企业促销技巧

    本书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等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本书以从事连锁经营的主要行业为教学项目,以不同行业适合的促销工具为教学任务。为了方便教学,在每一教学项目中设置了项目目标、项目描述、项目测试、项目训练4个环节;在每一教学任务中设置了任务导入、相关知识、任务小结3个环节。“提升销量,立竿见影”,这是对促销的经典描述,也是对本书价值的表达。
  • 透视股市投机

    透视股市投机

    市场的波动产生于人类的不完全理性和认知偏差,投机实质上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一种心理博弈和思维较量,战胜市场就是通过自己的思维来战胜公众的心理和思维。《透视股市投机:从心理博弈的角度解析市场运行规律》首先建立了一个心理模型以作为整个理论框架的基础,该模型解释了人类是如何进行思维和投机思维,以及人类在认知上为什么会犯错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心理和思维的规律来解释市场中价格的形成与波动的机制、市场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的规律。最后探讨了投机思维的方法问题,其核心是如何通过理性的投机思维来战胜市场。
  • 三十六计演义

    三十六计演义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之花结出的硕果,集中历代“韬略”、“诡道”,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业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不蕴涵三十六计的谋略,书中不少计名、语汇妇孺皆知,吟诵如流。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计策去达到预定的目的。本书按照“三十六计”的顺序,对其进行阐释,并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讲几则故事,介绍一种计谋,议论一点道理,便于读者理解其中深邃的思想,并从中获得教益。
  • 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

    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

    不仅可作为店长和店员工作中的常备书籍,而且也是一本提高店长和店员职业素养的培训教材。《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超值金版)》分为店长的素质与职责、店员的素质与职责、职业形象、服务技能、口才技能、成交技能、促销技能、顾客关系维护、员工管理、团队管理、店面日常运营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店面卫生知识、店面安全与防损知识、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几大部分,对店长和店员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在肯定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成果的同时,认为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然后分别从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分析了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
热门推荐
  • 凤临之帝王滚下榻

    凤临之帝王滚下榻

    前世,她识人不明,大婚前夕撞破心爱的男人与宠妃共浴华清池。一场惊天阴谋,害得她国破家亡,全族尽灭,一缕芳魂葬身火海。今世,她涅槃重生归来,人依旧,事翻天。前世尊贵的嫡女千金,今世却是任人欺凌的痴傻小姐。温柔善良到了极点就是蠢,强者之魂重生,必当逆天改命!毁我娘亲容貌,我让你一辈子比猪还丑!向我下毒,我让你自食恶果!跟抢渣男!白送不稀罕,出门左拐,慢走不送!我要嫁的男子必是这天下最优秀的男人!斗恶毒嫡母,灭嚣张姐妹威风,告诉你们,我慕容翎这一世是来华丽复仇的!以我血发誓:慕容翎要逆天逆命,尊凰天下!
  • 冤家宜结不宜解

    冤家宜结不宜解

    她是D大校大级的人物,但在他眼里不过是碍眼的冰山一座。却因为父亲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这个自视甚高桀骜不驯的大二男生,竟针是她未来的弟弟?平日里阴阳怪气的看她不顺眼外,还莫名其妙地朝她发火。
  • 一起成长(上)

    一起成长(上)

    应该说,杨如冰的《一起成长》并不是一本太过意外的书,或者说并不是一次太出意外的倾听。但是,隔了辈,你想倾听,别人给你说才行,是随便能倾听的?当初,从张发先生那里拿来清样,他跟我讲:读杨如冰的文章,你不由得替她担心,一个小女娃娃,瞒过父母亲独自一人出那么远的门,碰见些谁?路过些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走的,又什么时候回来?顺着她在那里絮絮说事,心提起来又放下,刚刚放下又提起来,看完文章也就松一口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脉龙念

    九脉龙念

    一位终年生活在孤岛的少年,不幸被族人选为龙王的祭礼。当他被推入海中,渐渐沉入海底时,一缕龙念钻入他的脑海。他的人生从此焕然一新,奇幻的异术、暴虐的杀戮,一步步通向最阴暗、最深处的秘密······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相思红了眼

    相思红了眼

    我还在家等你,而远方的你,还会回来吗,你可还记得你的草鞋之妻。
  • 荣耀玄门

    荣耀玄门

    张鑫道看向面前风华绝代的柳青凄惨的叫喊:“柳青!我把你当朋友,当兄弟,当徒弟,你呢!你竟然是馋我的身子!别过来!”......王潇自嘲的笑了笑:“爸,或许我没当富豪的那个命,当个道士其实挺好,我,走了”......黄德子深情的看了看旁边的诸葛晓晓:“晓晓,你可愿意与我一同前往昆仑山守护这林林百姓”“我愿意”...
  • 报告总裁:傲娇萌妻太难宠

    报告总裁:傲娇萌妻太难宠

    “景哲瀚,我要跟你离婚!”慕筱诗望着身前的人冷冷的说道。“我告诉你,门都没有,别忘了,欠我的钱还没还呢!”他转过身捏着她的下巴,嘴角勾起一丝邪笑。"你放开我,我们之间没有感情,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她使劲的推着压在她身上的某男。“凭你欠我钱。”所以得以身抵债。他已经无处可逃,而他也不会让她逃掉。一纸欠条的束缚,到底是囚禁了那颗悸动的心,还是掩饰宿命的轮回。
  • 我和我的魔法师妹妹

    我和我的魔法师妹妹

    正确,真的只能按照结果来判定吗?结果最优,那么就真的是正确吗?……“上一个时代的最强魔法师”这个称号属于我的父亲,因为“概念魔法”的试验,父亲的魔力发生泄漏,成为世界的罪人,于1999年失踪,留下了我和妹妹。十年后,我和妹妹都成为了魔法学校中的三流魔法师,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父亲留给我们的,只剩下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罪人的孩子”。PS:阅读顺序:风之书→林之书→火之书→山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