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72400000008

第8章 古安

血风呼啸着大地,刺骨的寒流深入到了每一位守城将士的骨髓里,残碎的亡魂在空中挣扎,方圆百里渺无人烟,断壁残垣,一道落败之景。

城下,舍利部族士兵与汉家部曲尸首无数,血肉横飞,血腥之味散发,无不让人隐隐作呕。但是这些都无法消融去守城将士的一腔热血。他们的背后,是他们的兄弟姊妹,是他们的父老乡亲。他们世世代代守护着这里,如果要他们放下武器,这是比杀了他们还更要痛苦的事情。

“敌军现已退营,当早做突围。还望二公子及早作出决定,以免错失良机”虬髯大汉走进一玉面小生前,说道。

那小生生的极为清秀,着一身锦绣长袍,白净的脸庞泛着丝丝红晕,颇有一种女扮男装的意味。虬髯大汉虽是战甲加身,可对这小生却是极为恭敬。就算是一般的小厮也能瞧出这虬髯大汗必是这小生的家臣,或者是较高地位的随侍。

小生姓秦名英,正值弱冠之年,是为原镇北大将秦天次子,蔡邑秦容后人。同辈排行第二,其叔秦朗赐字仲元。自幼习武九岁便敢提刀杀人,十六岁时辅佐其兄秦明率骑兵千余与岩城郊外以少胜多,并射杀舍利大将蒙图,一战成名。

后舍利人把秦氏一族列为他们武夺大天王朝的头号敌人。

秦氏一族,满门忠烈。从前朝晋武宗开始,便受命镇守北方,一直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宿敌。后晋朝为伏波将军所灭,自天高祖创立大天朝,亦是让秦氏一族继续镇守北方。只是因为中原刚经过朝代更替,正值荒凉之年,而北方瓦刺兴起,并西梁和朝越,起兵南下牧马。而秦氏家主屡用奇计退强敌,一时为瓦刺所忌惮,一直到后来李拓征瓦刺,瓦刺衰而舍利兴,北方蛮人都难以入中原寸步。此前后四百年是为北蛮臣服元年。

为此,坊间还传有许许多多的传言。秦氏一族,在汉人眼中,一直都是人臣的楷模,忠良的代言者,是国家的铮铮卫士。

“龙有九子,九子九样,辅龙秦氏,且勇且忠。”

坊间的传言尽管未必全部真实,但忠勇如秦X,这却是无法辩驳的。

虬髯大汉如巍巍铁塔,侍于玉面小生旁。

“于将军,家父生前遗愿是什么?”秦英背负双手望向远方,似问非问般道。

那虬髯大汉略加思索,随即沉吟道:“将军生前的鸿志便是:有朝一日能够收复黑河地区(大致为宿州以北的部分地区),只可惜天违人愿。”

“奈何,奈何……”虬髯大汉无奈叹息。

“既然你等知道,为何还要劝我离开。”秦英顿了顿又道:“家父生前投笔从戎以来,与异族相互攻伐,长达四十年之久,四十年的每个日日夜夜,家父无不是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收复北方,以此来报效朝廷。父亲的遗愿,英自愧不能完成,倘若连着小小的古安城我都守不住的话,我又要拿什么去见九泉之下的家父呢。”

于庭面露惊讶,竟似乎看到了当年岩城之战那个叱咤敌我双方的那个稚嫩少年。何曾想,当年的那个稚嫩少年早已长大成人,没有了那股子乳臭之气,倒真是印证了那句“虎父无犬子”,当年岩城之战虽然早已过去,但是秦氏一族的忠勇却早已成了一时佳话。

但是从这份坚毅的神情,同龄中人却会略显沧桑,倒是颇有乃父遗风。

于庭也是久经沙场,片刻后便也没有了那震惊之容,一如平常般道:“可是城中可战之兵不足数千,且都是疲惫之士,恐难当。而且郡守那边……”

“于庭,倘若我等离去,古安何存焉?李应那厮不晓民疾,尔出身寒门,莫非也忘了?”秦英瞪了一眼于庭。于庭顿时惊的一身冷汗,马上向后退一步躬身道:“某绝未忘记,还望将军恕罪。某誓死与古安城共存亡!”

这是家臣对于宗主的绝对臣服,在那个年代,是不能抱有丝毫敢违背的意思,甚至连一点想法都不能有,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基于家臣对宗主的忠诚,镇北大将秦天遭一纸诏书赐死,早连累者多达数百人。世家大族地位一落千丈,而于庭却并未因此离开,相反唯宗主一家马首是瞻,由此可见其人之忠诚。

秦英摆了摆手道:“于将军,你速传令下去,将古安城所有青壮年都调至城上,将士兵的战甲都给他们换上。告诉他们:他们如果还想着自己的父母,妻儿,姊妹的话就给我认真守城。不然城破之时,便是尔等明年的忌日。抗命者,格杀勿论!”

顿了顿又道:“你派人去将李应请至府上,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诺。”

于庭见他如此坚定,也不好再劝,径直走下城去。

秦英脸上划过一丝哀怨:“或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吧。”抚手触摸着刻满印痕的城墙,落日的余晖如血般映照着大地。

“二兄,已经准备完毕”

一名赤甲小将,朝秦英走了过来。

秦英问道:“子仲(秦勋),良玉有没有找到?”

“三兄他,好像已经与他的跟随者早已离开了古安。”秦勋说道。

秦英面露惊讶之色说到:“子仲莫要欺我,围城之时他还尚在,他如何能够离去。”

“这……我在三兄书房找到了一封书信。”秦勋将书信递给了秦英,上面写着:兄长亲启。

秦英翻开书信

“贤兄亲唔,小弟前时不辞而别实属无奈,古安城小而难当舍利兵锋,城破亦是势在必得。且敌军势劲,多良才。我军衰微,虽良才济济,然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似兄长这般有才而不得重用者不知凡几。小弟料定郡守大人必会不辞而别,到时古安城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内乱横生,瘟疫肆虐。士卒无法尽其力,古安庶民亦会遭受无故之痛。还望贤兄早日离开此是非之地,不要身陷囹吾,难以自拔。贤兄看到此信时,某必已至菜邑,勿念。汝弟秦羽拜服拜服。”

“竖子安敢如此?”

秦英将信丢至空中,拔出佩剑,一击倆半。信纸化为俩半,随风落在了城外的焦土上。

秦勋之前已看过此信,知道秦英恼怒如此亦是再正常不过。这里本身就是个死地,但为秦氏族人,便是刀山火海,亦是不能退缩,然而秦羽(良玉)却并没有这个觉悟。

秦勋在心中叹息道:我秦氏一族,历经数十代皇帝,满门忠烈,竟不想出了一个如此奸邪之徒。祖上蒙羞,我族不幸啊。

同类推荐
  • 风蝶记

    风蝶记

    蝶殇天地合,浪子无归途,毒酒穿肠过,唯剑指天下。
  • 书僮万岁

    书僮万岁

    一个现代社会的独行侠在北宋末年重生,此地梁山泊旁独龙岗祝家庄,身份是祝家三爷祝彪一棒打死的前任书僮
  • 裂宋

    裂宋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蒙古铁骑即将纵横天下,国术与现代知识文明糅合,能否延续中华文明。借我三千铁骑,复我浩荡中华!饮马恒河畔,剑指天山西;碎叶城揽月,库叶岛赏雪;黑海之滨垂钓,贝加尔湖张弓;敢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 刺客信条:清

    刺客信条:清

    清政府从兴直衰的结局已被注定,但曾有不少人试图用双手改变历史,最终改变的终究是自己的命运。这里所写的是晚清时期几位来自中国刺客的传奇一生,文章角度以第一人称开写暂时停更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热门推荐
  • 与时光共存

    与时光共存

    有一种喜欢叫:陪你地老天荒;有一种喜欢叫:为你放弃一切,所向披靡;有一种喜欢叫:一切以你为前提…但,还有一种喜欢,名为“成全”。
  • 还是想和你白头偕老

    还是想和你白头偕老

    看清了你的怯懦,再见你,只觉得平淡无奇,可是就是一个这样小心翼翼的你,让我发现还是你最为珍贵!
  • 总裁爱吃醋

    总裁爱吃醋

    吃醋并不是女人的特权,男人一旦染上了,就如同鸦片一样,根本就戒不了。而现在沈雅就是面对着这样一个男人,这可要如何是好呀!甩也甩不了,赶也赶不走,只能够认命了吗……
  • 这个画家有点猛

    这个画家有点猛

    ……原本应该被秃鹫与沙狼分尸的狄秋意外的来到了诺斯大陆,这里是光明之源与黑暗之源组成的世界,无数的种族在这片大陆上争夺资源,觉醒者的能力层出不穷……
  • 希叟绍昙禅师语录

    希叟绍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蛇后(大结局)

    小蛇后(大结局)

    啊——一声惊叫扰醒她的好梦,丫滴,哪个不要命的敢打扰本小姐睡觉。耶,不对劲。美丽无双的她怎么变成了一条小白蛇?难道穿了?穿就穿呗,看在这条蛇身份尊贵的份上。她就接受这个荒唐的穿越。但是她拒绝作个善良得欠扁的六岁白痴公主,她就是她,独一无二的冷弯弯。拍拍屁股,她走人。六岁的小丫头也能掀起惊天巨浪,也能将世界玩于股掌之间。救雪狼,收小狐,降紫貂,捉金蛇。咱们半人半妖闯天下。耶,这个调色盘老女人居然想打自己的主意。很好,整不死她。可是这男人是谁?居然敢阻挠她整人的乐趣,找拍。不过看在他皮相不错,她就勉为其难让他用一生的岁月来赎罪吧。他是月焰国尊贵的太子,俊美无俦,一双紫瞳勾人心魂,冷傲无比。将众女子爱慕的眼神踩在脚下,岂之,无意的举动却引来一个火爆的小丫头。却偏偏比妙龄女子更吸引他的目光,她究竟是谁呢?视频http://www.*****.com/?p92/v_ODQ3MjIxNjk.html?pstyle=1
  • 遇见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她目睹养育她十六年的父亲被仇人杀害,她的哥哥消失不见,他陪在她身边照顾她、开导她,如哥哥般的关心她、宠爱她,晕倒在父亲的墓碑旁时也是他将她带回家。他总在她需要时出现,让她变得更好,让她永远也还不尽他的好,他笑着拥她入怀“就是要你还不尽,一辈子都不能离开我。”当她渐渐能放下父亲被仇人杀害的事实后,她的哥哥却跑出来给了她重大一击,原来父亲被害是一场有计划的预谋,而知道一切的他却对她闭口不言,这究竟是爱还是她做的一场美梦?
  • 云花谷

    云花谷

    与其拜神佛,不如寻云花,渺渺众生,魂无归处。
  • 成语故事百咏

    成语故事百咏

    本书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把100个成语典故改写成100首叙事诗,读起来合辄押韵,朗朗上口,是学习普及成语典故知识、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新尝试。本书选用的成语,故事性强,使用频率高,多见于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报刊,好记易懂。本书适用于中学生以及具有初等以上英语水平的读者。
  • 曾几何时这儿再也未曾下过雪

    曾几何时这儿再也未曾下过雪

    一场意外,一对情侣,一个夏天,三段时间,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