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68600000030

第30章 先秦学术概论(2)

先秦诸子之思想,有与后世异者。后世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分,先秦之世,则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合。盖在后世,疆域广大,人民众多,一切问题,皆极复杂。国家设制之机关,既已疏阔;人民愚智之程度,又甚不齐。所谓治天下者,则与天下安而已。欲悬一至善之鹄,而悉力以赴之,必求造乎其极,而后可为无憾,虽极弘毅之政治家,不敢作是想也。先秦诸子则不然。去小国寡民之世未远,即大国地兼数圻,亦不过今一两省,而其菁华之地,犹不及此。秦之取巴蜀,虽有益于富厚,其政治恐尚仅羁縻。(读《后汉书·板楯蛮传》可见)楚之有湖南、江西,则如中国今日之有蒙、新、海、藏耳。而其民风之淳朴,又远非后世之比。夫国小民寡,则情形易于周知,而定改革之方较易。风气淳朴,则民皆听从其上,国是既定,举而措之不难。但患无临朝愿治之主,相助为理之臣。苟其有之,而目的终不得达;且因此转滋他弊,如后世王安石之所遭者,古人不患此也。职是故,先秦诸子之言治者,大抵欲举社会而彻底改造之,使如吾意之所期。“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等思想,乃古人所无有也。

然则先秦诸子之所欲至者,果何等境界邪?孔慕大同,老称郅治,似近子虚之论,乌托之邦。然诸子百家,抗怀皇古,多同以为黄金世界,岂不谋而同辞诞谩耶?孔子之告子游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郑注曰:“志,谓识,古文。”(“谓识”一读。此以识字诂志字;次乃更明其物,谓孔子所谓志者,乃指古文言之也。古文,犹言古书,东汉人语如此)此即《庄子》“《春秋》经世,先王之志”之志。孔子论小康,举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为六君子,皆实有其人,其治迹,亦皆布在方策;其论大同之世,安得悉为理想之谈。然则孔慕大同,老称郅治,以及许行论治,欲并仓廪府库而去之,殆皆有所根据,而后悬以为鹄;不徒非诞谩之辞,并非理想之谈也。

孔、老大同郅治之说,以及许行并耕而食之言,自今日观之,似皆万无可致之理。然在当日,则固不然。此非略知社会之变迁者不能明,请得而略陈之。盖人类之初,制驭天然之力极弱。生活所需,则成群结队,到处寻觅,见可供食用之物,则拾取之而已矣。此为社会学家所称搜集之世。稍进,乃能渔于水,猎于山。制驭天然之力稍强,而其生活犹极贫窘。必也进于农牧,乃无饥饿之忧。农牧之兴,大抵视乎其地,草原之民,多事畜牧;林麓川泽之地,则多事农耕。吾国开化之迹,稍有可征者,盖在巢、燧、羲、农。巢、燧事迹,略见《韩非》。(见《五蠹》)其为渔猎时代之酋长,不待言而可明。伏羲,昔多以为游牧之主,盖因伏又作庖,羲又作牺,乃有此望文生义之误解。其实伏羲乃“下伏而化之”之意,明见《尚书大传》。其事迹,则《易·系辞传》明言其为网罟而事畋渔,其为渔猎时代之大酋,尤显而易见。《传》又言:“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吾族盖于此时进于农耕。而黄帝,《史记》言其“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五帝本纪》),似为游牧之族。凡农耕之族,多好和平;游牧之群,则乐战伐。以此,阪泉、涿鹿之师,炎族遂为黄族所弱。(《史记·五帝本纪》,既言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弗能征,又言炎帝欲侵陵诸侯,未免自相矛盾。颇疑《史记》此节,系采自两书,兼存异说。蚩尤、炎帝,即系一人;涿鹿、阪泉,亦系一事。即谓不然,而蚩尤、炎帝,同系姜姓,其为同族,则无疑矣)农耕之民,性多重滞。《老子》言“郅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盖在此时。此等社会,大抵自给自足。只有协力以对物,更无因物以相争。故其内部极为安和,对外亦能讲信修睦。孔子所谓大同之世,亦指此时代言之也。黄帝之族,虽以武力击而臣之,于其社会之组织,盖未尝加以改变,且能修而明之。所异者,多一征服之族,踞于其上,役人以自养;而其对外,亦不复能如前此之平和。又前此荡荡平平之伦理,一变而为君臣上下,等级分明之伦理耳。所谓“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者也。然社会之组织,尚未大变,列国之竞争,亦未至甚烈;在上者亦不十分淫虐,则其民固尚可小安。是则所谓小康之世也。其后治人者荒淫日甚;社会之组织,亦因交通之便利,贸易之兴盛,而大起变化。于是前此良善之规制,荡焉无存。变为一无秩序,无公理,无制裁,人人竞图自利之世界,遂自小康降为乱世矣。当此之时,老子、许行等,欲径挽后世之颓波,而还诸皇古。孔子则欲先修小康之治,以期驯致于大同。如墨子者,则又殚心当务之急,欲且去目前之弊,而徐议其他。宗旨虽各不同,而于社会及政治,皆欲大加改革,则无不同也。固非后世弥缝补苴,苟求一时之安者所可同年而语矣。(古今社会组织之异,体段既大,头绪甚繁。略言之则不能明;太详,则本书为篇幅所限,未免喧宾夺主。予别有《大同释义》一书,论古代社会组织之变迁,可供参考)

第四章 先秦学术之源流及其派别

先秦诸子之学,《太史公自序》载其父谈之说,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汉书·艺文志》益以纵横、杂、农、小说,是为诸子十家。其中去小说家,谓之九流。(《汉志》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汉书·张衡传》:上疏曰:“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注:“九流,谓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刘子《九流》篇所举亦同)《艺文志》本于《七略》。《七略》始六艺,实即儒家。所以别为一略者,以是时儒学专行。汉代古文学家,又谓儒家之学,为羲、农、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相传之道,而非孔子所独有故耳,不足凭也。(参看第七章第二节)诸子略外,又有兵书、数术、方技三略。(《辑略》为诸书总要)兵书与诸子,实堪并列。数术亦与阴阳家相出入,所以别为一略,盖以校书者异其人。至方技,则一医家之学耳。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先秦学术派别,散见古书中者尚多。其言之较详者,则《庄子》之《天下》篇,《荀子》之《非十二子》篇是也。近人或据此等,以疑《史》《汉》之说,似非。案《天下》篇所列举者,凡得六派:(一)墨翟、禽滑蕉,(二)宋研、尹文,(三)彭蒙、田骈、慎到,(四)关尹、老聃,(五)庄周,(六)惠施、桓团、公孙龙是也。《非十二子》篇,亦分六派:(一)它嚣、魏牟,(二)陈仲、史鳝,(三)墨翟、宋钘,(四)慎到、田骈,(五)惠施、邓析,(六)子思、孟轲是也。同一墨翟、宋钘也,荀子合为一派,庄子析为两派,果何所折衷邪?儒墨并为当时显学,荀子仅举思孟,已非其朔;《韩诗外传》载此文,则止十子,并无思孟;《天下》篇亦不及儒,能无遗漏之讥邪?盖此等或就一时议论所及,或则但举当时著名人物言之,初非通观前后,综论学派之说也)

诸家之学,《汉志》谓皆出王官;《淮南要略》则以为起于救时之弊,盖一言其因,一言其缘也。近人胡适之,著《诸子不出王官论》,力诋《汉志》之诬。殊不知先秦诸子之学,极为精深,果其起自东周,数百年间,何能发达至此?且诸子书之思想文义,皆显分古近,决非一时间物,夫固开卷可见也。章太炎谓“九流皆出王官,及其发舒,王官所弗能与;官人守要,而九流究宣其义”。其说实最持平。《荀子》云:“父子相传,以持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荣辱》篇。儒家通三统之说。所以欲封二王之后以大国,以此。参看第七章第二节。观此,可知胡君谓古代王官,定无学术可言之误。胡君又谓诸子之学,果与王官并世,亦必不为所容。而为所焚坑。引欧洲中世教会,焚杀哲人,焚毁科学哲学之书为证。不知中西史事,异者多矣。欧洲中世教会之昏暴,安见我国古代,必与相符。况欧洲摧残异学者为教会,班志所称为王官,其事渺不相涉邪?古代明堂辟雍,合居一处。所谓大学,实为宗教之府。读第七章的附录一可见。故以古代学校,拟欧洲中世之教会,犹有相似之处,若他官则渺不相涉矣。然古代学校,固亦无焚杀哲人,焚毁异学之事。史事非刻板者,虽大致可相印证,固不能事事相符也)此即所谓守要。究宣其义者,遭直世变,本其所学,以求其病原,拟立方剂。见闻既较前人为恢廓,心思自较前人为发皇。故其所据之原理虽同,而其旁通发挥,则非前人所能望见也。此犹今日言社会主义者,盛极一时。谓其原于欧洲之圣西门、马克思,固可;谓由中国今日,机械之用益弘,劳资之分稍显,国人因而注意及此,亦无不可也。由前则《汉志》之说,由后则《淮南》之说也。不惟本不相背,亦且相得益彰矣。

抑诸子之学,所以必出于王官者,尚有其一因焉。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平民胼手胝足,以给公上,谋口实之不暇,安有余闲,从事学问?即有天才特出者,不假传授,自有发明。然既乏师友之切磋,复鲜旧闻为凭藉;穴隙之明,所得亦仅,安足语于学术?即谓足厕学术之林而无愧,然伏处陇亩之中,莫或为之传播;一再传后,流风余韵,亦渐即消沉矣。(古小说家言,出于平民,平民之所成就者,盖止于是。参看第十六章)贵族则四体不勤,行有余力。身居当路,经验饶多。父祖相传,守之以世。子产有言:“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所发明,非仅恃一时一人之思虑者所能逮,固无足怪。春秋以降,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乡之父子相传,以持王公取禄秩者,至此盖多降为平民,而在官之学,遂一变而为私家之学矣。世变既亟,贤君良相,竞求才智以自辅;仁人君子,思行道术以救世;下焉者,亦思说人主,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社会之组织既变,平民之能从事于学问者亦日多,而诸子百家,遂如云蒸霞蔚矣。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杨朱、墨翟之言,亦盈天下。教育学术,皆白宫守移于私家。世运之迁流,虽有大力,莫之能逆。秦皇乃燔诗书,禁私学;令民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欲尽复西周以前,政教合一之旧,无怪其卒不能行也。

《汉志》谓九流之学,“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譬犹火,相灭亦相生也”。此说最通。学术思想,恒由浑而之画。古代哲学,囗侗而不分家,盖由研究尚未精密之故。东周以降,社会情形,日益复杂;人类之思想,遂随之而日益发皇。各方面皆有研究之人,其所发明,自非前人所逮矣。然崇其所善,遂忘他方面之重要,则亦有弊。而苟非高瞻远瞩之士,往往不免囿于一偏。诸子之学,后来所以互相攻击者以此。此殆不甚弘通之士为之;始创一说之大师,或不如是。何者?智足创立一学,自能知其学之所安立。既自知其学之所安立,则亦知他家之学所安立。各有其安立之处所,自各有其所适用之范围。正犹夏葛冬裘,渴饮饥食,事虽殊而理则一,当相为用,不当互相排也。《庄子·天下》篇曰:“古之人其备乎?……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大小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句绝),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不该不偏,一曲之士也。……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句绝),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即慨叹于诸子百家之各有所明,而亦各有所蔽也。学问之事,其当分工合力,一与他事同。惟分之而致其精,乃能合之而见其大。古代学术,正在分道扬镳之时,其不能不有所蔽,势也。后世则诸说并陈,正可交相为用。乃或犹不免自安于一曲,甚至于入主而出奴,则殊非学问之士所宜出矣。(参看第十七章)

第五章 研究先秦诸子之法

先秦诸子之学,近数十年来,研究者大盛。盖以民气发舒,统于一尊之见渐破,而瀛海大通,远西学术输入,诸子之书,又多足互相印证也。诸子之书,皆去今久远,非经校勘注释不能明。昔时留意于此者少。清代考证学盛,始焉借子以证经,继乃离经而治子。校勘训释,日益明备。自得西学相印证,义理之焕然复明者尤多。(如《墨子》之《经》《经说》《大小取》诸篇,昔几无人能读,今则可解者十七八,即由得欧西论理之学,以相参证也)治此学于今日,盖远非昔时之比矣。然今治诸子之学者,亦有所蔽,不可不知。予昔有《论读子之法》一篇,今特节录其文如下。

同类推荐
  • 天文历法研究(下)

    天文历法研究(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西乐鉴赏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西乐鉴赏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本书包括文人文学、书法艺术、美术绘画、音乐戏曲舞蹈、陶瓷雕塑、建筑艺术、民间工艺七章内容。
  • 王朝更替(上)

    王朝更替(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四体常用歇后语3000条

    四体常用歇后语3000条

    本书共选编了中华歇后语3200条,以宋、楷、行、隶四种字体,按照汉语拼音音序编排。
热门推荐
  • 冷皇宠妻:腹黑小姐绝代风华

    冷皇宠妻:腹黑小姐绝代风华

    她,本是现代特工,黑道女王,贪玩成性,腹黑狡诈。异世重生,名门之后,本是人人可欺的废物花痴,再次睁眼,掩不住她的绝代风华。废物???她是混沌灵体,修炼一年比上常人修炼十年之久。花痴???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各种美男,相聚一堂,挠风弄姿,她却懒得看他们一眼。灵兽难求???谁能告诉她,为毛各种神兽争着抢着与她契约,只为做她萌宠???一颗丹药,一掷千金也难求,不好意思,忘了告诉你,我家的萌宠把它们当成饭吃了。走上强者巅峰,一路游山戏水。唯独他,她却无可奈何,狠辣冷酷的他,腹黑狡诈的她,会演绎出什么样的精彩?都说谁先爱上,谁便输了
  • 邪魅王爷:魔君,你手帕掉了!

    邪魅王爷:魔君,你手帕掉了!

    再次睁开眼,已不再是废材凤允然,而是人人所惧怕的魔君凤允然。人人对她又恐又惧,唯独他,黎王,君九黎!更有这么一说:宁揭吾皇一房,也不掀黎王一瓦!对魔君凤允然又宠又爱。魔君降世,天下大乱,必除魔君!而君九黎则是尽全力保护他的允儿!“允儿,你手帕掉了。”某男拿着绣有曼珠沙华的手帕道,“不用了。”某女甩了甩衣袖。“那本王就当做是你送给本王的定情信物了。”某男厚脸道。“随你,本君不稀罕!”某女转身而走,留下一个秀气的背影。
  • 火牙传说

    火牙传说

    在一个千年古城里,他的亲人接连失去,代替悲伤的是对这个世界的疑惑与仇恨。。。。。
  • 神功乱三国

    神功乱三国

    关羽学会了降龙十八掌。。。赵云学会了独孤九剑。。。。一切的一切,随着主角的穿越,历史就此发生了大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走失的那个路口

    走失的那个路口

    中学时,她整天不务正业,成绩年级倒数。而他,是老师眼中不可多得的学优生班长。她动了心,却意外得知他有心上人了。后来,她是商界女强人,她未改初心,他却避之不及。
  • 侠探如风

    侠探如风

    公门岁月多寂寞,儿女之情不可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公门,又何尝不是身不由己?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凡事以大局为重,就是最大的身不由己!五个案件,五个故事,一个侠探传说!
  • 配角专业户

    配角专业户

    这本书无男主!无男主!!无男主!!!重要的事说三遍。肖娩锦一直认为自己的人生顺风顺水,有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帅气的总裁未婚夫,自己也是商业上有名的女强人。直到她结婚前夕,她被一只黑猫一路带到了冥界,并且告诉她阳寿已尽。excuseme?肖娩锦觉得老天在捉弄她。但是阎王让你三更死,岂能留你到五更。肖娩锦死了,但是又活了,她不停的穿梭在各个世界里,只为了……
  • 逆天炼器师之至尊魔妻

    逆天炼器师之至尊魔妻

    时空转换,她变成了他。玄力,战气两手抓,本少爷就要魔武双修!契约?本少爷绝对不告诉你们本少爷能无限契约!炼丹?本少爷早就玩腻了,喏,借你们一颗神品丹药观赏观赏!炼器?你们帮我瞅瞅这把神器肿么样?符咒?本少爷画个圈圈就能诅咒你!
  • 妖冶玫瑰:重生少女血之恋

    妖冶玫瑰:重生少女血之恋

    她们,上一世是距离银河系几亿万光年的魔法之心的统治者这一世,她们是地球上闻名的樱花公主他们,上一世也是魔法之心的统治者这一世,他们是世界上闻名的tfboys在失去记忆后的他们竟迷迷糊糊的走到了同一所高中最后,看他们如何玩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