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786000000022

第22章 调节心理,应对生活(1)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过程。成功的人生都是在人遭遇压力和陷入困境的时候,能够正确调节自己的心态,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失败的人生就是因为不能正确调节自己的心态,被压力和困境打败。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我们要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采取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去应对生活中的难题。

1.调节自我封闭心理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

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可能产生。比如,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在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等。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这种人的突出特征就是有孤独感。

自我封闭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些挫折有关,因为挫折可引起个人的焦虑。当人们抗挫的能力较差时,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

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从儿童来讲,如果父母管教太严,或没有时间管教,儿童缺乏自信心,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青年时期,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该危机是指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即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策略不成功。如果青年人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愿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对中年人来讲,不能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者自我评价低而懒于与人交往。对老年人来讲,丧偶丧子的打击,很容易使他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

首先自我封闭心理的表现就是不愿结婚。其中大龄男人不成家,多是不愿意承担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大龄女人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现理想中的佳偶。他们或者回避现实,或者期望过高也因此自我封闭。

其次就是对社会产生恐惧。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那些性格内向者的身上。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欺辱,他们内心比较脆弱,缺乏自信心,他们最怕到公开场合去,在生人面前常显得束手无策。

再次就是这种人常常有自责心理。有些人因生活中曾经犯过一些“小错误”,自责自贬,就看不起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最后就是这种人内心里存在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些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的好坏,总是希望自己长相出众却又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

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便会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

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节,往往是具有很大难度的,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需要人们具有成功意识。

第一,要乐于接受自己。学会将成功归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第二,必须明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需要走向社会,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每个人都需要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第三,学会运用精神转移法来进行自我调节。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自我封闭就是过分关注自己,学习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本领就会提高自信心。同时,注意力就不会集中在自己身上,慢慢就会与他人正常接触。

自我封闭者要敢于正视现实,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扩大与外界的交往。这可以从最容易的事做起,逐步完成复杂的事物。

2.大学生要注意心理调节

新华社公布的一份统计数字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北京某著名高校对2000级新生的一项心理调查显示,34.9%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数字与实际大体吻合。

照此算来,在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中,已达到“三人行,必有一病”的程度。而生活在病人周围的人,又怎能不受影响?30%的比例相当于每个大学生都处在心理疾病的困扰之下,或者自身的,或者他人的。

李某是北京某大学的一名本科生。这位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就患了一种叫做抑郁症的心理疾病。虽然经过北京大学森田疗法病房的精心治疗,李某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快乐,如今已是北大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但他付出的代价却是漫长而痛苦的。小小的抑郁症在身上肆虐达两年时间而不懂得去寻找专业治疗!在这一过程中,和他同在大学学习的同学只知道让他用意志去战胜自己的虚弱和绝望,而没有一个人建议他去看医生。

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尚且如此,对中国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能够认识心理疾病,俨然成为一种极为奢侈的要求。

另有一种人,则是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病情。他们对心理疾病存在误解。“你有病!”在多数中国人看来,这似乎是一句带有很强攻击性的谩骂,尤其是此“病”指代心理疾病时。

事实上,在国外,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人人都需要心理医生。定期去拜访心理医生,将成为人们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室赵老师说:“心理疾病就像一个结,要趁未紧时赶快找会解的人来解,不要回避,也不要试图强行把它拉直,否则这个结会越拉越死。”

当你去看心理医生时,你应该明白:你的思想意识已经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你已经在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健康。

为什么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逐年上升呢?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是追求“完美”付出的代价。追求完美是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普遍具有的一种倾向。心理专家分析,许多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时,都满怀雄心。然而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周围出现了那么多优秀的同学,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渺小得足以感到自卑。尤其是那些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以前从来都是那么顺利,是周围人群中的佼佼者;现在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中心的时候,心理就会失衡,日积月累,心理疾病就出现了。

心灵美、纯洁、善良、有爱心、宽容;睿智、诚实、进取、谦虚、求知欲强;勤劳、可爱、童心未泯、充满好奇心;健康(适度精瘦的体型);有气质、有魅力、有修养、有内涵的美丽女孩;阳光般灿烂、充满活力、具感染力;有健康的性格、完善的人格、平衡的心态。这是一位女大学生为自己勾勒的理想画像。盲目追求“完美”,达不到时就失落、焦虑,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一大主因。

其次,大学生还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有拼命学习,在众多优秀的同学中保持先进的压力。有家人甚至是家乡父老给以太多关注造成的压力。有找工作寻出路的压力……负重而行,结果只能是:累了。

再次,情感问题。单纯的体力疲劳,人体可以调节,累了,就睡着了。感情问题就不简单了,正是这些感情问题让人累了也睡不着。因此,情感问题成为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心理专家表示,在前来咨询的各种问题中,恋爱问题心理障碍占相当大的比重,与学习、人际问题不相上下。

最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但又没有完全成熟。心理上没有断奶,处在社会和家庭之间的过程还没有结束。这特殊的花样年华,导致了心理疾病的多发。

目前,全球每年在抑郁症医疗上的费用,总计约为600亿美元。专家指出,到2020年,世界范围内的抑郁症很可能会成为除心脏病外,给社会经济造成负担最大的一种疾病。心理咨询,无疑是预防抑郁症的一剂良方,对其他心理疾病也同样如此。

李某是一个幸运者,在最后的关头,他找到了医生,找到了一位他认为是全国一流的医生。经过治疗,他开始了新的生活。在医院的时候,他亲眼看见有一天晚上,送来了两位服安定自杀者,经抢救后脱险。“在这些事情的背后,游荡着多少抑郁的灵魂,他们未必都能像我一样幸运,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更令人痛惜的是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会杀死自己,而抑郁症是很容易治好的。”

改善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状况,投资巨大,且需细水长流。而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

那些有过心理疾病经历的同学,也要有意识地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向其他人和同学们宣传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的重要性。李某就是这样做的。他发起了一项名为“阳光工程”的活动,向同学们宣传有关治疗抑郁症的知识。他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教育别人,效果是很好的。”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事实上,像李某一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目光投向自身的心理健康。因为在这些大学生的眼中,一个人能够很自觉地去看心理医生至少意味着这个人的思想意识已经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每个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就可以使自己走向心理健康的道路。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

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就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运动项目。这会帮助你慢慢地改变孤僻、孤独、怪僻的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同事的交往。

如果你感到胆子小,做事怕担风险,容易脸红,十分难为情,那就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单双杠、平衡木等活动项目。这些活动有助于人们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你的胆子自然会大起来。你就会克服腼腆、胆怯的性格弱点。

如果你觉得自己时常犹豫不决,办事不够果断,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击剑等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良机,造成失败。因此,多进行这些项目的体育锻炼能培养你果断的性格特征,改变优柔寡断的习性。

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或射击等缓慢而需要有耐心的活动项目。这类体育活动能帮助你调节神经、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可以使易急躁、易怒、易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如果你老是担心自己完不成学习任务,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话,那就选择一些跳绳、广播操、跑步等比较简单、易做的体育项目。只要你坚持锻炼,就可以克服缺乏信心的心理障碍,自信心一定会逐步增强。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灿烂的时期。大学生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积极面对现实,开放自我,发展人际关系,使自己每天都快乐而又充实地度过,就一定能够克服心理障碍,健康成长。

3.面对就业,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

初入社会,很多人在自己的职业舞台上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不能够正确对待,就会失去心理平衡,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利影响。如何确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心理平衡点,对我们平稳地走入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是多方面的,但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是完成角色转变和心理调节,对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有充分的准备。

大学生首先面临着完成角色转变的任务,完成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需要调节自己的心态。

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在社会上是很受人们羡慕的。这是多梦的年华,激情的岁月,不用担心过日子,也许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有些大学生心高气傲,习惯于谈经论道,指点江山。

同类推荐
  • 励志与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励志与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当我们梦想成功的时候,前方的路总会有那么几只拦路虎;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强劲的对手?成长的过程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出现一些客观或者主观上的阻碍,这时就需要励志。鼓励的话语或者榜样的力量,都是可以昂扬沮丧者斗志的良药。这是本关于成长和励志的书,相信你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成功处事

    成功处事

    和君子交游,如冬至后的白昼天天加长,而自己不觉得;和小人交游,好像在薄冰上走路一般,每踏一步,冰层便下沉一点,哪会不掉到冰层里面呢?没见过好学而怠惰下去的人!没见过喜欢教学生像照料病人那么勤慎的人!没见过天天自省而每月就能取悦于朋友的人!没见过勤于学习而不能改过的人!“性格就是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境由心生。征服自己,是人生最辉煌的胜利;超越自己,是生命最艰难的洗礼。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超越自己。而超越自己意味着不断追求前进,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开拓出前人没有开创过的新天地。
  • 人气决定财气

    人气决定财气

    赚钱者懂得攒人气,赔钱者处处得罪人。其实,商道与人道是共通的,会做人才能赚大钱。很多生意人只想着捞票子,却不知如何做人,到头来往往一无所获。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功,关键要看他身边有什么样的人,他在和哪些人交往。没有人气,没有人脉,就没有财脉。只有把维护和拓展人际关系当成日常功课,才能够无往不利,左右逢源,最终敲响财富之门。
  • 改变,直到这个世界为你让步

    改变,直到这个世界为你让步

    人生就是一条数轴,我们只知道它的原点和正方向,当我们站在一个点上,总是容易向后望。殊不知,人生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点,我们站在“现在”这个点上,才能看清楚过去和未来的界限。
  • 越读越想读的智慧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越读越想读的智慧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物里往往包含着最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们比起抽象的理论,能以更简单、更直接、更迅捷的方式把这些遭理揭示出来,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于瞬间豁然开朗。本书里有各种各样充满了智慧的小故事,让你越读越想读,读后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王者战纪

    穿越之王者战纪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我想成为豪放不羁的剑仙李白,也想成为举世无双的韩信,有那么一瞬间也想尝试下迷倒万千男人的杨玉环,别说我心理有问题,这只是一个倒霉店小二的奢望,但是我总有一天我崛起,因为我注定不凡。——王不凡
  • 行走在灰暗之中

    行走在灰暗之中

    本以湮灭的过去终究卷土重来,一念之间便是万劫不复。巨树南边,洛明故事开始的地方。
  • 请叫我少帅

    请叫我少帅

    英雄,敢问怎么称呼?不敢当,请叫我少帅!
  • 我叫张文回忆录

    我叫张文回忆录

    我叫张文,是正常世界里的一个不太正常的人。
  • 裁决之主

    裁决之主

    穿越携带系统,强大无需理由。江立重生在这个武道至上,强者无数,种族争霸的世界。拥有系统,就拥有一切。“超级布欧血脉、直死之魔眼、先天灵宝---未来之翼、主神神格、黑洞陨灭炮、大陆震荡架、无上神通---苍穹之手.....”一切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统统存在。“没错,我就是最终的裁决之主。”---江立======新书,裁决之主,求收藏,求推荐。
  • 财政风险概论

    财政风险概论

    许正中编著的《财政风险概论》主要介绍了财政风险与财政风险的化解,国债风险及其防范,社会保障性财政风险及其防范,金融性财政风险及其化解,非金融性国有企业引发的财政风险及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建立平准基金,阻断风险系统性触发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面向国家公务员,按照“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什么就编写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编写什么”的要求谋篇布局,以帮助各级公务员提高素质和行政能力。教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对学科基础理论、前沿理论作简要介绍,又对实践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和提炼,有益于公务员改进工作、提高能力。
  • 枫寻

    枫寻

    如果当初他不放手,她会不会便是,一生无忧?如果她没有死,他会不会便是,自在舒心?即使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机会复活她,他亦不放弃。就算手染鲜血,就算九死一生,但为了她,又何妨?
  • 恶与可怜

    恶与可怜

    世上每天都有人扮演恶人和可怜人的角色。只是究竟谁是真正的恶人?谁真正可怜?
  • 来,给你个抱抱

    来,给你个抱抱

    不要惹赵天天,因为他真的会打你。不要惹金莎莎,因为她认识赵天天!!
  • 暗恋是一种痛

    暗恋是一种痛

    爱你开始在雨季的时候——如雨如阳。爱你经历过了喜怒哀乐——五彩斑斓爱你有忧愁悲伤的人生——痛彻心扉爱你是没说再见的离别——孤独惆怅一只木手镯,一个特殊任务,卷起一场凄美的爱情。不是不爱你,只是不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