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97000000019

第19章 沓中屯田

蜀汉景耀五年,也就是公元262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他这次失败激起了朝臣们的疯狂弹劾,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于是,战败的他不敢回到蜀都,请命前往沓中屯田。

《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

我们知道,姜维和诸葛亮是不一样的,诸葛亮是个复合型全能性人才,治国理政、治军用兵都堪称一流。如果说蜀国还有一个全能型人才能与诸葛亮一较,那无非是大司马费祎了,其任尚书令有着让董允自愧不如的能力,其任大将军有着兴势之战大破曹爽的战绩,堪称文武皆能。而姜维呢,依据其平生战绩,只能说是智勇双全。我们习惯上容易把文武双全等同于智勇双全,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姜维的智和勇只是涵盖在费祎的“武”里。纵观整部《三国志》,我们没有发现姜维在内政、用人上面有什么出色的建树,而蒋舒投降更是其培养人才上的一抹败笔,所以在费祎死后,姜维虽然掌握了更多的军权,但蜀汉的朝政却愈发地腐败,以至于最后,这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羁旅讬国,竟难有容身之处。

我看网上有人说过清君侧之类的,其实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先不说姜维继诸葛亮遗志,尽忠蜀汉,无法做出这类犯上作乱之举。即使姜维举兵回蜀都,驻守汉中的胡济会答应吗?就算姜维依仗大将军威望,势如破竹杀回蜀都,也必定是两败俱伤。而且,蜀国此时已无名臣,姜维即使把黄皓、谯周都杀了,又怎么能保证不会有另一个黄皓出来?不会有另一个奸臣当政?姜维是大将军,不可能长期处于政治中心,《封神演义》里的闻太师就是前车之鉴。所以如此一闹,只会加剧蜀国的衰败,令亲痛仇快。

于是,君臣各让一步,姜维不再上书请求诛杀黄皓,后主也不再追究他战败之责。所谓的沓中屯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沓中之地,偏北向西,具体位置大约在我们现在的甘肃省曲周县,是益州东川少有的小型盆地。我们知道,姜维自负悉羌胡之事,故而长年北伐都是偏向西北出兵(狄道、洮西),想依靠少数民族的力量攻占陇西,继而东进兴复汉室,所以,他和诸葛亮的路线是不一样的,诸葛亮北伐的陈仓、天水(渭水河畔)等地,姜维在继任后,是再也没有踏上过。所以如果我所述不错,沓中应该是姜维长期征战以来,离故乡最近的一次了。

只是,地理上的接近,终掩盖不了心理上的遥远。满头白发的姜维,应该可以预料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三国演义》里把这一段解释为屯田避祸,而其实,更像是皇帝与大将军之间的妥协。我们知道,刘备在任时,任诸葛亮为丞相,政事多交付与他,而军权却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而刘禅相反,废除丞相,却设立大司马、大将军,把军权赋予蒋琬、费祎、董允等人。黄皓者,无非一宦官耳,无官职,无实权,皇帝喜欢他就听他说几句,不喜欢的话他什么都不是。所以所谓的黄皓弄权排挤姜维,不过是刘禅内心意愿的缩影。我们习惯了仇视宦官,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也不停地丑化宦官。而其实呢?东汉末年引董卓进京的是外戚何进,自秦汉至隋唐沿袭下来的士族门阀又都干过什么?明朝末年,那些自许翩翩君子的东林党人又干了些什么?任何职业的人都有可能误国,又何必偏偏指责宦官?在现在这个尊重人权的时代,又何必对宦官恶语相向?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残疾,不入雅流吗?

姜维以军屯田,却选了西北方向,足以证明其北伐之心犹在,想在屯田之时为下一次北伐做准备。可是,上天不会再给他机会了。

在魏国,自公元260年甘露事变,贾充公开弑君后,司马昭的野心就愈发地膨胀,替代魏国已是势在必行。为了进一步控制朝政,打压魏廷内对司马氏不满的众官僚,同时稳定朝廷局势,司马昭急需一场大胜,增加威望,为篡位累积资本。

公元262年,也就是姜维洮阳之战战败后,司马昭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认为蜀汉已经“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于是决定了先灭蜀,再吞吴的战略方针。

《三国志·王丘诸葛邓钟传》: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

可是呢,司马昭这个方针出台之后,立即便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征西将军邓艾更是数次上表,劝谏司马昭,言时机未到,不可妄动干戈。只有司隶校尉钟会鼎力支持,与司马昭一同“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晋书,文帝纪》: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三国志·王丘诸葛邓钟传》:惟会亦以为蜀可取,豫共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那么,伐蜀到底是正确的决定吗?名将邓艾为什么竭力反对,钟会为什么又大力支持?

从结果上看,蜀国确实灭亡了,仿佛这一场战争确实是正确的。然而,在当时我们是并不知道结果的,虽然蜀汉的灭亡是必然的,但这次灭蜀之战的胜利则确实充满侥幸。姜维主力远在沓中不假,汉中守卫空虚也不假,但是司马昭怎么会确定蜀国不会在魏国调集主力时有所行动?怎么确定吴国不会援助蜀国?怎么确定自己不会重蹈曹爽夏侯玄的覆辙?

他不确定,未发生过的历史都是不确定的,所以邓艾才屡劝司马昭不可兴兵。然而,此时的司马昭已经别无选择,他要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他要稳固司马氏族的地位。比起两次赤壁大战的大败,他觉得蜀中虽艰险,但也不比东吴长江天堑。更何况,姜维屡次北伐犯境,北国不思反击,反倒讨伐相对安静的吴国,这不是更显得自己欺软怕硬,软弱可欺吗?

所以,于情于理,司马昭都只能选择对西蜀出兵。

钟会聪明啊,他从整体战略上分析,看透了天下的局势,也看透了司马昭的小心思,所以对此选择了大力支持。而邓艾只是单纯地从战术上考虑了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认为时机未到,此做法自然会受到司马昭的反感。从中也可以看出,在末期三贤中,钟会的战术才能虽然不如邓艾、姜维,但其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才能,远不是邓姜两人可比的。

就在魏廷为要不要伐蜀而争论地炸开了锅的时候,我们的姜维也没有闲着。虽说是在屯田,但他一直关注着魏国的局势。在司马昭、钟会等人力压群僚,决定伐蜀的时候,沓中屯田的姜维也预见到了魏国的行动。他看到钟会治兵关中,又联想到夏侯霸初降时说的话,(《资治通鉴·卷七十五》:霸曰:“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若管朝政,吴、蜀之忧也。”士季者,钟繇之子尚书郎会也。)便战略性地预见到了魏国即将伐蜀,于是上书后主,建议派兵把守阳安关(即阳平关)口和阴平桥,作好防备。但后主听信黄皓的鬼巫之说,以为魏军不会进攻,所以封存奏折,不理会姜维的建议。

《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故终不自致。

此事我们现在看起来可能有些搞笑,身为皇帝,怎么能听信鬼神之说。但是,古代毕竟和现代不太一样,像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的大神出兵都要冠其名曰夜观天象,什么星怎么闪烁,什么颜色的气什么方向来之类的,黄皓的鬼巫之说怎么就不靠谱了,我们不能只以结果来论定才能,那个连魏廷都举廷反对的伐蜀计划,蜀庭又怎会太过相信?怎能因为其战略眼光不如姜维就对其进行指责呢?

要知道,像姜维这样的智勇双全的人在当时可并不多见,拿黄皓和姜维比,太过苛刻了。再者,若是黄皓真的不学无术,只会蛊惑人心,那么,一直支持姜维北伐的陈祗又怎会与其交好?

最重要的是,黄皓只是一个没有权力的宦官,决定权一直都在后主手中。

所以我认为,黄皓摆出鬼巫之说,只是一个托词,他只是想借此阻止姜维北伐。毕竟万一魏国没有入侵,后主无故兴兵北上,结果就只能是让姜维再次北伐。只是,他可能没有想到,他这一阻止,使得自己变成了亡国的罪魁祸首。

姜维上书不被采纳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姜维的后续举动,或许他也感觉魏国出兵的几率不会太大,故而没有继续上书或强行出兵。毕竟钟会虽然关中治兵,但在当时还没有表现出伐蜀的迹象,身为大将军,也不能只靠自己的直觉行事,所以作罢。

然而,不巧的是,这次魏国真的出兵了。钟会、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共计十八万大军分别从长安、狄道、岐山出兵,进攻汉中,围歼姜维。轰轰烈烈的灭蜀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同类推荐
  • 风云异陆

    风云异陆

    混乱的时空。。。两千年前预言家的预言。。。。战乱时代。。。。。。英雄群起。。。。。。。一个时代的更替
  • 中兴群英传

    中兴群英传

    成化皇帝崇道佞佛迷信方术,宫廷生活骄奢淫逸,京城内外大兴土木,修建庙宇宫观,国库空虚。宦官专权、大臣无能,有甚者内外勾结侵吞国帑。朝政废弛,贪官污吏遍布大小衙门。鞑靼接连犯边,而四海之内灾害连年,百姓流离失所,皇亲国戚、王府宗室趁机兼并民田。天下莫不期盼英明太子继承大统,清除阉党,整顿吏治,推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阉党、奸臣与国之大蠹们又岂肯坐以待毙?我生来卑微,我籍籍无名,我曾经饥寒交迫。我不是正人君子,我不是忠臣良将。我是小小的锦衣卫,我要与乱臣贼子战斗到底,因为我爱九州那辽阔的山河。
  • 旧欢喜

    旧欢喜

    天涯路,望尽天涯!用枪穿人间,用心看世间。
  • 傻少爷的逆袭

    傻少爷的逆袭

    他生来是个傻子,父母不喜。与他定亲的娘子转眼就背叛了他。他活的卑微,却又活的自在。一朝觉醒,脑子却多了一段记忆。逃离苦海,改头换面,拿起刀枪,杀他个荣冠天下。
  • 再会1850

    再会1850

    本书太监。。。
热门推荐
  • 知无涯

    知无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嗯,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和取舍的故事。在修真门派长大的孤儿苏岩,资质平庸。父母为师门赴难,而苏岩却受尽门人冷眼。一怒之下,苏岩盗金丹,窃秘籍,误打误撞得到门中的一位高人收为弟子,从此成为太华派的师叔祖,而且还有门中第一佳人当师姐。脱胎换骨之后的苏岩,凭借一柄造型奇异的枯枝为剑,留下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 天后之花颜劫

    天后之花颜劫

    九天玄女,未来天后,她的一生看似鲜花烹锦般的荣耀,实际却是暗藏危机。三百年来,她始终被一个梦魇纠缠,那个将她一剑穿心的男子究竟是谁?成亲当日,梦中的男子一袭紫衣持剑而来,如惊天雷般照亮了她的心。一瞬间,遗忘了千年的记忆纷纷向她扑来。原来,她爱上的不是凡人,不是神仙,而是与天界势不两立的大魔头。一个是情深意重的未婚夫,一个是念念难忘的旧情人,她的剑锋究竟该转向何处?繁华梦醒,谁能料到她的人生竟是一场笑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

    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

    作为一名武侠爱好者的李虑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躺在新手村的床上,从此开启了在这款名为《江湖群侠传》的游戏里的练功之路,天赋?不存在的,学尽天下武学,自成天下第一。一个周目不行,那就两个。只是,这个游戏中的世界,似乎还有别的玩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媚机灵小女王

    狐媚机灵小女王

    呵呵,她一朝穿越,只因被姐妹谋害。穿越后,看她如何玩转帝国。女王来也,看看你们,如何阻挡。
  • 中欧大讲坛·经管卷

    中欧大讲坛·经管卷

    《中欧大讲坛(经管卷)》是“中欧大讲坛”之经管卷,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论坛的内容整理而成。《中欧大讲坛(经管卷)》中,联想总裁柳传志、尚德董事长施正荣、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管理学教授迈克尔·尤西姆、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等企业界领袖人物以及管理学界权威,为读者还原最真实的经典管理案例,展现最优秀的管理思想,启发读者何以管理能够赢得未来。
  • 对不起迟到了

    对不起迟到了

    一次意外,她救下变成植物人的他。只因为父母定下的娃娃亲,她守了他一年多。一年后他苏醒,却没有任何记忆,悄无声息的离开她的世界!为了找到父母死亡的真相,她卧底公司,却不料新任总裁竟是她救下的人!情敌的陷害、仇人的阴谋,一点一点慢慢揭开……
  • 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

    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是实习医生我是病人

    我是实习医生我是病人

    想写写我作为实习医生和作为病人的经历,希望能排解一下心中的苦闷,也能治愈一些人的苦闷。
  • 王一博导师是前任

    王一博导师是前任

    “雨还在下像在说话他敲我的窗叮叮当当恋爱在一起的季节勉强不如放下雨还在下你听得见吗是我的思念滴滴答答滴入你的心就会想起我”-《下雨了》薛之谦星空会亮着,梦会醒的王一博,几年后相见你还会爱我吗?你还记得吗你说雨停了我们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