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64100000179

第179章 陈璸

陈璸,字文焕,号眉川,广东海康人也。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授古田知县。四十一年调台湾。清操刻苦,慈惠爱民。公务之暇,时引诸生考课,与谈立品敦行。夜自巡行,询父老疾苦。闻织读声,则叩门入见,重予奖赏;或有讙饮高歌者,必严戒之。岁祲,发仓以赈,穷黎感其德。明年,调刑部主事,迁郎中。四十九年,由四川提督学政任台厦道,士民闻其再至,争趋海澨迓之。至则以兴化易俗为务,作育人材,文风丕振。始建万寿宫,并修文庙、明伦堂、朱子祠,设十六斋以教诸生,置学田为膏火。凡所创建,亲董其事,终日不倦。官庄岁入三万两,悉以归公,秋毫不染;其廉介如此。五十三年擢湖南巡抚,单骑赴任。一切文移,尽出已手。翌年入觐,上目之曰:『此苦行老僧也』。十二月,调福建巡抚,温旨嘉赉。陛辞,问『福建有加耗否』?答曰:台湾三县无之』。上曰:『从前各州县有留存银两,公费尚有所出。后议尽归户部,州县无以办公。若将火耗分毫尽禁,恐不能行;别生弊端,反为民厉。故为吏须清,然当清而不刻,方能官民相安』。五十五年七月,奏言『防海之法与防山异,山贼之啸聚有所,而海寇之出没靡常;而台湾、金、厦之海防,又与沿海不同。何也?沿海之患,在于突犯内地;而台、厦之患,在于剽掠洋中。欲防台、厦,必定会哨之期、申护送之令、取连环之保。今提标水师五营、澎湖水师二营、台协水师三营,各有哨船。宜大书某营字样于旗帜,每月会哨一次。彼此交旗为验,是送提督查核;若无交旗,即察取其营官职名;若有失事,即察取巡哨官职名;则会哨之法行矣。商船不宜零星放行,无论厦去台来,须候风信,齐放二、三十艘出港,台厦两汛各拨哨船三、四号,护送至澎交代。各取无事之结,月送督抚查核。如无印结,即以官船职名申报,则护送之法行矣。商船二、三十艘同时出港,官为点明,各取连环保结,遇贼相救;否以通贼论,则连环保之法行矣』。疏下部议,以烦琐难行。上特韪之,着如所言。五十七年十年,卒于官,下旨轸悼,追赠礼部尚书,赐祭塟,谥清端。雍正八年,诏祀贤良祠。璸治台有惠政,台人思之,塑像于文昌阁,诞日张灯鼓乐以祝。及卒,哭之。入祀名宦祠。

季麒光,江苏无锡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二十三年,知诸罗县事。台湾初建,制度未备,大府每有咨询,麒光辄陈其利害,语多采纳。既又言曰:『台湾有三大患,而海洋孤处、民杂番顽,不与焉。一曰赋税之重大也。台湾田园分上、中、下三则,酌议匀征矣。然海外之田与内地不同;内地之田多系腴壤,为民间世守之业;台湾水田少,而旱田多砂卤之地,其力浅薄,小民所种,或二年、或三年,收获一轻,即移耕别地。否则委而弃之,故民无常产;多寡广狭亦无一定之数。况田租之最重者莫如苏松等府,每亩输纳一斗五、六升至二斗,止矣。今田园一甲计十亩,征粟七石、八石,折米而计之,每亩至四斗、三斗五、六升矣。民力几何,堪此重征乎?况官佃之田园尽属水田,每岁可收粟五十余石。郑氏征至十八石、十六石,又使之办糖麻荳草油竹之供。文武官田园皆陆地荒埔,有雨则收,无雨则歉;所招佃丁,去留无定。故当日岁征粟十二万有奇。官佃田园九千七百八十二甲,征至八万余石。文武田园二万二百七十一甲,仅征四万石,亦因地以定额也。人丁之税,莫重于山之东西、河之南北,谓其地旷土疏,故取足于丁也。然稻麦黍稷生之,梨枣柿栗生之,棉麻荳竹生之。一顷百亩止纳银三、四两,轻于彼而重于此,犹可言也;大江左右,田税既重,丁税不过一钱,且或一家数口而报一丁,或按田二、三十亩而起一丁,未有计口而尽税之如台湾者,未有每丁重至四钱八分如台湾者也。今既多其粟额,而又重其征银,较之郑氏则已减,较之内地则实难。所幸雨旸时若,民力可支;倘卒遇凶荒,莫可补救。所谓不患于瓦解,而患于土崩者,正今日之情形也。一曰民兵之难办也。台湾之兵多系漳、泉之人,漳、泉之人多系投诚之兵,亲戚故旧尚在台湾,故往来络绎,鹿耳门之报册可查也。但此辈之来,既无田产,复无生计,不托身于营盘,而潜踪于草地;似民非民,似兵非兵。里保无从问,坊甲无从查。聚饮聚赌,穿壁踰墙,无赖子弟,倚藉引援,称哥呼弟。不入户,不归农,招朋引类,保无奸慝从中煽惑、始而为贼、继而为盗、卒乃启争长祸如胡国材、何纪等者乎?然其所以难于稽察者,荒村僻野,炊烟星散,或一、两家四、五家,皆倚深篁丛竹而居,非如内地比庐接舍,互相纠结。查此则徙彼,查彼则避此。保甲之法,可行于街市,而不可行于村落者,一也。一兵之家,或二或三,名曰火兵,出入乡市,罔知顾忌。无事则假兵之名,有事则非兵之实。姓氏互异,不辨真伪,二也。况台湾之兵,皆抽调之实额。如有死亡,即行报补。今竟将佃民收充入伍,是营内多一兵,即里内少一丁矣。丁既为兵,则税不输、役不任矣。奸民辗转依附,争相效尤。若不思患豫防,亟加整饬,所谓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者,即此是也。一日荫占之未清也。赋从田起,役从丁办,此从来不易之定法也。台湾自郑氏僭窃以来,取于田者十之六、七,又从而重敛其丁。二十余年,民不堪命。既入版图,酌议赋额,以各项田园归之于民,照则匀征,则尺地皆王土,一民皆王人。正供之外,无复有分外之征矣。乃将军以下复取郑氏文武遗业,或托招佃之名,或借垦荒之号,另设管事,照旧收租。在朝廷既宏一视之仁,而佃民独受偏苦之累,哀冤呼怨,县官再四申请,终不能补救。且田为有主之田,丁即为有主之丁,不具结,不受比,不办公务,名曰荫田;使贫苦无主之丁,独供差遣。夫荫丁有形之患也;盖免一丁,而以一丁供两丁之役,弱为强肉,则去留有生死之心。勉从而不怀仁,力应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固宜深慎。占田无形之患也;小民终岁勤劬,输将恐后,以其所余,为衣食吉凶之用。今既竭力于公私,家无余积,田主非其世业,丰则取之,凶则弃之。万一茕茕佃丁,无所抵偿,重洋孤岛,何以为恃?此荫占之弊,初若无甚轻重,而关于国计民生为甚大,则筹之不可不早。昔贾谊洛阳少年,当汉文治安之日,犹稽古按今,为流涕太息之陈;况海疆初辟,疮痍汤火之余,忧前虑后,正在此时。卑县一介书生,远逊古人,而身任地方,少知治礼。故干犯忌讳,以竭愚衷,惟宪台留意焉』。麒光以诸罗偏僻,民番杂处,首兴教育。又以文献未修,久而荒落,乃撰府志。总其山川、风物、户口、土田,未毕,翌年以忧去,巡道高拱干乃因其稿纂成之。

蒋毓英

蒋毓英,字集公,奉天锦州人,以荫生知泉州府。康熙二十二年,清人得台湾,督抚会疏交荐,遂调台湾知府。既至,经理三县疆域,集流亡,勤抚字,相土定赋,以兴稼穑。台湾固有学宫,制度未宏,二十四年与巡道周昌拓而大之。又设义学,教子弟,勖以孝悌力田之道,一时称良吏焉。二十八年,升湖南盐驿道,士民告留,不得,建祠以祀。

张囗〈王尹〉

张囗〈王尹〉,山西崞县人,岁贡生。以康熙二十九年,任诸罗知县。邑土广漠,多未开垦,招徕流氓拓田,黾勉抚绥,至者如归市。不数载,农事大兴,民亦殷庶。三十一年,蝗,囗〈王尹〉日巡阡陌,忧形于色。竭诚祭禳,虽灾不害。性恬淡,寡言笑,莅职四年,未尝轻笞一人、嫚一士。二十九年,升河南彰德府同知。邑人念其惠,塑像于府治竹溪寺。

勒治扬

靳治扬,满州镶黄旗人,以笔帖式历漳州知府。康熙三十四年,调台湾府。荡涤草窃,招抚土番,捐资以修文庙;尤雅意作人。番童有未知礼义者,立社学,延师教之,民称其德。四十一年,升广东高雷廉道,请祀名宦祠。

李中素

李中素,字鹊山,湖北西陵人。始任湘乡教谕,以卓异擢闽县。康熙三十四年,调台湾。善听讼,遇有冤狱,必竭力申救,而顽梗者则绳之。尝摄府学篆,教诸生以孝弟,次及文艺。

卫台揆

卫台揆,字南村,山西曲沃人,以荫生知漳州府。康熙四十年,调任台湾,以廉能称。始建崇文书院,时延诸生,分席讲艺,亲定甲乙;文学以兴。四十四年,岁饥,请蠲本年租赋。在任之中,民安衽席。秩满,升广东盐法道,台人建祠祀之。

孙元衡

孙元衡,字湘南,江南桐城人,以贡生知四川汉州同知。康熙四十二年,迁台湾府同知。性温厚,于物无忤,而秉志刚正,不屈权势,凡不便民者悉除之。

宋永清

宋永清,山东莱阳人,以汉军监生,康熙四十三年知凤山县事。为政清肃,新学宫,建衙署,创义塾,百废俱举。邑治东门外有良田数百甲,岁苦旱,永清发仓谷千石贷民,筑堤于莲花潭,长千三百有余丈,以资灌溉。岁乃丰。郡南有法华寺,为梦蝶园故址。四十七年,永清新建前殿,祀祝融;别辟旷地,莳花果。筑茅亭于鼓楼之畔,颜曰「息机」。公余之暇,时憩于此。素工诗,好吟咏。每与邑人士讲学,文教以兴。着溪翁诗草。五十一年,秩满,升延庆知府。

周锺瑄

周锺瑄,字宣子,贵州贵筑人。康熙三十五年,举于乡。五十三年,知诸罗县事。性慈惠,为治识大体。时县治新辟,土旷人稀,遗利尚巨。乃留心咨访,劝民凿圳;捐俸助之。凡数百里沟洫,皆其所经画;农功以兴。又雅意文教,延漳浦陈梦林纂修邑志。当是时诸罗以北,远至鸡笼,土地荒秽,规制未备。锺瑄于其间,凡可以垦田建邑、驻兵设险者,皆论其利害。稿成未刊,寻擢去,后多从其言。邑人念之,肖像于龙湖岩以祀。

黄叔璥

黄叔璥,字玉圃,顺天大兴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历任京秩。六十一年,始设巡视台湾御史满汉各一员,廷议以叔璥廉明,与吴达礼同膺是命。达礼,正红旗人也。既至,安集流亡,博采舆论,多所建设。着赤嵌笔谈、番俗六考,志台湾者取资焉。越十九年,有张湄者,亦巡台御史,爱民造士。湄字鹭洲,浙江钱唐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以翰林转御史。着珊枝集、瀛壖百咏。

秦士望

秦士望,江苏宿州人,以拔贡生出仕。雍正十二年,调彰化知县。邑治初建,制度未详,即以兴学致治为心,凡有利民,罔不为之。翌年,仿诸罗之法,环植刺竹为城,建四门,凿濠其外。又造西门外大桥,通来往。前时台湾瘴疠盛、水土恶,乡僻之人每患癞疾,无药可治,父母弃之,里党绝之,流离道路,号为天刑。士望见而悯之,虑其感染,建养济院于八卦山麓以居之,旁及废疾之人,养之医之,民称善政。

陆鹏

陆鹏,字西溟,浙江海盐人。康熙五十六年举人。初授奉化教谕,以卓异荐升连江知县,调诸罗。安辑庶民,抚柔番社,治称最。后丁母忧,嗣任泉州粮捕通判。乾隆八年,调澎湖。治事之暇,则以兴学为务;每逢朔日,集诸生于妈宫公所,课以文艺,而尤敦品行,澎之士风为之一振。越年十一月,卒于官。

曾日瑛

曾日瑛,江西南昌人。乾隆十一年,任淡水同知,兼摄彰化县事。时同知驻县治,日瑛以彰化建设二十余年,尚无书院,虑不足以育人才,乃捐俸倡建白沙书院于文庙之西。既竣,手订规条,拨田为费,复延名师以教。落成之日。赋诗以示诸生,远近传诵,寻升台湾知府,有政声。彰化文教之兴,曰瑛启之也。

朱山

朱山,浙江归安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谒庙毕,视狱,问狱吏曰:『彼系囚者得毋巨盗乎』?对曰:『小窃尔』。曰:『小窃何足系』?悉召于庭而纵之,各予十金,使治生。曰:『吾与汝约,再犯无赦』。亡何获一贼,讯之,则前所纵也。山语役曰:『初法必行,当杖毙之』。亡何,复毙一贼,邑人惊骇。相戒曰:『是真健吏。毋犯法』!亡何,又获贼,方喝杖,见其面有泪痕。山曰:『犯法者死,何哭为』?对曰:『小人自知必死。适与母诀,故悲尔』。侦之,果一妪抱席哭,将裹尸去。山曰:『渠有孝心,尚可改』。再予十金,且严饬曰:『汝持贩他方求衣食,毋居此,为老捕捉也』。其人叩头去。山为政谨慎,听讼时,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千金,山不受。言曰:『正供而外,则属横征,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巡道德文视彰,故事供帐甚奢。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俄而檄下,命册丈田。山力争曰:『彰地初辟,半斥卤,与他邑异。前时清丈,曾留余地,以舒贫苦。今若再丈,将大病民,山不忍为也』。而文催愈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曰:『吾在此,断不使诸公贿上游也』。遽令夺镪橐归。文闻之,大怒,劾山私收采买。报罢,山被逮。邑人数万争揭竿逐委员,势汹汹。山挥手止,语且泣曰:『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百姓曰:『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有不测,愿同死』。甫登舟,而担馈糗粮者,投舱几满。一男子持百金献。问之,对曰:『公再纵之贼也』。曰:『何为』?曰:『受金后,改行贩鱼,已成家矣。今闻公远行,母命来报恩』。山曰:『我实未知汝手中金,安知非盗而遗我耶』?曰:『公不受,是犹以贼视我也。归何以见母,不如死』!跃入海。舟子急救,山乃受之。系省月余,福建将军谂其冤,请赦。召见,复原官,再迁滦州知州。将之任,途赴里门,见非故庐,不敢入。已而妻子出迎,曰:『嘻!此君前年罢官时,彰化士民送我家居此者也』。出券视之,购价万金。

胡邦翰

胡邦翰,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年进士。二十七年,调彰化知县,整剔利弊,颇多建设。先是水沙连荒埔,开垦成田,已报科矣;迭遭水灾,多崩坏,岁又不稔,赋课未除,追逋日至。邦翰闻之,为陈大府,述苦状。已而总督巡台,复请之,导往诣勘。总督悯其诚,奏请豁免荒田数千甲、供课数万石,并请减则。诏至,业农大喜。为位于水沙连天后宫中,每逢诞辰,备礼以祝。其后有胡应魁者,亦良吏也。

应魁,字鹤清,江苏曲阿人。以会魁为庐州教授。嘉庆元年,调彰化知县。时陈周全乱后,余党未平,应魁尽力搜捕,安辑流民。慨然以振兴文教为任,月试书院,亲为评点。初,城中乏泉,汲者须赴东郊红毛井,路远弗便。而东门外李氏园,忽得泉甚甘,众争汲,禁之不听,讼于官。应魁捐俸买之,号古月井。嗣建太极亭于署后,以收八卦山峰之秀。任满,升淡水同知。蔡牵之乱,防堵有功。卒于官。

胡建伟

胡建伟,字勉亭,广东三水人。乾隆十年成进士。十四年,授直隶无极县,洊升同知。三十一年,任澎湖通判。澎为海中群岛,地瘠民贫。建伟尽心教养。先是澎士独学无师,为建文石书院,亲校文艺,手订学约十条,以为程序。又劝各社多设义塾,助其经费,时往视之。然澎士赴试台郡,淹留数月,或以无资,中途而反;乃请大府,照南澳之例,由澎扃试,送院考取。复于郡中创澎士试寓,众感其便。每值农时,辄行郊野,询问疾苦,有弊则除。协标戍兵,骄悍成习,欺扰乡人,每裁以法。其怙恶者,则请主将革之。建伟以澎湖开辟已久,而文献无征,前任通判周于仁仅成志略一卷,版又失传,乃辑澎湖纪略十二卷刊之。三十八年,升北路理番同知。澎人士感其德政,为位书院,至今谈者称为治澎第一。

于仁,字纯哉,四川安岳人。康熙四十七年举人。雍正十一年任通判。遇事果断,不畏强御。十三年,奉檄清丈,劝民垦荒,辟地一百四十余亩,资给牛种耕具。吏无侵渔,民沾实惠。俸满回籍,澎人建祠祀之。

薛志亮

薛志亮,字耘庐,江苏江阴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嘉庆十一年知台湾县。蔡牵之乱,募勇守城,与民同疾苦;而游击吉凌阿号能兵,民间为之谣曰:『文中有一薛,武中有一吉,任是蔡牵来,土城变成铁』。及平,延教谕郑兼才、谢金銮合修县志,旋擢北路理番同知,兼海防。倡建鹿港文祠、武庙,踰年成,而志亮已调任淡水同知。嗣卒于官。其后与袁秉义、李慎彝、娄云、曹谨,俱祀淡水德政祠。

秉义,字介夫,直隶宣化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五十三年任淡水同知。时淡水方遭林爽文之变,地方未谧,秉义既至,摘奸除暴,禁赌尤严。五十六年再任,人畏其明。

慎彝,字信斋,四川威远人。嘉庆十三年进士。曾任台湾县。道光六年署淡水同知。始建厅城,与绅士郑用锡、林国华同董其役。越三年,升任噶玛兰通判。

娄云,字秋槎,浙江山阴人。以监生纳捐知县,奉檄来台。道光十六年,任淡水同知。淡为山海奥区,闽粤分处,据地争雄,每有睚眦,辄起械斗。云乃集耆老,陈利害,立庄规四条、禁约八条,俾之遵守。又劝各庄设社仓,续修明志书院;以教以养。大甲溪为淡、彰交界,奔流而西,以入于海,夏秋盛涨,一望无涯,而驾舟者多土豪,藉端勒索。少不如愿,即肆剥掠,行旅苦之。云筹设义渡,捐廉以倡,复向绅富劝输,得款八千九百余圆,置田息,充经费,凡设六渡。而堑南之白沙墩、堑北之金门厝,每至季秋,各架浮梁,以利往来,人称善政。

谨别有传。

吴性诚

吴性诚,字朴庵,湖北黄安人。以廪生捐纳县丞,来闽候委。嘉庆二十年,任下淡水县丞,倡建书院。二十一年春,署彰化知县。适谷贵,盗贼窃发,性诚急劝业户平粜,发谷熬粥,以食贫民,故饥而无害。平居课士,多得真才。建忠烈祠于西门内,以祀林、陈、蔡三役死事诸人。后以卓异,擢淡水同知。未几,以病告归。

蒋镛

蒋镛,字怿弇,湖北黄梅人。嘉庆七年进士,补连江县令。道光元年,任澎湖通判。慈惠爱民,文武相济。文石书院建后,历年久圯,镛自为山长,以束修充修费,评校文艺,如师弟然。九年六月,卸事。十一年春,复至。会咸雨,翌年大饥,禀请发帑赈恤。先捐义仓钱三千五百余缗,以贷贫民,借碾兵谷数百石平粜,存活颇众。前后治澎十余年,多所兴置。又辑澎湖续编一书,以补胡氏所未备。十六年九月,去任,澎人念之,与韩蜚声俱祀书院。

蜚声字鹅湖,江西铅山人,以监生出仕。嘉庆二年,任通判。恤民重士。曾修文石书院。卒于官。

周凯

周凯,字仲礼,浙江富阳人。嘉庆十六年,成进士。道光二年,授湖北襄阳知府。六年,迁江西督粮道。十三年,以兴泉永道署台湾兵备道。时张丙乱后,民心未定,凯至,督搜余党,凡被胁者宥之。而叛卒中有谋起事者,获其谍林振,乘夜大索。及明,会营禽之,悉置诸法。十六年九月,再至台湾。十月,嘉义沈知等聚众谋乱,掠下茄苳粮馆,杀汛弁兵丁!即与总兵达洪阿平之。而大莆林之陈燕、冈山之吴幅已谋起应,亦剿之。前后搜捕二百八十余人,皆分别处死。地方以宁。十七年卒,年五十有九。凯工书画,素爱才,及门多英俊。着内自讼斋集、厦门金门两志。

曹谨

曹谨,字怀朴,初名瑾,河南河内人。嘉庆十二年,举于乡,以大挑知县,签分直隶,历署平山、曲阳等县。道光十四年,拣发福建。十六年,署闽县,兼署福州府海防同知。十七年春正月,知凤山县事。时台湾班兵废弛,总兵达洪阿颇有意整剔,选六百人,练为精兵,岁犒钱二万五千余缗。巡道周凯赞之,饬府厅县捐助其半。及姚莹任巡道,以练兵事,下各属酌议。谨力陈不可,语在军备志。谨既抵任,亲视陇亩,至下淡水溪畔,慨然叹曰:『是造物者之所置,而以待人经营者』。当是时,凤山平畴万顷,水利未兴,一遭旱干,粒米不艺。谨乃集绅耆、召巧匠,开九曲塘,筑堤设闸,引下淡水溪之水以资灌溉;为五门,备蓄泄。公余之暇,徒步往观,杂以笑言,故工皆不怠。凡二年成。圳长四蔓三百六十丈有奇,润田三千一百五十甲。其水自小竹里而观音,而凤山,又由凤山下里而旁溢于赤山里。收谷倍旧,民乐厥业,家多盖藏,盗贼不生。十八年,巡道姚莹命知府熊一本勘之,旌其功,名曹公圳,为碑记之。已而大旱,溉水不足。复命贡生郑兰生、附生郑宜治晓谕业户,捐资增凿,别成一圳,名新圳,而以前为旧圳,润田尤多。二十年,升淡水同知,士民攀辕涕泣,祖饯者数千人。既履任,慈祥惠民,兴利除弊。二十一年,英人犯福建,辄窥伺鸡笼,镇道并力筹防。谨似淡水沿海,沙汕延长,自鸡笼以至大安,凡可以泊舟者,皆囊沙为堵,练乡勇守之。又以厅治薄弱,别筑土城为藩,植竹凿濠为犄角。二十二年,英舰入大安,谨督兵勇御之。编渔舟,禁接济,设哨船,逻海上。先后获海寇三起,解郡正法。镇道嘉之。当军兴之际,谨以班兵无用,请停防洋经费,专练乡勇。姚莹不许。然莹亦知班兵之罢弱,非整饬不可,自选精锐六百人,厚给饷糈而教训之,欲以渐及各营。其后遂裁兵募勇。二十四年,漳泉籍民械斗,四邑骚动。谨闻报,趣赴彰、淡之交止之。驻大甲两月余,集耆老,陈利害,斗稍息。治民以宽,而非法必罚,猾胥土豪皆屏息莫敢犯。莅治五年,日以兴文教、崇实学,为淡人士倡。朔望必诣明伦堂,宣讲圣谕。刊孝经小学,付蒙塾习诵。公余之暇,每引诸生课试,分奖花红。淡水固有学海书院,工未竣,捐俸成之。增设乡塾。淡之文风自是盛。二十五年,以病去,淡人念其遗爱,祀德政祠。而凤人亦建祠于凤仪书院内,春秋俎豆,至今不替。光绪二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奏祀名宦祠,诏可。

曹士桂

曹士桂,字馥堂,云南文山人。道光二年,举于乡。嗣以大挑知县,签分江西,历署兴安、龙南等县。二十四年,以捐办米石,咨部议叙。二十五年十月,升鹿港同知;越二年正月,始莅任。旋署淡水厅事。甫三日而大甲有漳泉之斗。冒雨往,晓谕庄民,事始息。善听讼,有狱则断,案无积牍,顾未尝妄刑一人。性恬淡,无仕宦习,蔬粝自甘。淡厅固有陋规,屏不取。受事九月,以积劳病,犹力疾视事,遂卒于任。淡人士念其惠,祀德政祠。同治六年,厅绅陈维英等请与曹谨并祀名宦祠,未准。

严金清

严金清,字紫卿,江苏金匮人。以监生捐纳知县。同治五年,署淡水同知。时政务废弛,多事姑息。金清竭力整剔,遇事敢为。淡自设学以来,礼乐尚缺,筹款购置,祀事孔明。复捐千金,为绅富倡,则于竹堑、艋舺各设明善堂为义仓,附以义塾,以为教养之资。先是厅辖有义冢一区,久为势豪所占。金清闻之往勘,复其址,并禁骚扰。民有讼者,立判曲直,案无积牍。众感其便。

陈星聚

陈星聚,字耀堂,河南临颍人。道光二十九年,举于乡。捻党之乱,督率乡团,以功授知县。同治十年,升任淡水同知。淡水地广,延袤数百里,而同锣湾、三角涌、大嵙崁等,皆僻处内山,为盗贼薮,劫杀频仍。前任同知以是被劾。星聚悬赏缉捕,亲赴南乡,遂获匪首吴阿来诛之。次第肃清。在任五年,颇多善政。光绪四年,台北建府,裁同知,调任中路。越数月即授台北知府。诸皆草创,躬任其难,而城工尤巨。方竣而遭法人之役,集绅民,筹守御,众亦踊跃效命。及和议后,以劳卒于官。

连横曰:吾生以来,所闻治台循吏,若夏献纶、程起鹗,皆啧啧在人口中。而余年尚少,不能详其事,又不能得其行状而为之传,惜哉!献纶,新建人,受知于大学士左宗棠。同治十二年,任台湾道,整齐吏治,揣抑豪家。牡丹之役,参赞尤多。起鹗,山阴人,历任台湾、台南两府,署兵备道。洁己爱民,狱多平反。而皆卒于台湾。余之所闻仅此。然台自设官后,二百数十年矣。而旧志所传循吏,不过十数人。贪鄙之伦,踵相按也。呜呼!非治之难,而所以治者实难。古之与今,犹一貉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后期超强

    我后期超强

    别浪,我后期超强等一下,这个素材还不能用!这里剪切一下就好了!要不我换个特效试试?
  • 机甲佣兵时代

    机甲佣兵时代

    “我”小时候最喜欢在夏天的夜晚,仰望灿烂的星空,总会有无数的瞎想(不是错别字),一直想到睡着(口水直顺着流下去~~)。后来慢慢长大了,那些曾经的幻想已变得十分遥远,生活的压力和现实的目标促使我不断地训练(摧残?)自己。当然,也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故事人物:郭力:“我”,外号—熊怪。一个总是有颇多不如意的悲剧男。孟飞云:外号—毛猴儿,家里比较富有,幼年时有些奇遇,因此有个侠士的梦想,拐带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李强一起出来闯荡江湖。李强:外号—象王,从小跟孟飞云几乎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幼年时有些奇遇(好吧,跟孟飞云一起的),被孟飞云拐带出来。
  • 都市乱:纵横美人间

    都市乱:纵横美人间

    半文盲王治同学,从来看不进课堂书,要看也只看XX书,除了偷看女同学,就剩鬼混等辍学。伪修仙王治道友,八年不打坐,十年不修法,偏偏还是觉得自己无敌天下。懒工人王治同志,胸有大志,脑无本事,每天挣六十,依然随时幻想金钱无数,美女如云。本来,王治哥哥的人生是美好的,是逍遥的。偏偏就有不长眼的大神仙,不让知足常乐的王治大爷享受美满的生活,硬逼着他修炼绝世功法,还甩给他金钱无数,顺便又惹来了美女一群,妖孽一堆。从此,他的身边。不止火辣性感的非主流女汉子,严肃认真的清丽女警,娇俏羞涩的女同学,腼腆清纯的女护士。更有满嘴獠牙的恶鬼,神出鬼没的妖怪,颠倒众生的妖精。王治大仙,你,扛得住么?
  • 邪神的复苏

    邪神的复苏

    一个被赶出神族和家族的他,在深处里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了救醒被神族所误伤的女人,他不惜再次被神族封印力量.在能人辈出龙蛇混杂的西楚大陆上,他又能顺利救醒他的女人吗?还有神族又面对着怎样的危机?#########################################推荐:《神兵传》作者:席明月《阴阳法王之神妻鬼妾》作者:铜铃《鬼域悍警》作者:玉晚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徒战争

    狂徒战争

    狂徒,恶魔,天使,雪女,泰坦,地精,妖,魔,鬼,怪,异,灵……众族入侵,人族奋起反抗人族由我们守护带子孙飞的张家老祖不死不灭的绝望灵魂一枪敌万军的枪客算计天道的天榜愚人我,赵序凯,最强执行官!书友群号770153974
  • 腹黑二宝萌萌哒

    腹黑二宝萌萌哒

    一身孝服的金铭萱,看着衣着艳丽,挽手出现在葬礼的男女,觉得格外扎眼。“欧琰琛,你这是什么意思?”“岳父岳母的葬礼,我到场不是很正常吗?”“你们……”“铭萱,我和阿琛才是真爱。”“对了,通知你立刻滚出我家,你不配。”他轻蔑的瞟了眼金铭萱,搂着白芷芊越过她,扬长而去。“世纪婚礼?真是让人期待……”某宝对着电脑手指凤舞,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一切都是我的错,铭萱原谅我好吗?”欧琰琛紧紧拥着金铭萱,满眼自责和悔意。“放手,你认错人了。”“不,我没有认错,你就是铭萱,不然你怎么解释这个孩子为什么和我长得一样。”
  • 西楚霸王之现世

    西楚霸王之现世

    西楚霸王回魂,和少年称霸世界……刚上大学的他,遭到青梅竹马的抛弃,一时陷入悲愤,机缘巧合与不在知名的魔鬼附身。从此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 北海屠龙记

    北海屠龙记

    在那样的一个年代,舍身取义,侠骨柔肠的人们,发生着一段曲折动人,高潮不断的故事,它会让您对就北海屠龙记欲罢不能……
  • 星尘沐光

    星尘沐光

    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听到他的一句话,放下所有你做好的心理准备,然后岁月静好,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