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42500000034

第34章 道家的道德哲学(6)

与“以德报怨”相关,老子又提倡:“不责于人”。所谓“不责于人”即是着力于自身涵养的提高,而不是苛求于别人,抓住别人的过失不放。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得饶人处且饶人”,而非一味地“得理不饶人”。老子打比方说:“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契,犹如现在所谓合同或借据存根;彻,指周代的税法,司彻,即掌管税收。照老子的意思,有德之人只是拿着借据,而不向人索取偿还,这符合“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则;无德之人才依照税法催租,苛求于人,置人于死地,这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了。汉代道家学者严遵发挥老子“不以责人”之旨,解释有德和无德之人之区别说:“是以圣人,执道之符,操德之信,合之于我,不以责人。故有德之主,……求过于我,不尤于民;归祸于己,不怨于人。故是非自定,白黑自分。未动而天下应,未令而万物然。无德之人,务适情意,不顾万民。政失乱生,不求于身。

专司民失,督以严刑。人有过咎,家有罪名。百姓怨恨,天心不平。其国乱扰,后世有殃。”对于“不以责人”的主张,老子的后继者庄子也深表赞同。庄子说:“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只要你与人友好相处,不事事费怪于人,别人自然亦将不责怪于你。反之,若是刻意指责、揭露别人的过恶以显扬自己的美德,别人一定认为你是“茁人”(害人),而“蕾人者,人必反萏之。若殆为人萏夫!”这是从客观事实、从“菑人”却反被“人菑”的严重后果来反证“无责于人”之确当性和紧要性。与此同时,庄子又从学理的角度来加以说明。在庄子看来,人们在认识上存在一个重大的弱点和毛病,即往往以己之是非己之非,从而对别人滥加指责、干涉,这都是囿于“小知”的缘故。事实上,己之是未必真是,己之非未必真非,是与非本无定准。因此,他主张齐一是非而“无责于人。”

道家“以德报怨”、“无责于人”的主张,站在今天的立场,显然存在不讲是非、好恶,不讲交往之原则性的缺陷,但它同时又体现着道家与人为善而非与人为敌,强调自身修养而非责过于人的宽阔胸襟。在现今社会,这种处世方式虽不宜作为一种常道常法来执守,但作为一种变道变法在一定的情况下却也不无它存在的价值。

(五)“安之若命”、“安时处顺”在中国文化中,“命”是一个非常宽泛、非常复杂的概念。从逻辑上看,“命”是一个种概念,它由“天命”和“性命”两个属概念构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天、命、天道、天命常是混而不分的,性命则是命、天命之表现于人者。殷周的天、命概念虽以有意志目的的人格神的含义为主,但已蕴含自然之天和义理之天的含义。后来有意志目的的人格神的含义首先发生动摇,而孔孟着重就义理之天作出阐发,老庄着重就自然之天加以发挥,墨翟则明确取“非命”的立场。这是先秦“天”、“命”观念演变的总的轨迹。就道家而言,老子多言“天”而少言“命”。他所谓“天”乃是自然的代名词,他所谓“命”乃是人格神的代名词,因而他推崇“天”而否定“命”。然而他又有“复命”之说。不过,此所谓“命”却不是在人格神意义上说的,照老子的意思,人作为芸芸万物中之一物返归于根(道)、素朴与混沌,就叫“复命”。

庄子承继并发挥老子的思想,他给“命”下定义说:“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意思是说,事物未形之时即已潜在地具备成形后的一切分际,这种分际不待后天人为的损益,这叫“命”。这也就是说,“命”是事物先天的存在条件,是一种自然必然性。因是先天必然,故而于人于物,庄子要求“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所谓“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是也。由人之先天必然之主观夸张,庄子执认人后天之所成所适皆“命”之使然,并进而提出“安之若命”的观念:“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有德者能之。视“安之若命”即安于自然之运命为人之德性修养之极致,也惟有有德之人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按庄子的思维路数,“安之若命”具体应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即是要求人们务必做到“安时而处顺。”在庄子这里,“时”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同时,它还是一个空间概念,举凡时代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等诸多因素,都囊括在“时”的概念之中。“安时”顾名思义,就是要求人们不择时而安,不择地而安,不择事而安。庄子说:“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所安”,自然也;“所不安”,人为也。圣人和俗人应付生存环境的不同态度就在于,圣人安于自然,不安于人为;俗人则正好相反,安于人为,不安于自然。照庄子的意思,“安于什么不是没有条件没有前提的,安的内容、方式不同,其结果定然有异。安于自然,则不论遇到何种情况,处于何种环境,都能泰然处之,保持内心的平和,情绪的稳定,灵魂的愉悦;安于人为,则若个己欲望获得满足,事业获得成功,自不待说,倘若欲望不得满足,事业不得成功,必致怨天忧人,甚而伤性害物。”庄子打比方说:“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日‘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不祥之金”之不能安于天命,“不祥之人”之不能安于性命,都是不能“安时”或安于自然的表现。庄子认为,在强大的自然力和运命面前,人的本份和职责只在听其安排而任其自然,而不可滥施人为造作,否则其人便是所谓“不祥之人”。“安时”之外,庄子又讲“处顺”。“安时”要在一个“安”字,“处顺”要在一个“顺”字。“顺”,指顺从、顺随,“处顺”即与世偕行而不相抵触。相对而言,“安时”侧重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处顺”侧重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间世》篇,庄子借蘧伯玉之口说:“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讲的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切忌显露锋芒,“为婴儿”,“为无町畦,”“为无崖”,讲的是与人相处和交往当谨小慎微,尽量从人随人,而不可轻易触犯他人。庄子认为,这样就能够“人于无疵”,以致“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安之若命”、“安时处顺”的观念过于看重自然力和运命的强大,抹煞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似乎在外在的异己力量面前,人类只有安之,顺之,不能有任何的作为。这种观念无疑是十分消极的。不过,庄子反对把人与天、自然、命截然对立起来,而谋图人与时、命等一切外部环境的和谐和统一。这种思路无疑有某种启迪意义,可资借鉴。

(六)“以百姓心为心”,不“以出乎众为心”道家认为,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人欲立于不败不危之地,则不可把自我的秉赋、才能看得过高,不可存有丝毫的私心己念,不可突出、夸耀、显露个我的所谓得意之处和过人之处,不可强人以同己。

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苏辙释云:“虚空无形,因万物之形以为形,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如使空自有形,则何以形万物哉?是以圣人无心,因百姓之心为心。”“无心”者,无私心也;无私心,故而能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要求人们象有道之士那样,浑厚真朴,收敛自我之意欲,打破自我中心之观念,不仅不把一己之意志强加于人,反从众随俗,以百姓之意志为意志,从而消除人我之隔阂,达到自利利人之目的。老子再三强调“为天下浑其心”,强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都是要求人们以平常心处世,切忌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不良念头。

可以说,庄子的不“以出乎众为心,”和“还与众人”的主张与老子的“以百姓心为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庄子看来,世俗之人有一个共同的倾向或弱点,即都喜欢别人和自己相同或赞同、推崇自己,而厌恶别人和自己不同或反对、排斥自己。这都是出人头地(“出乎众”)的心理在作怪。有了这种“出乎众”的心理,则势必利欲熏心,争功争名,轻则施狡诈,重则动干戈,以致民无宁日,人我皆伤。

他认为,这种心理及其为这种心理所驱使的行动实在要不得,君不见“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乎?!因此,他强调“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所谓“还与众人”,用庄子自己的话来说,也即“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在《秋水》篇,庄子以寓言的方式说明“出乎众”之不必要、不可能,说明“还与众人”之重要性:“夔怜昡,昡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夔谓炫日:‘吾以一足黔踔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舷日:‘不然。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炫谓蛇日:‘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蛇日:‘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谓风日:‘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何也?’风日:‘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我亦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独脚兽夔只有一只足行走不便,故羡慕多足的炫;炫又羡慕蛇无足而能行;蛇又羡慕风呼呼地从北海刮起来而吹入南海,不留一点痕迹;风又羡慕眼睛一转即可看得很远;眼睛又羡慕心一动即可想象万物。庄子认为,万物各有自己的本能和特长,这些本能和特长皆乃天然如此。因此,无论是羡慕、嫉妒他人他物的本能和特长,还是以自己的本能和特长来蔑视乃致试图胜过他人他物,都是愚蠢之举,根本不可能实现。惟有将“出乎众”或胜负的念头抛之脑后,将自己看成是众人众物中之普通的一人一物,任随其本能与特长之自然发挥发展,方可以真正胜过一切。所以庄子得出结论说:“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七)“顺人而不失己”“安之若命”,“安时处顺”,不“以出乎众为心”,“还与众人”,等等,其所昭示的大体上乃是庄子处世哲学中之“顺人”的一面。庄子又说:“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他将“顺人”、“顺天下”视为“真人”的一个重要特质。表面看,这是一种极为消极的观念。许多学者给予这种观念以尖锐的批评,如著名学者胡适先生就曾指出,这种学说的流弊,“重的可以养成一种阿谀依违、苟且媚世的无耻小人;轻的也会造成一种不关社会痛痒、不问民生痛苦、乐天安命、听其自然的废物。”在我们看来,这一批评是有欠公允客观的。它的失足就在于它片面地抓住庄子处世思想中“形莫若就,心莫若和”的“顺人”、“安命”一面不放,没有看到庄子处世思想中还有“就不欲人,和不欲出”的“不失己”的一面,因而也就没有能够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评价。实际上,庄子不只讲“顺人”,他还强调“不失己”:“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不失己”即不失自己的个性、本质、真我、本我。在庄子这里,“顺人”和“不失己”这两方面是有机结合,不能分割为二的,“顺人”固然重要,但它须以“不失己”为前提。纯粹地盲目地“顺”和“安”,并非庄子的本意。问题是如何在“顺人”顺世的同时,保证不失去自我的本性?这就有一个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儒家讲“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是极端的表现,都不可取。道家没有“过犹不及”的说法,但道家庄子提倡不亢不卑,“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这实际上已经提出并回答了人际交往中的度或分寸的问题。说法不同,其意不二。在庄子看来,掌握好这个“度”,则“能胜物而不伤。”“圣人处物不伤物。

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处物”即处世、与人相处;“不伤物”即不以言行伤害别人,不伤人的前提是“顺人”;你不去伤人,人自亦不致伤你,这样,“不失己”也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可见,“顺人而不失己”是一种很高的处世艺术。

同类推荐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热门推荐
  • 继父,快跟妈咪生个弟弟

    继父,快跟妈咪生个弟弟

    谁说未婚先孕没人要?谁说带着孩子不好嫁人?为了争夺一个孩子的妈,四个男穷追不舍,却一路搞笑,逗乐无穷。孩子的妈,男人的宝。风流前男友说:孩子他娘,看在孩子的份上,你就嫁给我吧!超级高富帅说:宝贝,我是认真的,给我当总裁夫人吧!顶级黑老大说:那谁,给我当压寨夫人,你想要啥就啥。
  • 劝人向善系统

    劝人向善系统

    一生血债累累,横死牢狱里的任城,从未想过他还能从头再来。眼睛一闭一睁,他回到了十八岁那年,拥有青春校园天真暗恋,一张清白的档案……还有一个啰嗦到死的烦人系统。“任先生,检测到路边有一名目盲老奶奶在寻求帮助。”“任先生,检测到路边有一名失散孩童在寻求帮助。”“任先生,检测到路边有一名独身女性在寻求帮助。”先生,请您向善!
  • 苍穹剑神

    苍穹剑神

    【2014星创奖第五季参赛作品】一壶酒,一把剑,威能降九天。一绝技,一斗神,邪神破苍穹。绝笔墨痕干,续写传奇人生。剑神万阳,带你穿越傲视苍穹。
  • 漫威之逐噩梦

    漫威之逐噩梦

    “灭霸,看看我这86年为你准备的礼物。”灭霸:。。。
  • 王源你有没有爱过我

    王源你有没有爱过我

    小时候,她爱他,可是,她不知道他有没有爱过她。长大后,他们再飞机场相遇,可她对他冷冰冷冰的,他就一脸迷茫,因为小时候的她,很温柔。
  • 绝世神医:倾城召唤师

    绝世神医:倾城召唤师

    【作者学生党,欢迎跳坑】一代神医,却穿越到异世大陆,看我如何脚踩敌人的鲜血,登上这最高峰。疑云一层层被揭开,却发现家族的错误另有隐情,以一己之力拔起庞大的敌人。这样的她,却又为他沉沦。看他们如何斗翻天下,成为全界第一!!!(桉子不定时更新请见谅,不要着急哦~)
  • 罪青春

    罪青春

    高中生亦寒由于家中的束缚,不敢正面追求自己的梦想。在校他遇到了筱洁,一个永远在背后默默迷恋和支持他的女生,可是他却钟情于另一个女生滢彤,兄弟辰东却早就爱上筱洁......友情,爱情,梦想,交织着青春唯美的梦。青春的彼岸在哪?这里有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救母甘愿当小三的美女高中生,有在物质横流中迷失去而11的小太妹,有盛气凌人欺辱同级生的“西楚霸王”,有为了家族利益,甘愿卖掉幸福的女神,还有为她不惜与家庭决裂的痴情帅哥......这些是真实存在的,校园美好,但也是社会的组成之一,那些阴暗,我们不曾发觉的角落,却最能触动人心,那根敏感的弦。我们有我们小小的梦,即便在你们眼里一文不值。倘若失败那又如何?我喜欢你,有何不可?谁让你的“素颜”可倾城?为你哭为你笑,可我还是觉得很幸福!怎么办?专属于我们的青春,即便你们不认可,你奈我何?但请原谅我们的放肆。青春本无罪。
  • 重生—黑道千金

    重生—黑道千金

    一个懦弱的黑道千金被赋予了最冷情的精英赤焰,看姐如何当上黑道老大!帅哥?也要看姐喜不喜欢!绝情也罢,腹黑也罢,在这样的黑暗帝国里面,斗智斗勇之余还要盛开艳丽桃花才精彩!
  • 孙子兵法一日一学

    孙子兵法一日一学

    在《孙子兵法》中可以学得正统的策略及通达竞争的学问,并领略看世界的辩证法。人生这场“战争”需要我们用毕生的实践来定输赢,借孙子的眼光来观照谋划,将会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生命的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在生死场上的智慧交锋中,蕴藏着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在人生之战的竞争博弈中,也同样有着天地造化的奥妙。你能体悟多少,境界就有多高。真正的兵法,将由你自己创造。
  • 水火年华

    水火年华

    潘炎人生中最大的3个幸运-有个叫潘淼的哥哥,有个叫赵南征的闺蜜,考上C大潘炎人生中最大的3个麻烦-有个叫潘淼的哥哥,有个叫赵南征的闺蜜,考上C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