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41800000033

第33章 桃在仙翁旧苑傍,暖烟晴霭扑人香(5)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记》中有钟离权、吕洞宾问答“性命”的内容。钟离权回答说:“一点灵明无昧,性也;一点元气常调,命也;性无命则无依倚,亦不能安止;命无性则不冲融,亦不能固密,二物混融一真玉芸。性也,命也,俱强名尔。,’(《正统道藏》第九册第7079页)在钟离权看来,人的本真机灵明白,没有昏昧,这就是性。人随元气而生,依靠元气而活,能够保持元气聚而不散,这就是命。性离开了命,就没有依托,也无法安定。命离开了性就会枯萎而没有生气,也不能牢固地存在。对人而言,性与命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它们混融为一体,人才能复返.于道。吕洞宾在《敲爻歌》中作了更详细的阐发:命要传,性要悟,如圣超凡由汝作,三清路上少人行,六道门中争入去。报贤良,休慕顾,性命机关须守护,若还缺一不芳菲,指著波查应失路。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材无主柄。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生擒活捉蛟龙首,始知匠手不须传。(《古今图书集成》第51册第62824页)

这是说,性对应于心和神,命对应于气和形。性的存在,如道体一样,恍恍惚惚,微妙玄通,必须通过悟的功夫才能把握,命则要靠实实在在的修炼。真正的性是道性,真正的命是虚无的元气,只有把性与命交融贯通为一体加以修炼,才能结丹。但总的说来,钟、吕注重的仍然主要是“换骨炼形”的炼气修命功法,他们说:“三礼既毕,静坐忘机,以行从法。……若以此便为道,但恐徒劳,终不见成,止于阴魄出壳而为鬼仙。(《灵宝毕法‘朝元炼气》)他们不相信仅仅凭借心性的修炼可以成就真仙,修心修性对他们而言还只是“内观”功法的一种不自觉的引申而已。

关于内丹修炼的功法。钟、吕认为,练功,得先立鼎器,拣药物,“试把天地轻拨动,真气时时聚太空,摸得乾坤作鼎器,颠倒宇宙任纵横(钟离权,《破迷正道歌》)。然后百日筑基,“初时上下风声吼,渐凝渐结紫气生,云满山中遮日月,此时一阵似蒙咙,默默自然云雾动,定里时闻霹雳轰。”然后和合,得药:“最初一点真种子,入得丹田万古春。”再百日巩固:“二气交结产婴孩,然后百日生神相。”再百日提高:“果然百日防危险,血化为膏体似银,果然百日无亏失,玉膏流润生光阴。”这样,“炎炎煅炼三百日,骤雨颠风满太空”,“辛苦都来十个月,内外虚明表里真,聚则成形散则气,返本还元太虚同”,最后达到“混元一气千里药,万劫常存不夜春,三千刻内婴儿像,瑞气彩云遮玉体……白日飞升谒上京”(《破迷正道歌》)的非凡成就。钟、吕把功法分为小乘、中乘、大乘,认为小乘功法成就人仙、中乘功法成就地仙、大乘功法成就天仙,并分别讲解了这三种功法。钟离权、吕洞宾是俗传“八仙”中的两位,在民间有深远的影响。他们是道教内丹学派的开创者。他们的思想对王重阳的北派全真教影响很大。对南派全真教也同样。张伯端在修内丹、注重《周易参同契》和《道德经》、内丹功法、性命双修、儒道佛三教合一、在尘世中修道等等方面都既继承又发展了钟、吕的思想。这样,经过张伯端的集大成工作,内丹学完全确立起来了。

施肩吾在其《养生决疑序》中,不赞成那些追求长生的“服气绝粒者、驱役考召者、恬静无欲者、修仙炼行者”的做法,这就把服气、辟谷、斋醮符箓等等传统道教的道术都否定了。他还说:神因形而住留,形因神而存在,神要是外散,形也就难以保住。服饵草木金石以坚固形体,却不懂得草木金石的性质,也不弄清四时逆顺转变的时机,久久服食,反而伤了自己的和气,最远不出中年,各种疾病祸害就接踵而至了(《全唐诗》卷494)。在这里,他又否定了阳神出壳,重神不重形的道术,也否定了重形而不重神的外丹服食。那么,他看重的道术是什么呢?这首先得弄清楚他选择道术的依据。他认为,培育性命的根本在于“元和”。什么是“元和”呢?他在《座右铭》中说:“不悲不乐,恬澹无为者,谓之元和”。为此,他借用佛教的空的概念,提出了元和的五种境界:顽空、性空、法空、真空、不空。一无所知为顽空,避开尘世,“泯灭诸相,不生一意”是为性空,这是佛教的要求。道教则要求法空、真空、不空。在红尘中“无欲无念”,“块然无用于潜龙,乾位初通于元谷”,理解生死本源,领会识相分别,这是法空。进一步“知色不色,有正色以视之,知空不空,有真空而在矣”,玄外有玄,理外有理,把握这一点便是真空。进而,合天地人的至大、至虚、至空而又涵育万物,便能“换凡骨为仙体,变萱草为松桧”,在静中生动,在动中有静,在有为处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不空的最高境界。总之,“丹田自种留年药,玄谷长生续命芝,世上漫忙兼漫走,不知求己更求人”(《修仙词》,《全唐诗》卷494)。这里,施肩吾深受禅宗的思想影响,几乎彻底否定了传统的道教修炼方术,而只是纯粹从心中用顿悟的方法去追求一种心性境界。

陈抟(871~989年),字图南,是吕洞宾的好朋友。陈抟早年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热衷于建功立业的人。他密切关注政治形势,据说每每对镜子自言自语:“非仙而即帝”。据说他曾经结聚了数十个年轻人企图夺后周之权,半路上听到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消息,自知无力回天,只好作罢,回到华山从此安心做道士修炼求仙。不过也有另外的很多传说。据《续湘野录》所说,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与韩王赵普未得志时,一起游长安。陈抟骑驴遇到他们,下驴大笑,左手拉住太祖,右手握着太宗,并与赵普一同到酒楼饮酒。赵普偶然坐了左席,陈抟怒斥他:紫微帝桓一小星岂可据上坐?《东轩笔录·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第2页)说,陈抟有一天骑驴游华阴市,听到别人说:“赵检点作官家”,即惊喜大笑说:“天下这回定叠也。”这说的是陈抟告诉龙兴的帝王受命之符。陈抟的诗才很高,写了六百多首诗。他擅长为人相卜,“能逆知人意”。陈抟在后周和北宋时期都受朝廷召见过。北宋太平兴国(976~983年)年间就两次受诏人朝,被赐希夷先生,赏赐很丰厚。总之,陈抟的人生经历,甚至关于他的生与死,都有很多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

陈抟的著作有《阴真君还丹歌诀注》、《易龙图序》、《正易心法注》(这尚存疑)、《九室指玄篇》、《赤松子诫》、《观空篇》、《人伦风鉴》、《钓谭集》、《三峰寓言》、《高阳集》等,又有《无极图》、《先天图》等流传下来。

陈抟以象数的形式来表达他的宇宙自然观。“天地未合之数”是先天的、根本的,“天地已合之位”则是后天的,是由“天地未合之数”演变而来的。这一结构演变即天地的生成。陈抟以最简单的数和象显示了世界在奇偶性、有序性、同构性、对称性等方面的秩序。陈抟的《正易心法注》直接用心领悟卦爻象数的本义,用人体十二经脉的血气周期运行来解说阴阳之学,为内丹修炼服务。

陈抟的内丹思想可从他的《无极图》看出。该图最下面一层代表无极,静极而动,即可得窍,接着依次进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归无极”几个阶段。这里描述的功法实际上是小周天、大周天。

陈抟强调“捐情去欲,静笃归根”,依次超越“顽空”、“性空”、“法空”、“真空”四个阶段,达到“不空”而成仙的境界。这与施肩吾的五空思想很相似。陈抟还从吕洞宾弟子五龙处得到了“五龙酣卧法”而加以改造成为在后世影响很大的睡功。其方法从他的诗中大体上可以看出来:“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炉里长存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陈抟的弟子众多,有张乖崖、付林、李之才、涂定详、贾得升、种放、刘牧、张无梦等,人才辈出,其中种放、刘牧、张无梦是最为有名的。张无梦的弟子,即陈抟的再传弟子陈景元(10247~1094年)也是一个颇有作为的道教理论家。

陈抟的思想对后人影响非常大。他在《易龙图序》中的河图、洛书成为此后周易象数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图式。他力图用象数的方式去描摹宇宙的图景,对宋代理学、周易象数学和道教哲学影响很大。陈抟开道术易图一体化的先河,对后世道教易学影响深远。全真教南宗的创始人张伯端的思想与他有关。邵雍的思想也深受他的先天学的影响。周敦颐的《太极图》思想也渊源于他的后天之学。通过邵雍、周敦颐,陈抟的思想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走近孔子

    走近孔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造成了偏离,也变得僵化。当我们今人剥开它在外面固化的硬壳后,却可以发现其核心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其实是富有多么鲜活的务实精神与人性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孔子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以及孔子对“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勇武血性的颂扬,等等。本书就是一部力图将历史与当代接轨,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和中西文化参照对比来解读和还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随笔著作,作者以清新隽永而又饱含理性情感与思辨精神的文字,对承载孔子的儒学思想的《论语》等著作进行探赜发微,对其所蕴含着的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社会伦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从一般道理进入智慧层面,赋予孔子思想崭新的价值观照,是一部能够直抵孔子内心的作品。翻开书的当下,你会被作者创造性的解读所吸引,在书中遇见孔子,走近孔子。
  • 哲学盛宴

    哲学盛宴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德格尔说:“哲学不能引起现状的任何变化。不仅哲学不能,而且所有的一切只要是人的思索和图谋都不能做到。”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工具层面、实用层面、现实层面,甚至价值层面的“元思考”,它无力也无意回答许多现世和现实世界的责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哲学缺席,人类追求“意义”的冲动和企图都将乏力无着,实现无期。由此可见,哲学不仅有自己的问题和概念,而且它又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可供理解的语言图式或叙述模型。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共分十卷阐述了他建立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的方案。它通过各界名流对话和争辩的形式,表达了柏拉图对人类社会种种重大问题的看法,如政治制度、宗教、道德、教育、婚姻家庭、文艺、男女权力等。
热门推荐
  • 我的任务是逆袭女配

    我的任务是逆袭女配

    快穿文,看了很多的快穿文了,就心动的想自己写写。
  • 平龙认

    平龙认

    元末明初,群雄并起,金戈铁马,仗剑天涯。这是火器一统天下的前夕,也是武侠重新辉煌的开始!
  • 我穿越了小山贼

    我穿越了小山贼

    有人的地方才是江湖,我要這天下眼见之处,尽为我掌。一蓑烟雨任平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暴君的天价弃后

    暴君的天价弃后

    “奉皇上圣旨,鸩酒,白绫,请娘娘自选一样上路。”“我若不就死呢?”“皇上说了,若娘娘抗旨,末将可不择手段。”那一日,鸟尽弓藏,她的家族被连根拔起,她也迎来了死期。那一日,她被迫饮下穿肠毒酒,毒发攻心,却求生不得,求死也不能。身陷囹圄,漫长而痛苦的煎熬,终究耗尽她的爱。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情丝斩断,涅槃重生,且看弃后如何逆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题之真情

    无题之真情

    武学奇才李墨竹十年前与心上人分别,遍访天下,可最终见到的却是心上人的坟,这使他万念俱灰,本欲自尽。却因机缘巧合,在一场强盗的抢劫中救下一名男婴。自己也因此放弃了自尽的念头,转而欲查明心上人死去的真相。李墨竹将男婴托由他人抚养。自此,以男婴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段是是非非,恩怨情仇的故事。主人公历尽了江湖的险恶,也感受了人间的真情,并逐步成长为一个身怀绝艺的武林高手,狭义之士。
  • 侠之大者为了美女

    侠之大者为了美女

    谁说九尾都是母的了?公的九尾就不是九尾了?九尾狐的特点是什么?大家都懂的身为一只(个)班要般人血统的李晓夜感觉压力山很大这该死的九尾狐体质,你别过来了,别以为你是美女我就不打你啊!妈妈救命,有美女要...
  • 魔鬼高中

    魔鬼高中

    他们是刚刚离开初中的孩子,却要面临最艰难的人生挑战……成功,就将像他们期待的一样冲向梦的远方。失败,身后就是没有回头路的万丈深渊。在这个恐怖的高中发布的任务里,每时每刻都需要思维的高速运转,每分每秒都可能面临鬼魂的追杀!比子弹更坚硬的是毅力,比鬼魂更恐怖的是人心……在这里的三年,究竟是像勇士一样的死去,还是出卖自己的灵魂,以换取生存的权力……现在,推开学校的大门,出现在你面前的是,魔鬼高中!
  • 从零开始的达尔文进化岛

    从零开始的达尔文进化岛

    这岛外面,到底是什么?每天盘旋在耳边的莫名低语、槐树下那古老的石碑上的奇怪文字、森林中央那蕴含着蓬勃生机的擎天大树……在这迷雾重重的小岛上,每一个生灵都在寻找着自己生命的真谛。血与泪水,是它们的启蒙。
  • 大仁历险记

    大仁历险记

    世界不止一个;偶尔也会交集;当他一脚踏入;人生变得不可思议。作者语录:能猜出结局的小说都不是好小说。剧情太玄没法剧透可以加群吹吹牛13本书QQ群:37204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