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36100000022

第22章 头部按摩为什么受欢迎(2)

【位置】 眼睛平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图4-14)。

【主治】 上眼皮跳,面瘫,牙痛,颊肿,鼻出血等病症。

【手法】 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4.地仓

【位置】 口角旁0.4寸,即口角旁开半横指,四白直下(图4-15)。

【主治】 声音嘶哑,失语,面瘫,流口水,牙痛等病症。

【手法】 口闭合,牙齿微咬紧,食指螺纹面按于穴位上,向内揉按21~36次。

5.大迎

【位置】 下颌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于凹陷下端取该穴(图4-16)。

【主治】 牙痛,头痛,面瘫,面颊肿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螺纹面或大鱼际按揉30~50次。

6.颊车

【位置】 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1-16)。

【主治】 牙痛,面肿,口,言语不清,面瘫,颊肿等病症。

【手法】 中指或食指按穴,向内揉按21~36次。

7.下关

【位置】 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切际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图4-16)。

【主治】 耳聋,耳鸣,牙痛,张口不利,口眼斜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或点揉30~50次。

8.头维

【位置】 耳前鬓角前缘垂直向上与前发际交点上半横指处,即为该穴(图4-16)。

【主治】 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等病症。

【手法】 按揉30~50次。

※手太阳小肠经

1.颧髎

【位置】 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图4-17)。

【主治】 口眼斜,牙痛,颊肿等病症。

【手法】 按揉30~50次。

2.听宫

【位置】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图4-17)。

【主治】 耳鸣,耳聋,牙痛,癫狂等病症。

【手法】 分别用两手中指按于同侧耳前听宫,同时由轻渐重地向前方揉按36~66次。

※ 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

【位置】 仰卧,闭目,眼内眦的上方0.1寸处取穴(图4-18)。

【主治】 近视,远视,目眩,夜盲,色盲,视神经萎缩,急、慢性结膜炎,流泪,目赤肿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向眼眶内上方按压10~30次。

2.攒竹

【位置】 眉毛内侧端(图4-18)。

【主治】 头痛,近视,流泪,急性结膜炎,目眩,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等病症。

【手法】 两手食指或中指螺纹面按于穴位上,向内揉按36~66次。

3.眉冲

【位置】 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处(图4-18)。

【主治】 眩晕,头痛,鼻塞,癫痫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端按揉50~100次,或用中指指端叩击30~50次。

4.曲差

【位置】 神庭旁边1.5寸,当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外2/3交界处(图4-19)。

【主治】 鼻塞,鼻出血,头痛,视物不清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50~100次,或者用中指指端叩击30~50次。

5.五处

【位置】 曲差上0.5寸,距头部正中线1.5寸(图4-19)。

【主治】 目眩,头痛,癫痫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50~100次,或者用中指指端叩击30~50次。

6.承光

【位置】 五处后1.5寸,距头部正中线1.5寸(图4-19)。

【主治】 鼻塞,目眩,头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50~100次,或用中指指端叩击30~50次。

7.通天

【位置】 承光后1.5寸,距头部正中线1.5寸(图4-19)。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鼻出血,鼻流稠涕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50~100次,或用中指指端叩击30~50次。

8.络却

【位置】 通天后1.5寸,距头部正中线1.5寸(图4-19)。

【主治】 头晕,视物不清,耳鸣,癫狂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50~100次,或用中指指端叩击30~50次。

9.玉枕

【位置】 后发际直上2.5寸,旁开1.3寸(图4-20)。

【主治】 头项疼痛,目痛,鼻塞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0~50次。

10.天柱

【位置】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图4-20)。

【主治】 后头痛,颈项转侧不利,项肌强痛,咽喉痛,鼻塞,咽肿,目疾,神经衰弱等病症。经常揉按能增强记忆。

【手法】 两手中指各按于同侧穴位,向内揉按36~66次。

※手少阳三焦经

1.翳风

【位置】 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图4-21)。

【主治】 耳聋,耳鸣,中耳炎,面神经麻痹,颞颌关节炎,齿痛,颊肿等病症。

【手法】 用中指指端按揉30~50次。

2.瘈脉

【位置】 乳突中央,当翳风与角孙沿耳轮连线下1/3与上2/3交界处(图4-21)。

【主治】 耳聋,耳鸣,偏头痛,小儿惊风等病症。

【手法】 用中指指端按揉30~50次,用拇指指甲掐按5~10次,或弹击10~30次。

3.颅息

【位置】 耳后,当翳风与角孙耳轮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图4-21)。

【主治】 耳聋,耳鸣,小儿惊风,偏头痛等病症。

【手法】 用中指指端按揉30~50次,用拇指指甲掐5~10次,或弹击10~30次。

4.角孙

【位置】 当耳尖处的发际(图4-21)。

【主治】 牙痛,视物模糊,颊肿,颈项强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30~50次,或用拇指桡侧向后直推30~50次。

5.耳门

【位置】 耳屏上切际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图4-22)。

【主治】 耳鸣,耳聋,牙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50~100次。

6.耳和髎

【位置】 鬓后发缘,平耳郭根前,当颞浅动脉后缘(图4-22)。

【主治】 头痛,耳鸣,牙关紧闭,口,鼻塞,牙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50~100次。

7.丝竹空

【位置】 眉梢骨的凹陷中(图4-22)。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近视,斜视,青光眼,齿痛,癫痫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50~100次。

※ 足少阳胆经

1.瞳子髎

【位置】 目外眦旁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图4-23)。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模糊,青光眼,近视,斜视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50~100次。

2.听会

【位置】 耳屏间切际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图4-24)。

【主治】 耳鸣,耳聋,牙痛,口渴,面痛,烦躁等病症。

【手法】 张口位,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50~100次。

3.上关

【位置】 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图4-24)。

【主治】 耳聋,耳鸣,偏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口眼斜,面瘫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50~100次。

4.颔厌

【位置】 头维至曲鬓弧形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图4-25)。

【主治】 牙痛,目眩,偏头痛,耳鸣,癫痫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60次。

5.悬颅

【位置】 头维至曲鬓弧形线的中点(图4-25)。

【主治】 牙痛,偏头痛,头昏,目赤肿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60次。

6.悬厘

【位置】 头维至曲鬓弧形线的下1/4与上3/4交界处(图4-25)。

【主治】 耳鸣,眩晕,偏头痛,目赤肿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60次。

7.曲鬓

【位置】 耳前鬓后发缘直上,平角孙处(图4-25)。

【主治】 牙痛,头痛,暴音,牙关紧闭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8.率谷

【位置】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图4-26)。

【主治】 烦躁,失眠,眩晕,高血压,偏头痛,小儿惊风,急性腰扭伤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或用拇指桡侧缘前后推擦30~50次。

9.天冲

【位置】 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图4-26)。

【主治】 头痛,癫痫,牙龈肿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10.浮白

【位置】 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横量1寸(图4-26)。

【主治】 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甲状腺肿大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11.头窍阴

【位置】 浮白直下,乳突根部(图4-26)。

【主治】 耳聋,耳鸣,头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12.完骨

【位置】 乳突后下方凹陷中(图4-27)。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牙痛,口,癫痫,疟疾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或螺纹面按揉30~50次。

13.本神

【位置】 在额角入发际0.5寸处(图4-28)。

【主治】 目眩,头痛,偏瘫,颈项强痛,癫痫等病症。

【手法】 双手中指分别按于同侧穴位上按揉30~60次。

14.阳白

【位置】 眼睛平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图4-29)。

【主治】 眼睛痛,上眼皮跳,头痛,视物模糊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螺纹面或中指指端按揉50~100次。

15.头临泣

【位置】 阳白直上,入发际0.5寸(图4-29)。

【主治】 鼻塞,目眩,头痛,流泪,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16.目窗

【位置】 头临泣后1寸(图4-30)。

【主治】 鼻塞,头痛,青光眼,面浮肿,目赤肿痛,癫痫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17.正营

【位置】 头临泣后2寸(图4-30)。

【主治】 牙痛,面瘫,目眩,头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18.承灵

【位置】 头临泣后3.5寸,即正营后1.5寸(图4-30)。

【主治】 鼻塞,鼻出血,头痛,目痛,眩晕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19.脑空

【位置】 风池直上1.5寸(图4-30)。

【主治】 眩晕,颈项强痛,头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20.风池

【位置】 俯头,枕骨下项肌外侧凹陷中(图4-31)。

【主治】 头项强痛,流行性感冒,脑部疾患,目疾,鼻疾,耳鸣,头痛,眩晕,失眠,中风不语,腰背痛等病症。

【手法】 两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风池,其余手指附于头上后侧,由轻而重地向外按揉36~66次,或用两手中指分别按揉同侧穴位。

头部经外奇穴的位置及功能

※四神聪

【位置】 正坐位,以两耳尖连线,中点为圆心,以一横指为半径作一圆,该圆周与两耳尖连线和前后发际正中线的4个交点即是此穴。共有4个穴(图4-32)。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脑瘫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30~50次。

※ 太阳

【位置】 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外开1寸的凹陷中(图4-33)。

【主治】 眼疾,眩晕,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或大鱼际按揉30~50次。

※ 印堂

【位置】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图4-33)。

【主治】 头痛,眩晕,鼻出血,鼻渊,小儿惊风,失眠,烦躁,眼病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50~100次。

※ 鼻通

【位置】 鼻唇沟上端尽处(图4-34)。

【主治】 鼻炎,鼻出血,流鼻涕,鼻塞不通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60次。

※牵正

【位置】 耳垂前1寸凹陷处(图4-34)。

【主治】 口舌生疮,腮腺炎,口,牙痛,面部神经麻痹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50~100次。

※新设

【位置】 后发际下1寸,斜方肌外缘处即是此穴(图4-34)。

【主治】 颈痛,落枕。

【手法】 用拇指指端掐5~10次,或按揉50~100次。

※ 鱼腰

【位置】 眉毛正中(图4-35)。

【主治】 急性结膜炎,眼肌麻痹,面神经麻痹,眶上神经痛,近视等病症。

【手法】 双手拇指附于下关穴,中指按于鱼腰,反复揉按26~36次。

※ 安眠

【位置】 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图4-36)。

【主治】 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癔病,精神病等病症。

【手法】 双手中指同时揉按同侧安眠36~66次。

※翳明

【位置】 耳后,乳突下凹陷中(图4-37)。

【主治】 失眠,耳鸣,耳聋,眼睛疾病等病症。

【手法】 两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按于同侧穴位,向后揉按21~36次。

※桥弓

【位置】 耳后翳风至锁骨上窝成一直线(图4-38)。

【主治】 头晕,头痛,高血压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螺纹面从上向下直推10~20遍。推桥弓只能单侧交替进行,不可两侧同时进行。

※耳尖

【位置】 耳壳上尖端(图4-38)。

【主治】 耳聋,耳鸣,眼疾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 夹承浆

【位置】 承浆(任脉)旁开1寸(图4-38)。

【主治】 齿龈肿痛,口,流口水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拇指指甲掐按5~10次。

※ 百劳

【位置】 后发际下1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处(图4-39)。

【主治】 枕神经痛,咳嗽,颈椎病,斜方肌劳损,小儿肌性斜颈,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上肢麻木,腰腿痛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和食、中指螺纹面相对用力拿捏10~20次,或用拇指指端或螺纹面按揉10~30次。

※ 风岩

【位置】 胸锁乳突肌后缘,耳垂与后发际正中点连线的中点之前0.5厘米处(图4-40)。

【主治】 小儿惊风,癫痫,精神病,失眠,头痛,眩晕,神经衰弱,高血压,颈椎病,落枕,三叉神经痛,面瘫等病症。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 泽田

同类推荐
  • 老年护理

    老年护理

    本书以现代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老年健康管理为主线;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解决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及疾病为重点,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修改。
  • 专家诊治糖尿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糖尿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告诉你如何防治糖尿病,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心理平衡对健康与人生是多么重要!同时还告诉你,糖尿病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提高后必然会产生的所谓“文明病”,本病的发生关键是缺乏健康知识。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建立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就可以在经济发达的同时享受健康。
  • 葱姜蒜酒茶醋治病特效方(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葱姜蒜酒茶醋治病特效方(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葱、姜、蒜、茶、酒、醋的谚语,如“吃好葱姜蒜,疼痛少一半”“鼻子不通,吃点火葱”“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只要三瓣蒜,痢疾好一半”“大蒜是个宝,抗癌效果好”等,另外还有“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常喝茶,少烂牙”“小饮小人参”“食一点醋,不用上药铺”等说法。意思就是说,正确食用葱、姜、蒜、茶、酒、醋可以防治疾病。
  • 药膳药茶药酒(第四卷)

    药膳药茶药酒(第四卷)

    我们在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后,现在应该解决怎样“吃好”和“吃健康”了。为此,我们根据传统中医药膳理论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特别编辑了这本《药膳药茶药酒》。其中一般药膳包括素菜、肉蛋、水产、汤羹、果品、主食等食疗菜谱。在对症药膳、药茶和药酒三方面,包括心脑血管与造血病、内分泌及代谢病、内科疾病、呼吸与传染疾病、消化科疾病、泌尿生殖与妇科病、神经科疾病、五官科与骨科疾病、外科与皮肤科疾病、肿瘤疾病等各类疾病的配方,而其配方均包括原料、操作、功效等版块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配制药膳、药茶、药酒的良师益友,是指导现代健康生活的家庭营养保健师。
  • 治病小秘方

    治病小秘方

    养肾、补脾、美颜……怎么吃?咳嗽、便秘、失眠……怎么治?《治病小秘方》遵循“撷取精华,重在实效,操作简单”的原则,共收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秘方约200首,以科为纲,以病统方,以方为主。全书包含“发热”、“咳嗽”、“咯血”、“呕吐”、“呃逆”、“胃痛”、“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头痛”、“眩晕”等部分,介绍了相应的治病小秘方,熟知这些秘方,可保身体健康。
热门推荐
  • 嘉义管内采访册

    嘉义管内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末世作尸王

    重生末世作尸王

    只是一个在末世爱作死的大佬把自己作死后重生回末世成为尸王的故事。(喜欢看变身文的到时候可以和我说,我会专门写一个关于末世尸王的小说。)
  • 妖纹尊神

    妖纹尊神

    我要这世间再无杀戮,我要这天再也无法主宰每个人的命运!神所封印的独立时空,经过百亿年的变化,新的事物诞生……身负百亿年前星妖魂魄,为挣脱神的次元封印,少年立志逆天行,屠魔灭佛弑神灵!【本群书友群554848795】
  • 娇人泪:妃同一般

    娇人泪:妃同一般

    前世她是国色天香的蝶妃!今生却成了拖着两人个孩子的无奈“没女”,她最爱的煦恒还能从茫茫人海中找到她吗?众神之神的她和血肉之躯的他之前的爱情究竟会怎样结局?
  • 皇家童养媳

    皇家童养媳

    睿智高深的太后,才女出身的皇后,英明神武的皇帝,还有,一群美貌聪慧的后妃……嗯,原则上来说,这些其实都不关苏如绘的事,毕竟,她的目标不是嫁给皇帝。好吧,被选进宫名义上陪侍太后的苏四小姐,你的责任,是勾引到太子,成为未来的皇后或皇妃!
  • 哥哥我将挑战你

    哥哥我将挑战你

    大陆上,位于西部的日落海内古老魔道家族突生变故,庞大的家族一夜支离破碎,仅存的是继承人露娜。面对哥哥说出的真相,面对离去的失去自我控制权的哥哥,露娜谴责自己。哥哥,我会找到你,我会变得更强,将你带回!与此同时,大陆地个个地域都遭遇了毁灭性地魔兽袭击,种种迹象都在提醒人们:千百年前诸神,留下的罪孽齿轮又开始转动了
  • 总会有人愿意为你爬上月亮

    总会有人愿意为你爬上月亮

    这世界对我本不该这么惊喜的,但是你来了。因此,海浪翻涌,江水奔腾。世界变了一副模样。
  • 落影余光

    落影余光

    在名为”纷争“的时代,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勾心斗角,只为了能在混乱中寻求立足之地。而本书的主角,就是这混乱的潮流中一座摇摇欲坠的荒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色帝后:霸爱小仙妻

    绝色帝后:霸爱小仙妻

    那一年,她带着濒临死亡的母亲逃离。那一年,她看着他们丑陋的嘴脸。那一年,她发誓定要手刃仇人。当她带着无边的仇恨回归异世之时就是她亲手手刃仇人之际。茫茫人海你的陪伴是我今生最珍贵的宝藏,你若不离我定不弃,世上只有一个你,让我如何不珍惜——溪浅月他、万人之上的存在,世界的主宰,冷漠如他,强大如他,孤独如他。当孤寂的他遇上复仇的她,他的世界不再孤单,他的笑只为她存在,他的怒只为她而发,他的温柔只有她拥有。也许相遇只是契机,情定只需一眼,相知只需一分,相爱只需一天,相守却是永远——帝云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