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35800000024

第24章 历史的跋涉(5)

这里要特别提到慧超,他从天竺返回时,在龟兹看到了唐朝设的“安西大都护府,汉国兵马大都集处此。龟兹国足寺足僧,行小乘法,吃肉及葱韭也。汉僧行大乘法”。慧超访问了汉僧住持的大云寺和龙兴寺,发现大云寺主秀行“善能讲说”,原来秀行是长安七宝台寺来的。还有一僧叫义超,“善解律藏”,也是唐都长安庄严寺僧人。另一僧叫明晖,“大有行业”,还是从京中来的。看来这里的僧人是集体从京都来此,为汉人住持佛寺的。龙兴寺主法海,虽然出生于龟兹,但他是汉人来此后的生人,“学识人风不殊华夏”。可见这里的汉人至少有了第二代,已不是西域新客了。慧超到于阗国,“亦是汉军马领押”,这里同样有龙兴寺,寺主“大好住持”,是河北冀州人士。于阗大云寺也是汉僧住持,他是岷州人士。慧超在塔里木河流域各国考察,最深刻的印象,是这里的军政事务和宗教事务,汉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沧州人贾耽,唐贞元九年官至宰相。他亲自汇总编写了中原去边陲各地的交通路线,其中详细记载了塔里木河中游的一些情况,他说从安西(今库车)西山出柘厥关,渡白马河(即渭干河)。拔换城(即姑墨,今阿克苏地区)南临思浑河(今阿克苏河),向西北渡拔换河(今库马力克河)。这里还提到大石城于祝(今乌什),境内有胡卢河(今托什干河)。以上将唐代库车、阿克苏境内的河流都谈到了,虽然河流名称历代有变化,但流域基本形势,却仍保持着原有的流向格局。

唐朝政权崩溃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五胡十六国时期。据《高居诲使于阗记》记载,早与沙州(敦煌张氏、曹氏)有密切关系,一直与中原保持友好的于阗李氏王朝,于公元938年曾派出使者,向后晋政权贡献玉石、白毡、郁金香、红盐、牦牛尾等名贵土产。高居诲是作为回访的使者之一,经两年艰苦行程到达于阗的。至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高居诲在于阗看到的仍是一派东胜景象:于阗王李圣天“衣冠如中国,其殿皆向东,日金册殿,有楼日七凤楼。以蒲桃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其食,梗沃以蜜,粟沃以酪。其衣,衣帛。有园圃花木,俗喜鬼神而好佛。圣天居处,尝以紫衣僧五十人列侍,其年号同庆二十九年。”这一时期的于阗,虽然在迁入不久的回鹘统治之下,但于阗王李圣天仍使于阗保持着中原汉地风范。高居诲还考察了于阗的山水,说昆仑是多玉之山,而且是河源所出,到于阗后形成三条河流,“东日白玉河,西日绿玉河,又西日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

高居诲所记于阗河流记载,与后世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白玉河即玉龙喀什河,乌玉河是今喀拉喀什河,这两条河都是和田河的河源,塔里木河的上游。但高居诲所记之绿玉河,尚无对应河流,上述两河之外再没有第三条河流,可能是误记,也可能是因历史沧桑变化,绿玉河早已不存在了。

透过这些充满域外情趣、传奇色彩的记述,我们看到了穿梭于漫漫丝绸古道上的那些译经传道、普度众生的僧侣,以及肩负使命、奔波于文化交流之路的使者文人,他们为了实现心中的信念,以毕生的精力和超人的勇气去寻求探索,成为历史风尘掩不住其光辉的伟大探险家和学术巨人。

玄奘法师伟男子

在塔里木河流域留下足迹的西行求法诸僧,最值得称道的是玄奘法师。

和唐朝联系在一起的高僧玄奘,不愧为卓越的翻译大师和佛学家,举世闻名的旅行家和探险家,舍身求法的佛界典范和楷模,不畏艰险的壮士和大智大勇的伟男子。

西域也因他而自豪,塔里木河也因他而生辉。

玄奘的俗姓名叫陈炜,河南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县)人,出生于公元600年,玄奘是他的法号。据史载玄奘祖上家世显赫,但到玄奘出生后,则又“少罹穷酷”即少年遭到严重不幸。他五岁时母亲去世,六岁时父亲辞去江陵县令回故里隐居,十岁时父亲又亡故了。这一系列突然的转折,对玄奘打击很大,不得不跟随他的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当了和尚。这虽是玄奘本人和家庭的不幸所致,却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彪炳史册、流芳千古的高僧。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玄奘才正式引度出家。这时,正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时代,霸主割据,群雄角逐。就在这烽火漫天、狼烟遍地的岁月里,玄奘在净土之寺苦读经卷,研究佛理。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国号为唐。同年,玄奘与二哥离开洛阳,来到唐都长安。

李氏父子建国伊始,忙于翦灭异己,一统天下,无力顾及佛教,长安寺院一片萧条。玄奘兄弟托庇无所,就一同前往成都。当时成都集中了许多高僧,大开讲习。玄奘在成都空慧寺通读各部经典,升座高宣佛法,很快就崭露头角,誉满蜀中。

五年后,玄奘又乘船穿过三峡,到湖北荆州、江苏扬州、苏州游学,后北返河南,再赴赵州(河北赵县)、胡州(河北临漳)遍访名僧。当他于武德八年(公元625年)重返长安时,已是经纶满腹、志满乾坤的青年高僧了。

长安最负盛名的佛教领袖法常、僧辨,开讲大乘,门徒云集。玄奘前去请教,询问佛经,深究法理,两位大德应对之余,叹称玄奘是“佛门千里驹”。玄奘探求学问从不满足,他发现二位尊师的意见常不一致,甚至对最根本的佛性问题,如什么是佛和怎样成佛这样的基本问题,都没有满意的结论。学之愈深,疑问愈多。既然国内“隐显有异,莫知所从”,不如“游西方以问所感”。

玄奘决心舍身西行,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心血来潮的蛮干。他说:“过去的法显、智严,也是一时的英俊,他们都能西行求法,以利众生,怎么能让他们的崇高事业无人追踪,坚贞的气节就此断绝呢?大丈夫应该继承他们的事业。”况且,他本人又是去洛阳、到长安、入四川、下湖北、赴江苏、返河北,走遍了半壁河山的旅行家,不仅学富五车,而且积累了旅行经验。可以说,玄奘西行求法,既是意志如钢,决心下定,又是准备充分,胜券在握。

可是唐朝立国不久,突厥势力在西北对峙进扰,所以对出国西行控制很严。玄奘等人申请“过所”(相当于护照或通行证),唐太宗下诏不准,其他未被批准的人就放弃了西行的打算,玄奘则矢志不移,偷偷离开长安。仅担着风险违抗君命这一点,已表现出玄奘卓而不凡的勇气。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孤身一人离开都城,到达甘肃境内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今武威)。凉州是当时河西走廊的大都会,东西交通的要冲,西域僧侣、商人来往不绝。玄奘在这里停留一个多月,应邀开讲《涅粱》、《般若》诸经,他旁征博引,妙极玄理,谈吐高雅,蕴藉深厚,听者称玄奘悟性奇高,神异如此,无不为之倾倒。西域来的僧侣、商人回国后对玄奘赞颂有加,这就为玄奘在西域各国大受欢迎打下了基础。玄奘的德能有目共睹,听众的布施自然也非常丰厚,“得金钱、银钱、口马无数”,但玄奘将所得“并施诸寺”,只求西行。凉州都督查知玄奘欲出国西行,便根据唐太宗“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的敕令,逼令玄奘返回长安。幸亏当地僧侣同情玄奘,深夜将他秘密送出西境,昼伏夜行,到达瓜州(今安西县)。瓜州刺史是佛教徒,不但对玄奘没有刁难,还将凉州发来捉拿玄奘的公文当面撕毁,准其西进。当时有个名叫石槃陀的西域僧人愿与玄奘结伴而行,石檗陀还引来一位胡老翁,骑着一匹又瘦又老的赤色马,胡老翁对玄奘说:“你此次西行,多为沙漠,我这匹马往返伊吾(哈密)十几次了,老马识途,可与你交换,驮着你过沙漠”。玄奘与胡老翁换了马,与石槃陀一起偷越玉门关。玉门关以西有五座烽台哨卡,要过五烽是很危险的,石槃陀中途气馁,玄奘便遣他返回。此后独自一人闯关过险,几乎在烽台哨卡下中箭身亡。好不容易冒险越过第四烽,又面临浩淼无边的流沙河莫贺延碛,此碛距哈密“长八百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惟一”。玄奘独闯黄沙,四顾无人,没有走多远就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到补充饮水的野马泉。他把水囊解下来想喝一口水,不料祸不单行,偏偏水囊又失手落地,倾洒一空。在沙漠行走,没有水就等于没有生命。这时苍天不语,大漠无言,玄奘在残酷无情的大自然面前,茫然无措,一筹莫展。“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但苦水尽,渴不能前。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不复能进”。此时的玄奘,只有返回,或留在这里等死。返回的路玄奘断不能走,死在这里更不甘心。二十八岁的青年玄奘法师毕竟不同凡俗,有大智大勇之功,下定冒死求法的决心,毅然策马登程,继续西行。走出一程,乘马忽然走上岔道,不肯直行。

玄奘信马由缰,随老马奔驰数里,竟然发现“青草数亩”,走不远“又到一池,水甘澄镜彻,下而就饮,身命重全,人马俱得苏息”。

突然出现的奇迹,使玄奘死里逃生,终于走出流沙,到达西域门户伊吾国。

从死亡线上转危为安的玄奘,夜宿伊吾一寺中,寺中有三名汉僧,听说玄奘来,禁不住抱头痛哭说:“想不到在这里还能再见到故乡来的人。”玄奘也是百感交集,伤心地流出热泪。

高昌国(今吐鲁番)王麴文泰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听说玄奘到了伊吾,立刻派人去迎接,请他改变西行的路线,先到高昌国。玄奘推辞不过,只好前往。玄奘抵达的当夜,高昌王麴文泰亲自与王妃等秉烛相迎,将他迎入宫中后院的重阁宝帐里,拜望十分殷勤。次日凌晨玄奘尚未起身,麴文泰又携夫人来到门外,拜望问安。麴文泰对玄奘法师十分崇敬,让他在王宫旁边的佛寺中讲经弘法。国王还特意安排了一个能容三百人的大帐幕,每到开讲时麴文泰都亲自手持香炉引领,玄奘将升法座时,麴文泰又跪下低伏座前作为台蹬,让玄奘踏登而上,天天如此。过了一段时间,玄奘要求继续西行,麴文泰竭力挽留,请他在高昌受终生供养。玄奘决心西行,问道求师,此志岂能中途而止,所以不能答应高昌国王的要求。麴文泰此人也莽撞起来,居然以将玄奘送回长安相威胁。玄奘舍命西行意志如钢,不得不以绝食明志,一连四天唇不沾水浆。麴文泰见玄奘矢志不移,就同意他西行。但提出要求再讲经一月,从印度取经回来再到高昌住上三年,玄奘答应了这些条件。临行时,麴文泰和大臣、诸僧及百姓倾城而出,依依惜别。还为玄奘派遣沙弥五人,随从二十人,马三十匹和金、银、绫绢、衣物若干,又为玄奘修书致送沿途各国,每封信附礼物大绫一匹,还准备了两车水果送给西突厥叶护可汗,让他照应玄奘一行。玄奘称麴文泰的盛情“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

玄奘一行经银山道(今甘沟)到焉耆国。途中,与玄奘同行的一支商队“夜中私发”,没有打招呼就启程了。玄奘一行后来见到他们全部遇难的尸体,财物已被贼盗抢劫一空,玄奘唏嘘感叹,为丝绸之路上死难的胡商祈祷。

玄奘在焉耆国住了一夜,可能是该国不热情,次日就离开了。早于玄奘二百多年前的法显,经过焉耆国时就有该国人“不修礼仪、遇客甚薄”的记载。从焉耆国出来,玄奘一行涉过孔雀河和渭干河,到达龟兹国。龟兹国王久闻玄奘法师大名,亲自迎接玄奘一行人王宫,盛宴款待,但有肉食,玄奘谢而不吃,只吃别的。玄奘向国王解释说:“小乘食三净之肉,我信奉大乘教则不能食肉。”玄奘一行住在阿耆理儿寺,还到龟兹著名的昭怙厘寺礼拜。他看到龟兹国西城门外大路两旁,各立高90余尺的佛像,这里是每五年一次的佛教大会处,每年秋天本国僧徒都集中在这里,上自君王,下至士庶,都放下手中的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废饮忘食、乐此不疲。各佛寺都以珍宝锦绮装饰佛像,用华丽的彩车载着佛像参加行像活动。这里行像的规模比法显在于阗所见行像规模要大得多,动则数以千计,云集会所,常常要延续15天,盛大的浴佛节才告结束。

集会时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气氛非常热烈,玄奘对此留下深刻印象,称赞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他还记载了龟兹物产丰富,宜种糜麦、粳稻、葡萄、石榴、梨、桃、杏等,出产黄金、铜、铁、铅、锡,“气序和,风俗质”。使用的文字与经卷均取自印度,只是粗有改变。对于龟兹民间的习俗,玄奘也都作了津津有味的记述。

同类推荐
  •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

    中国古代藏书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源,文化积淀相当深厚。私人藏书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世态人情,而且对文化教育、学术传播、图书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书稿以近代著名学者伦明所著的《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一书为视角,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透过该书来审视近代藏书较之传统藏书之自由与开放性,探讨藏书与学术发展、社会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以及近代地域藏书的发展趋势与地方特色,从而推动和深化中国近代藏书思想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三字经》里三个字为一句的语言,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这穷。”不仅归纳概括得非常精辟,而且比较符合科学知识。因此,笔者深受启发,思来想去,能不能像《三字经》那样,用几个字的文句,趣谈老北京呢?
  •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历史悠久,是川东地区长江水系人类的发源地和文化的摇篮之一,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年以前。本书从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角度,对宁厂古镇的历史演变、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古镇自然环境、聚居形态、建筑空间、装饰艺术、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剖析与论述,将山地环境、城镇形态、建筑空间纳为一体进行讨论。力求把握该类型山地小城镇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新的经济、文化、城镇聚居形态下的建筑学构成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以期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起到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2005年11月11曰-12月20日,应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邀请,经中国政府批准,法门寺佛指舍利被迎请到韩国供奉,我馆珍藏地宫文物随佛指舍利赴韩国展览。韩国方面努力推展我馆大唐宝藏。1997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主办“国宝一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特首董建华先生观赏我馆珍藏国宝。
热门推荐
  • 八荒龙蛇

    八荒龙蛇

    武林名宿雷霆剑之孙柴哲,练得一身好功夫,却被裹胁,成为职业杀手,深入西部荒漠,追杀忠臣遗孤、叛会义士。柴哲虽对此不满,但身不由己。西行途中慢慢成长起来,交得好友,又受高人传艺。鸟蓝芒奈山的寨门已为他敞开,云笠姑娘也正张着双手欢迎他。
  • 瑾爷的小可爱不好惹

    瑾爷的小可爱不好惹

    【甜宠,团宠,双洁,超A,燃炸】帝都江家两位少爷最近频感脑阔疼,家中突来一位同父异母的妹妹,美炸又嚣张。江家小妹冷哼:对你们还算客气的,你只见了我嚣张的冰山一角!!!在欢乐的日常贫嘴中,江家小妹突然发现,这两位哥哥对她的态度直线飙升,晋升新届妹控。江家小妹无奈:我什么都不知道。然而,江家小妹在外作天作地,却在一见钟情的他面前怂的一批,日常献殷勤。对此,江家小妹理直气壮:遇到优秀的男孩要主动出击才行,莫要等男孩名草有主才后悔。白家少爷勾唇一笑:女孩,令我动了心,你得负责。
  • 三世孽缘之妖妃别跑

    三世孽缘之妖妃别跑

    他的强大妖心被偷走了,他寻了数年,发现在她身上。据说这个人类小公主从小受天神眷顾,他偏不怕,找她算账时,竟渐渐爱上她。等小爷爱的死去活来的时候,她居然寿终正寝了!搞什么!第二世,他放不下她,便来寻她的转世。小爷把你当老婆,你居然当小爷是叔叔?什么鬼?看小爷如何让你再爱我一次。既用了小爷的心,便生生世世是小爷的人。第三世,吸取前世的教训,这次在她情窦初开的时候华丽出现,可是她还是先爱上了别人,奶奶的,害的他又要绞尽脑汁追她。小爷在此,你们这些小崽子都给老子滚。结果你们告诉我要吃了她,才能继承妖王,去你奶奶的,老子的天下自己可以打下来,何需靠吃掉一个女人?
  • 美好生活从小龙虾开始

    美好生活从小龙虾开始

    重生到三年前的方晨决定回到乡下老家,陪伴在家人的身边,不想留下任何遗憾。却因为务农,意外激发了美好生活系统,开始了制霸养殖业的传奇人生。蓝天白云,烈日酷暑。葡萄藤架下,切开一个大西瓜,好不惬意。大雪纷飞,寒冬腊月。炉火前围坐,一锅鱼头豆腐,天寒心却暖。田园时光,少了都市的匆忙,多了一丝淡然悠闲。
  • 恰是流年似水来

    恰是流年似水来

    和男生称兄道弟的帅气假小子林九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栽在一个男生手中,为了他,林九九不远千里跑到国外上大学,为了他,霸气的林九九变成清冷御姐,为了他,林九九守身如玉单身五年。直到他的再次出现,直到他忍无可忍把她按在墙上,才知道,原来双向暗恋那么甜。
  • 吞噬解析

    吞噬解析

    这个世界有一种奇特的石头,它们共同的特性就是拥有神奇的能量,人们把这种石头代替了所有能源,因此人们为了抢夺这种石头爆发的战争接连不断。
  • 三国之乱世谋士

    三国之乱世谋士

    初平元年,诸侯并立,战火席卷天下。南阳小庐,羽扇摇曳,红炉点雪中,笑谈天下。ps:扣群465324420全订书友群:731422593
  • 长寒雪

    长寒雪

    一个不通武艺的世家掌舵一个不谙世事的神秘组织传人一串离奇诡异的自杀、绑架事件一场震惊江南武林的和亲……
  • 生活之雪灵

    生活之雪灵

    一个很理智的人,但是确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表面可以说温柔,冷淡,热情各种情绪对待不同的人内心孤僻,想放纵,想尝试不同确仅限于内心对待爱情渴望却冷静估计文会很无聊,慎入
  • 明诗评

    明诗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