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29900000032

第32章 舞蹈艺术(1)

第一节 舞蹈:舞台上的艺术

1.舞蹈:艺术之母

舞蹈作为人类社会中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荣获“艺术之母”的美誉。

这是为什么呢?

原始人在创造语言、发明文字之前,要传递思想感情的信息,靠的是与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体动作,这种人体的“无声语言”既是人类首先使用的交往手段,也是人类通过自身形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没有文字的艺术。舞蹈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被誉为“艺术之母”。

在原始社会中并没有专门的舞蹈者,它是集体的创造与活动,参加者是全民族的成员。无论是庆贺劳动的收获,或是欢庆战争的胜利,大家都要聚在一起舞蹈。甚至在古代传说中就有很多舞蹈故事。如《扶来》,也就是“凤来”的意思,歌颂伏羲氏发明结网捕鱼,以至凤凰飞来庆贺的功绩;《充乐》,表现女娲使人类生存、延续的故事。

1973年秋,我国青海省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盆的内壁上部画了三组跳舞的人像,每组五人互相牵手而舞,而且服饰划一,动作整齐。据文物专家科学测定,舞蹈彩陶盆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5800年,相当于我国传说中炎帝到黄帝的时代,可见那时我国已经有了统一动作、统一步伐的集体舞。

2.写在舞台上的诗篇

舞蹈是以抒情见长的艺术。一般说来,舞蹈应像抒情诗那样,造成某种情感凝聚下的艺术意境,它不是摹拟(再现事物的外部特征),而是比拟(表现性格的内在实质);不是讲述连贯、曲折的故事,而是通过人体的运动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抒发情感,烘托气氛。在中外舞蹈史上,不知道有多少舞蹈以它们强烈的抒情性即艺术感染力使观众为之倾倒。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被称为“天地为之久低昂”,而《天鹅之死》则被誉为“生命的赞歌”,邓肯的《马赛曲》更表现出舞蹈艺术家对革命的向往之情。粟承廉编导的舞蹈《春江花月夜》,刻画了一位古代少女的形象。舞蹈情意缠绵、深邃,舞姿舒展、幽雅,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舞蹈通过虚拟,追求神似。舞蹈动作本身就是一种虚拟性的东西,少女踮脚尖在马路上走路,小伙子用托举抒发对恋人的倾心爱慕,这在生活里是见不到的,可是,在舞蹈中却比比皆是。舞蹈动作还具有概括性。舞蹈动作的虚拟性并不是主观随意的产物,而是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概括。蒙古族生活在千里草原,长年骑马放牧的生活被概括提炼为“抖碎肩”的动作,在蒙古族舞蹈中大量运用。

傣族舞蹈中有许多头、手的动作是模仿孔雀喝水、戏水、走路的,加上姑娘们穿的筒裙紧裹身体,就决定了她们步态小,靠扭胯来移动重心。欧洲贵族的硬领限制了他们头部的左右自由移动,这就形成了芭蕾舞中贵族形象挺胸昂头的特有姿态。现实生活中的姿态经过艺术家加工改造、修饰夸张后,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逐渐摆脱原有的具体内容,而成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程式化的舞蹈动作,舞蹈追求诗意化,无论是抒情或是叙事,都带有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类型化的表现,而不能十分具体,舞蹈不能机械地复制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和琐事,切忌自然主义的表演。这里重要的是人物形象和性格,是意境的创造。舞蹈往往虚拟色彩浓厚,给观众的想象力留下了宽广的驰骋余地。“景愈藏,境界愈深;景愈显,境界愈浅。”“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我国画论和文论提出的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评价舞蹈的优劣。这里的“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特有的范畴,用于舞蹈上,可以理解为从舞蹈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中升华凝成的艺术境界,或者说是作品内含的诗意和韵味。好的舞蹈,应该像一首诗,具有诗的意境。意境追求的是神似,神似又是以形似为基础的,以形传神,形中见神。

第二节 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

1.原始舞蹈:手舞足蹈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人类的孕育可以上溯到几百万年前。但舞蹈是在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出现的。据《山海经》记载,传说是一个氏族首领的八个儿子发明了歌舞。而在现实中,前面提到的关于舞蹈起源的许多不同的学说实际上都是原始舞蹈所包含的内容,也是舞蹈产生的推动力。生活贫乏的原始人类往往借助舞蹈交流与抒发情感,无论是出于模仿、劳动还是巫术等方面需要,舞蹈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能促使他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去。因此原始舞蹈对于原始人类来说,并非是审美活动,而是他们生活的内容之一。原始舞蹈中既有人们对丰收的祈求,也有对天、地、祖先、图腾及首领的歌颂与崇拜,在我国内蒙阴山岩面、广西花山崖画以及许多出土的舞蹈纹陶器等文物的遗址中,都非常形象地记录了先民们的舞蹈情况。这些舞蹈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图腾崇拜舞蹈,多是模仿氏族鸟兽或植物图腾以及一些反映原始性崇拜的舞蹈;巫术祭祀舞蹈,源于人们祭祀天地鬼神的风俗与信仰;帝王纪功舞蹈,则是对部落首领们文才武德的颂扬。在我国舞蹈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舞蹈与音乐、诗歌紧密结合的传统,三者结合形成了称之为“乐舞”的形式,有时也可简称“乐”。原始社会流传下来了许多著名的乐舞,如歌颂发明农耕器具的神农氏的《扶犁》,反映农业生活的《葛天氏之乐》,歌颂黄帝、尧、舜、禹这些杰出领袖的《云门》、《大章》、《大韶》、《大夏》等。由于原始社会生活的艰难和简单,以及原始人群在精神认识上的混沌状态,我们今天想象原始舞蹈的风貌,似乎应该是非常朴实、虔诚而迷狂的,在手舞足蹈中浸透了最原始的也是最令人激动的生命冲动。

2.奴隶社会舞蹈:女乐与巫

从禹的儿子启夺取王位、破坏禅让制开始,我国社会就步入了奴隶制时期,舞蹈也迈人了新的重要进程,一是向表演性艺术的发展,二是政治教化功能的强化。

在奴隶社会时期,迎合着奴隶主阶级的享乐需要,出现了专门表演乐舞供人取乐的乐舞奴隶,这使舞蹈进入了从自娱性活动向表演艺术发展的重要进程。这时的乐舞已具有了欣赏取乐的新性质。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使舞蹈水平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提高。如夏启时的《大韶》因为要同时供启赏乐而提高了观赏性,已不再仅是典礼性乐舞了。据记载《大韶》的表演景象壮观,十分精彩,孔子观后称赞为“尽美矣,又尽善也”,以至于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在乐舞奴隶当中,女性占据了主要地位,她们被称为“女乐”,因此以女子为中心的娱人歌舞也可称为“女乐”,她们在我国古代表演舞蹈艺术的历史上成为主体。女乐在奴隶社会非常盛行,乐舞奴隶们成为当时的专业舞者,大大提高了舞蹈的技艺,但她们的地位低下,命运悲惨,甚至常常沦为奴隶主的殉葬品。除了女乐以外,奴隶社会的祭祀舞蹈也非常盛行,统治者要以此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当时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叫“巫”,地位很高,他们在祭祀时有跳舞娱神的“巫舞”。为了增加神秘的气氛,巫舞中有一些高难度的技巧与舞步,巫也因此成为掌握了一定技艺的舞者。有学者认为在早期文学中“巫”和“舞”这两个字是相通的。

3.两周舞蹈:乐与政通

从周代开始,奴隶制逐渐转换为封建领主制,乐舞的功能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开始直接地为统治服务,从而具有了很强的政治教化功能。在周期初期,周公旦就主持制订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称为“制礼作乐”,其中有著名的“六大舞“与“六小舞”。“六大舞”是用于宫廷祭祀的乐舞,在前代遗存的五大乐舞基础上增设而成,包括《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武》。其中著名的古武舞《大武》是周代新作,歌颂周武王伐纣之功,在群舞的编排上很有成就,具有浩大的史诗性质。“六小舞”除了也用于祭祀外,还是教育贵族子弟的必修课程,包括六个运用各种不同道具的舞蹈,有文舞和武舞之分。周代制定的礼乐制度在历代封建王朝沿袭下来,成为了宫廷的“雅乐”体系。与周代实行的分封诸侯的政治制度与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相对应,周代的这些乐舞在舞队与乐队的人数排列等形式上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以此象征并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但再严格的制度也阻止不了周朝后期的“礼崩乐坏”。一方面周王室衰微,诸侯公然破坏礼乐制度,以至于孑L子大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另一方面宫廷礼乐日益僵化,受到冷落,反倒是被称为“新乐”的民间舞蹈以活泼的生命力广受欢迎。

这样,战国时期的舞蹈发展出现了雅乐萧条而俗乐兴盛,蓬勃发展的民间舞蹈反过来促进了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并出现了一些高水平的专业舞者。各诸侯国甚至利用女乐来达到政治目的。像大家熟悉的西施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一个舞艺高超、被政治所利用的女乐。在春秋战国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楚地的“楚舞”,它是当时流行的祭祀舞蹈中水平最高的,影响深远。由于楚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当地巫风很盛,迥异于北方的中原文化。很多学者都认为屈原的《九歌》就是在民问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创作的,其中有一些涉及到舞蹈的描写能让我们想象到楚舞服饰华美、舞姿幻丽的景象,在带有原始意味的鬼神崇拜中透发出很高的生命情调。在很多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物上,都可以看到极为生动的楚舞形象,或扭腰出胯,或扬臂舞袖,充满了曲线美与动态美。同时流行的著名祭祀舞蹈还有“傩舞”,即戴着面具驱鬼逐疫的舞蹈,流传十分久远。

可以看到,随着表演舞蹈的发展,舞蹈出现了“雅乐”与“俗乐”的分水岭c雅乐是处于上层的、专供人欣赏的、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乐舞,而俗乐则是在民间传承的、兼有自娱性和表演性的大众乐舞。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宫廷表演乐舞和民问乐舞一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宫廷表演舞蹈从民间舞蹈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与素材,又常常反过来影响民间乐舞的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氛围中,也出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乐舞理论,尤其是儒家的乐舞理论。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非常重视礼乐教育,认为这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乐记》中有关于乐舞发自内心的观点阐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说明舞蹈的发生是情不自禁的,源自于内心真实的激情,符合儒家由内自外的自我修养的观点。儒家乐舞理论还十分重视乐舞的政治作用,认为“乐与政通”,通过乐舞可以了解政治的状况。因此儒家推崇的一直是能更好地为政治统治服务的宫廷雅乐。孔子所以认为《大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是因为其宣扬武功的内容与他实行仁政的理想不符。同样的道理,孔子称赞《大韶》尽善尽美,却对受到人们欢迎的郑国民间乐舞“郑声”深恶而痛绝之。

4.秦汉舞蹈:长袖善舞

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后,秦朝的统治却仅仅延续了很短的时间。舞蹈艺术在秦朝没有重要的成就,但统一的背景也使得各种乐舞汇集一堂,形成了发展的契机,并在汉代显示出成就来。汉代流传最广的表演形式是“百戏”,这是一种融杂技、武术、音乐、歌唱、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由秦朝发展而来,但汉“百戏”规模更加巨大,内容更加丰富,其中还包含了许多民问歌舞。百戏中的舞蹈有两个特点:一是偏重技艺;二是有人物和一定的情节。著名的”盘鼓舞”,要求舞者在置于地面的小小盘鼓上踏鼓而舞,完成许多高难度的动作,目.充满激情。还有许多精彩的道具舞,如《巾舞》和《袖舞》等则要求舞者手执长巾或着长袖舞衣,运用手腕和手臂的动作技巧舞出幻化多姿的巾花与袖花,“裙如飞鸾,袖如迥雪”。在今天的古典舞水袖技巧和红绸舞等许多舞蹈中都能看出这一悠久的传统。《建鼓舞》则是一个以男子为主的舞蹈,要求舞者一面击鼓一面起舞,舞风英武豪放,粗犷潇洒。另外,著名的百戏舞蹈《总会仙倡》中出现了神话中的人物和各种野兽,而《东海黄公》则讲述了黄公以法术降虎却遭失败的故事。这些舞蹈与幻术、杂技等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同类推荐
  •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在大量信息进行互动交流之时,是谁在背后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呢?人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进行传播与交流。运用数字化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将可以逼真地模拟出任何环境。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人类信息处理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本书为广大读者朋友打开了一扇通向数字化高科技的大门。
  •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历史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历史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恐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恐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遍览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不必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山林,狼行天下的壮美画卷,也不必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海豚救人,比翼双飞的高尚情感,就说蚂蚁精诚团结,壁虎断尾自救,雁群纪律严明,斑羚顾全大局的生存智慧,也应当成为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香炉修仙传

    香炉修仙传

    一个无名小卒,靠着一个香炉催生药草。一步步成长最终是成仙寿命无疆,还是身死道消。敬请期待。更新可能很慢,希望谅解,但会一直书写下去。
  • 炼器录

    炼器录

    自古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无形而难摹,器有形方易喻,万物皆为器,炼器以求道。时下之人以灵气为火,以天地为炉,以自身为器,淬炼诸身,洗筋伐髓,此为“炼器”。是时,剑道没落,少年炼器修剑,持心问道。
  • 开局埋自己

    开局埋自己

    昏暗大雨滂沱的夜里,少年为何要给自己挖坟?是什么令我们的穿越者捅了自己脑门死了两次?半夜死去的女儿穿红衣来敲门所为何事,半截入土的老人怎么愈发年轻,肚子越来越大。是人性的扭曲,还是世界的变态?(注意:简介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 带血的眼睛

    带血的眼睛

    余生是上古时代最有一位拥有血眼(冥王眼)的人为了爱放弃了三生三世最后一世只有三年了
  • 总裁追妻:娇妻别想逃

    总裁追妻:娇妻别想逃

    他是称霸黑白两道的帝王,星夜集团的总裁。她是名门千金,调香界的奇才墨玥。三年前,他们深爱着对方,却因他的轻狂负了她她心碎离去并发誓此生再也不会爱。三年的沉沦终换来与她的相遇。醉酒,他拽着她的手对她说:“我会弥补所有的错,不会再给你机会逃走.....”可当真相步步逼近时,终会是爱还是恨主导一切?
  •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个人有幸亲身参与了那个属于台湾曾经伟大的年代;目睹了台湾“经济奇迹”的起落。成功需要太多条件的配合和累积;环环相扣,步步演绎,成败得失,往往只是一线之差、一墙之隔。30年前,台湾在搞经济,大陆在文化革命;10年前,大陆开始搞经济,台湾却在文化革命。20年的间隔,许多台湾曾经发生的事, 如今在大陆又一一地重显身影。经济奇迹,那曾经是台湾的骄傲;骄傲的背后,也曾有不堪语外的辛酸。成功需要很多的条件配合,台湾成功的经验未必能够复制;但是,失败的因子只要一端,失败的经验绝对值得警惕。由于个人曾经亲身经历了这些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这得来不易的警惕,添加一份活生生、血淋淋的批注。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韩娱之魔女孝渊

    韩娱之魔女孝渊

    金孝渊的梦里来了一位女明星!!!于是,孝渊拿起了吉他,拿起了笔,学会了更多的事物。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去谱写更加辉煌的未来!————————这就是全新的舞后的故事!!!
  • 血脉共生

    血脉共生

    血灵界,灵气充盈,血脉至上,盛世再现,祖脉频现,乱世纷争,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