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98000000009

第9章 众生是佛,本尊即我(2)

其他如一异、去来、常断,都可以根据其网络关系攻其一点,兼及其余,牵一发而动全身。释迦牟尼的14无记,龙树一一回答了。释迦牟尼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龙树的回答,也是一种不回答。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一些矛盾,在康德那里叫做“二律背反”。康德说:二律背反是解决不了的,是说不通的。康德举出了四对或者六对二律背反,比方世界在时空上是有限还是无限呀,物质是连续(单纯的)还是无限可分(复合的)呀,等等。康德觉得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幻象,不过却是一些必然的幻象,理性必定会碰到这些矛盾,但是无法解决。可是,像“世界、灵魂、上帝、自由”这样重大的问题,不解决就没法过有意义的生活。怎么办?只好把它们统统交给信仰。使人觉得康德的信仰非理性,没道理。黑格尔跟康德不同,他说二律背反何止四个六个,康德太温柔了,见不得矛盾,其实世界到处都是矛盾。在黑格尔那里,矛盾才是合理的事情。居然反过来了,好像不矛盾反倒错了。所以直到如今,至少在西方逻辑界,黑格尔没几个人理他,认为他除了胡说八道,就是缺乏常识。逻辑学界要是碰到龙树,那可真是倒大霉了,那真是可以破个一干二净,一丝不挂。

有人认为提婆比龙树还厉害。龙树是“以破为立,破邪显正”,提婆干脆“一破到底,不立自宗”;龙树大体上是破有破无,显出中道,提婆则除了破有破无,还进一步破亦有亦无。此外,提婆还提出“除非不说,一说即有可破”,声称真理一定不可言说。提婆大概也知道他所谓“不可言说”也是可破的了,正如中国的慧能所说: “所谓不立文字,这就是文字。”

不过,龙树和提婆只是用他们的逻辑方法来破掉一些个观点,并不专门去搞什么逻辑学。据说龙树对当时搞逻辑学的那些人还很讨厌,不知道确实不确实。大乘佛教的另一派别“瑜珈行派”,里头有很多的逻辑学家,有像陈那这样的大家,可能很值得我们中国人下功夫学习,因为咱们中国人虽然不能说“不聪明、不懂逻辑”,但是对逻辑学的不重视,却是古已有之,不能不说是一个大毛病。比如墨子搞逻辑学,就没有人理,不久就绝了种。如今的电脑,除了逻辑,还是逻辑,而电脑乃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不搞逻辑学,中国的水平上不去。谈到印度佛学,中国人对大乘更有好感些;谈到大乘,中国人对龙树一派更有好感些。至于在逻辑分析方面很有功夫的瑜珈行派,中国人就冷淡一些,不,冷淡得多。所以,中国人一说大乘,出口就是龙树大士,就是空宗。至于陈那尊者,对不起,没听说。

二、瑜珈行派,无天陈护

1.无着天亲

空宗是大刀阔斧,痛快淋漓,如入无人之境,目空一切,醉心于破坏,不担心建设;瑜珈行派则博大精深,斟词酌句,条分缕析,丝丝人扣,雕梁画栋,大兴土木。虽然都是大乘兄弟,但也有些不和。

瑜珈行派人物众多,这里主要谈四个:无着、天亲、陈那、护法,简称为“无天陈护”。

无着和天亲是兄弟,为北天竺犍陀罗国(或译香遍国;一说丈夫国)

布鲁沙城人,出生在国师婆罗门家庭,同名为“天亲”,后来又同时从小乘的说一切有部出家,又共同创立瑜珈行派,真是难得的一对。他们还有一个小弟也叫天亲,又叫师子觉。小弟师子觉后来成为大哥无着的弟子。

天亲的弟子则有金刚仙,据说还有陈那。无着比天亲大25岁(一说早逝25岁),高寿过100岁,史称生活于“佛灭后1000年”中,大概是公元5世纪的人。

无着是老大。虽然也叫天亲,是“天帝的老弟”,但是以“无着”之名和两位弟弟相区别。因为他转学大乘后,有一段时间经常以神通力在夜里升上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大乘经典《瑜珈师地论》,悟得了大乘空观,所以取了“无着”这个名字。他晚上升天听弥勒菩萨讲经,白天下来到庙里给大众讲经。这样既当学生又当先生,提高了觉悟,就大写论著,代表作有《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辩中边论》;其他还有《金刚经论》和《顺中论》等等。《显扬圣教论》是对弥勒《瑜珈师地论》的扼要说明,以此重新整理瑜珈学说。《摄大乘论》概括了万法惟识和万法性相的整体思想,主张种子是新熏的;心王和心所有不同的体系;境就是识;识和识之间是一心论的。由此创立了瑜珈行派,弘扬弥勒学说。瑜珈的意思是“相应”,是说“按照一定的道理去身体力行”。无着他们是想照着弥勒菩萨讲的惟识道理去做禅定,所以也自称瑜珈师。

天亲也先学小乘,学得说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论》之后,给大众讲法,一天做一偈,一共作了600偈,称为《俱舍论》。后来转向大乘,又作《唯识论》。由于他的博学,学小乘时,号称通达小乘500部经典;学大乘后,写多部大乘论著,又号称500部。以此而被时人称为“千部论主”,跟龙树齐名。天亲讲小乘法时,无着不高兴,就显了病相给天亲看,说:“你罪过深重,我就是为这个得的病。”

天亲说:“那就是这舌头的过错了,应当断舌谢罪。”

无着说:“既然可以用舌头诽谤大乘,也就可以用舌头赞美大乘。不如再写一些大乘论著,给众人讲讲。”

天亲于是研究大乘,写出《大乘成业论》、《大乘五蕴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以及《十地经论》、《无量寿经论》、《大乘百法明门论》、《佛性论》等等,影响深远。天亲还有因明著作《论轨》、《论式》、《论心》,可惜找不到了。后世仅围绕《三十唯识论》解释和作注的,就有28家之多,主要有十大论师,如:护法、德胜、安慧、亲胜、欢喜、净月、火辩、胜友、胜子、智月。其中最有名的是护法(530~610)。

我国唐三藏玄奘法师赴印度主要就学于护法的弟子戒贤(529~645),回国后创立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并与弟子窥基译出《成唯识论》10卷,以护法的观点为主线,网罗十家之说,蔚为大观。

无着和天亲之后,欢喜(难陀)为首的一系发展了唯识古学,倾向于坚持天亲的旧说;陈那为代表的一系则推出唯识今学。由于陈那搞的是逻辑严谨的因明学和比较自由的唯识学,贡献极大。陈那继承了天亲的因明(逻辑),而护法据说是陈那的弟子。

2.陈那护法

陈那是梵名,照汉语说是“大域龙”,因为陈那菩萨德雄辩捷,而立破自在,像一条大龙,在整个印度域内没有能跟他辩论的。

佛典中曾经说到一些人口齿伶俐,所发问难,没有谁能够抵挡的;在他们的问难之下,甚至石头也会开裂,树枝也会折断,故有“难石石裂、难树树折”之说。还有人宣称他要是发难,大象和树木瓦石听了都会大汗淋漓,惶恐之至。擅长逻辑(因明)的陈那大士,也有这么一段神奇的经历。 ’

说是有一位仙人,叫做迦皮罗,担心自己会死,就去问自在天,有何妙法?自在天告诉他,去频陀罗山上找一种东西吃,吃了就可以长寿。结果迦皮洛仙人吃了以后却变成一块石头,有床那么大。凡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写成偈子去问他。后来被陈那痛斥一顿,陈那写好偈子去问石仙迦皮罗,这块石头立刻碎裂了。

这就是著名的“陈那裂石”的典故。

陈那大约在佛灭度后1100年左右生活在南印度的案达罗国,公元5~6世纪人。开头也学过小乘,在一个犊子部的僧团里。这些僧人们说的道理有些让陈那闹不明白,比如他们说:补特伽罗(众生;或者有情)既不同于五蕴,也不异于五蕴。陈那迷惑不解,就离开他们。也有人说是因为回答老师的问题,惹怒了老师,被逐出教门。后来遇到了天亲,拜于门下,想兴隆圣教。看到因明之学言深理广,许多人白花了好多功夫,还是学不懂,陈那就花了很多时间隐居在山洞里,凝神寂定,想取得正觉,获得正解。定中发光,洞天彻地,照耀四方。国王知道后,心生尊敬,疑心陈那进入了金刚定,就请求他证入无学果。

陈那说:“我人定观察,想弄明白大乘经典的深刻道理,不只是希求小乘的无学果位,而是要取大乘正觉。”

国王劝请道:“无生(无学)果位,是许多圣人所景仰的,可以断三界欲,得三明智,这可是大好事。请您快快证人才好。”

一番劝请,盛情难却,陈那打算欣然证人。这时候,妙吉祥菩萨——

文殊师利知道了,感到很可惜,就想警诫他。文殊弹指相告:“可惜了可惜了!怎么舍弃广大之心,追求下劣之志?竟然只求独善其身,忘记了兼济众生的弘愿!”陈那闻言受教,从此深思熟虑,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以新因明著称于世。

这就是著名的“入定作论”的典故。

陈那著述繁多,据说有十几部,或称40部。仅有关因明的就有8部之多,如最重要的《因明正理门论》(即逻辑入门),以及《因门论》、《非因门论》、《观总相八颂》、《取因假设论》、《观所缘论》、《观三世论》,最后的集大成著作《集量论》。

从陈那开始,因明分为新旧两块。陈那以前的为古因明,陈那开始的为新因明。

新因明的体系初创于《因明正理门论》之中,分为5个部分。

(1)真能立。这是一个推理式,由宗、因、喻三支构成。宗是论题,必须没有矛盾。因是论据,必须具备三相,即第一,“遍是宗法性”,要求因(中项)必须与宗的前陈(小项)有完全的共同关系或性质;第二, “同品定有性”,要求因和宗的后陈(大项)

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有共同关系或性质;第三,“异品遍无性”,即因与它相反的事例必须毫无共同点。喻是配合因来论证宗的。

(2)似能立。不符合上述“真能立”的那些条件的三支式,是“似能立”,即错误的论式。包括似宗、似因、似喻三种情况,往下各自再细分为多种,很精细。

(3)立具(量论)。陈那讨论比量和现量,把古老的言量弃而不论。

(4)真能破。指正确的反驳,要求确切指出论敌的似宗、似因、似喻。

(5)似能破。指错误的反驳。

这个体系的确立,专家认为陈那有四大贡献。(1)严格区分能立和所立,发展了新的三支论式,以加强“喻”的逻辑作用。(2)完善了“因三相理论”,即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定无性,确定了正确推理的三个基本条件。(3)整理归纳逻辑错误,达29种之多。(4)巫寿康指出,陈那的新因明是世界上最早能处理“主词不存在命题”的逻辑。

其实,如来佛对付“14无记”的办法,实际上等于说:你这个问题所说的东西、或所说的事情、或所说的主词不存在,所以是戏论,没有答案。陈那是根据如来佛的意思来的。

印度的因明跟西方的形式逻辑,有很大的互补性和对称性,一方有点儿像是另一方的倒象。试看陈那新三支式——

宗(论题):声是非永恒的;

因(理由):因为声是生成的;

喻(例证):同喻:如果是生成的,人们见到它们都非永恒,犹如瓶子等;

异喻:如果是永恒的,人们看到它们都不是生成的,犹如虚空等。

西方的形式逻辑,推导这个问题则是用三段论——

大前提:凡生成的都是非永恒的;

小前提:声音是生成的;

结论:所以声音是非永恒的。

陈那后期的主要著作《集量论》,是他的逻辑学和哲学唯识论的大宝库。他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严密的体系。印度哲学一般讲三量:现量、比量、言量。量是指“知识来源”、“知识手段”、“实证知识”之类。现量是直接的感觉或直接的认识;比量是推理或间接知识;言量是圣人或权威的话。陈那把言量取消掉,只留下现量和比量。在逻辑领域里,他一点也不“畏圣人之言”,科学精神很强。他进一步把现量分为两种:世俗现量、瑜珈现量。世俗现量看起来是实际的,本质上却是虚幻的。世俗现量又分三种:(1)根识现量,指五根(眼耳鼻舌身)的直接感知;(2)意识现量,指对根识现量提供的意象之认识;(3)自证现量,指内在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或统觉。瑜珈现量是真正的现量,是超验的直接知识。当人们通过瑜珈功夫把思虑、语言和行动集中于精神上的一点时,就会获得神秘的瑜珈现量,体证永恒的实在——得道成佛。达到这个顶峰阶段,一切主观和客观的分界、能量和所量的分野、见分和相分的界线都完全消失了。这样,陈那就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成佛之路一即通过认识论和逻辑的研究,结合深入的禅定,得以最后超越认识和逻辑,达到超验的终极真理,得到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大彻大悟。

传说护法是陈那的学生,死时仅仅32岁。护法是南印度建志城的大臣子弟,做过当时最著名的那烂陀寺的主持,后来定居在伽耶大菩提寺,收了戒贤作弟子,戒贤后来成为唐玄奘的老师。护法之名,远扬中国,主要是因为玄奘编译《成唯识论》,以护法在《唯识三十论释》中的观点为主要依据,统摄诸家。护法的著作,汉译的还有《观所缘论释》、《广五蕴论》、《成唯识宝生论》、《二十唯识论释》等。

同类推荐
  • 哲学盛宴

    哲学盛宴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德格尔说:“哲学不能引起现状的任何变化。不仅哲学不能,而且所有的一切只要是人的思索和图谋都不能做到。”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工具层面、实用层面、现实层面,甚至价值层面的“元思考”,它无力也无意回答许多现世和现实世界的责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哲学缺席,人类追求“意义”的冲动和企图都将乏力无着,实现无期。由此可见,哲学不仅有自己的问题和概念,而且它又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可供理解的语言图式或叙述模型。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呆滞、智力、本能”、“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智力形式”等。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本书是法国著名博物学者布封所写的一本关于动物之美的小册子,分为文艺理论、动物肖像、科学论文三个部分。布封对于动物的描写全部来自于对描绘对象认真充分的科学观察,是透过人生写出来的,往往借物讽世,因此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动物肖像》译者为著名翻译家范希衡,他的译文文雅而情感充沛,为读者充分展示了法国十八世纪博物学著作的风貌。
热门推荐
  • 销售心理学

    销售心理学

    本书从消费者的心理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销售中的心理策略、销售员的自我心理修炼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销售心理学做了缜密的逻辑分析和介绍,并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旨在通过这些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让你能够轻松掌握并应对顾客的心理变化,赢得顾客的心理认同,提升你的销售业绩,称为销售高手。
  • 书仙有路情为径

    书仙有路情为径

    天道重英豪,文章助我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男儿天降是杰雄,莫欺书生少年穷。阅经史可以为官,读闲书何不修仙?做官能做到宰相太师,修仙要修到神君圣贤。本是大宋落魄小书呆,终成万古绝代大仙才!一场读书人的传奇,正徐徐展开……(欢迎加书仙群87413954,一起逍遥啊,啦啦啦)
  • 苏若骨

    苏若骨

    我有一个仙帝姐姐,一个以普通人的身份照顾我十余年的姐姐,给了曾经在黑暗血腥世界中缓缓孤单前进的我最不敢想象的温柔,这也是我最不敢钩起的牵挂,对她来说或许也是如此吧……这是亲情亦是爱情。我把持着你给予我的那份意念继续孤独的前进,孤独啊!它很难熬的!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无论是现在的我还是曾经的我都已经对它习以为常,最后你将你给我的那份意念毫无情感的捏碎,说它只是一个笑话,只是你修炼的一个工具!一块垫脚石!我又坠入了那无尽的深渊,血腥重新与我为伴,我好恨呐!恨你清冷不容世的容颜之下却给了我无限的温柔,恨我持着这份在你面前微不足道的亲情在炼狱之中灰飞烟灭!我恨!我将掐熄所有怜悯,在你的世界中沾染上属于我无尽的血腥!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苏若骨!
  • 风送满长川

    风送满长川

    江南有一家酒馆,名字叫红尘客。凡是去红尘客喝酒的客人,只要给老板讲一个故事,就能给她提一个要求。——————————————————————“老板,你听了我们这么多故事,你就没什么故事要给我们讲的吗?”这话一出,四下皆看着吧台后面坐着的女人。女人的眼神有一瞬的迷惘。“我的故事啊……”那就得从很久很久之前说起了。——————————————————————江南雨,风送满长川。忘不掉的遇见,不敢奢求的重逢。有人从桥下破雾而来。——呐,我刚给你买了两个包子,趁热吃吧。
  • 星际之灵——人间

    星际之灵——人间

    未来星际即将到来的一场血雨腥风,星际高等文明的智者宛渠星人,努力寻找造成未来星际血雨腥风的根源。未来地球上的文明收到错误黑科技的应用,已经划分两个世界,人的世界和变种人的世界。两边的战争从未停止。
  • 今夕何在

    今夕何在

    长生不老,永葆青春,神秘的往事隐藏着极致的奥秘。这些东西与她而言是躲不过的劫数,她是否能在这喧闹的尘世之中,保留一颗清澈明朗的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武仙录

    异武仙录

    一本【异武仙录】,一个稚嫩的少年,他们将走向何方……
  • 金科玉律:管理中不可不知的101条黄金定律

    金科玉律:管理中不可不知的101条黄金定律

    本书是一本经典实用、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的管理工具书,书中精选了101个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管理法则和定律,分为自省法则、用仕法则、效率法则、谋局法则、管理法则、创新法则、团结法则、和谐法则、危机法则九大方面。这些法则都经过了国内外优秀企业管理实践的检验,其中绝大部分都出自全球500强企业的经验总结,每个都是企业管理的经典法则。每个定律均包括详尽的定律释义、经典案例分析点评以及发人深思的智慧启迪等。
  • 太微八景箓

    太微八景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