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98000000034

第34章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13)

希运说:“这里是什么地方,说粗说细?”抬手又是一掌。

太岁头上敢动土,这就是临济宗的门风。临济宗被人称为“临天下”,确实是君临天下。佛爷佛祖我都敢骂,你小小沙弥、一个人王岂奈我何?

其本意,不外是我佛下生时的名偈——天上天下,惟我独尊。宣宗作为人王,可能会受到启发,知道法王的一点“厉害”了。

后来宣宗又挨了希运一掌。宣宗在百丈那里参禅,很有心得,跟希运是师兄弟。一次,两人到外面玩,看见一条瀑布。宣宗一见,诗兴大发,说:“咱俩作首诗吧,你先说。”希运随口念了两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宣宗接着念出下两句——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希运一听,上去又是一掌。他可能不满意宣宗诗中的帝王思想。宣宗后来还俗,作了皇帝,成就一代中兴的伟业。他学佛对帝业还是有帮助的,只是做不了佛,境界还差许多,希运为此给他一掌。而他也受得起这一掌——作皇帝后,虽然记得希运这个沙门粗鲁,自己挨过他的巴掌,但又知道他确实有证悟,在他圆寂后,就封他为“断际禅师”——宣宗气魄也不错。

黄檗希运不讲解经书义理,不标明本宗大意,不教导入门方便,一切凭弟子自悟自修,他本人却随心所欲,想动手就动手,想呵斥就呵斥。这种方法只接引上根之人,中下流人都望尘莫及,流弊自然免不了。《五家宗旨纂要》概括临济宗风说——“临济家风,全机大用,棒喝齐施,虎骤龙奔,星驰电掣。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纵擒,杀活全在。扫除情见,迥脱廉纤。以无位真人为宗,或棒或喝,或竖拂明之”。

希运草创一宗规范后,他的弟子义玄(?~867)在镇州(河北正定)

建立临济禅院,高扬本家宗风,正式创立临济宗。传承经久不衰,两宋时还分化出杨岐和黄龙两派。而义玄因为临济院的关系,被时人呼为“临济义玄”。

临济义玄俗姓邢,曹州南华人。从小就想出家,落发后最喜欢禅宗。

初到黄檗那里,修行很纯一。

那时睦州和尚是第一座,问道:“上座在这里多少年了?”

义玄说:“3年了。”

睦州问:“参问过吗?”

义玄说:“没有。不知道问个什么?”

睦州说:“何不问问堂头和尚,什么是佛法大意?”

义玄去问黄檗希运,还没问完,黄檗就打。

义玄下来,睦州问:“情况如何?”

义玄说:“我还没有问完,和尚就打,我不明白为何。”

睦州说: “再去问问。”义玄又问,黄檗又打。共问了三次,打了三次。

义玄对睦州说:“承蒙您激励我问法,也承蒙和尚多次赐棒,只是恨自己有障缘,不领会师父的深意。我告辞了。”

睦州劝他去黄檗那里辞行。黄檗说:“你去请教大愚禅师吧。”

到了大愚那里,大愚问:“哪里来?”

答日:“黄檗那里来。”

大愚问:“黄檗说什么来?”

义玄说: “我问佛法大意问了三次,三次被打。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过错。”

大愚说:“黄檗这么老婆心切,是为了你解除困惑。你还来这里问有过无过?”

义玄马上领悟,说:“原来黄檗也没有多少佛法。”

大愚一把抓住义玄,问:“这尿床鬼子,刚才还说有错没错,现在竟说黄檗没什么佛法。你见到个什么道理,快说!快说!”

义玄也朝大愚腋下打三拳,大愚推开他,说:“你老师是黄檗,关我什么事。”

回去后,黄檗一见就问:“这汉子来来去去的,有个完吗?”

义玄说:“只为老婆心切。”于是行礼,站在一旁。

黄檗问:“到哪里去了?”

义玄说:“昨天承蒙和尚慈悲指示,参访大愚和尚去了。”

黄檗问:“大愚说什么了?”

义玄如实相告。黄檗说:“这大愚老汉多嘴,他来了我非痛打他一顿不可。”

义玄说:“说什么来了再打,这下就打。”出手朝黄檗就是一掌。

黄檗说:“这疯癫汉,敢到这里来捋虎须!”

义玄就大喝一声。黄檗马上叫侍者领义玄去参堂。

黄檗一次带大家去干活,义玄跟在后面。黄檗回头见义玄两手空空,就问:“你的镢头呢?”

义玄说:“被有个人拿走了。”

黄檗说:“你过来,跟你商议个事。”

义玄走过去,黄檗竖起镢头说:“就这个东西,天下人都拿不动。”

义玄一手夺过来,说:“为何却在我的手里啊?”

黄檗说:“今天有人带大家干活了。”说完抬脚就走,回方丈去了。

不久,义玄学法完毕,告别黄檗,行脚天下,到了少林寺达摩塔。

塔主问:“先礼佛还是先礼祖?”

义玄说:“祖师和佛,我都不礼。”

塔主怪问道:“祖师和佛跟长老有什么冤仇?”义玄不答,拂袖而去。

后来在镇州创临济院,声势大振,使临济宗成为流传最广最久的一派。

临济义玄的法门,有三玄三要、四料简、四照用、四宾主。

临济说:一句话必须具备三玄门,一玄门必须具备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但是三玄究竟指什么,临济没说,要大家自己领会。

据后代的荐福古则说,三玄,是体中玄、句中玄、玄中玄。大意和云门三句差不多。云门三句是“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体中玄的意思是,说话要发自真实心体,相当于“函盖乾坤”;句中玄,是指说话巧妙,不为言辞所束缚,相当于“截断众流”;玄中玄,是指说话发自心体而又不住于心体,利用词句而又不为词句框住,极尽玄妙,相当于“随波逐浪”。

三要是什么,临济也没有明说,宋代的汾阳善昭(临济第五代弟子)

有个解释。他说——

第一要根境俱忘,“根境俱忘绝朕兆,山崩海竭洒飘尘,荡尽寒灰始得妙。”

第二要随机应变,“钩锥察辩呈巧妙,纵去夺来掣电机,透匣七星光晃耀。”

第三要返照自性,“不用垂钩并下钓,临机一声楚歌声,闻者尽教来返照。”

三玄三要很难分开,但总归一句话是“得意忘言”。这些解释是否合临济原意,可以研究。

四料简很有味道——“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夺人是破我执,夺境则破法执。这就是说,有时候只破我执,有时候只破法执,有时候两执都破,有时候都不破。要说做法,倒也简单:对我执重的人,只破我执;对法执重的人,只破法执;我执法执都重,就都破;我执法执都没有,见解出格,这种人是上根器,不用去破什么。靠灵活运用,关键是看来人的根器,这就难了,没有法眼慧眼,是模仿不到手的。

四照用和四宾主跟四料简相通。照是夺境,破法执;用是夺人,破我执。如是分先照后用(夺境)、先用后照(夺人)、照用同时(人法俱夺)、照用不同时(人法俱不夺)四种情况。宾主关系倒没有一定之分,不一定禅师就是主、学人就是宾,而是看具体情况。宾主相见,就有言语往来。一种是宾看主,学人是悟了道的,问禅师一个问题,禅师却不明白,在那里装模作样,给人说法,放不下。一种是主看宾,禅师是明白人,不说什么;学人问什么,禅师就破什么,学人不明白,死抓住不放。

第三种是主看主,禅师和学人都是明白人。比如学人说一个清净境界,禅师知道底细,却把它扔到坑里;学人就夸道:“太好了,善知识!”禅师却说:“呸!不识好歹!”学人就礼拜禅师。第四种是宾看宾,禅师和学人都糊涂。学人戴着枷锁,请善知识解开,善知识却乱解,等于再给安上一副新枷锁,学人还挺高兴。

临济的弟子学他喝,临济不高兴他们鹦鹉学舌,就说:“你们总学我喝,我今天问你们,假如有人从东堂出来,有人从西堂出来,两人齐喝一声,这里分得出宾主来吗?要是你们分不出来,以后就别再学我喝。”

别人也有担心的。有一次临济和王常侍到僧堂,王问:“这一堂僧人还看经么?”

临济说:“不看经。”

王问:“还习禅么?”

临济说:“不习禅。”

王常侍问:“也不看经,也不习禅,究竟作些什么?”

临济说:“总教他们成佛作祖去。”

常侍就说:“金屑虽贵,落眼成翳。”

临济却说:“我要说你是个俗汉。”

临济是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戚杀亲戚,真个是天下莫予毒也。而其实王常侍的话也很有道理,临济自己也早就知道这些道理,他们大概是各有所思。

临济坐化之前,对弟子们说:“我灭后,不得灭去我的正法眼藏。”

当时弟子三圣慧然出来说:“怎么敢灭掉和尚的正法眼藏?”

临济就问三圣:“以后有人问你,你对他说些什么?”

三圣听罢,就大喝一声。

临济叹道: “谁知我的正法眼藏,竞让这瞎驴灭掉了!”说完端坐而逝。

三圣慧然是临济的大弟子,临济对他居然如此不满意。佛法流传到现在,都说是末法时代,并且有根有据,说是“佛说”。可是我佛也说过如来不灭,随众生心,循业发现。是我们自己慧眼不开,还是我佛之法到了末时,任凭我们怎么看,都看不见了?再说,佛法何处是头,何处是末?

何法是正,何法是像,何法是末?慧然喝得不对,就要怪临济喝错了吗?

假如一切都在师父,那么师父成佛,我们为何就不成佛?

临济有大弟子20多人:比如兴化存奖、宝寿沼、三圣慧然、魏府大觉、灌谿志闲、涿州纸衣、定州善崔、镇州万寿等人。兴化存奖影响最大,后世传播临济法脉的许多人都出于兴化存奖门下。

5.和风洒细雨(曹洞宗)

“临天下,曹一角”,“临济将军,曹洞士民”,都是禅宗史上对临济宗和曹洞宗的描绘。天下和一角,指影响范围的广狭,也有个气势大小;将军和士民,主要指宗风,一个像将军一样大刀阔斧,一个像老农一样精耕细作。宋代智昭所集的《人天眼目》称:“曹洞宗者,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

六祖慧能下面主要分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系。前头的沩仰宗和临济宗属南岳怀让一系的二叶。行思一系有三叶: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曹洞宗的开创者是良价(807~869)。

良价的师父是云岩昙晟(782~841),昙晟的师父是药山惟俨,惟俨的师父是湖南衡山的石头希迁(770~790),希迁的师父就是青原行思。

所以良价是行思的第五代传人。

曹洞宗的名字来自于说法的洞山和曹山。良价在昙晟那里得心印后,开头住在江西新丰山,后来转到高安洞山(在江西),世称洞山良价,徒众500,得法弟子26人,有大弟子云居道膺和曹山本寂等。本寂(840—901)得法后,在抚州(江西临川县)的曹山弘法,人称曹山本寂,参学者300,得法者14人,后世就有曹洞宗之名。但是本寂一脉再传四代后就后继无人,曹洞宗的继续传承还是靠道膺一脉。

昙晟先在百丈那里学习20年,没有悟道。转到药山惟俨门下后很快就悟了。

后来药山考问他:“听说你会耍狮子?”

昙晟说:“是的。”

“能耍几出?”

昙晟说:“六出。”

药山说:“我也会。”

昙晟问:“大师能耍几出?”

药山说:“一出。”

昙晟马上说道:“一就是六,六就是一。”

药山惟俨很高兴,就传法给他。

昙晟后来在云岩山授徒,传法给良价。

良价是会稽(浙江绍兴)人,俗姓俞。从小出家,读《心经》读到“无眼耳鼻舌身意”,不懂,就用手摸着脸面上的眼耳鼻舌,去问院主。院主也答不出来,说:“我不能做你师傅,你去参拜灵默禅师吧。”于是往五泄山(浙江诸暨)参拜灵默禅师,可惜灵默不久迁化了。良价21岁,往嵩山受具足戒,开始游学四方,首参南泉普愿禅师。

南泉正在准备设斋祭马祖道一,对大众说:“明天就是马祖忌日,不知道马祖来不来?”

大家都不说话,良价开口了:“等有伴就来。”

南泉就夸奖他:“这个人虽然是后生,却很值得雕琢。”

良价听了并不领情,说:“和尚莫压良为贱。”心想:我良价可不是贱货,天生宝物,何须雕琢?要卖个好价钱才行。

“六根全无”的困惑,后来转成“无情说法”,良价很纳闷:无情之物,草木瓦石,怎么能说法?他离开南泉后,去参拜沩山,见面就问:“不久前听说南阳慧忠国师主张‘无情说法’,不知奥妙在哪里?”沩山给他多方启发,良价总是不懂,沩山劝他去参云岩昙晟。

良价问云岩:“无情说法,谁能听到?”

云岩说:“无情能听到。”

“那,和尚能听到?”

云岩说:“我要是能听到,你就不能在这里听我说法了。”

“我为什么听不到呢?”

云岩把手中的拂子竖起来,说:“能听到吗?”

“听不到。”

云岩说:“我说法你都听不到,又何况无情说法呢?”

以前问沩山的时候,沩山也竖起拂子,良价不懂,这回懂了。

“那,无情说法,出自何典?”良价还要问。

“出自《弥陀经》,经上说: ‘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你没见过吗?”

良价一时大悟,作了一首偈子一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

可以用眼睛听,的确稀奇。原先不懂六根全无,现在悟得六根互用,悟得遍身是眼、遍身是耳、遍身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悟得六根在身上任何一处都是金有。快入华严全息境界了。法藏给武则天讲过金狮子,佛陀在《楞严经》里也讲过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来藏,不但遍身都是,而且宇宙十方任何一处都是。无情说法,无情听法,就不稀奇了。一个全有,一个全无,“好像”电子计算机的逻辑电路开关一样。

后来良价告别云岩,过一条河,在水中看见自己的影子,忽然大悟,又作了一首偈子——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契得如如。

同类推荐
  •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人被称作能思考的存在者,确实如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就包含在思中。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话。可是,情况也许会是这样:他想思,却不能思。更有甚者,当他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的意义上是能思的,但光有这种可能性还不能保证我们能思……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热门推荐
  • 创世青莲之轮回

    创世青莲之轮回

    万年前,他们夫妻同是远古大神,因有违天道被众神算计,导致妻子身死,为寻得爱妻,他不惜耗尽修为,只为穿越轮回到万年之后找到自己的妻子。万年后,毫无修为的他该如何在这灵气匮乏的世界生存!记忆缺失的他又该怎样才能记起自己的使命!他又该如何才能寻得美人归!如今的世界,儒道佛立鼎中原,更有妖魔蠢蠢欲动,为了找到爱人,为了保护爱人,他只能向前、向前、再向前,变强、变强、再变强!佛挡杀佛,魔挡杀魔!废材得道!众神皆惧!
  • 如懿城里的小食光

    如懿城里的小食光

    我叫苏晨曦是一个味蕾非常的丰富的顶级吃货却在海里捉扇贝的时候意外溺水穿越到了一个叫如懿城的地方在继续吃美食与当大厨的空隙当了个城主夫人
  • 西游之一拳葬天

    西游之一拳葬天

    唐三葬收回拳头,万物寂灭,只剩下光秃秃的大地和一只猴子……从此,唐三葬走上了超度众生的道路
  • 我的大明朝

    我的大明朝

    一个大学生机缘之下回到大明晚期,落在帝王之家。生在帝王家,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金钱、美女,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惜是一个不受待见的皇子,那就没这么好的命了,还不如太监宫女呢!怎么办?忍呗!忍?想的美!别忘了你什么身份!有人看见你就是不舒服!所以你必须消失!消失?你们要什么我都给,可就是不能给命!想要?那就拼吧!本书的第二卷名为《御极大明》,已经发布,谢谢书友们赏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四帝1帝临汐情

    四帝1帝临汐情

    她误闯入了他的包间,为了不嫁给别的豪门花花公子,她拼命追逐,从未想过会爱,爱上了,以为终于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他却说“宫汐,为了嫁给我,你真是不择手段”她强逼自己笑“我本来就蛇蝎心肠……”
  • 鬼眼霸皇

    鬼眼霸皇

    千年前,八转霸皇修为妖帝,率妖族与天神,展开大战,势要打破那些假仁假义,压迫众生的天神,但却因未踏入九转万古不灭霸皇,从而在天帝手下饮恨,千年后,重生在一位世家废物身上,看妖帝如何踏天独尊。。。
  • 背靠凤凰好成仙

    背靠凤凰好成仙

    灵渊有只小小狐生来便知贪口腹偷吸一口凤凰气一朝升仙飞天去凤凰俊美男儿郎倾慕神女排成行小狐心中直发慌别动,他是我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嫡女谋之高门弃女

    嫡女谋之高门弃女

    她是王府嫡女——人前温柔端庄如仙子,人后残忍冷酷如厉鬼。他是别国质子——人前风流纨绔如废柴,人后黑心狡诈如野狐。一张圣旨,赐婚突降,王府嫡女赐婚别国质子,仙子配废柴!自此,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流言不胫而走。初次见面,他对她印象:“假,实在是太假!”她对他印象:“弱,实在是太弱!”定亲之后,他对她说:“虚伪,冷漠,残忍,但我喜欢!”她对他说:“黑心,阴险,狡诈,可我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