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93400000033

第33章 “相与”之道(1) ——序唐文明《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

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的相与之道,是唐文明博士的处女作《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一书的主题。

我非常欣赏“相与之道”一语,幸获文明博士的首肯,借之以为此篇序言的标题。“相与之道”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探讨的真义大道。然,让人困顿难解的是,一方面,我们这个被称之为“全球化”(globalizing)的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探寻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与之道;而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确乎又比任何时候都更缺少人际、群际、族际、国际的相与或对话的资源。当然,更多的需求本身也意味着更严重的匮乏。由此看来,相与之道不独是多元文化之间的事情,也是多种思想、观念、价值之间的事情。由于我和文明,“相与之道”或许还别有意味。如果文明同意,我愿意将这一意味解释为师生之间的相与机缘。正是且仅仅是一段师生机缘,使我写这篇序言有了正当的理由,即使这理由不一定是学术本身的,也不至于失却学术道义的支持。有此考虑,我决定将这篇序言写得随意一些。

一、师生之问:南山期待与咖啡话语

一九九五年新春前夕,我收到一位陌生者寄来的新年贺卡,平常的装帧,平常的贺词,似乎不该引起我的特别注意,但我却记住了这位陌生者的名字:“唐文明。”唔,多好的命名!不久,春暖花开的一天,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的办公室里主持是年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面试,才知道这位陌生者已经列入我的名下。

呼其面测,见到的是一位略显乡气和腼腆的山西青年,其笔试成绩不差,面试则稍显紧张和胆怯,惟一语耐听:“我希望跟万老师研习中国古代伦理学。”听罢生疑:明知愚下业在西学(西方伦理学),却偏要与我问道中古,是有意挑战?还是无意问路?

我决定接受这位新弟子。说来奇怪,促使我做出决定的直接动因竟然是他有些跃跃欲试却又些许矜持的神态,这神态让我倏然想起田园诗中的牧童、短笛和山村早晨那吹烟袅袅、牧童上山放牧一类的意象。我当下思忖,这位年轻人将会吹出怎样的音律呢?倘若引其放牧南山,他又会采撷些什么?文明君并不是我的第一位研究生,但却是让我第一次产生如此疑问的门下。这些疑问因他而起,却由我自问。

三年后,文明带给我一个不小的惊喜:他以“无所不用其极”为题,写出了一篇近十万字的硕士学位论文,主题是以原始儒家为例,探究道德形上学基础问题。坦率地说,这种研究正是我所期待的。

文明从商周天命观念的解析人手,潜入孔子仁学,再穿过思孟一系对人性——人心的理论提升,最后演化出原始儒家伦理的道德形上根基及其传统文化特质与现代意义。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极富心得和创意的研究成果。商周及其后的天命观念生化,构成了文明君谓之的中国古代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始”(arch),仁学作为儒家伦理的理论原型和宗旨正是孔子承担周礼文化之命托(孔子自言:“吾从周”)所创造出来的道德文化硕果,而思孟心性生命之学则是儒家美德伦理的圆满成就。文明君的这一研究洞开了传统儒家伦理研究中藏隐既久的几个关节性秘密:其一,作为一种以淑世主义人文情怀而著称于世的东方古典伦理原型,儒家伦理是否有其道德哲学的形上预制或前提?其肯定的回答和研究多少消解了中外学界对儒家伦理缺少哲学根基的担忧(是故,文明君没有完全认可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理由和做法)。其二,为什么在孔子那里极少谈论人性问题?孔子仁学的直接依据是商周以来由天命观念所表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理解,而思孟一系对人性——人心的理论提升,最终完成了中国原始儒家美德伦理体系的构建。其三,文明君的研究不仅较好地揭橥了儒家道德形上学基础的基本内涵和意蕴,而且将之放置在与现代性问题反省相与互镜的古今中外之文化比较视野中,通过较为恰当的比照辨析,获取了许多新颖的见识。他没有取后现代主义借古讽今的姿态,也没有简单认同现代主义厚今薄古的文化立场,更没有丝毫崇洋的媚俗或自封的固执。

他自觉地模糊或者跨越了一些狭义标举的人为界限,在古今中西问自由穿梭,寻求并营造一种积极的内在反省与相向批评互镜的理论氛围,从而达到了互通有无、相得益彰的融会贯通。

应该说,文明的研究起点相当可观,其主题研究的知识平台也相当开阔。所以,当时主持其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宋希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等前贤给予了他不低的评价。这自然使我高兴。

但他本人和我都因此觉悟到,他的这一研究还仅仅是个开始,许多问题还只是刚刚敞开。诸如,如何在现代性问题与原始儒家伦理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对话沟通,甚至是相互借镜、相互批评的话语系统?当人们说现代性的观念应当成为推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其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参照时,该以怎样的学理方式来具体实施这一目标?而当人们说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成为我们反省现代性问题的思想资源时,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有效利用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现代性本身首先是一种起源于西方近世文明的扩张性谋划时,又该如何确立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视角?

如何实现中国文化传统话语与西方现代性文化话语之间的对接?能否对接?对接或对话的路径何在?后果如何?如此等等,都有待作进一步的深层探究。

所以,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后,文明似乎觉得自己的作业还未完成,希望沿着既定的路线继续前行。就这样,文明又开始了他的第二个三年计划,继续他的研究。三年前,我带着某种莫名的疑虑接受了他,三年后我却对他有了一种明确的期待,期待他在中西伦理比较研究这一十分贫瘠的园地里,有所耕耘,有所收获。我的期待是有理由的,在伦理学知识海洋里,文明已经是一位游刃有余、甚至足以浪遏飞舟的健将了,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因此,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我们之间的相与方式。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的相与方式基本上是纯粹知识论的。我主要是带他读书,要求他按照我开列的书单做文本解读,尤其是读中西古典和近代的康德,然后与他就课程和文本内容作问解式交谈。而此后三年,我们的相与方式更多的是师友之间的问道论道。这期间由于我因故从北大转入清华,曾一度影响到文明的学业。我的位置变动是偶然的,对于已是不惑之年的我,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其难应合了一句俗语: “上有老,下有小。”于上,我的导师周辅成老先生是最反对我离开北大的。当年先生留我守业,我可以放弃出国留学而有所坚持,如今我功成名就,还有什么更强有力的理由放弃母校守业的天职呢?我无法与先生语,面对先生的再三劝留,我只有愧疚和隐痛。可更让我为难的是文明的学业问题。作为我惟一的博士生开门弟子,我对他及其学业的关注是不言而喻的。但我的中途变故必定使他面对一个问题:或者随我离开北大,或者改换门庭。文明自己的态度是坚定明确的,他准备与我同行,但我不忍让他因为我而舍弃圆梦北大的理想,毕竟在当今中国,北大是中国人文学独特无朋的知识与思想的摇篮。“未名湖是海洋!”我和我所有的北大同门都如此坚信!面对一位正畅游此间的风华少年,我怎么忍心让其离开这熟悉的海洋,跟随我去趟未知深浅的混沌之水呢?

我感谢我的母校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我的那些老同事们!

因为他们的通融,终究让文明避免了一次两难抉择,也多少减免了我上愧对导师下愧对门弟的不孝不慈之恶。文明可以继续在我的名下攻读北大的伦理学博士学位,我们之间的师生机缘因此而得以持续。经此变故,我和文明的相与越来越像师友之交而非师生之交了。

我们的见面和会谈变成了经常性的“咖啡馆哲学”,会谈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再固定,或主题或文本,或人物或作品,或古典或现代,或中或西,或内或外,或诗或歌,或人或事,或辩或论,或阐或问,或“主义”或问题,或学问或人生,亦庄亦谐,亦师亦友,不拘一格,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这大概就是我们师生之间的相与之道罢,不知文明君以为然否?

同类推荐
  • 康德的自由学说(守望者)

    康德的自由学说(守望者)

    关于本书《康德的自由学说》一书对康德的自由学说进行了整体通贯的研究。它指出:康德的自由学说绝非如黑格尔以来众多康德专家曲解的那样,缺乏生存关注、贱视人的情感、只是纯然理念的彼岸与虚拟;康德全部批判工作可说是一个成功证立“意志自由”的周全论证整体,康德批判地建立的自由学说揭示“自由作为人的存在的道德本性”,“自由之原则作为实存的原则”,以此为宗教学、德性学及政治历史哲学奠定彻底革新的基础。康德不是历史,而是人类的未来。
  •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本书精选尼采经典话语,这些“咒语”体现了尼采的深邃思想或精彩见解,反映了尼采的风格和个性,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人生与心灵的诸多问题。翻开《每天1句尼采的咒语》,每一句尼采“咒语”都能让你有所顿悟。
  • 大学论·学习创新论

    大学论·学习创新论

    事实与价值认同是每个生命体思想理念与行为发生的前提,所不同的是思想理念产生是以事实理性为基准,而行为的发生却是以价值性为前提的。
  •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十二卷:1.《南怀瑾讲演录》一书,汇集了南怀瑾先生2004年以来在上海、海南等地所作的五次演讲。其内容既涵盖了对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体察,也对当下新兴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2.《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讲师,长期致力于有关学习与变革的研究。2003年至2006年间,彼得·圣吉及其团队曾四次拜访南怀瑾先生,共同探讨参禅修持、生命认知等人生问题。一问一答间尽显东西两位智者通融的人生态度,也显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3.《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一书是南怀瑾先生于2005年专门针对青年出家僧众有关研习佛法的讲演。其内容包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研习和体悟佛法的正确途径、佛法实证的精髓等多方面内容。4.《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一书是南先生于2006年回答其学友胡松年先生关于生死问题的记录。全书超越了宗教思想的限制,以更为广泛的生命变化历程,结合最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使读者了解了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 菜根谭(第八卷)

    菜根谭(第八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热门推荐
  • 霸王追击

    霸王追击

    这个世界有心怀天下的女巫,十三姨,聂小倩、东方不败、白娘子、金镶玉……秦昊穿越到这里……
  • 试睡后遗症

    试睡后遗症

    蒋小乖不负老爹对她名字的厚望,又乖又怂地活了20多年。却在这一天干了件惊天地,泣鬼神,上对不起组织,下对不起家庭,横竖对不起自己的大事。作为一名酒店试睡员,她不仅试睡了人家的床,最后还把人酒店老板给拐回了家。
  • 安史乱九龙现

    安史乱九龙现

    大秦灭周后,九鼎下落不明,古老相传,始皇帝溶九鼎以保大秦万世。九鼎融化后却化为九块玉壁,每块玉壁上都有一条龙子的图案,工匠隐瞒这一消息,带出了这九块玉壁,最终为刘邦所得,自此传说,得九龙玉壁者得天下。武后得九龙玉壁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之后九龙玉壁便消失无踪。唐玄宗年间,九龙玉壁的消息在各地出现,朝野震动,国家不安,这一切在江湖上同样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这个时刻,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刻。
  • 占卜之术

    占卜之术

    一个是天赋异能的少女,一个是丰神俊朗的叛逆少年。姚羽从未想过自己还会爱上一个人,韩疆宁也未曾料到府中来的古灵精怪的小丫头会成为自己的媳妇。且看两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女主在男主心里:江湖骗子—大家闺秀—贤妻良母—“泼妇”—恨别离的妻子—相濡以沫的恋人。男主在女主心里:纨绔子弟—上进的少年将军—伟岸的夫君—狗男人—可怜的糟老头子ps:男女主都是事业心很重的人。这将会是一个追妻火葬场的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一心外闯荡慢慢成熟起来的男主和“参破红尘,云淡风轻但又偏执如斯的女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

    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

    土匪横行,执掌国度。朝府衰败,民不聊生。穿越土匪大陆,建立超级军团,一生戎马,铁骨铮铮,掀起一片腥风血雨。“我即为战争之主,亦是人类艰难生存的信仰。”战争残酷无情,唯有血与死的存在,攀登峥嵘之巅。满腔热血,抛身于战火之中,用血液捍卫信仰。以战死沙场,为荣誉,信仰。——血龙军团:851407996
  • 为了妹妹即使当萝莉又怎样

    为了妹妹即使当萝莉又怎样

    “妹妹你快跑!我来拦住这个流氓!”上杉樱用她的小胳膊将妹妹护在身后。夏紫酥露出略带嘲讽的眼神:“小萝莉,你和绘梨衣一个也跑不掉的!”上杉樱惊恐的拉起妹妹的手.... 群号:463099946
  • 末夜将明

    末夜将明

    你的救赎是谁?是三界罪人,是落魄公主,是还未沉沦至深的你我。相遇在一处传说中的神显福地,连接了几方的命运牵绊,而他们早已深陷世事的无情漩涡之间。她的成长与痛苦,他的回忆与惩戒。他们在挽救着身边的人,也在拯救着自己逃离深渊。在强大的绝对力量面前,我们或许并非渺小如尘埃,所有的可能无法全部预见,微弱的力量也会不可估量。夜之将尽,天之将明。让我们一同踏上前进的旅程,不再停歇。---------------------------------------------正是你,使我无畏地一路追寻。也是你,使我肩负的罪孽愈深。
  • 流云星水剑

    流云星水剑

    流云星水剑,得剑者得天下,但她只想和他栖居在纷乱的江湖一隅。可命运却让他们错过。自由洒脱的他,为朋友,也为江湖大义,走入是非之中。几经生死,更不改风度翩翩,傲骨仙风。当她遇上他。。。。。。。错过她的温柔,能否走出感情的漩涡,对于坚强美丽的她,又该何去何从。带你重温经典武侠梦,就在创世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