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1600000024

第24章 曾国藩修炼秘诀(2)

要加强自身修炼

【曾国藩语录】

如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曾国藩也和平常人一样,有着自已的不良习性,但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旦当他意识到其危害之后,就会通过不断自励,严格限制自己的欲望来改掉不良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

曾国藩到京师的最初几年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每天应酬特别多,这并不是他官做大了,应酬必不可少,相反倒是“没事找事”,消磨时光。

道光二十年四月,庶吉士散馆,曾国藩留在翰林院。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做官之道是重中央轻地方,虽然中央的俸禄不比地方高,但可以结交朝中大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更重要的是,在中央为官,尤其是翰林院官,属于“天子近臣”,如果一个人的水平可以,很快就会脱颖而出,升迁的机会自然要比地方官多得多。按过去的体制,任地方官有冲、繁、疲、难的区分,“疲”,说白了就是穷地方,在这个地方很难干出成绩。与曾国藩前后任进士的胡林翼就可以说明问题,他在当时僻远落后的贵州一干就是九年,后来胡发誓宁愿出外当慕僚起家,也不愿继续留在贵州效力。胡离开贵州时只是个道员,而曾国藩已是官居二品的侍郎了。

曾国藩留在翰林院后,“本要用功”,但“日日玩憩,不觉过了四十余天”。此后的一段时间,除了给家里写一封信商议家眷来京之事外,“余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日日无可记录”,每天都是送往迎来,吃酒、读书、闲侃。所以他早期的《日记》虽然每天都在“检讨”,但他每天都会故伎重演。显然,这种品性若不能自察自改,是无益于自己的目标,不能成就大事的。

按翰林院的官员,读书养望、切磋交往是“本职工作”,本无可厚非,但每天如此打发日子,终究养不成经世的韬略。二十二年十月的一天,曾国藩读了《易经?损卦》后,即出门拜客,在杜兰溪家吃了中饭,随即又到何子敬处祝贺生日,晚上又在何宅听了昆曲,到了“初更时分”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中。当天的日记又充满自责,说,“明知(何子敬生日)尽可不去,而心一散漫,便有世俗周旋的意思,又有姑且随流的意思。总是立志不坚,不能斩断葛根,截然由义,故一引便放逸了”。《日记》中仍不忘“戒之”二字。

但决心一再下,行动依然如故。当月的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曾国藩“无事出门,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写此册而不日日改过,则此册直盗名之具也。既不痛改旧习,则何必写此册?”

曾国藩认识到“往来征逐”,就是浮躁,这已成为他的一大病根了。他虽强迫自己静下来,坐下去,但读《易经》中的《旅卦》、《巽卦》却一无所得,甚至连“白文都不能背诵,不知心忙什么。丹黄几十页书,如勉强当差一样,是何为者?平生只为不静,断送了几十年光阴。立志自新以来,又已月余,尚浮躁如此耶!”他也分析为什么如此交游往来,无非是“好名”,“希别人说自己好”。并说这个病根已经很深,只有减少往来,“渐改往逐之习”。

曾国藩除了往来吃请、征逐日月之外,还有一个“喜色”的毛病。

《日记》中记载这样几件事: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的一天,曾国藩的一位朋友新纳一小妾,年方十四,人称貌若桃花。曾国藩与一帮文人朋友谈诗论赋之余,不免也常谈东家美媳西家婆娘之类所谓“浑话”。这对本不紧张的文人生活可能是一种调剂。曾国藩得知他的朋友纳妾甚美后,心中羡慕不已,一次借故到朋友家,曾国藩先聊了点学问,随后称赞这位朋友艳福不浅。这还不算,曾国藩还非要一睹芳容,朋友心存不愿,但曾国藩“欲强见之”,无奈,朋友只好将新过门的姬妾呼出。曾国藩当面说了些挑逗的话,令人很难堪。当天的《日记》写道:“狎亵大不敬。在岱云处,言太谐戏。车中有游思。”从曾国藩所记“大不敬”而言,他肯定有出格的举动。岱云是他的另一位好友,由于曾国藩没有忘情他的“狎亵”之举,因而他在彼处说的话都是“谐戏”之语,甚至在回家的路上,还浮想联翩。

数日后,曾国藩听说在菜市口斩一位武臣,别人邀他一同看热闹,曾国藩“欣然乐从”,连杀人这样的事都愿看,曾国藩觉得自己成不了理学家,“仁心丧尽”,走在路上很后悔,但当着众多朋友的面又不好回去,因此“徘徊良久,始归”。他说自己“旷日荒渗至此”。

曾国藩虽然没有看斩杀武臣,但回去后却怎么也静不下来。他又没事找事似地,到雨三的家中。当时雨三本来很忙,但曾国藩东拉西扯,非要谈谈“浑”。《日记》说:“谈次,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从雨三处出来,已是很晚,曾国藩仍不愿回家,又到子贞家中,三更而归。《日记》说自己“无事夜行,心贪嬉游”。嬉游、狎亵往往是出入歌馆妓院的不正当行为的用语,曾国藩的日记中有几次这样的记载,是否说他也不能免俗?从他的父亲给他写信,嘱咐他要“节欲、节劳、节饮食”来看,早年的曾国藩极可能有这方面的不检点之处。而且,节欲、节劳、节饮食正好说明经常四出征逐、酒欢宴席已成曾国藩一大习惯。

曾国藩的妻子欧阳氏身体不是很好,时常患病。一次曾国藩参加进士同学的团拜,由于所拜之家钟鸣鼎食、姬妾如云,曾国藩“大开眼界”,“喜色”之心油然而生,东张西望,颇失大雅。《日记》说:“是日,目屡邪视”,“耻心丧尽”,当他悻悻然回到家中后,惶然不适。加之妻子闹病,因此“入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声”。白天的佳丽美景与病榻上的呻吟之声反差如此之大,使曾国藩无法忍受,乃出门到朋友处聊天,“更初归”。由于周身为私欲所填塞,曾国藩的理学功夫大减,一听别人谈论理学,感到隔膜不入。而用宴请吃酒之事打发时光,他倒很乐意。

汤鹏是他的好友,着有《浮邱子》一书,颇得曾国藩好评。道光二十三年二月的一天,曾国藩前往汤鹏家赴喜筵,席间见汤的两个姬人,曾国藩故伎重施,“谐谑为虐,绝无闲检”。曾国藩早期《日记》的类似记载不限于以上几例。这说明血气方刚,刚过而立之年的曾国藩也有七情六欲,也是一个正常人,他对女性充满了爱,尽管这种“爱”是在性意识支配下的形而下之“爱”,但至少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曾国藩的情感世界。他后来能够大成功,就在于一改昔日所为,“截断根缘,誓与血战一番”。曾国藩为了实现“澄清天下之志”,针对自己的不良习惯,他提出三戒:一戒吃烟,二戒妄语,三戒房闼不敬,后来都做到了。

曾国藩早年有“三大戒”,其中之一是戒色。他也认为,沉溺于此是妨碍事业的。他还认为,在外人面前,夫妻间尤不能过分亲密。虽然如此,曾国藩还是很难做到,骂自已是禽兽。

曾国藩自己承认,“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三月初二日,“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竹如来,久谈。久不克治,对此良友,但觉厚颜”。他说自己“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不孝莫此为大”。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曾国藩这方面的“不敬”很快有了大的变化,成为庄重、诙谐而不失君子形象的一个人。曾国藩就是这样,为了能他日有所作为,严格限制自己的情欲,甚至夫妻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都严加克制。在儒家老祖宗孔孟那里,都承认“食色,性也”,但曾国藩认为,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胀就难以收拾,终会妨碍大事业。他以后位及人臣,但坚决不纳妾,生活作风上也严格自律,这是他不同于同时代的封建士大夫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品格上的突出之处。

吸烟有害健康是今天人人皆知的常识,但吸烟对人的精神有影响,就不是人人明了的。曾国藩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曾国藩认识到,应酬过多,精神就难以集中,做起事来也会出差错。此外,吸烟也对此有很大影响。他说:精神要常令有余,做起事来才能精气十足而不散漫。“说话太多,吃烟太多,故致困乏。”

意识到危害后,他发誓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起戒烟,并作为“三戒”之一。但最初戒烟日子很不好过。为了打发难熬的时光,他找朋友们下棋、聊天。日记中写道:“即宜守规敬事,乃闲谈荒功,不溺情于弈。归后数时,不一振刷,渎书悠忽,自弃至矣。乃以初戒吃烟,如失乳彷徨,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天下无可为之事矣。急宜猛省。”曾国藩把初次戒烟喻为婴儿断乳,形象地说明了他对吸烟的溺爱及戒烟的痛苦。

俗语说,玩物丧志!性格、习惯、食色之性都只要适度都是可以的,但是,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胀就难以收拾,终会妨碍大事业,因此一个做大事的人,就应该通过不断自励,限制自己不恰当的欲望,而把主要心思放在自己所要从事的事业上去,以此来完善自身。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

【曾国藩语录】

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

曾国藩生平处世的成功,可以说是读书的成功。他治学有方,通过读书,走上了仕宦之途,广交了益友,领会了行军打仗之术,树立并实践了报效国家、明道经世的远大志向。

曾国藩供职京师的时候,正值清政府内乱外患交迫。曾国藩所关心的,在外患有“英夷”,在内有太平天国,在灾情则有黄河决口。所以,他读书更侧重经世致用之学特别是舆地之学。闲暇之余,曾国藩针对军政大计以及各种庶务,通过大量的并有所选择性地阅读古代史籍,尽量把现实问题考究详尽。所以一旦当权,他便能把平时读书得来的学问拿出来应用。后来太平天国声势大盛,曾国藩以一书生出而致用,终能镇灭洪、杨,一般人都引以为异。我们只要知道他十多年的京官生活,十多年京师名流之间的交往互教,十多年京师期间坚持不懈地刻苦攻读经世致用之书籍,是如何地准备着应付事变,如何地关切时务,如何地虚心研究,便可知道曾国藩的成功决不是侥幸得来的了。

当时掌理全国庶政的六部,除了户部之外,曾国藩担任过礼、吏、兵、刑、工五部的侍郎。在为官期间,对照自己所任各部的工作特点,他专心潜读《通典》和《资治通鉴》,由此而洞悉了清代的政情利弊、官场风习、山川形势、民生疾苦。曾国藩由内阁学士升为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时,遍阅清代道光以上历朝文献,目睹时局危急而政风颓靡,遂因皇帝之下诏求言而先后参照史籍上了几道条陈时务的奏疏,体现了他明道经世的抱负。在战火纷飞、百务缠身的岁月里,曾国藩还特别喜爱研究王船山(王夫之)着作。在他认真研读、全力刊刻船山着作的影响下,湘军许多重要人物都积极参与认真研读船山着作,形成了自上而下倡导船山之学、研读船山之书的浓郁风气。后来王夫之的大名越传越广,影响越来越大,与曾国藩倡导“王学”有极大关系。

在曾国藩读书榜样的示范下,湘军将帅们都把孔、孟、周、张、程、朱,直到船山的“圣贤学脉”、“儒家道统”作为自己的思想信仰,并把《船山遗书》(特别是其中的史论)当作“千秋金镜,帷幄珠囊”来读。曾国藩在《船山遗书》刊刻之先就大量反复地阅读了能够寻找到的船山着作,尤其对于《读通鉴论》、《宋论》等史论性着作已烂熟于心,多有心得体会,日记中均有记载。在他的推荐与倡导下,一些湘军将领也早在曾氏兄弟刊刻《船山遗书》之前就已开始研读船山着作,而在《船山遗书》刻成之后更是掀起高潮。当然,这批将领也不是仅仅研读船山着作,而是也像曾国藩那样,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广搜博取,以求治国用兵之道,为其军政实践服务。正如郭嵩焘所说:“军兴以来,湘人起文学任将帅,肩项相望。一时武健强力,多知折节读书。军行所至,闻弦歌之声。”大批湘军将领多是从“一介书生”、“布衣寒士”而投笔从戎,从文书、幕僚或中下级军官,一跃而成为统兵作战、独当一面的高级将帅,不少人成为巡抚总督一类的封疆大吏,有的甚至成为清朝中央政府的尚书、军机大臣、大学士。他们异口同声地赞颂船山、弘扬船山,显然从《船山遗书》中获益匪浅。光绪年问湖北学政孔祥麟说:“船山所着史论,具上、下古今之识,指陈历代之兴衰治乱,是以咸、同之际,中兴将帅,半湘省儒生,其得力夫之之遗书者皆多。盖夫之知明社之覆,前由武备之废弛,后由兵谋之未娴,故于历代兵事谋之甚详。湘人服膺其书,多明将略戎机,遂能削平大难。”这就充分说明了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将帅们为什么在戎马倥偬之际,如此认真地研读、刊刻、提倡、弘扬《船山遗书》的历史秘密。

通过研读船山着述,曾国藩的“经世致用”的学术观点臻于完善,军功业绩如日中天。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活动于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的各种人物,无论是正面的或是反面的,无不在不同程度上受过曾国藩的影响,无不像曾国藩那样去认真地阅读和研究船山学术。曾国藩于读书学习尤为可贵的是,他把读书作为一生之事,相伴终生。

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作为理学修养甚深的他,在1月17日写了几句箴言,警示和鞭策自己读书不要放松。这几句话语是:“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他认为“暮年疾病、事变,人人不免”,而读书则贵在坚持,并在读书中体味出乐趣。因此,在2月17日,他自己感到病甚不支,多睡则略愈,夜间偶探得右肾浮肿,大如鸡卵,这确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却置至一旁,晚上照旧读书不废。疾病缠身,这已是难以摆脱的困扰,“前以目疾,用心则愈蒙;近以疝气,用心则愈疼,遂全不敢用心,竞成一废人矣”。但药疗不如读书,他离开了书的话就是一个废人了。

这年秋冬季,曾国藩病情更加严重,“脚肿愈甚,常服之袜已不能人,肥而复硬,且似已肿过膝上者。大约作文及看生书,俱嫌用心太过,有损于血,而气不能运化,故至于此,以后当不做文,不看生书”。在这则日记中,我们既可看到他身体的状况,也可看到他在写作和读书时的投入。在此他虽规定自己以后当不做文,不看生书,但无法按规定办事。因为不久,扬州阮家送《许周生集》,这是一部他从未看过的新书,拿到手后便难以放下,读就必须从头到尾读完,读的过程又全神贯注。后来湖南王闽运送近年所着《周易燕说》、《尚书大传补注》、《禹贡笺》、《谷梁申义》、《庄子七篇注》、《湘绮楼文集》,他收到后虽不能一一细看,但每书都较为认真地翻看了几遍。此后他又违背原来规定的不阅读生书的初衷,继续坚持阅读了《居易金箴》,王其淦所送其父着《王霞九文集》,朱彬所纂《札记训纂》,李芋仙寄来的《道蕴编》,日本人所着《新论》,上海新译之书《中外古今年表》,唐义渠所寄之《湖南阳秋》,王霞轩所寄《王少鹤诗》,陶篁村所挹《浙江诗话》,柳兴恩《谷梁大义述》等一批生书。

同类推荐
  • 年轻,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年轻,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在这本书里,我们精选了一百多个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趁年轻,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 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夜莺演唱会

    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夜莺演唱会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时代楷模故事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时代楷模故事

    在建设祖国的伟大进程中,这些无私奉献的爱国者一心一意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他们谱写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本书生动介绍了他们开拓进取、一心为人民、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 点亮智慧人生全集(白金版)

    点亮智慧人生全集(白金版)

    人生路上正在迷茫的人,读了此书,会看到曙光;生活困顿的人看了此书,会看到力量;深陷痛苦的人,看了此书,会找到幸福的方向;活在爱中的人,看了此书,会懂得感恩;蹉跎生命的人,看了此书,会懂得珍惜;徘徊在人生岔路口的人,读了此书,会找到信仰。
  • 金领手记:领导为什么不生病

    金领手记:领导为什么不生病

    这是一本金领自己写自己的杂文集,作者是美国通用电气中国公司公关传播总监。《金领手记》写商业、商务人士的生活、职场生存的秘诀,这些听来严肃的主题在作者笔下变成“成功必有怪癖”,“老板为什么不生病”,“商务人士为什么都白头发”,“你会不会雇漂亮的女秘书”这样轻松诙谐的故事,故事中又带着对职场、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让人读来时会意而笑,时怅然若失,时击节叫绝,时颌首无语。一部值得关注的职场佳作。
热门推荐
  • 任性圣骑士

    任性圣骑士

    当一个颜值爆表的瘸子朝着武力巅峰一步步爬上去的时候,身后是无数被他的任性和执拗抛下的踏脚石。当这个瘸子成为了圣骑士后,亮瞎了所有人的氪金狗眼。当这个瘸子圣骑士顽固地在愚昧落后的世界推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许多人都成为了他的敌人。当美丽的瘸子---菲利普踩着一批批旧势力的尸体登上权利的顶峰时,无数人又成为了他的忠实追随者。当菲利普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属于他的皇宫,站在皇宫外的阳台上接受着下面万千各族人民的顶礼膜拜和歌颂时,他只想抬头望着星空,说一句:“老师,我真的做到了。”
  • 无极帝尊

    无极帝尊

    一朝废体变神体,天地无极称帝尊!大道前路开,焉能惧哉!金戈铁马去,万里铺尸来。戎马数十载,好生痛快!金刀崩坏,方知人力不及天裁。如何?如何!又如何!我本沧桑笑婴孩!殊不知生死有命尽抛脑外!再来大战数百!杀你个身消魂不在!此一世,好生痛快!
  • 七子公寓

    七子公寓

    一所学校里,两间套房宿舍,7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因为不同原因居住在一起,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 人族之原始崛起

    人族之原始崛起

    原始世界,人族卑微而渺小,在凶险夹缝中艰难存活,难以强大起来,当一道从天外坠落的灵魂附身于一个部落少年之后,人族气运开始强盛起来,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一个人而起!
  • 桃花赠予谁

    桃花赠予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白灼灼与叶其华两人青梅竹马,缘始于桃花,也终于桃花。生处于繁华盛世,江湖朝堂仍然暗潮涌动。从边境战乱到白家灭门,再到沉冤昭雪,这背后的一切究竟是何人在布置棋盘?“如若不是那场战乱,或许之后的噩梦就不会发生。”“无论有没有这场战乱,都会有今日这番局面。”桃花开了又败,红线是否还在?繁华京城,盛世昭昭,江湖朝堂,暗潮涌动。当真相浮出水面,二人该如何应对?而他们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呢?
  • 快穿:男主总想杀我全家

    快穿:男主总想杀我全家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男主角,他们瑕疵必报,快意恩仇,杀人如麻~他们功成名就杀死作死的小炮灰~曾珂(接唱):啊,英俊的男主角~系统:恭喜你成了那个炮灰曾珂:我拒绝系统:想活命就由不得你了为了小命,曾珂走上了一条讨好男主的狗腿不归路。第N次被男主按在床上的曾珂欲哭无泪:说好的要我狗命呢?男主:只要你爱我,我的一切都是你的。
  • 暗龙末裔

    暗龙末裔

    一个即将消亡的世界,一个即将消亡的种族,一段奇幻的黑暗旅程。龙穿,半剧情,半种田。
  • 佛说未曾有经

    佛说未曾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偷渡

    大偷渡

    主角因生前不堪,死后堕入苦难无间的阿鼻地狱。本以为自己会受到千万年的苦难折磨,谁知道地狱里待了没几年就被放了出来。出了地狱后才知道,凡间竟然遭遇大灾难。2012年底的世界末日,导致了地球人灭亡。为了人类的重生,仙冥两界的大人物们要他去执行一项特别的使命。背着这个沉重的使命,主角降临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