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97300000037

第37章 国际舞台上的巴尔干(11)

以上种种因素使克罗地亚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克罗地亚共盟领导对当地的局势逐渐失去控制。1971年11月底,克罗地亚大学生纷纷罢课,举行游行示威,公开打出民族主义的旗帜,向联邦制度挑战。只有在铁托亲自干预后,克罗地亚的这场民族主义运动才渐趋平息。事后在克罗地亚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约有数百名官员被撤职,大批参与闹事的党员被捕。从60年代末开始的克罗地亚民族主义运动(曾被称为“克罗地亚之春”)也就这样结束了!

如果说共盟领导对科索沃和斯洛文尼亚的民族矛盾处理得还相对温和的话,那么对克罗地亚的民族主义却采取了铁腕政策,反映了他们对南斯拉夫的民族问题越来越感到焦虑,越来越失去信心。自60年代末起,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不断困扰着南斯拉夫社会,使自治社会主义体制面临严重的挑战,共盟领导不得不花相当大的精力来处理日益恶化的各共和国之间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尖锐的问题。共盟领导一方面推行商品生产,一方面又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它必须承认竞争的合法性,同时又必须维护经济平等的理想,常处于两难之中,处境十分尴尬。

50年代初,南斯拉夫人民收入的差别大致为1∶3.5,而到60年代中已扩大为1∶10。这种现象激起了低收入阶层,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青年学生对此更是牢骚满腹,因为年轻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会碰到就业难的问题。1968年春天,不少大学生团体经常聚集在一起开会,公开讨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等非常尖锐的问题,使国内局势变得动荡起来。

1968年6月3日和4日,贝尔格莱德大学生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取消巨大的社会不平等”、“消灭失业”、“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杜绝贪污腐化”、“打倒社会主义的新王子们”、“打倒红色资本家”……示威者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约有百余人受伤。学生运动很快波及萨格勒布、卢布尔雅那和萨拉热窝等大城市。贝尔格莱德大学宣布改名为“红色卡尔·马克思大学”,萨格勒布大学也宣布成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学生并没有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也没有诉诸暴力。他们只是希望吸引工人参加,以便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来理解他们所发动的这场运动的目的和意义。联邦政府曾一度惊慌失措,准备采取强硬的措施。直到一个多星期过去后,铁托才发表演说,其态度是意外的温和,甚至对学生运动还表示赞许,并允诺将进行改革,以根除各种弊病。此后学生纷纷回校上课,一场运动也随即结束。1968年,法国、美国、联邦德国等欧美国家纷纷爆发“校园革命”,成为“学生运动年”。南斯拉夫的这场学生运动或许只是世界范围内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的一个小小的“喷射口”,但也折射出南斯拉夫社会长期潜伏着的矛盾。

在国际舞台上,铁托倡导的“不结盟政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南斯拉夫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共盟领导仍须花相当大的精力来应付既来自东方,也来自西方的压力。

和斯大林领导的这样一个大党和大国进行对抗,必然会给南斯拉夫造成巨大的压力。党内,包括党的上层因此发生不小的分裂,出现了不少所谓“情报局分子”。南斯拉夫官方在1952年透露的数字表明:

苏南决裂后因“亲情报局活动”而受惩处的南斯拉夫人达11128人,被判刑者更达2572人。而据铁托格勒大学政治学教授拉多集奇在1983年所提供的数据则为:与共产党情报局冲突期间,遭到拘禁和审问的人共达55663人,占1948年党员总人数的19.52%,其中有16288人被判刑。如此多的党员受株连,说明党内斗争相当激烈,也表明党因此而蒙受巨大的损失。

随着斯大林的去世和苏共领导调整对南斯拉夫的政策,终于使多年来十分紧张的两国关系有了缓和的机会。1953年夏,苏南开始互派大使,南斯拉夫同时还和匈牙利以及保加利亚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

1954年6月22日,苏共中央致函共盟领导,主动表示愿意重修旧好;同年8月11日,铁托复信,予以肯定的回答。1955年5月,赫鲁晓夫亲率党政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承认1948年苏联对南斯拉夫采取的政策是错误的,并表示歉意。此后两国关系趋于正常,1956年6月,铁托回访了苏联。

1956年初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和随即展开的对“个人迷信”以及对斯大林的批判都使铁托本人深感满意,苏南两国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好转。该年9月,赫鲁晓夫前往南斯拉夫休假15天,和铁托举行多次会晤;9月底,铁托又前往克里米亚休养,受到赫鲁晓夫的热情款待,并会晤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新任第一书记格罗,就匈牙利的局势进行磋商。10月底,罗马尼亚共产党第一书记乔治乌德治访问南斯拉夫,和铁托就匈牙利局势达成共识。11月2日,赫鲁晓夫秘密访南,铁托表示支持苏联对匈牙利采取的镇压措施,表明苏南两国在匈牙利事件中采取同一立场。但是不久,铁托却在普拉发表的演说中声称南斯拉夫支持苏联所采取的第二次军事干预,而对第一次进兵布达佩斯却持反对态度,该演说引起苏方的强烈不满。1957年11月,南斯拉夫虽派出以卡德尔为首的共盟代表团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的大庆典,但却拒绝在《莫斯科宣言》上签字,并借机多次声明南斯拉夫绝不会重返社会主义阵营。1958年4月,共盟领导公布坚持走自治社会主义道路的纲领,招致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猛烈批评,于是共盟在国际共运中再次陷入孤立地位。

此后,南斯拉夫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起起落落。60年代初起,铁托和赫鲁晓夫的私人交往越来越密切,彼此间表现出更多的理解。

1962年底铁托访苏时,赫鲁晓夫一方面承认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正面评价自治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又表示不再需要什么社会主义阵营了,使铁托大为宽心。1964年6月,铁托在访问芬兰后,还专程到列宁格勒和赫鲁晓夫会面,两人显然成为莫逆之交。对于赫鲁晓夫的骤然下台,铁托一直深为惋惜。勃列日涅夫出任苏共领导后,苏南两国友好的势头并没有减弱,显然由于中苏关系的急剧恶化,苏方迫切需要来自南斯拉夫方面的友谊。然而1968年苏军进占捷克斯洛伐克,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粗暴干涉的事件招致南斯拉夫的激烈批评,使两国关系再次跌入低谷,但不久又趋向正常。这种时好时坏的关系一直对南斯拉夫的国内局势产生微妙的影响,一般的规律是:每当关系趋好时,共盟中的保守主义情绪就会增长;而一旦关系恶化时,共盟中的激进主义思潮也就会抬头。于是自治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也就会必然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

自1950年起,南斯拉夫为求生存,开始发展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同时也接受来自西方的援助,到1958年前后共计25亿美元,为此也偿还了南斯拉夫王国时的塞尔维亚所遗留下来的多达9800万美元的债务。但在接受西方援助时,南斯拉夫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拒绝西方强加的任何附加条件。还在1949年9月铁托就旗帜鲜明地宣称,南斯拉夫可以和西方建立经济联系,但不作任何政治上的让步。此后铁托又多次重申,南斯拉夫“一刻也没有在我们外交政策方面或是我们的内部发展方面损害我们的独立原则”。如1950年美国试图通过提供130万吨小麦来向南斯拉夫施压,遭到南方谈判代表的严正拒绝,宣称战争期间南斯拉夫人民宁死不屈,即使吃树根野果也坚持战斗,而如有必要,“宁愿再次吃树根野果,也绝不允许让国家的独立受到威胁”,迫使美方放弃无理要求。与此同时,南斯拉夫还拒绝加入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并主动要求停止军事援助。

1950年2月,南斯拉夫不顾美国的压力,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1951年3月,南斯拉夫又照会美国,严厉驳斥美国有关南斯拉夫是警察国家的谬论。南斯拉夫极力改善与希腊的关系,并接近土耳其,于1954年组成巴尔干同盟,借以巩固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此后南斯拉夫一直和西方国家保持着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固然使南斯拉夫在经济上可从中受益,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西方在文化思想方面的渗透,给正在探索社会主义新路的南斯拉夫共产党人也带来不少难题。

四、结束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斯拉夫的经济发展呈现逐步放慢的趋势:

1971-1975年的国民生产年均增长率为6.5%,1976-1980年的年均增长率已减至5.6%,而1981-1984年的年均增长率竟跌至0.6%,引起全社会的不安。而物价的上涨更激起广大人民的不满,1981年上涨46%,1982年上涨31%,1983年则上涨39%,表明经济发展中不健康的因素正在增长。为遏制经济形势继续恶化,1983年南共联盟十二届九中全会通过“稳定经济的长期纲领”,以促成南斯拉夫的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但此时南斯拉夫国内的形势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南斯拉夫人民公认的领袖铁托于1980年去世,此后南斯拉夫也就没有了一位能左右局势的领导人。各种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形势逐渐失控。1991年各共和国纷纷独立,并爆发克罗地亚境内的内战,1992年初南联盟建立,南联邦至此解体,自治社会主义体制自然也宣告结束。

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的思想得以付诸实践首先是在苏联,在那里形成的“斯大林模式”,后来为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加以采纳。第二次则是南斯拉夫共产党人所倡导的自治社会主义,它仅在南斯拉夫一国内推行,未能得到推广。南斯拉夫是东南欧的一个小国,经济欠发达,并不具备南斯拉夫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建设一种完美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条件,但他们忠于马列主义、勇于实践的精神仍值得人们怀念和尊敬。

不管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但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当年南斯拉夫共产党人为建立自治社会主义制度所作的种种努力也必将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

原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历史的巧合:三个“6月28日”

1389年6月28日,3万土耳其大军进抵“科索沃”普里什蒂纳和拉布之间的平原地带,遭到了塞尔维亚大公拉扎尔统帅的2万塞尔维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组成联军的顽强抵抗。在大军压境、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早就视死如归的拉扎尔大公对自己的部下慷慨陈词:“与其向敌人低头,苟且偷生,不如战死沙场,在敌人的剑下丧生。”此时,拉扎尔手下的一名勇士米洛什前去诈降。当土耳其的穆拉特一世傲慢地命令米洛什称臣,并得意地伸出自己的脚让后者亲吻时,米洛什突然拔出藏在腰中的尖刀,猛然向他的下腹刺去。穆拉特一世撒手归西,而米洛什也在敌人的乱剑下身亡。

后来穆拉特一世的儿子巴亚齐德接掌指挥权,他们凭借数量上和装备上的优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拉扎尔大公为塞尔维亚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民族英雄,他的英勇事迹长期为后人所传颂,“科索沃”也同时成为塞尔维亚人心目中的圣地。

这就是塞尔维亚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6月28日”,虽然当时的“科索沃”之战失败了,但塞尔维亚人民的民族精神——宁死不屈,流传至今。

1459年,塞尔维亚全境落入土耳其的魔掌。大批塞尔维亚人只得避难到黑山战斗。经过近4个世纪的奋斗,塞尔维亚和黑山在1878年终于又打败土耳其人,取得了独立。

1989年,正值科索沃战役五百周年之际,当时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总统米洛舍维奇在科索沃战役纪念碑下,曾自信地对自己的同胞宣称:“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打败你们了!”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巴尔干局势依然十分险恶,土耳其人的势力虽逐步消退,但已经控制了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奥匈帝国却在步步紧逼。

1908年,奥匈帝国悍然出兵占领了整个波黑,此后它更把坚持独立并积极支持南部斯拉夫民族解放斗争的塞尔维亚视为眼中钉,急欲去之而后快。和以往一样,这一次塞尔维亚人也没有退缩。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蓄意向巴尔干各国人民挑衅,派出自己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去检阅那里的占领军。然而当这位趾高气扬的皇储刚一到达目的地,便立即被波斯尼亚的爱国志士刺杀。于是蓄谋已久的奥匈政府立即抓住此次机会,借口塞尔维亚暗地策动了谋杀,竟然在最后通牒中蛮横地要求派军警进入塞尔维亚境内,协助“调查”和惩办“凶手”。他们的无理要求理所当然地被拒绝。

教育大臣约万诺维奇在内阁会议上振臂高呼:“目前已别无他途,只有拼死一战!”全体塞尔维亚人民奋起抗击奥匈帝国的入侵,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风暴。

同类推荐
  • 海国月明

    海国月明

    现实中的失意人离奇穿越,得以偶窥惊天秘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岂容豺狼当道、宵小张狂!
  • 我主乱世

    我主乱世

    家国天下,爱恨情仇,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英雄美女齐聚一处!战场上的争锋将是何其的壮烈!!!战场下的爱情又将何等缠绵!!!岳帅战人屠!云哥会西施!当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平定乱世,还天下一片太平……”
  • 带着网友共闯东周

    带着网友共闯东周

    三体危机纪元190年,为了改变危机,一名跟着教授研究得不到社会支持的时空穿梭的年轻人因为一次失误而穿越并且附身到了周天子的身上。本以为风光无限好,叶茂却发现自己成为了最苦逼的周襄王,王后被夺、自己也流亡在外,然而穿越的一个巨大bug让他能够和危机纪元的人们沟通,于是一个求助各类大佬并且改造东周的宏图伟业思想在他的胸中冉冉升起……
  • 绝代世家之天命

    绝代世家之天命

    十四个少年秉承天命,在特殊的历史下创立了不世的功绩
  • 秦歌一曲

    秦歌一曲

    心理阴暗的国家特种兵误入战国,一力搏三百,成就了他秦国第一武士之名。西豲抢马,给了他征战开始的底气。一年战争,他打下了整个义渠戎国。到底是历史成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历史?
热门推荐
  • 星际大公爵

    星际大公爵

    作品是本人第一部带有西方中世纪特色的玄幻小说主角在外星球从一个普通的领主发展成为一代霸主他手中的逆天系统一般很少用主要以建设为主战争不过是一小部分
  • 田园重生之将门悍女

    田园重生之将门悍女

    一朝穿越,洛黎成了一穷二白的农女。上有病弱父母,下有傲娇小弟,附带荒地一亩。洛黎掐指一算,曰:别人不行,只能自己上了。种蔬菜,挤牛奶,赚大钱,联手傲娇弟弟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势必让家人过上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生活。只是那个突然跑出来的未婚夫是怎么回事?喂走开,别挡了老娘的财路【精彩片段】:“墨询,你丫混蛋敢断我财路!”某女磨牙嚯嚯,恨不得把面前笑得人畜无害的男人一口咬死。某男无辜笑曰:“娘子,我的就是你的,钱谁赚都一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灵放松一分钟

    心灵放松一分钟

    《心灵放松一分钟》内容简介:地面不常扫,就不会有一个干净清洁的庭院,落叶越积越多、尘埃越落越厚,庭院便成垃圾场了。人生也如此。一个人如不常清扫自己的心境,久了,财、色、利、赌、贪、懒等等,就会在心灵中、在思想上积重难除,从而迷失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也就无从拥有一个宁静宽舒的心境了。
  • 不良宠妻

    不良宠妻

    六年前,婚礼上逃跑,从此被他全球发“通妻”令!她隐姓埋名跑龙套,居然还能碰上冷面BOSS!她都低调成这样了,还被抓个现行:丫头,哪里逃?她甩他一巴掌!恶魔一怒之下,撂人上车:女人,希望你一直这么有勇气!一夜惩罚,她狼狈逃跑……从此,猫和老鼠的故事再次上演……
  • 沙画里的青春牧歌

    沙画里的青春牧歌

    时光如流沙,青春如画,那只执笔之手握不住时光,却可随心镌刻专属于青春的画卷。那亲手点缀在沙画中一页页,倒映着只属于这个年纪的喜怒哀乐,投影下青春逝去的痕迹。人人的青春都曾有过伤痕,或爱情中的懵懂,或选择中的迷茫,抑或困境中的坚强……正因这些刻骨铭心的元素,才造就了明天更好的自己!本文讲述了女主在校园生活中从内向孤僻到阳光开朗的华丽蜕变,伴随着初生爱情的萌芽与难言,邂逅与缠绵,促就了一首齐聚青春期欢笑与泪水、爱恨与别离的青春牧歌!青春时分,有多少爱意难以言表,亲情、友情以及爱情,多少伤痛与独白,映射出青春成长的困顿与顽强。在你的青春里,你就是主角。
  • 殇离墨

    殇离墨

    他宠她溺爱她,犹若阳光一样存在于她的生命之中,而她也不知不觉将心失落,目光只追随与他,本以为二人可以相依相守,谁料想命运给了他们沉重一击!一路走来,关怀可曾改变?爱可曾减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县城被吐槽为“18线”城市,连接大城市与乡村。在这里既有田园的安逸也有城居的喧嚣;既有繁华热闹也有贫困潦倒;既有恬静幽美也有困苦挣扎;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并存;亲情友情与冲突矛盾同在……有人说:了解一个时代,看一个县城就足够了。我诚以为然。县城里话题很多,人人都在拥挤中前行,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演绎着各自的人生。谁在编曲谁在听……人生百态,冷暖自知。写下这些老人故事、婚恋故事、“车祸”故事和债务故事,不是批判也不是颂扬,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以我个人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发生在“18线”里的那些人、事、情。
  • 私心囚春

    私心囚春

    重生一世,她再也不要被那个敌国将军掳走,哪怕活不过17岁以自杀向命运抗争!绝望之时,小时候捡回来的男孩以一己之力为她遮风挡雨,力斗权臣。感激涕零时却发现这奶狗竟是只将她谋划已久的狼。
  • 藏在四叶草里的爱

    藏在四叶草里的爱

    相守十年,他们彼此从未忘记,再次相遇丘比特之星是否会再次眷恋她们,种种误会是否会让他们从此分道扬镳,小小的四叶草又会扭转怎样的结局?让我们走进故事走进人物用心灵体会藏在四叶草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