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22000000032

第32章 航空航天新技术(4)

现在,宇航员们开始遥控“人造月亮”进行旋转啦!这样借助离心力,它的8瓣反光镜会被甩开,试验也就接近成功了。可是发生了意外的事情——“进步M-40”的天线莫名其妙地在打开后钩住了25米长的太阳能帆板,宇航员们操纵着反光镜来回晃动,希望能让它松开,可没能成功。第二天又一次尝试也失败了。由于“人造月亮”离“和平”号太近,对“和平”号的安全是一个威胁,地面指挥部只好决定终止试验,让“进步M-40”和“人造月亮”一起脱离轨道,坠人大气层,在那里它们将会由于和大气的磨擦而被一起烧毁。

24.以阳光为能源的光飞行器

1997年8月科学家们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靶场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用地面上几千瓦的激光器把一个很小的飞行器送到了15米高的空中,而且只花了5.5秒!飞行器实际上是一个用铝箔制成的有圆框的中空锥体,还不到50克重,半年后,人们已经可以使它飞到1千米高。

这有什么用吗?当然有!光飞行器由设在地面上或太空轨道上的激光来提供动力就可以飞行,它不会污染环境。由于动力源和飞行器分离,飞行器自身不带燃料,可以节约费用,至于能源干脆可以取自太阳光。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呀!

光飞行器之所以能飞,是因为飞行器的后半部分是一个细长的抛物面反光镜,可以把激光束集中到飞行器的圆型边缘上,被聚集在这儿的能量又把空气加热,使空气变成了膨胀的等离子体,就推动飞行器飞行了。

光飞行器是一种大有前途的发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以靠设在太空的太阳能激光器驱动“光飞行器”遨游太空。

而且,人们常议论的飞碟(UFO)是否就是这样一种“光飞行器”呢?

25.建设国际空间站的“曙光”号

建设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预计在5年的组装过程中,美俄将进行45次航天飞机与火箭的发射以及159次太空行走。

就在“曙光”号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后没多少天,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也携带着美国为国际空间站建造的第一个组件,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此次送上太空的国际空间站组件是名为“团结”号的节点舱。之后,“奋进”号航天飞机一直在太空里追赶“曙光”号。

“奋进”号中的飞行指令长罗伯特·卡巴纳将航天飞机定位在“曙光”号旁几米远处,宇航员南希·柯里操纵着航天飞机上的机械臂轻轻地把国际空间站的头两个组件——俄罗斯建造的“曙光”号功能货物舱和美国建造的“团结”号节点舱在距地面三百八十多千米的轨道上连接在一起,从而为今后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打下了基础。

美国宇航局的官员们说,这两个舱的连接对于国际空间站今后的组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美国建造的“团结”号节点舱具有六个接口用于今后连接,俄罗斯制造的“曙光”号功能货物舱则负责在空间站建设初期提供动力。组装中的国际空间站借助航天飞机发动机的动力再次升高飞行轨道。这是国际空间站头两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物舱与“团结”号节点舱联合体第二次升高轨道。升高其轨道的目的在于保证它们到1999年5月下一个考察组进入空间站之前,能在无人状态下正常运行。

对于这整个国际空间站组装事件来说,也许“奋进”号航天飞机上的指令长卡巴拉的一番话足以说明人们的心情:“此次太空飞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到目前为止,飞行十分成功,我们非常高兴,并期盼太空站能不断扩大。”

26.“探路者”的火星之行

价值1.25亿美元的“探路者”经过长达7个月的4.97亿千米的飞行到达火星。它此次在火星的着陆地点阿瑞斯平原,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专家们精心选择的。阿瑞斯平原地势平坦、光线充足,既利于“探路者”的行走,也有助于拍摄清晰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专家们认为布满鹅卵石的阿瑞斯平原很可能是火星上某条古老河流的河口,如果最终能证明平原上确实存在水,那么火星“探路者”此行也许能够找到火星上生命的一些蛛丝马迹。

由于着陆地点正好在火星背对地球的一面,美国宇航局在“探路者”着陆几分钟后才收到了它发回地球的微弱信号。

经过一系列近乎完美的高难动作,“探路者”按照预定时间完成了着地程序。降落伞成功地将“探路者”进入大气层时高达26460千米的时速降了下来。

“探路者”上惟一的“乘客”是六轮小机器人“索杰纳”。长0.6、宽0.45、高0.3米的这一车状机器人是根据19世纪美国废奴主义者索杰纳·特鲁斯的名字命名的,是迄今人类派出的第一位能够在火星上行走的“使者”。它的主要工作是用它的三个摄像机拍摄图像,并用分光仪对表面岩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它在一个月内传回了大量有关火星表面和火星大气成分的数据资料。作为第一个在火星着陆的人类探测器,“探路者”除了对火星表面进行研究之外,还肩负着测试地面遥控系统为人类下一次登陆火星探路选址的任务。

按照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计划,探测器的“寿命”为30天。但事实上,至9月27日与地球失去联系为止,它的运作时间达到近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探测器共向地球发回了26亿比特的信息量,其中包括16550张彩色全景照片,15份土壤和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和大量有关火星气候、风力、风向等等测试数据。人们发现火星上的岩石成分同地球很相似,这与原来人们设想的不同。从传回的照片中还发现了火星曾经存在液态水的最新证据。

现在,科学家们认为再下一步就可考虑让人登上火星去实地考察了。这是火星考察将步入的最困难的阶段,因为火星距离地球实在太遥远了,载人飞船登临火星远比登月复杂得多。从仰望火星到登陆火星,这一步对宇宙来说很小很小,对人类却是非常重要和伟大,因此,必定会有更多的人志愿献身于这项工作。

27.微型地球的实验

建造一个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地球”(即“生物圈”2号),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生态技术公司突发的异想。但是,这异想的发端,却是来自于该公司主席纳尔逊和美国生物圈投资公司执行主席艾伦合著的《太空生物圈》一书。

他们在书中明确阐述了这么一个观点:地球难逃死亡的自然规律。届时,依赖地球为生的一切生命的惟一出路,就是移居其他星球。因此,在移居前,要做超长期的准备工作,为大规模移民创造全开放的和生存必需的自然环境。

该书的观点极大地震动了科学技术界。如果作者的判断不错的话,就意味着拯救人类和地球生命的重任完全落在了科技界的身上。亿万富翁爱德华·佩利·巴斯闻讯后表示支持,慷慨投资3000万美元。美国国家博物馆委派海洋生物研究所负责人率众参与。

于是,在太空生物圈投资公司的主持下,“生物圈”2号工程开工了。从1985年起,250名科研人员历时6年,在亚利桑那州图桑市以北45千米的大沙漠里,建成了“生物圈”2号。

这个占地12000平方米,容积达141600立方米,由80000根白漆钢梁和6000块玻璃组成的巨型建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封闭性生态系统。整个建筑分为7个区域:热带雨林、草原、沼泽、海洋、沙漠、居住和养殖区。各区由计算机控制射入阳光,以调节各区所需的温度。

1991年9月27日,来自美、英、德和比利时等国的4男4女科学家进入“生物圈”2号,志愿进行两年的全封闭研究。这8位志愿者在两年中与3800种动植物生活在一起,除依靠外界3.7兆瓦发电厂供电外,其余一切都按“生态系统”的“循环”准则,实行完全的自给自足。

由于设计、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目前,“生物圈”2号计划已经失败并终止了试验,但是,这个伟大的计划,还是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美国加州大学病理学家沃尔福特教授,是进入“生物圈”2号的第一批研究者之一,他说:“我们需要进行这样的研究,这是为以后某个时候地球上无居住地而作准备。现在开始并不为时过早。”这种看法和实际的努力或许会被一些人看成杞人忧天,但是实际上,现在抱有这种忧患意识的科学家已经越来越多了。

28.重新服役的“先驱”号

日本发射的第一艘行星际探测飞船叫“先驱”号,它是1985年1月8日上天的,按计划它于1986年3月11日从700万公里处飞过哈雷彗星,用它的专用仪器探测太阳风及太阳风和彗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之后按原计划就应该于1992年从1500万公里外飞越地球获得“自由”了。

但在1987年1月25~28日,日本科学家把已“退休”的“先驱”号重新启动探测飞船的小火箭,让它于1992年1月8日(“先驱”号上天7周年纪念日)飞临地球作借力飞行,并在此后的4年里4次穿越地球附近作借力机动飞行,然后于1996年与“木田一姆尔科斯一帕久莎科瓦”彗星会合,这正是在距地球2500万公里处。“先驱”号可从彗星背向太阳的那一边接近它,因此这次“重新服役”作用很大。

在1996年以前这段时间里,它还在1993年6月和1994年10月飞越地球时,在地球背后150~300万公里处观测地球磁尾。这也正是“国际日地物理研究计划”中多艘探测飞船和其他探测手段探测地磁的集中时间。在整个4年中,它及时以高速率向地球发送了它所测到的一切数据。

可见,许多已完成任务的行星际飞船,尽管已进入“冬眠”状态,只要它还“活”着,科学家们仍可把它们叫醒,让它们“重新服役”。

29.创造神话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不论在地球什么地方,只要你从口袋里拿出一只像手机大小的设备,就可以知道你现在所处的精确位置,以及此刻的精确时间。这并非神话,创造这个“神话”的就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1973年,美国国防部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开始研制一种卫星无线电定位、导航与报时的系统,即GPS,并于1992年全部建成。GPS是由导航星座、地面台站和用户定位设备三部分组成。导航星座包括24颗卫星,其中21颗卫星是工作星,3颗作为备用星,它们均匀分布在6条轨道上,轨道高度约2万公里,倾角55。,运行周期为12小时。这种卫星的分布方式,可以保证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用户,随时都能实现三维坐标的精确定位。

GPS接收机由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组成,能同时接收4颗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经过对信号到达时的测量、数据解调处理和计算,得出用户本身所处的位置坐标和运动速度,位置精度可达到15米,测速精度为0.1米/秒,授时精度为10.7秒。

GPS的主要和最初用途,是为美国在世界各地的三军部队及其武器装备、低地球轨道上的军用卫星提供定位导航。所以,现在海上发射公司已接到十几份发射的定单,崭露头角的海上发射平台初步显示了其巨大的潜力。

有关专家称,随着海上发射技术的不断成熟,将来的航天发射中心必然会由陆地转移到海洋,海上发射公司可能是这一变化的转折点。

30.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

1971年4月19日,苏联“礼炮一号”空间站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为200千米远地点为222千米的近圆形轨道上航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绕地球长期飞行的空问站。“礼炮一号”空间站是苏联第一个载人空间站,全长12.5米,最大直径4米,总重约18.5吨。前后各装有两翼位于同一水平轴面且相互对称的太阳能电池板,另有一个轴向对接舱口,用以与载人飞船或载货飞船相对接之用。该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近6个月,先后与载3名宇航员的联盟10号、11号对接组成联合体。

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生活和工作,并具有一定试验、生产、维修条件的大型航天器,又称为太空站、航天站或轨道站。该站一经发射离开地球进入太空轨道后,则不能返回地面。它在轨道上运行数年或数十年以后,报废再人大气层烧毁。空间站在太空轨道运行期间,宇航员可乘坐飞船或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宇航员的接送以及补给物资设备器材的运送,将由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承担。

空间站有两种:即模块式和桁架挂舱式。模块式空间站一般由居住舱、工作舱、服务舱、对接舱以及太阳能电池翼等组成;桁架挂舱式空间站除具有上述各种舱段之外,还有连接各舱段的桁架,卫星修理车间和燃料库等组成。

1973年美国发射了“天空试验室”空间站,1983年欧洲空间局的“空间试验室”空问站随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轨道。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大功率“质子-K”号运载火箭,将“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的第一组件“曙光”号功能舱送人太空预定轨道,揭开人类航天历史上新的一页,标志着“世纪工程”正式开始实施。接着,美国航空航天局于12月4日发射了携带有第二组件“团结”号节点舱的奋进号航天飞机,通过机上6名宇航员的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与先期入轨的“曙光号”的对接,并连接了两组件的电力供应、数据传输系统,架设了通信天线并安装了下批宇航员使用的工具箱。

同类推荐
  • 中外民间故事

    中外民间故事

    本书选取了中外经典民间故事的精华,重新编写、审订,其内容新奇有趣,语言通俗易懂,更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让他们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文字能力。
  • 论语通译

    论语通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为方便读者,在原文之后增加了注释、译文两个板块。
  • 安全教育高三(下)

    安全教育高三(下)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建筑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建筑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中华美德:神勇果敢

    中华美德:神勇果敢

    神勇果敢应理解为两方面内容:神勇和果敢。神勇,有无比勇猛,神勇无敌的意思;果敢,形容人处事当机立断,有敢作敢为的意味在里面。神勇果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智慧与勇气并存,胆略与正气常在,勇而并非“莽”,“敢”而未必“闯”。
热门推荐
  • 萌妻在此:总裁,独家宠

    萌妻在此:总裁,独家宠

    【高调宠】“你除了故意欺负我,你还会做什么?”“我还会有意欺负你。”史上最萌甜妻遭遇腹黑邪魅总裁。“女人,这猫挺丑像你,但我喜欢。”“协议好的三个月后我们各不相干。”三个月后。某腹黑男人悠悠的拿出协议合同,上面的日期明明白白地写着合同失效日期为1000年后。“女人,你就认了吧,几辈子你都是我老婆。”
  • 等到烟火已清凉

    等到烟火已清凉

    等到烟火清凉,不得。终是人走茶凉,不舍。羌宴不愿嫁与北阴大帝长子君和于是以焚寂方式进行反抗,一万年后从无妄海醒来还未踏出无妄海便得知还是要嫁,夫君从君和变成君邧,她只想一头再跌进无妄海里万年不醒。
  • 扛刀的猎人

    扛刀的猎人

    老人言:天降星雨,必有大凶。这年,一颗巨大陨石划破天际,落入了无尽邙山之中。“那是什么?”鳞甲怪物从山林中走出,世人为之变色。自此、、、是生存、、、还是灭亡、、、有人说话了:唯举刀方有一线生机。几百年后,自称猎人的群体出现了。又几百年,猎人村拔地而起。一少年从猎人村走出,对着远处的邙山,他竖起了中指。一声响彻整片天地的豪言响起:“大凶,小爷要吃了你。“这便是一个猎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吃货的故事。欢迎入坑,不喜勿喷!
  • 黑色白精灵

    黑色白精灵

    史上最伟大的炼金术师白起,在一次秘密的禁术实验中引发爆炸身亡。她的唯一弟子白琳,发现了老师的禁术笔记。骄傲不羁的她不愿意向天命屈服,为了实现老师的遗愿,白琳继续了老师的实验。经过了二十年的努力,白琳领悟了禁术的奥秘,这股能毁天灭地的力量震动了她,忍不住对这样强大的力量的向往,白琳不顾一切地开始了实验。然而,就在实验将要成功之际,天劫落下,竟然一道雷把白琳劈到了传说中神秘的精灵岛……而且是一万年前的,已经泯灭在历史中的混沌时代……
  • 仙令之剑影无双

    仙令之剑影无双

    一个异次元少年初入"令"世界,展开开挂人生:从此喝酒把妹,"boss一招秒"
  • 科学小百科·宇宙究竟有多大

    科学小百科·宇宙究竟有多大

    天文变化是最直观的景象,也是最能吸引儿童关注的自然景致和现象。本书是一本少儿科普知识普及书籍,内容包括天体的性质、变化、运行等,把关于天文的知识融汇在一起,并配以精美的图画,辅助小朋友对书中知识内容的理解。这本书能够满足小读者强烈的好奇心,激发起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开拓其视野,丰富其知识,顽强其精神,引导小朋友们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去追寻这个世界更多的奥秘。
  • 乾坤清胤

    乾坤清胤

    坤作,厚德载万物之灵,乾元,自强修仙道之始。官场,是清?是浊?江湖,是侠?是匪?仙途,是长生逍遥?还是大道无情?不明不白间,青衫读书人已然踏上仙途,历人心之险恶,结兄弟之盟义,怀行侠之疏志,然,异变,背叛、欺骗、罔心,一连串的阴谋接踵而至……即不问人之正邪,也不管心之善恶!世道如此。该如何……这儿有“羊角直下,终不悔,哪怕到时是陌路”的惘然虐恋有“且把云愁转云舒,一剑风起笑平生”的快意恩仇有“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的亲情纠葛……(小说已签约,保证完本,绝不太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喜欢本小说的朋友可以加书友扣扣群:107468043)
  • 清矜

    清矜

    “如果我们最后不能走到一起,请把我们的青丝送回故里。”
  • 不灭龙丹

    不灭龙丹

    一个卑微的生灵,懵懵懂懂度过十八年,在他为生计担忧之时,一次偶然的机遇,获得至宝大帝舍利,从此踏入一个光怪陆离的修仙世界!入宗门,踩小人,报血仇,屠戮天骄,一步步走上巅峰!身怀惊世至宝,寻天材,觅地宝,成就无敌仙途!
  •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在毛泽东时代,东北不仅是共和国长子,是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还称得上是社会主义文化最主要的当代叙事空间。从林海雪原的杨子荣,大庄铁人王进喜、舍身拦惊马的战士刘英俊到鸭绿江边的烽火、珍宝岛上的激战,无不与这块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北为年轻的共和国输送了大批金灿灿的粮食、黑黝黝的煤炭、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宝贵的人才、技术。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区域像东北一样成了如此众多、如此著名的当代英雄和英雄故事集中显影的舞台。东北对于雷锋是一个转折。鞍钢是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那不是手工业,而是大工业,这种环境对造就雷锋起了很大作用。”而同时,雷锋的出现,也改变了乔安山,这个普通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