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7400000031

第31章 宁远城永不陷落(1)

熊廷弼和王化贞在辽西折腾了大半年,带回来的只有四十万无家可归的辽东居民和好几万逃难的士兵。

又到了追究责任的时候!

熊大人和王大人双双被丢进了监狱。

有人下监狱,就有官位空出来。

这个官位就是辽东经略使。杨镐做过,现在在监狱;袁应泰做过,在辽阳自杀;熊廷弼做过,现在也下了监狱,眼看活不成了。

可见这不是一个好吃的果子。

虽然这个时候明朝有一堆官位空着没有人做,虽然这个时候大臣们还在泼妇骂街一样地争论着辽东到底要不要。

眼看着努尔哈赤就打进山海关了。要不要辽东是其次,首先是要守住山海关。

可以说不管情况怎么变化,这个辽东经略使都不能没人做。

以前的辽东经略使是个有权有地的大官,好几万军队掌握着,想死也不那么容易。

可现在,辽东经略使?经略哪个辽东?辽东都让女真人占领了。

二战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全部沉入了大海,这个时候尼米兹被任命为太平洋舰队总指挥。当别人向他庆贺的时候,他说,这有什么值得庆贺的,我只是一个光杆司令而已,我的军舰全部沉到大海里面去了。

尼米兹的话只能当一个玩笑,因为美国人很快就重建了太平洋舰队。

可是,明朝去哪里再弄一个辽东出来?

但是,辽东经略使还是要有人来做!

谁来做?

抗旨,不做,是九死一生;接旨,做了,就是十死无生。

可是,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没得选择。

张鹤鸣的替班生涯

不得不去的人,首推张鹤鸣。为什么是他?因为他是当时的兵部尚书。国防部长不去谁去?

这当然是表面上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一直支持王化贞,贬低熊廷弼,熊、王二人闹矛盾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张鹤鸣在背后搞鬼。

现在的结果证明是熊廷弼不一定管用,但王化贞是一定不管用。张鹤鸣一直支持王化贞,现在王化贞出了娄子,张先生再不去补,也说不过去。

于是张先生主动请求前往山海关出任辽东经略使,皇帝很高兴,为了鼓励他,特意升了他的官,让他当了太子太保(负责太子安全的官),另外给他穿上蟒衣玉带(很贵的衣服,表示皇帝的重视程度,如果两个官员的级别一样,穿上这件衣服的人比没穿的人地位要高得多),佩带上方宝剑。

张先生这就出发了,从北京城到山海关大概600里的路程,我们的张大人走了17天。

我们计算一下,按照最无赖的办法,步行,双休日,周一出发,工作日一共13天,每天前进46里,23公里。如果每天8小时工作制,共有104个小时在赶路,每小时走5.8里路,2.9公里。

可是辽东的军情十万火急,肯定是骑马,昼夜兼程,没有休息,你张大人却花了十七天。

如果敌人在你出发的时候正在攻打山海关,等你到了,恐怕人家都攻下来好几回了。

花了十七天也就算了,你总该干点事吧?

张大人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整天抓间谍,到处抓,把山海关弄得鸡飞狗跳;第二件事就是每天和蒙古人大摆筵席,公款吃喝。

抓了几个月的间谍,吃了几个月的公款,张大人估计是腻味了,就递交了辞职信,他说我每天抓间谍,每天吃荤腥,把身体都给搞垮了,皇上你让我回家吧。

根据最新的劳动法,员工只要递交了辞职信,当场就辞职了。

不知道那个时候天启皇帝是不是学过最新的劳动法,也没有为难张大人,就让他辞了。

张大人辞了,还要再找人啊。

可是现在东北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如果这么说不形象,那就拿中国足球来比喻。

当时的东北就和现在的中国足球一样烂。这样你明白了吧?

这么烂,没有人愿意去,只好找不得不去的人。

这个替死鬼是王在晋。

王在晋会空想

王在晋也不想当这个要命的辽东经略使,可是没办法,该是他的,跑不掉。

王先生在张鹤鸣当辽东经略使的时候,接替张先生管理兵部,成了代理国防部长。现在张先生辞职,王在晋就扶正了,成了正式的国防部长,倒霉的就是国防部长。

和张鹤鸣的待遇一样,除了没有当太子太保之外,王在晋同志也穿着蟒衣玉带,手拿上方宝剑,快马出了北京城,直奔山海关。

这个人,虽然不一定会打仗,但是很勇敢,至少没有花十七天才到山海关。而且他很勤奋,到了山海关之后,立刻开始了自己艰巨而危险的工作。

和熊廷弼第一次经略辽东的时候一样,王在晋把山海关里里外外跑了个遍。

毛主席老人家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这一点上,王在晋大人比朝廷里面大多数只会拿人品说事的官员要来得实在。至少,王大人能够亲身体验东北的局势,亲眼见到东北的环境。

现在,王大人已经在亲自准备防御东北的计划。

毛主席说过的话当然没有错,错出现在王大人身上。

王在晋的确很辛苦地调查过山海关的地形,敌我双方的实力等等。调查过自然有权利发言,可是,如果你调查过后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怎么办?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想到万有引力,我看到苹果落地想到这苹果熟了可以吃。

一件事,每个人结论都不一样,不然也就没有熊廷弼和王化贞的意见不合。

很不幸,王在晋的结论就是错的。

他是一个空想主义者,计划看似很完美,可是却有着致命的缺陷。

他给皇帝的报告里面这样说:

“清河、抚顺的失败在于守将轻敌,萨尔浒的失败在于统兵将帅轻进,广宁失守在于边将轻易出战。”

三个失败的原因说的也马马虎虎,虽然不全对,至少有点道理。

“抚、清失守使辽东已经成了‘危局’,开原、铁岭失守使辽东已经成了‘败局’,辽沈失守使辽地成了‘残局’,丢了广宁使局面完全坏了,辽东没地方布置了。”

这话说得不错,好比一盘象棋,本来大家车马炮卒一应俱全,可是突然间小卒全被吃了,炮暴露在对手面前。紧接着炮又被吃了,只剩车和马(辽沈和广宁),现在车马炮都没有了,你还想挽回局势,的确有些不太可能。

不过,还有一个地方王在晋没有留意,从广宁到山海关还有一段距离,这中间有着狭长的地带——辽西走廊,左边是高山,右边是大海,这段地方为什么不能守?可能王大人没有去过,他一心想守住山海关,这也不能怪他。

基于以上的认识,他报告的结论是明朝必须退到山海关,关外不能要,也要不来。

守山海关这个决定是每个人都知道的,王在晋当然也知道。山海关一旦失守,明朝就要考虑迁都了。

但是,王在晋还知道,如果他的报告里面提到仅仅死守山海关,一定会被朝廷的官员们指责为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这样以后回到北京城一定没有好下场。熊廷弼第一次被撤职就是因为熊同志总是防守。

所以,王在晋很聪明地提出一个建议,他说,这个山海关是不能丢的,所以一定要守住,但是如果敌军太强大,我们全部挤在山海关里也不是办法,迟早还是要被攻破,所以一定要在山海关的前面再修一个关口,这样新修的关口就是抗击努尔哈赤的前线,即使守不住,也能消耗掉努尔哈赤不少力量,山海关的压力就会大大地降低。

在王在晋的计划里,新修的关口在八里铺,山海关以外四公里的地方。

这个计划很狠毒,不死守山海关是正确的结论,但是修新的关口则是错误的结论,而且在四公里外修更是错上加错的结论。

四公里的缓冲地带能干什么?

士兵跑步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努尔哈赤是骑兵,十五分钟足够。万一八里铺被攻破,守卫的士兵往哪里走?爬山?跳海?回山海关?

说白了,八里铺就是一个为了掩人耳目的牺牲品。

或者说,八里铺只是一个不会打仗的官员空想出来的堡垒。

八里铺没有可以死守的条件,被攻破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八里铺一旦被攻破,山海关就直接暴露在努尔哈赤的面前,能否挡住,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计划!

可是明政府偏偏对王在晋的计划很欣赏,拨了20万两黄金专门支持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的缺陷,王在晋不知道,明政府不知道,可是有人知道。王在晋这个想法刚刚诞生,就遭到了下属的质疑,而当他不顾质疑将报告递交上去的时候,他的下属干脆也递交了一份报告给了中央,直接点明王在晋计划的幼稚。

递交报告的人是袁崇焕,他直接把报告交给了首辅(******总理)叶向高。

在袁崇焕的报告里,防线至少应该扩大到宁远。

后来,经过历史证明,袁崇焕的这个建议是正确的。因为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后金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谁也没有能够越过宁远城,进入山海关。

叶向高以前是杨镐的后台,可见也是个不懂辽东局势的人,但是能当上首辅大臣,就不会是个傻子。

他不知道情况,拿不定主意,所以他找来了一个人,专门咨询关于东北的问题。他找来的这个人叫做孙承宗。

现在的孙承宗是内阁大学士知兵部事(相当于******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也没去过东北,当然也不能给出什么结论,不过他说了一句话。

他说,既然无法决定,不如让我去看看吧!

孙承宗这一去,使得明朝真正具备了固守辽西、伺机反击的能力。

而努尔哈赤郁闷的老年生活就此开始。

孙承宗出场

孙承宗,简单介绍一下。

现在的保定高阳人,离著名的白洋淀很近。

据史书记载,这个人长的不像当时一般的读书人斯斯文文,弱不禁风,面白无须。他长得高大粗犷,一脸的络腮胡子,很像猛张飞的样子。

他也不像普通的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年轻的时候就外出游历,这一点和写《史记》的司马迁很相似。

他不但在内地游历,还经常跑到边塞去教书,甚至沿着古代战场的遗址到处探访(这些地方很危险,靠近边塞,随时可能被蒙古人杀死)。因此,他认识了很多常年驻守边疆的老兵,也精通明朝边塞的情况。

他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旅游”上,直到42岁那年,才去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考,他就考了第二名,叫做“榜眼”。古代的规矩,前三名都要进翰林院,这个地方类似于现在的党校,不是行政单位,但是潜在的规则是,没有进过翰林院,是不能当内阁大臣的,也就是不能成为部长。

后来,孙承宗成了天启皇帝的老师之一。天启皇帝很有趣,不喜欢当皇帝,喜欢当木匠,而且技术很好,连宫里的工匠都自愧不如。这个皇帝听别的老师上课都是睡觉的,只有这个孙老师上课,皇帝很有精神。

辽沈失陷的时候,有人提议让孙老师去辽东,但是天启皇帝不希望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去冒险,没有答应。

这一次去辽东,也不过就是去巡视一番。

用一句话来评价孙承宗——这个人很牛!

一个人是不是牛,要看他死后别人对他的评价。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大家为了拍马屁或者面子上的问题,鼓吹他怎么怎么牛。可是当这个人死了以后呢,没有一个人再愿意提起他,这当然不算牛人。如果一个人死了以后,还有很多人说他牛,这个人才是真的牛!

有些人称呼有些人是“大师”,我们等着吧,等这个“大师”百年之后,要是还有很多人说他是大师,甚至是记住了这个人,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大师。

有些人说有些人学术水平深厚,写的书价值很高,好吧,我们姑且冷眼看着,看这书的作者死了以后,如果还有很多人看它,还有很多人引用,这本书才是真的有价值。

套用一句很俗却很有智慧的话来说,就是:时间,是一切东西的试金石。

我们还可以很臭屁地大声呼喊:让时间来证明这一切吧!

时间,真的能够证明一切,孙承宗死了整四十年以后,清朝的史官开始写明史,中国写史的传统,是按人来写,而不是按事、按时来写。

写皇帝的历史叫做本纪。写王族、后妃、著名人物、大臣的历史叫做列传。

明史一共二百二十列传,记载的人物上千,每个列传里面都有若干个人,少的两三个,多的十多人。

可是,只有一个列传里只有一个人,这就是《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里面住的人不是徐达(明朝开国第一武将),不是常遇春(明朝开国第二武将),不是李善长(明朝开国第一智囊),也不是刘伯温(明朝开国第二智囊)。

不是王守仁,不是张居正,不是袁崇焕,不是史可法。

他是孙承宗。

他的列传里面只有他自己,还有一段文字记录他的儿子,大约100个字。

这已经完全证明了他的能力和他的品格。

中国古代写史还喜欢在结束的时候加上一些评价。

《清史》给孙承宗的评价是:国是如此,求无危,安可得也。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而为者夫。

我们翻译一下:如果明朝按照孙承宗的办法,就不会出现危险。孙承宗想打败后金不容易,但是防守后金的进攻却是绰绰有余,他不一定能够收复辽东,却一定可以守住。但是明朝却不再任用他,这是因为上天眷顾我们清朝,借明朝的手将他除去。

再翻译一下:如果不是孙承宗被明朝开除了,我们清朝永远不可能打入关内。

清朝人写的历史,都认为自己打不过孙承宗,如果不是得到了清朝皇帝的默认,在清朝那么严酷的言论控制之下,这个史官恐怕要诛二十族,或者是对史官方圆百里的一切生物实施人道主义灭绝。

但是,史官不但写了,还安然无恙。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孙承宗的成绩无法歪曲。

孙承宗不知道后世会给予他这么高的评价,此时他正忙着赶往山海关。

孙承宗来了,他来了以后和王在晋一样到处转悠,观察地形,评估敌我双方的形势。

同类推荐
  • 世界上卓越的23位数学家

    世界上卓越的23位数学家

    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上卓越的23位数学家,阐述了他们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及事迹
  • 哥伦比亚黑手党家族传

    哥伦比亚黑手党家族传

    制毒、贩毒和吸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公害之一,也是所有的黑道社会铤而走险、情有独钟的“事业”。原因是这种“事业”,能使之一夜暴富。哥伦比亚“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便是这类黑道社会组织的佼佼者之一——在近二十年的贩毒生涯中,该集团一直能同东方“金三角”的坤沙“掸邦革命军”比肩齐名,便可略见一斑了。麦德林贩毒集团以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市为活动中心,辐射全国。从70年代开始,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多个毒品生产基地,以当地的古柯叶为原材料,加工成一批又一批的“白色恶魔”——可卡因,走私世界各国毒品市场。
  • 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曾在法国、比利时战场服役。1920年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1934年调任奎塔参谋学院主任教官。1937年起任旅长、师长。1941年8月4日,丘吉尔任命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为第八集团军司令。
  •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一代伟人邓小平是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值此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本书选择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以最新的认识视角记述历史的真实,追思这位世纪老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景仰一代领袖的雄才大略,再次领悟一代伟人的智谋和胆识。
  •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本书分“新生”、“起点”、“北京植物园”、“今是昨非”、“风波”、“走上工作岗位”、“重建家庭”等十个部分,叙述了溥仪的晚年。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与你在同一时空

    我与你在同一时空

    世界很大,未知的事物有太多,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人去了解,只是对任何一件未知事物要保持敬重的态度。有些时候突如其来的事件或人或许是惊喜。
  • 官人,隐婚吧!

    官人,隐婚吧!

    对于自己没有夫君这件事,李梧一开始是坚信的,后来是怀疑的,再后来看着天天缠在自己身边的人,和被挤在一边的女儿,只想说一句,心好累。
  • 道尽一生寻

    道尽一生寻

    何谓天?何谓道?道,尽一生寻;道尽,一生寻;道尽一生,寻……
  • 游染而生

    游染而生

    十年之后的相遇,引出了惊天的秘密。不知名冒出来的姐姐,杀手营的头秘密现身,这一切原来都是他指示的。“我的亲生父母到底在哪?我是被遗弃的孩子!你们都是!”在悬崖上,她说“这一切都到头来,就用我的生命来保全你们吧!”‘第**次航班已经坠毁,现无一人生还。’我累了,是时候说再见了。(已经偏离了第一章角色介绍的轨道,请不要看那章角色介绍了,我也不会补发,就无视第一章好了)
  • 旧离念

    旧离念

    “嗯哼,下帝王之争那步棋不好走啊。”言倾淡淡说道,“不是还有你么?”某男戏虐的说,言倾只想问问上帝,为毛高冷的夜澈一到她面前就成无赖了啊!~~~~苍天啊!
  • 妖神从荒岛开始

    妖神从荒岛开始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张洵猛地把拖鞋摔在沙滩上。“坑爹啊!哪个主角会往荒岛上穿啊?!”海鸥飞过:哟——哟——修真,从荒岛生存开始。…………新书,求一切!!!
  • 废材逆天:极品玄魂师

    废材逆天:极品玄魂师

    因触碰凤初戒导致的魂穿异世,嗤,南君国废物三小姐?懦弱的孬种?没人疼没人爱?嗯?你见过升级跟坐火箭的废物?你见过杀人跟切菜一样的孬种?一朝天赋觉醒光芒万丈,各方美男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博她一笑,你敢说她没人疼没人爱?可是……这个沿路掐她桃花的人,你是不是活腻了?!某君,“微曦儿,我确实是活腻了,要不你来爱死我吧。”夜微曦一噎,“你要不要脸?”某君:“笑话,这张能令微曦儿魂牵梦萦的脸,怎能不要?”“……你脸皮厚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 凡世覆

    凡世覆

    卓卓铮铮一身志,庸庸碌碌半声叹。我不甘平凡可我又能如何?这天是禁锢了我还是保护了我?无名的功法,修炼者可获得无上伟力,不过最终却注定身死道消。你甘愿一世平凡庸碌无为?还是逆战苍穹颠倒命运?“哪怕只得璀璨一刻,我也绝不庸碌一生。”我的决择/龙浩然。没有无敌光环笼罩的龙浩然(聂天)与你一起探索不一样的神魔时代。你还在浑浑噩噩的重复着单一的生活么?你还在为现实苦恼吗?那就加入我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热血。更新:早10点左右,晚10点以后。我们不甘平凡,所以逆战苍穹,凡世覆需要各位的*收藏*推荐*【四十万字存稿,预计三百万字,故事会越来越精彩,喜欢的放心收藏】
  • 都市无限异能超级系统

    都市无限异能超级系统

    叶辰凡是一名剑大毕业生,借助异能超级系统附身,一路做出不凡成就,不仅收获了爱情,最后成为都市最厉害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