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7400000021

第21章 萨尔浒之战(2)

根据事实来看,说潘宗颜没有逃跑的人有为文官开脱责任的嫌疑。

首先,马林能够以一万人对抗六万人,从清晨坚持到黄昏,已经不容易。日后马林战死开原城,如果此次是不战而逃,为何在开原城不再次逃跑?

其次,潘宗颜是背后中箭身亡,如果他真的奋勇抵抗,以他数千人的兵力一定不会攻击,而是防守,那箭却为何从背部射入?

这是历史谜案,不用多加追究。

只一点,三月三日晚,马林溃败。

四路大军已经失败了一半。

高潮:刘綎战死、李如柏退兵

左路两支明朝军队的快速失败,使得努尔哈赤能够迅速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右路的两支明军——南路的李如柏军队和东路的刘綎军队。

这两路军队中,首先遭到攻击的,是刘綎的部队。

刘綎从朝鲜边境出发,手中有上万人的朝鲜军队,加在一起兵力约有三万,是四路军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但是人数最多不代表实力最强,一万人的朝鲜军队等同于无,人家是没办法,过来凑热闹的,可不是真心帮你打仗。

剩下的两万人来自全国各地,一万人是四川人,刘綎长期在四川上班,算是半个四川人,只喜欢自己的老乡,所以没有等到部队全部集合好,就率领自己家乡的兄弟们出发了。三万多人的部队,跟在刘綎后面的只有一万四川兵,一万朝鲜兵更是远远地落在后面。

这里面还有一个令人心酸的记录。

他的心腹问他:老爷,你为什么这么早就出发,不等后面的部队?

刘綎说道:我和杨镐关系不好,他这次给我这支杂牌军,就是想让我死,我这辈子受到国家的大恩,为国而死,没有怨言。我可以死,但是我的两个儿子还没有成年,不能死。我先进军,胜利了当然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他们在后面就不会死了。

他的心腹又问:老爷,你为什么行军这么快啊?

刘綎说道: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现在东北下雪,我们从中原过来都不适应,天时不利于我们;我们现在长白山,道路崎岖难行,丛林密布,翻山越岭的,对地形又不熟悉,地利也不利于我们。我们要是想打赢这一仗,只能依靠人和了。我只有抓紧时间,趁努尔哈赤还没有准备,才有可能打赢这一仗。

如果上述记载是真的,那么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两件事。

第一,刘綎不是有勇无谋之辈,相反,他军事经验很丰富,眼光也不差。

第二,刘綎抱着必死的决心,部队的战斗力应该有所提高,最后战死,实在是实力的差距太大。

刘綎率军翻越长白山,本来就不容易,而且他距离赫图阿拉最远,又是在重山之间,信息闭塞,所以当他一路上辛苦地摧毁后金设置的障碍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其他三路的消息。

虽说刘綎已经很努力地往目的地赶,可是直到三月初四,他才赶到距离赫图阿拉将近四十里地的浑河支流太子河附近。

这个时候,西路军杜松派人来送信了。

等等,这个杜松不是已经死了么?

的确,杜松死了,可是“令箭”(印章)被努尔哈赤得到。

这个人是努尔哈赤派来的。

努尔哈赤掌握了刘綎部队的位置,便派了一个明朝投降的士兵带着从杜松处捡到的“令箭”去找刘綎。

这个士兵见到刘綎就说:我们杜松将军已经包围了赫图阿拉,将军让你赶快赶过去一起攻城。

刘綎听到这个消息,担心功劳全部被杜松抢去,就命令部队抓紧前进。

朝鲜兵因为不是自己人,所以殿后,而且人家本来就一直在后面。

当天,当部队到达阿布达里岗时,遭遇到后金的伏击。

阿布达里岗这个地方道路狭窄,只能容纳一人一马通过,所以刘綎的部队就变成了一个长长的绳子。

皇太极埋伏在山上的丛林里,阿敏(舒尔哈齐的次子)埋伏在山冈的中间,代善埋伏在山冈的出口。

当刘綎的“绳子部队”一半进了山冈的时候,后金军队开始进攻。

这根绳子被割断了。

虽然处于极度不利的局面,但是刘綎和他的军队,就像刘綎一直希望的那样,不仅有着同样的家乡——四川,而且还有着同样的决心:可以战死,绝不会投降。

而刘綎本人更是让人痛心。

史书这样记载:

阵乱,綎中流矢,伤左臂,又战。

复伤右臂,犹鏖战不已。

内外断绝,面中一刀,截去半颊,犹左右冲突。

手歼数十人而死。

白话文是这样的:

刘綎的阵形已经乱了。刘綎被箭射中,左臂受伤,坚持战斗。

右臂也受伤了,还是坚持战斗。

刘綎被围困,没有援兵。刘綎脸中了一刀,半个脸庞都被削去,还是来回厮杀不止。

直到又杀死十几个人,才死去。

这是刘綎一生的终结。

这不是军人的终结。

每一个大时代,都会有无数的军人死的和刘綎一样壮烈。

他们都是为了捍卫一些东西。

荣誉?尊严?

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刘綎和所有死去的士兵一样,都说了一句没有留在历史书上的话:我可以死去,但是我不会投降!

刘綎的军队完了,后面还有一万的朝鲜军队。

朝鲜军队?朝鲜军队!

他们投降后金,然后安然无恙地返回了朝鲜。

这就是明朝刚刚付出无数生命才从日本人手中挽救回来的朝鲜。

朝鲜军队的监军——明朝人乔一琦投崖而死。

乔一琦的死绝不输给刘綎。

英雄,不一定要在战场上死去。

文天祥也是投崖而死的。

狼牙山五壮士也是投崖而死的。

三路军队都完了,第四路军呢?那个李如柏呢?

下面让我们来讨论剩下的最后一支部队——李如柏的军队。

我一直弄不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李如柏没有到达赫图阿拉,而是一直在清河外的荒野里晃悠?

在四路大军中间,李如柏从清河出发,这里刚刚被努尔哈赤烧毁,地面障碍很少,而且清河距离赫图阿拉的距离最近,如果按照当初三月初三集合赫图阿拉的计划来看,李如柏是最轻松的一个。

有说法称,当时清河城与赫图阿拉之间山高路陡,森林茂密,行军不便。

以现在的环境来看,这里没有高山,也没有森林。努尔哈赤在一年前还放火烧过这里,有森林也应该被烧光了。那么对比刘綎呢?李如柏在平原上还说道路崎岖,刘綎岂不是在喜马拉雅山上行军?

我们可以回忆,一年前努尔哈赤从赫图阿拉出发攻打清河城,花了多长时间?

一天!

努尔哈赤就花了一天时间。

即使李如柏的部队都是步兵,三天应该可以了吧?

清河距赫图阿拉不过一百多里地的路程,李如柏却等到刘綎被杀之后还没有到达赫图阿拉,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很难解释清楚,李如柏究竟是怎么带的军队,或许说,这里面真的存在李如柏当了汉奸的可能。

原因如下:

首先,李如柏的父亲是李成梁,他与努尔哈赤的金钱关系一直很好。李如柏的一个小妾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

其次,消灭了杜松和马林之后,努尔哈赤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先攻打李如柏才是,因为他距离努尔哈赤最近,实力比刘綎要强大。而且交通方便,随时可以杀过来,刘綎则在四十里之外,而且还要通过狭窄的阿布达里岗,努尔哈赤派一支军队牵制一下,拖个半天一天的没有问题。

最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当努尔哈赤决定攻击刘綎部队的时候,他倾巢出动,只留下四千人的部队守卫赫图阿拉。

四千人!

李如柏有多少军队?

两万!

努尔哈赤敢于冒着都城被攻陷的风险而去攻打刘綎,这意味着什么?

不是赌博!

是默契!双方达成了默契。

刘綎被歼灭了,杨镐总算得到了消息,他赶忙让李如柏率兵回来。这条命令正中李如柏的心窝,他回来的速度像一阵风,一点儿损伤也没有。

但是,即使你回来了,而且一点儿损伤也没有,可是你终究是可耻的。

大明朝以前只会耽误事的言官们这次找到了话柄,他们一致认为,李如柏有通敌卖国的嫌疑,要求制裁。

我们不知道李如柏究竟有没有通敌的事实,但是明政府“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罢免了李如柏的官职。

李如柏自己也感受到上司、同事、下属鄙夷的眼光,终于有一天在家中自杀。

李如柏自杀了。

自杀有什么用?

能挽回萨尔浒战场上死去的五万英灵吗?

能挽回明朝在辽东的颓势吗?

不能,这是一次迟到的死亡,他本来可以战死沙场。

至此,分四路出击的明军三路败北,四位总兵战死,阵亡道员、副总兵、参将、游击等官三百一十余员,兵丁死亡四万五千八百余名,丢失马骡驼二万余匹,遗弃火器等武器二万件。

闻名于世的萨尔浒之战,以明军惨败而结束。

这一年努尔哈赤已经61岁。

辽东大势已去。明朝大势已去。

这么大的失败,底下的人想瞒也瞒不住,万历皇帝知道了。

万历皇帝虽然很多年都不理政事,但是,萨尔浒之战非同小可。

打赢了,他就有了可以和他的祖宗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相提并论的赫赫战功。

打输了,他就会和那几个不成器的祖先一样被人鄙视,例如被蒙古人逮去的英宗朱祁镇。

他还是很在意这场战争的胜负的。

可是现在输了,输了总要追究责任吧。

他想追究责任,可是追究谁呢?

管事的人只活了三个:杨镐、马林、李如柏。

马林是个例外,人家不是没有打,是打不过,没有办法,杜松都输了,何况马林,而且马林跑到了开原。

所以万历说,你马林给朕把开原那里守住,也算是戴罪立功,所以马林没事。

李如柏呢?前面提到,被免职,日后自杀在家里。

还剩下一个杨镐。

不等万历皇帝发话,手下的一帮言官首先跳出来。

言官干什么的?找茬的!

而且,在明朝的中后期,言官的威力非常之大。

当时有“清议”这一说法。

“清议”本来是东汉就有的,作用是一旦皇帝无能,宦官或者外戚专权,一帮大学专业是儒家道德的官员就会自动形成小集团,来和宦官以及外戚对抗。

对抗本来是好事,可是后来就变味了,变成为了“对抗”而“对抗”。

不管你朝廷有什么决定,我就是反对。

如果决定的确有问题,那就不用找借口;如果决定没有问题,那么就是作决定的官员人品有问题。

言官们的结论是:杨镐不但能力有问题,人品更有问题,道德败坏。

不久之后,杨镐被逮捕,关进了监狱,被判处死刑,缓刑十年后处斩。

萨尔浒之战后的责任追究算是结束了。

可是,究竟为什么会失败?真的如盛传的那样,努尔哈赤以少胜多?

结束:明朝为什么会战败?

各位看官,话说当时,明朝以经略使杨镐为统兵大将,领兵四十七万之多,麾下大将何止千人,于二月二十五日这一天,祭天拜地,兵分四路,直奔金国大本营——赫图阿拉城。

大军满山遍野,多如牛毛,气盖日月。

可努尔哈赤乃不世之豪杰,率八旗子弟,虽不足六万,在萨尔浒一带,与四十万明军相遇,奋勇抵抗。

这一仗,从清晨杀到黄昏,又从黄昏杀到清晨。直到第三天的傍晚,眼看大金寡不敌众,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努尔哈赤率一队骑兵斜刺里杀出,为首大将乃第八子皇太极是也。

只见皇太极身下一匹赤兔马,手舞青龙偃月刀,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明军溃不成军……

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各位城管叔叔、大爷、亲爹,在下囊中羞涩,只好在此摆摊说书,混口饭吃。

有执照么?

执照?没有!

……

唉,你们别拿走啊,我就那么点钱啊!

靠,就算我说的是假的,你们也不能就这么拿走啊。

什么?你说的是假的?

废话,当然是假的,你以为打仗那么容易?就你用六万对人家四十万?半小时就被杀光了。

上面这一段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只是为了轻松一下,各位读者不要深究。

不过,萨尔浒之战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那样,努尔哈赤以少胜多。这以少胜多,只不过是纸面上的数字对比,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对比,那么,中国可以占领全世界(除了印度),英国也不会拥有全球那么多的殖民地。

失败早已注定,原因,我们慢慢说来。

前面提到,一次战斗的成败包括了很多的因素。例如军队绝对人数、每次战斗投入兵力、后勤、装备、军队类型、意志力、战术、环境、将领素质等等。我们就从这九个方面逐一对比明朝和后金。

绝对军队人数和单兵作战能力

明朝

外界盛传四十七万,事实上,这绝对是夸大的数据。

曹操攻打荆州号称百万,前秦苻坚攻打江南也号称百万,谁能单纯地相信真的有百万雄兵?

依据史料记载:

东路刘綎军队两万人。

南路李如柏军队两万人。

西路杜松军队三万人。

北路马林军队两万人。

叶赫军队一万人。

朝鲜军队一万三千人。

总计,攻打赫图阿拉的明朝军队一共十一万三千人。

明朝军队除去少量从西北江南过来的士兵打过仗,进行过严格的训练之外,其他军队都是纸上谈兵,毫无作战经验。

后金

八旗。每旗七千五百人。

一共六万人。

后金士兵人人从小舞刀弄枪,骑马射箭,身体强壮,杀人技巧熟练。

总结

绝对军队人数,9万>6万,明朝小胜。

为什么不是十一万对六万,而是九万对六万?

因为叶赫和朝鲜军队只是装样子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跑的跑,降的降。

单兵作战能力,明朝<后金,明朝败。

相对军队人数(每次战斗投入兵力)

这一点比较麻烦,因为相对这个概念不容易区分。究竟什么才是相对?

我们姑且认为,每一路军和努尔哈赤打的时候就算是一个相对。

努尔哈赤很聪明,在抚顺投降的李永芳给他提意见,说:大汗,明军不是分了四路吗,咱们人没有他们多,咱们干脆不分开,每一次都是八个旗一起上,这样每次咱们都能在人数上比明军多。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Langhorne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逆神之时

    逆神之时

    身为退伍军人不去干好的工作,却来写小说,但销量还挺不错,同时也被喷得很惨。一日退伍军人与读者对喷时,却因为太专心了,而没有看红绿灯,被车撞死,醒来后却意外到了小说里世界,他将如何回去?在这个小说世界里,他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吗?在这个世界里,他能实现他在现实世界中未能实现的,愿望吗?
  • 异术王冠

    异术王冠

    风,火,水,土,雷,变身,强化,空间,时间,新生,幻灭,诅咒,言灵...世间异能客,无奇不有。
  • 冷少逼婚:绝宠老婆哪里逃

    冷少逼婚:绝宠老婆哪里逃

    婚礼上,她被通知新郎被调查关押,随后为了自救被未婚夫卖给了那个男人,从此,她飞不出他的手掌心,跑不下他的床。
  • 斗罗之我的三弟是唐三

    斗罗之我的三弟是唐三

    (第一次写同人小说)唐海十分懵逼,他大晚上玩元气被Boss杀了,怎么就穿越了呢?咦?这个槽老头子是谁?什么鬼,我还有两兄弟,唐二和唐三,这斗罗画风不对啊!我是不是穿了个假斗罗?
  • 末世重生之陪你狂

    末世重生之陪你狂

    前世,对她好的人,她往死里恨。对她不好的人,她十分的呵护。哈哈,天底下哪有她这么愚蠢的人呢!不过幸好幸好可以重来一次,来弥补她的过错。这一世,就由我来呵护你,我的哥哥。
  • 论梦对生存的重要性

    论梦对生存的重要性

    梦中的诡秘,暗影的幽魔。恐怖的梦境,究竟会引领一场怎样的道路,在黎明破晓之前,一切的一切,都还是未知.........本书又名《魔神的游戏》《关于我整天做梦的大佬生活》
  • 蚀光错

    蚀光错

    因为蚀光的出现,光族再现危机。二十年前的阴谋与如今的罪恶一起呈现,背叛,欺骗,阴谋,误会,杀戮,爱情,亲情……一切的一切随着蚀光的出现,变得明亮而模糊。那些纯真的爱恋,那些美好的誓言,终成为最锋利的剑。蚀光究竟会属于哪个光族,究竟还要付出多少代价?曾经以为的幸福和信任,最终被真相切割成泡沫,消失不见“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从。来。都。没。有。爱。过。你。”“我记起来了,原来我就是……”“今生今世,永生永世,我都不要再见到你。”
  • 动物凶萌

    动物凶萌

    洪福,意外穿越到妖物横行的世界,却被一匹来自草泥高原的野马劫持,为了逃离动物们的爪牙,最后在胖虎的计划下,昧着良心去人类城邦当卧底。从此,“洪福+胖虎+兔崽子+牛犊子+熊孩子+龟儿子”的组合,在异界开启了啼笑皆非的卧底之旅······
  • 紫极舞

    紫极舞

    一对江湖情侣因为骄傲的个性而分离,在分别的这两年中,配天遇到了一个真心爱着她,宁愿为了她而死的男子。这个亦正亦邪的男人为了她引发出一连串的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引起群雄激愤。在上玄、配天本已艰涩无比的情路上,惯爱嘲弄世人的命运之神再出难题——这对多舛的恋人到底要如何选择,才能找到迷宫正确的出口?这场骄傲与骄傲的比拼到底如何收场?
  • 身为圣女却在神魔大战中倒戈了

    身为圣女却在神魔大战中倒戈了

    “汐儿,永远不要骗我。”——这是没有被骗却仍然认为被欺骗的东天神尊。原来兄长大人有自虐倾向啊~“阿汐,你是圣女。父皇说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是被带上歧路还不自知的西天圣子。额……意外帮小竹马打开了未知世界怎么破?“将军,苍云跃一直是您的属下。”——这是对自己一直钦佩的兄弟。你不是,你没有。我没有一个这样的属下。“殿下,别让属下为难。”——这是自己那个不省心的护法。行吧,不为难。可是你别给我惹事啊!“这位姑娘咱们是不是见过?”——这是妖界坐拥一方的妖王。见没见过不重要,反正不想再见了。“你叫……洛汐?你姓洛?”——这是某个封印阵中的大佬。咦?不姓洛姓啥?“小丫头,怎么,才几日不见就不认识我了?”——这是某个笑的张扬的魂淡。不怕告诉你,其实我认识的是和你长一样的小姐姐。表面高冷&偶尔呆萌&实则放飞自我的小仙(ke)女(lian)×马甲很多&玩世不恭&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当金色的瞳孔染上绯红,当炽热的火焰吞噬羽翼,巨大的吼声将从废墟传出,六界将终有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