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5000000058

第58章 尽心章句上(7)

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还得自己去走,没人可以替代你,没人可以帮你。苦与乐,只有自己去体会了,才是自己的人生。正像坎贝尔所说:每个人在他的生命中必须追求的是体验他独一无二的潜能,是体验别人从来不曾也绝无法代替他去体验的事物。

世间最可依赖的不是父母兄弟,不是亲戚朋友,不是情人伴侣,不是金钱、势力和地位,不是上帝,不是外界的一切。世间最可依赖的是自己,是自恃自助的能力。

四十三

[原文]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①,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②,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注释]

①滕更:赵注云:“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者也。”

②故:赵注释为“故旧之好”。

[译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门下时,似属礼待之列,可您不回答他的询问,为什么呢?”

孟子说:“倚仗显贵而询问,倚仗能干而询问,倚仗年长而询问,倚仗有功劳而询问,倚仗老交情而询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其中,滕更就占了两条。”

[延伸阅读]

孟子告诫世人要诚心诚意。

至于滕更到底是倚仗的哪两种,孟子点到为止,并没有明说。朱熹《集注》引赵氏说:“二,谓挟贵,挟贤也。”那也就是说,他倚仗自己是国君弟弟的地位权势,倚仗自己很能干,很了不起。

其实,滕更到底倚仗什么,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孟子为什么对这些有所倚仗的人不予回答。

这一点,孟子在论交朋友的原则时已经说过:“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因此要“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万章下》)交朋友是“友其德也”,所心,不能够掺杂长、贵兄弟权势等外在的因素,掺杂了这些因素,所谓的友谊也就不纯了。同样的道理,求教于老师门下,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切磋学问,教学相长,因此,也不能掺杂贵、贤、长、勋劳、故旧等外在的因素,一旦掺杂了这些因素,就会如朱熹《集注》引尹氏所说:“有所挟,则受道之心不专,所以不答也。”所谓不专,也就是指心不诚,求学心不诚,怎么能有所收获呢?

说起来,孟子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虚心求教,而不要自以为是。在老师的门下固然应该如此,向其他人请教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说到底,还是孔子所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精神。既然“不耻下问”,当然也就不应该有什么倚仗存于心中了。

四十四

[原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①,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注释]

①已:赵注释为“弃”、朱熹释为“止”,译文从赵说。

[译文]

孟子说:“把不可抛弃的东西抛弃了,就没有什么东西不抛弃了;该厚待的却薄待,就没有什么不薄待了,前进猛烈的人后退也快。”

[延伸阅读]

孟子认为,大道是不当弃和不可薄的东西,失去了这个根本,虽速成必骤失。

君子之所以能做到大道,就是他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走在大道之路上,一位哲人说:“圣人看重大道,君子把守大道。”还有人说得更妙:“智者为人处世没有不推崇大道的。”为人处世恪守大道,就合乎人情,合乎大道,没有过失。当然,恪守大道这件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宋代朱熹说:“自从孔子去世后,世道衰微,人心衰微,他对宋代萎靡的社会风气感慨万千。”

为人处世符合大道的原则,就能秉承天下大公、居处天下大善、征服天下大众、成就天下大事,就能急流勇退,成方成圆。

四十五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却不仁爱;对于民众,仁爱却不亲近。(君子)首先要亲近亲人,进而把仁德施给百姓;把仁德施给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延伸阅读]

君子对于万事万物的用心虽然一致,但表达方式却因对象的亲疏远近而有所不同。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也会因为事物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些人为了赢得别人更多的关注、认同和推崇,或为了向他人推销和兜售自己,有时不惜哗众取宠,竭尽自我鼓吹和自我炫耀之能事,大谈当年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的勇气,却矢口不提碰霉头、崴脚踝、掉链子的困窘;大谈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豪壮,却从不提败走麦城的狼狈。卖弄自己之能,吹嘘自己的风光之事和得意之事,固然能赚到一些艳羡,却也会招来一些妒忌、反感甚至厌恶。所以炫耀自己之能,不如鼓吹他人之功,把荣耀给身边的人,把风光给同行的人,也许会赢得更多称许和美誉。

当你事业有成或取得令人艳羡的职位和荣誉时,千万不要忘乎所以飘飘然。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对方地感受着想,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与此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因安然而得以自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辉煌之举:面对地位和资历不如自己的同事或下属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子,这是不好的。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你是“了不起”的,甚至会认为你是不成熟的、浅薄的,没有见识的人。所以,人前尽可能不要提自己的得意之事和风光之事。

然而,每个人都想被评价得高一点,这也在情理之中。明知不可谈得意之事,但却情不自禁地大谈特谈,这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意识。所以,完全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不妨注意一下谈的方式。

比如在别人未谈得意之事之前,自己也不要谈。也就是说,单方面大谈得意之事不合时宜,不妨先让对方发表演讲之后,你再徐徐道来,那种坏印象也就淡薄了。所以聪明的人总是先煽动对方:“您的见闻广博,说出来让我们听听。”诱使对方谈谈得意之事,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我也有过类似有趣的经历。”如此这般,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

总之,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之中尽量少谈自己风光的事,实在要谈,也要看对象和场景,切勿给人造成出风头、强显自己的印象。

四十六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鳃、小功之察①,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②,是之谓不知务。”

[注释]

①缌、小功之察:缌、小功都是古代丧服的等级,按礼制规定,前者应服丧三月、后者应服丧五月。为父母服丧,必须三年,所穿的丧眼远比缌、小功为重。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却在服缌和小功上讲究,则是不知大体。

②放饭、流歠(chuò):《礼记·曲礼》云:“毋放饭,毋流歠。”放饭,把屹剩的饭放回饭器。流歠,犹今言狼吞虎咽。前者不清洁,后者不文雅,都属于失礼的行为。齿决:《礼记·曲礼》云:“干肉不齿决。”即不在宴席上啃干肉,应用手折断后送入口中。朱熹谓,与放饭、流歠相比,齿决干肉只算是“不敬之小者”。

[译文]

孟子说:“智者无所不知,把当前的要务作为急切;仁者无所不爱,把急于亲近贤者作为要务。尧舜那样的知而不遍知一切,是急于首要的事务;尧舜那样的仁而不遍爱世人,是急于亲近贤者。不能服丧三年却去讲求绸麻、小功,放回剩饭、进食狼吞虎咽却去细究不用牙咬断干肉,这就叫不识大体。”

[延伸阅读]

施行大道有一定的次序,应该把急切要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

有些人认为,同事是自己在公司里的竞争对手,是职场上互有戒心的同行者,是对外保持一致而对内各怀心事的搭档,唯独是不值得信赖和学习的伙伴及不可以推心置腹互相借鉴的知己。

如果同事也这样认为的话,那么在职场中,你就不会有和谐、舒心的感受,有的只是怀疑、不安、紧张和愤懑的情绪。

其实,“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事就是你身边最好的老师,也是让工作变得美好的关键人物。你为何不能放低姿态将同事视为“良师益友”呢?

向同事“拜师学招”的意义其实是聪明地、适度地示弱,这样容易使得趋于戒备和紧张的同事关系得到缓和。在逞强争胜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职场中,灵活地示弱更容易感动别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同事好为人师的心态也会因你的行为得到满足。一旦同事向你支招,友谊的花朵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盛开,彼此之间一种惺惺相惜的轻松氛围也会形成,你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善。

向同事学招,看看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是怎样化险为夷、拨云见日的,这样还可以帮你提高自身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你可以找一找同事的优点,然后对他说:我要拜你为师,请多多指教。如果你这样去做了,你会发现,同事并不像你以前所认为的那样“面目可憎”。

在公司里,要想做事少碰钉子、失误少,最聪明的办法也是多参考同事的意见,因为这些意见常常是他们付出代价换来的经验之谈。

同类推荐
  •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新天下主义》是著名学者许纪霖、刘擎主编的“知识分子论丛”(CSSCI)最新一辑。本辑是在“新儒家”再次进入公共视野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古典政治学思想,如何为当下复兴中的中国提供处理内外关系的思想资源。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新的力量格局,也需要新的理论将中国崛起的趋势正当化,以此抚平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可能发生的国家间矛盾。扬弃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激活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天下”智慧,是一条必须引起注意的路径。许纪霖、刘擎、周濂、秋风……在本期共同阐释当代儒家精神。知识分子论丛,CSSCI来源辑刊。一线学者,一流视角,一个对话空间。以关心国事、有表达能力和号召力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以中外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及都市研究为核心,每辑聚焦知识界共同关怀的某个公共问题,为中国和全球知识分子的跨学科交往提供一个合宜的公共空间。
  • 情商的迷思:一种动物精神的导论

    情商的迷思:一种动物精神的导论

    本书是一本关于情商的长篇论著,用“输入维度”以及“输出维度”对“情商”进行描摹,给“情商”铺垫一个哲学基础,尝试整合“作为一种被严格定义概念的情商”,“一种唯心的、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和“一种情感主义伦理学”。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游心之路:《庄子》与现代西方哲学

    游心之路:《庄子》与现代西方哲学

    本书将中国哲学经典《庄子》与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西方思想流派作比较,挑战性地重读《庄子》,阐明了《庄子》中的讽刺批判性、身心治疗、幽默的哲学意义,以及庄子对儒家主流价值观的批判。从个人层面看,如何理解真诚,如何扮演社会角色,如何寻求真我,庄子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反主流的游心之路。从社会层面看,在新媒体时代重读庄子,也有助我们辨明真相、寻求理性。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热门推荐
  • 心理冢

    心理冢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只是它们只在被某些事情给激励了才出来,它们覆盖在人的情绪中,使他们做出一些事情来使自己得到快感,但这些人会后悔吗?
  • 加油我的月半女孩

    加油我的月半女孩

    姜允礼一觉醒来回到了7年前,高二开学的那天。现在起,他要把握机会,好好守住他最重要的东西。“你知道吗,我最喜欢你笑起来的样子。”姜允礼一脸宠溺地看着郑月半,捏了捏她的脸,“你真的好可爱,可爱到我都爱不释手了。”
  • 我和她的一切

    我和她的一切

    一男一女在高中时期相爱,最终他们能否走在一起?
  • 乔霍伊姆魔法学校

    乔霍伊姆魔法学校

    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魔法协会再一次踏上了古老的中国大陆。乔霍伊姆魔法学校又一次的成立了。这回没有文化大革命来阻挡他传播魔法的步伐。魔法兴起,道教佛教怎能安心。
  • 一落成殇

    一落成殇

    当梨花飘落,你还要不要陪我看一场雪?简介:曾经以为看梨花飘落就可以看一场雪却不想,梨花飘落之时竟是覆灭之期你曾说,带我去看梨花雨下你的潜伏与欺骗,却在心底冻结成冰一切归零,却又要努力寻找再见之日,灰飞烟灭
  • 后宫政治(上)

    后宫政治(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寻梦彩虹人生

    寻梦彩虹人生

    本书选取作者博客中的文章,分为“红日初升”、“橙色年华”、“黄柏之言”、“绿色梦想”、“青云直上”、“蓝宇强鹰”和“紫气东来”七个章节,主要介绍作者在大学生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的探索,并为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博客,作者与学生进行了思想交流,共同成长。
  • 洪荒之永恒道祖

    洪荒之永恒道祖

    盘古开天的传奇,诸神争霸。看一位从上个宇宙纪元得到至宝生存下来的人,见证神话传说,如何一步步走向永恒。
  • 林夕凡的旅行

    林夕凡的旅行

    二万一千九百一十五个日出日落,人的一生或许也就这么长了。太阳升起的晨辉,夜色将近的残风,恋,你喜欢吗?夜幕降临的前奏,似血般的残阳,渐渐升起的星辉,恋,夜凉了,该回家了哦,来,到背上来。
  • 界限以外

    界限以外

    在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外,你还去过哪里?在我们日复一日的成长中,我们像祖辈一样从诞生走向死亡,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那里?过去的历史是真的吗?还是对一群胜利者的颂词。真理是永恒存在,还是宇宙奇观?南柯一梦?或是用一大堆似是而非的东西堆砌而成?说了这么多,一切都要靠反复实践来证明一切假理都无法经得起大量精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