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5000000010

第10章 公孙丑章句上(1)

[原文]

公孙丑问曰①:“夫子当路于齐②,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③。或问乎曾西曰④:‘吾子与子路孰贤⑤?’曾西蹵然曰⑥:‘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⑧,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⑨,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⑩——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11),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12),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13)。’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释]

①公孙丑:齐国人,孟子的弟子。

②当路:当政掌权。

③管仲:名夷吾,曾任国相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晏子:指晏婴,字平仲,是齐景公的宰相。

④曾西:曾参的儿子,字子西。

⑤子路:孔子的弟子,字仲由。

⑥蹵(cù)然:不安的样子。

⑦艴(fú)然:恼怒的样子。

⑧百年而后崩:周文王去世时九十七岁,比举其整数。崩,古代天子死叫崩。

⑨汤、武丁:商代的贤君,还有太平、太戊、祖乙、盘庚等,一共是六个君主,故说“六七作”。

⑩微子,微仲:是纣王同母的庶兄。王子比干:是纣王的叔父。孔子称微子、比干、箕子为三仁。胶鬲(ɡé):殷代的贤人。

(11)镃基(zījī):大锄。

(12)夏后:禹治水有功,舜让位给他,国号夏,也称为夏后氏。

(13)置邮:古代用马递送公文叫置,步行递送公文叫邮。

[译文]

公孙丑问孟子:“先生要是在齐国当政,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复兴吗?”

孟子答道:“你可真是个齐国人,只知道管仲、晏子而已。曾经有人问曾西:‘您和子路相比哪个更贤能?’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先祖父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相比哪个又强些呢?’曾西怒形于色,说:‘你怎么竟把我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国君的信赖,主持政务是那样的长久,然而取得的功绩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你怎么拿他来和我相比呢?’”接着,孟子说:“管仲那样的人,连曾西都不屑和他相比,你认为我会愿意吗?”

公孙丑说:“管仲辅佐他的国君称霸,晏子辅佐他的国君显扬,管仲和晏子还不足以效法吗?”

孟子说:“齐国称王天下,易如反掌。”

公孙丑说:“您这样说,弟子就更加不明白了。像文王那样德高望重,又活了近百岁才去世,尚且未能把德政推行于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了他的事业推行了王道。现在您说称王天下是那样的容易,难道周文王也不足以效法吗?”

孟子说:“我怎么能和周文王相比呢?从商汤王到武丁,这中间出了六七个贤明的君主,天下归向殷商已经很久了,时间久了就难以变动。武丁使诸侯来朝,治理天下,就像把一样东西放在手心里转动一样容易。商纣坏,但离武丁没多久,那些勋旧世家、良好习俗以及仁德政教还存在着,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贤德的人,一同来辅佐他,所以商纣延续了很久才失掉天下。那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商王的土地,没有一个老百姓不是商王的臣民,然而周文王那时刚凭借着方圆百里的国土兴起,所以当时要夺天下就很艰难。齐国人有句俗话:‘纵然有智谋,不如趁时机;纵然有锄头,不如待农时。’”

“现在的时机容易称王天下,夏、商、周那样兴盛的时候,国土没有超过千里的,而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见,从国都一直抵达四方的边境,说明齐国有这样稠密众多的民众。国土不需要再扩张了,民众不需要再增多了,如果实行仁政以统一天下,那是没有谁能阻挡得住的。况且贤明的君主再现,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久的了;老百姓对****迫害的担心,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容易吃得香甜,干渴的人容易喝得甘美。孔子说过:‘德政的推行,比驿站邮亭传递上级的政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时候,如果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出来施行仁政,那老百姓心里的高兴,就如同倒挂着的人被解救下来差不多,所以只要做古人一半多的事,就可以获得比古人多一倍的成功,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如此。”

[延伸阅读]

当今时代,不管是做生意、炒股票,还是选择自己的职业,越来越突出的是机遇的问题。如何乘势待时,抓住机遇,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孟子关于“王道”、“霸道”的论述也许不能引起你多大的兴趣,但他关于“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镦基,不如待时”的看法,关于如何做到“事半功倍”的讨论,一定会引起你的一些思考了。

咱们先撇开孟子关于王道的种种论述不谈,单讲他关于乘势待时、事半功倍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也是非常深刻的。

俗语说得好:“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算得精不如运气好。”实际上,只是强调抓住时机、捕捉机遇的重要性罢了,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具优良的确不如时机重要,个人智慧也的确不如时势重要。所以,很多人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实际上是自己没有抓住时机。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就是强调抓住时机,主动出击。

这里所说的“乘势待时”,主要是说要分析情况,抓准时机,而不是说在政治上窥风向,赶形势,搞投机。其区别可以用田径赛中的起跑为例:如果你错过了起跑的口令,老是慢半拍才回过神来,这是没有抓住时机,自然要影响你的成绩,被别人甩在后面;如果你投机取巧,抢在口令发出之前起跑,那你不仅没有抓住时机,反而还犯了规,有可能被逐出赛场。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乘势待进,其实也离不开智慧。有智慧才能正确分析各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做出决断,抓准时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则会让时机从自己的身旁悄悄溜走而不自知。就像有人所说:“许多人对于时机就如小孩子们在岸边所做的一样,他们的小手盛满沙粒,又让那些沙粒一粒粒的漏下去,以至毫无保留。”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①。”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②。”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③: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④,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⑤,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⑥,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⑦。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⑧:‘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⑨,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⑩,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1)。”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1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则苗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13)。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14);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15);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16),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17)、伊尹何如(18)?”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曰:“然则有同与?”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宰我、子贡、有若(19),智足以知圣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20)。’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注释]

①孟贲(bēn):卫国人,当时著名勇士。

②告子:名不害,墨子的弟子。

③北宫黝(yǒu):齐国人,刺客。

④不受:指不接受挫辱。褐宽博:指穿粗布制的宽大衣服的人,实指卑贱之人。

⑤无严诸侯:意为心中没有可敬畏的诸侯。

⑥孟施舍:勇士。

⑦子夏:卫国人,孔子的弟子。

⑧子襄:曾子的弟子。

⑨蹶(jué):指失足摔倒的人。趋者:奔跑的人。

⑩知言:赵注云:“闻人言诵知其情所趋。”

(11)浩然:朱熹《集注》云:“盛大流行之貌。”

(12)宋:周初所封诸侯国,其始封国君是商王的后裔,据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

(13)遁辞知其所穷:遁,逃避,躲闪。穷,理屈词穷。宋代江西余干的学者饶鲁对于以上四句话作了这样透辟的分析:“当看四个‘所’字,如看病相似。‘设’、‘淫’、‘邪’、‘遁’是病证,‘蔽’、‘陷’、‘离’、‘穷’是病源,‘所蔽’、‘所陷’、‘所离’、‘所穷’是病源之所在。”

(14)宰我、子贡:此二人都是孔门言语科的高材生。

(15)冉牛、闵子、颜渊:此三人都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

(16)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此用比喻说法,意为上述三个弟子都只得了孔圣人四肢中的一个肢体。

(17)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大儿子,因与弟弟叔齐互让王位而双双逃奔周国。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曾拦住马头劝谏,武王不听,于是一同隐居在首阳山,“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司马迁在《史记》中曾为他们立传,置《列传》之首。

(18)伊尹:商初大臣,辅佐商汤王灭夏桀,有名的贤臣。

(19)有若: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比孔子小十三岁。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因他的相貌像孔子,所以孔子死后,孔门弟子曾一度“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20)尧、舜:传说中的上古时代的贤君,是儒家最推崇的人物之一。

同类推荐
  • 与哲学大师对话

    与哲学大师对话

    人人都期望迎面走来一个不断完善的自我。一条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追寻完整的生命?在意大利,有个耐读的故事。刚成年的子爵梅达尔多,满怀激情参加保卫国土的战争。参战前夜,单纯幼稚、热爱生活的子爵仰望波希米亚夜空的繁星,想到次日的伟大战斗,想到遥远的故乡和亲人,心中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第二天战斗打响,子爵冲锋在前。不料敌方的一枚炮弹将他炸飞,幸运的是他只被炸成两个半边人。一半炸得去向不明,另一半医治成活被送回家乡。
  •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乃为“20世纪重大问题”之样板;立足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自编政论集,为现代性问题展开思想斗争。《论断与概念》是施米特生前自编过的两部政论集之一,包含讲演、书评、法庭陈词等,涉及范围广泛,如公法、政治思想史、国际和国内政治,立足于德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施米特从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德国问题”出发,纵横捭阖,针对国内政治思想的混乱,尤其针对帝国主义对德国的压迫,展开了思想上的政治斗争。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为“20世纪重大问题”的样板,此书对于中国学人思考“中国问题”应有诸多启发。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 美学思考力——创造经典的构图法则

    美学思考力——创造经典的构图法则

    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经久不衰的名作?这些问题或许是许多欣赏名作的观者都会产生的疑问。名作之所以脍炙人口,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而在本书中,从构图的角度对名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特征,挖掘大师笔下出色的构图手法,帮助我们提升版面的组织能力,以及增长自身技能和艺术涵养。在灿若星辰的艺术大师笔下,每幅作品在构图上都具有各自迥异的特征,本书借鉴了西方绘画艺术上众多优秀的名家名作,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为读者揭开大师作品中精辟的构图法则。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热门推荐
  • 狩魅

    狩魅

    一只海魅,生于南海之滨,来到都市,守护人类的城市,认识一群伙伴,共同对付外星入侵者。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茁壮成长的智慧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茁壮成长的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举止文明、有自立能力、不畏惧困难、有谦卑的品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动脑筋、热爱劳动等。
  • EXO繁星点点

    EXO繁星点点

    【主繁星,副勋鹿】半甜半虐。或许还会有其他cp的,文笔不好请勿吐槽,这是我第一次写王道文。
  • 心道梦中寻

    心道梦中寻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似梦,非梦,一个梦里梦外的故事。一朝梦醒,伊人远去,心道何处寻?千般艰难,万般险阻,只为梦中与你相见……神秘组织,国之利器,万山之中沉睡之人,随着他的回归而慢慢浮出水面。古之先贤去了哪里?地狱之门重开,为何却是一片荒芜。天庭重现,诸天神魔却消失了踪影。心中所想所爱之人是否还能再相见。当拥有力量保护所想保护的人的时候,我想,你已登上顶峰。
  • 天传空间

    天传空间

    胡中粮经历种种,获得空间,快速升级,卖菜卖药卖人参,之后修炼,炼丹,空间助他快速掌握功法,魔界入侵,胡中粮又吸收无数天魔身上的能量。他胸怀无我、慈悲、忍辱、博爱,空间小世界获得了快速而互利的成长。他散尽资源,广收门徒,成立万教,渐渐让世界经济、行政和宗教都合而为一,各有一套线上线下的超级系统平台。人们尊他为圣人,万教教主。
  • 亡序灵曲

    亡序灵曲

    鲁鸠,蓝星,孤儿院的孤儿,被献祭后因三首歌的神秘力量魂穿异世界的亡灵,但他没一丝主角的觉悟。世界有那么多神秘有趣的超凡体系等着挖掘,偏偏他宅在棺材里一直睡觉,在这个高危世界,主角毅然选择睡觉……一首红尘歌可以洗涤世人追求超凡意志、一首仙魔歌可以摧毁掌控弱者灵魂意志、一首亡灵歌可以复苏被生灵遗忘的意志、九国纷战阴谋暗起,天才妖孽倍出。巫师掌控天地,魔葬者侵略异世界,神赐者反叛神明,梦师寻觅真实之境,泣泪不曾永生,苦海渡苍生,漠即魔,莲落泪落,唯我独忘。只见某大国,鲁鸠静静宅在棺材里睡觉,这何不美哉?如果不是穿越者,本书的主角绝对不是这个自立自强都做不到的玩意,这玩意就应该成为龙套NPC被主角砍了练级……谁又能在神砥的游戏下获胜?巫师、葬魔者、圣拳师、返祖者、梦师、谁又能成神永生?PS1:qq群:378332740PS2:新人初作,若有什么BUG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在评论里讲出来。
  • 齐家天下

    齐家天下

    一朝魂断一朝生,帝王家里命难平。天下十年皆收尽,红颜可否再相逢。
  • 秋季夏梦

    秋季夏梦

    我喜欢你就是弱点,对吗?那我不喜欢你呢?放过我吧各自安好沐柯首文,不喜勿喷????毕竟小学作文都写不好呐????
  • 他的专属草莓糖

    他的专属草莓糖

    “……你说什么?!水神的案子你给判错了?你早干嘛去了?搭上这么多命!!!”跪在大殿中央的宣仪司主管大臣冷汗直冒,自叹命不好,上任几个月以来,没一件案子顺利完成,这次可能真要轮回畜生道了,“去了你的职位!从现在开始牵红线去吧!”????天帝有个癖好,喜欢人间的现实版狗粮剧情,于是……“允哥哥!要亲亲,要抱抱”“允哥哥你看我画的好吗?奖励我一个亲亲好吗!”顾允:“……”“允哥哥……”洛流年每天都充当小尾巴跟在她允哥哥身后,可是……从什么时候她允哥哥开始喜欢各种撩她!!!
  • 那个遥远的她

    那个遥远的她

    当城市变形少年遇上乡村机灵少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