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3100000029

第29章 以礼做人礼让为上(2)

“礼是区分辨别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最高标准,是促使国家富强坚固的根本办法,是孔子威行天下、四海归心的惟一途径,也是功业声誉总集大成的重要因素。天子诸侯如能遵礼行治,就可以统一天下,使万民臣服;如不能遵礼行治,必然会导致社稷毁灭,即使拥有坚固的甲胄装备、锋利的武器,也不足以确保必胜;即使具备高耸的城墙、深浚的护城河,也不足以确保一定能固守不破;即使是严苛的法令、繁复的刑罚,也不足以确保这样就一定可以威慑百姓。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遵用礼义之道者,才可以行于天下而无敌,不能遵用礼义之道者,就会招致失败。”

“正如楚国人用鲛鱼及犀牛皮制镜甲,坚固如同金石,牢不可破;用南阳宛城出产的精钢打制戈矛,刺人时就像蜂蝎鳖人一样轻便锐利而又快速,士兵的矫捷利落犹如疾风突然而至。然而楚怀王二十八年,兵败于垂沙,大将唐昧战败阵亡;不久,楚将庄蹯起兵作乱,结果楚国竟一分为四。这难道是楚国没有坚固的装备和锋利的兵器?不是,乃是由于在上位者用以治理人民的方法不合于礼义之道,失去了民心,所以才会如此。楚国以汝水、颖水作为天然险阻,以岷江、汉水作为外围沟池,有古代邓地的山林地区阻挡来犯之敌,还有方城山沿着边界蜿蜒高耸。然而秦国的军队来到鄢城郢都时,一战即克,就像摧枯拉朽似的容易。这难道是没有坚固的要塞和险要的防阻吗?不是,仍是由于在上位者用以治理人民的方法不合礼义之道,失去了民心,所以才会如此。”

“又如商纣王曾残暴地挖取比干的心,无理地囚禁箕子,又制造极为残酷的炮烙之刑,经常杀戮毫无罪过之人,把杀人当游戏。他的臣民一个个心惊胆寒,不知灾祸何时会降临。于是,当周的军队一到,纣王的命令便不再能有效通行于臣下,更无法指挥人民为他抗敌作战,这难道是纣的命令不严、刑法不重?不是,乃是由于用以治理人民的方法不合于礼义之道,失去了民心,臣民甘愿做亡国奴,也不愿死在纣的****酷刑之下,所以才会如此。”

“古代的兵器,不过是简单的戈、矛、弓、箭而已,然而有时还不需要使用任何兵器,敌国就已经归顺臣服;有时也根本不必勤修城郭,不必深挖壕沟,不必在边境上建立坚固的险阻,不必准备许多应敌的机变措施,然而这个国家却相当安全不怕外敌侵扰,而能屹立固守。其实也并无其他原因,只不过是在上位者懂得应用礼义之道治理臣民,使理性与情性等量齐观、并行不悖,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民力,而又能以真诚的心去照顾人民,于是臣下受命而行,政令得到响应。如果仍有人不从教令、不服礼义,再以刑罚待之,人民自然就会了解自己的不是之处。所以适当地处分一人,天下人就均能因此顺服。犯罪者不会怨恨在上者的不公,而了解错在自己的缘故。因此,刑罚尽管极少,可是,政府的威信仍旧如水之流行,不论远近无所不及,这并无其他原因,只不过是由于能够遵行礼义之道以治民而已。古代帝尧以礼义治理天下,所以只不过是斩杀一个鲧、放逐共工和骥兜两个人,而天下就得以平治。”

“所以,天下如果都能顺礼而治,则必然是太平盛世,如果不能顺礼而治,则必然是纷乱的局面。顺礼而行必可安定,不顺礼而行必致危险。”

“礼的涵盖是深厚而难以测量的,那些专作‘坚白同异’(战国名家公孙龙所倡的诡辩之学,是一种知觉的分析)之说的诡辩论者,进入礼义之中探讨其内蕴,必定会感到相形见绌。”

“礼的涵盖是恢宏广大的,那些喜欢自以为是地改动典章制度而又专作偏狭浅薄理论的人,进入礼义之中体认其内蕴,必定会感到仰之弥高,自恨不如甚远矣。”

“礼的涵盖可谓既高又远,那些粗暴傲慢放任不拘,向来就以诋毁破坏传统礼俗而自以为了不起的人,进入礼义之中巡礼一番,必定会感到自我愚陋和微不足道。”

“土木工人用的墨绳是衡量正直的最高标准,权衡轻重的秤是平衡的最高标准,卧规和曲尺是方圆的最高标准,而礼则是做人处事的最高标准。那些不能遵循礼制,或是不能适应礼治的人,就应该称之为无道之民;能遵循礼制,或能适应礼治的人,才可称之为有道之士。”

“对于切合礼义的中正之道,能以思想去探求其所以然者,可以称之为用心思考;能用心思考,得其所以然之后,不再轻易变动其中心思者,可以称之为笃信固守。对于礼义,如果真能处处用心思考,时时笃信固守,再加上由衷的爱好,那就是圣人的胸怀了。”

“天是高的极致,地是低的极致,日月是光明的极致,无穷是广大的极致,而圣人则是遵礼行道的极致。”

以上就是司马迁关于礼义的观点。

但具体来讲,何谓礼呢?狭义来讲,礼者即礼节,或礼貌。广义来讲,孝顺忠信、仁义廉耻、善美智诚、和正谦德,皆属礼的范畴,皆简称为礼或礼义。司马迁所讨论的礼,就是广义的礼。

何又谓仁呢?“恻隐(同情怜悯)之心,仁之端(始)也”。(《孟子·公孙壬上》);“仁者爱人。”(《论语》);“恻隐足以为仁,而仁不止于恻隐。”(《子恩论》);“一言而益于仁者,莫如‘恕’(宽恕)。”(《三孔子家语·颜回》);“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有三曰(宇)可以终身为之者为‘恕’。”(《论语》)。

何谓义?“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壬上》);“羞恶足以为义,而义不止于羞恶。”(《子思论》);“临义而思利,则义不行;见利思义,见危授(付出)命;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何谓智?“一言而有益于智者,莫如‘预’(预知)。”(《孔子家语·颜回》)。

从司马迁对关于礼和治国之本的全面论述可以看出,礼对国家强盛、社会安定、人民富有和人际关系协调所起的作用,是任何法律和武力所不可比拟和取代的。所以圣明、有远见的统治者和政治家,无不时时刻刻注意礼的培养、宣传和教育。

礼义培养难、破坏易,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孔子的礼义思想虽在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宣传、教育和树立,已深植于国人心中,但一旦予以歪曲、批判、扫荡,则迅即崩溃瓦解。礼义一旦崩溃瓦解,社会也随之混乱,国富民强也随之受到影响。礼义一旦崩溃瓦解,欲在全民中再次培养树立起来,则需付出艰巨的代价,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成。

一次,孟子去见魏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一定会对我的国家有很大利益吧!”

孟子说:“国君为什么一开口就讲利呢?应该要讲仁义。如果国君说怎样才能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才能利于我的家族?平民说怎样才能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皆为了逐利而争斗,国家必将发生危难。从来没有满怀仁爱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求道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国君。”

后来,孟子问子思:“管理、教育民众应先从何处着手?”

子思回答说:“先给予民众利益。”

孟子又说:“君子用以教育民众的,只引导他们行仁义就足够了,您为什么要涉及利益?”

子思回答:“教育民众行仁义,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带给他们利益。国君、百官如果不以仁爱之心爱民,民众就无法和乐生活;在上者不讲道义,在下的普通民众就会以欺诈为乐事,这样一来才真要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易经》上说:‘所谓利,与道义是一致的。’又说:‘利益用来安身立命,用来崇尚道德。’这些都算得上最大的利益。”

所以后来孟子又说:“夫民,衣食不足则无暇治(讲究)礼义,而饱暖时不予教育,则又近于禽兽。”

管仲说:“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宣传克己复礼、礼义治国,其用心可嘉,但其时不适。当时正是诸侯列国争霸称雄、兼并土地、争夺王位、民不聊生、造反有理的大混战时代、大调整时代,怎能谈礼义?所以孔子以失败告终。及至汉代以后孔子的礼教思想,才开始受到统治者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并逐渐深入人心。

在中国历史上,礼义的破坏首先是来自统治者,恣纵专横、横征暴敛、贪污腐化,致使民不聊生,而导致社会****、国家灭亡。如果能充分发挥礼义对人们思想的熏陶作用,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还有什么政策不能贯彻呢?

第六节错贬贤臣的宋仁宗

古人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妄信小人之言,轻则错失贤臣,重则破家败国。

宋仁宗时期,范仲淹进言毫无顾忌,朝中权贵都嫉恨他。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官员晋级,大多是走吕家门径。范仲淹进谏:“官职授受原则,皇上应该掌握升降快慢顺序,不应由宰相处理。”

吕夷简对此很不高兴:“范仲淹的说法不切实际,是迂阔空谈。”范仲淹又说:“汉成帝过于信任张禹,不怀疑母舅王家的野心,因而招致王莽篡位。臣担心当今朝廷也有像张禹那样破坏皇室家法的人,不可不及早识破其真面目。”

仁宗为维护自己的“尊严”,竟免去范仲淹天章阁待制等职,贬往饶州。

侍御史韩缜,巴结吕夷简,奏请仁宗将范仲淹所结“朋党”的名单,在朝廷张榜公布。

由此,扩大打击面,发起整治“朋党”之风。士大夫都不敢送行,惟有李弦和集贤校理王质不畏权势,为范仲淹饯行。王质并单独留下数日与范仲淹促膝谈心。

有人以此讽刺王质。王质说:“仲淹是一位贤人,我能与他结为朋党,深感荣幸。”

范仲淹被贬以后,朝廷言路被堵,谏官、御史等有独特才能和见解的人都再不敢进言。

尹洙上疏仁宗说:“臣与范仲淹相互信任,无话不谈,我们的关系是师也是友。自范仲淹被眨以后,朝中不少人说我是由他所引荐,如今范仲淹既然以朋党论罪,臣无疑也是朋党,理应连坐。为此臣请求与范仲淹一同降黜,以明朝廷法度。”

宰相吕夷简极为生气,贬黜尹洙。

欧阳修致信右司谏高若讷说:“范仲淹忠直刚正,博古通今,在朝大臣无人能与其相比。您身为谏官,对范仲淹无辜被贬,不进行申辩,还有什么脸面出入朝中?当今皇上与宰相只凭个人好恶,便罢逐贤臣,丝毫不顾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您身为谏官却不敢加以申辩主持公正,实乃渎职之甚!”

仁宗又下令贬黜欧阳修。

光禄寺主簿苏舜钦,一身正气,他上疏仁宗说:

“孔道辅、范仲淹刚直不阿。这两位大臣不是不知道只要几年闭口不言国事,就能稳得九卿甚至宰相之职位,只因为他们不愿意辜负陛下之托才直言无忌。可今天他们却遭中伤,被贬出朝廷,致使大臣们闭口不言、阿谀逢迎,对皇上、对国家有何益处?希望陛下下令,多纳忠言,如此才可以保持国家安宁。”

古时晋侯曾问叔向:“什么是国家最大的忧患?”叔向回答说:“因为大臣只取俸禄而不极力劝谏,小臣怕有罪而不敢说话,从而造成下情不能上达,这就是国家最大的忧患。”仁宗就是因为妄信奸佞,才造成了国家的破败。

同类推荐
  •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是传统社会最后一位成大事的人,可以说他的一生是一部全方位、多视角的成功学全书。在他身上集中反应了中国五千年传统谋略精华。八字箴言是曾国藩官场、战场的独特心得,是他阅历了人生、事业后得出的黄金定律,并以深刻的洞见力著述于后人。
  • 创业市场

    创业市场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也是美国和世界最负盛誉的名牌大学之一。三百年来,哈佛大学人才倍出,有从政的美国总统,也有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但更多的则是大财团中的决策者。介绍了深受人们欢迎的哈佛营销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哈佛学子在市场营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地分析了哈佛弟子们在企业管理策略、商场营销秘诀、为人处世艺术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它不但是初涉商界者的经典,也是经理们营销的至理名言。
  • 恐怖历险故事

    恐怖历险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读本,选取世界上成功探险英雄的历险故事,鼓励青少年勇于探险。
  • 思考致富

    思考致富

    《思考致富》的创作源于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通过建立自信,明确人生规划,开启潜意识的力量等多方面的阐述,拿破仑·希尔为渴望成功的人们指出了如何取得成功赢得财富的方法。
  •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Hegel 1770~1831),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被誉为“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的黑格尔哲学,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的一座高峰。
热门推荐
  • 大佬的旅程

    大佬的旅程

    女主殊遇,男主浔阳殊遇活过多年,经历过无数的岁月,作为一名时空的旅行者她穿梭过多个位面,从开始的无知到后来的无敌。知道偶遇浔阳,发现他同样是时空旅行者,只不过他是每次都无记忆,从此她便有了一人相伴。女主很强,属于温柔镇静淡然系,现在写的是女主成长后的位面(女主和男主每个世界都是胎穿,恋爱无脑文阿,我写着好玩的,哈哈)
  • 小兵,小兵

    小兵,小兵

    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小兵!没有特种部队天之骄子般的神秘。但我也是一名真正的军人!我爱我的国家爱我的部队。这是我军旅生涯历程中真实的故事。在这里你们看到的是一名共和国士兵的成长过程。还有我与战友们那一段真挚的兄弟之情!
  • 团宠大佬又被扒马了

    团宠大佬又被扒马了

    〈男强女强,打脸虐渣〉别人眼中:“学渣”“乡下来的土包子”“打架斗欧”“门门零分”“穷光蛋”可某天……某科技大佬:小祖宗,您老人家就赏赏脸,帮帮我吧某医学大佬:师傅,跟我回医学研究院吧某娱乐圈大佬:大神,您就再帮我编首曲吧诸位黑粉:哪又如何,还不是土包子一枚京城某家主:这是我失散多年的女儿哥哥一号:来,小妹,这是哥哥送你的见面礼,你看看喜欢吗?哥哥二号:小妹,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告诉二哥,二哥都给你哥哥三号:妹妹值得最好的哥哥四号:谁敢动我妹一个试试,我跟他玩命哥哥五号:叫声五哥,命都给你某猪:她是我的某白菜:“……”
  • 古剑奇谭:桃花梦幻

    古剑奇谭:桃花梦幻

    当年的蓬莱大战,苏苏与欧阳少恭同归于尽,本以为魂飞魄散,却因立下大功而重生。后来的他,是当朝太子,机缘巧合下,晴雪见到了苏苏,但是他却失去记忆,爱着上官若依。可是,经历过风雨同舟,苏苏虽没有记忆,却爱上晴雪。事情的转变,当苏苏带着晴雪回到皇宫后,皇后欲意杀苏苏,谋得太子之位,被晴雪拦下。造成了晴雪杀害皇后。苏苏大怒,将晴雪押入天牢,却被魔族所救。悬崖上,屠苏面临抉择。所有人都认为他会选晴雪,放弃上官若依,可是意想不到,他说“一个杀我母亲的人,何来爱之说。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出人意料,他选择上官若依。后来,晴雪涅槃重生,是再续前缘,长相厮守?还是从此陌路?
  • 旅行之程I时间的闭环

    旅行之程I时间的闭环

    来到这里了,该做什么?什么才是对的?信息,科技,战争,异能。一切人都身处囚笼,一切信息都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这里,世界是混乱的还是规整的?一切都是巧合,或者是命中注定是命中注定?如果可以,我还是愿意过完一生的普通生活,可惜,事不如愿。
  • 玉碎玄天

    玉碎玄天

    青玉,本是江湖至侠逍遥生之子,却不想被卷入了一场宗门阴谋之中,父母双亡,一人流落至邪宗之地。可江湖之奇,何为正,何为邪。父母死于名门正派之争,谓之正吗。流落邪宗之地,受助于江湖邪冥,又谓之邪吗。一切不过江湖千奇,勿言正邪,世事百怪,不语对错,人心叵测,难分善恶。唯有本心在,则纵横玄天!
  • 乱世主天下

    乱世主天下

    天子无能,太后暴政,民不聊生,枭雄并起。他审时度势,择明主而居。他剑指江山,乱世主天下。十里霜花道,承君一诺,甘付一生。百阶皇城楼,君临天下,故人难寻。霜花为媒,曲水定情。杀伐快意十一年,天地有时尽,此情无绝期。
  • 无上天枢

    无上天枢

    【亿年前,天地不分。有一大神开创天地,划分仙凡两界。千万年后,又有一古神化鸿蒙神气,以身创三千大道】今,有四城鼎立于华夏,京城、西凉、江南、长安,京城有四大家族,西凉有神秘武道界,江南有传说中的国际杀手组织“一品堂”,长安有五圣古武家族。四城表面风平浪静,却暗流涌动……京城四大家族之一王家不明原因一夜堕落,他,遇他日对其有恩者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绝望之下,他坠下悬崖,想要一了百了。可天意不绝,他被圣人救下,成为其座下弟子,苦修道法仙术五千载。怒天不公,此去反天一途,自是不归之道“我若归,定斩恩将仇报者,斩无情无义者,斩尽,世间大恶!!”一身傲骨,两袖杀气!三界沉寂,四方莫敌!五尺凌厉,六步神惘!七弦祀伊,八荒当泣!!且看他涅槃重生,归回都市,复仇之旅,崛起之路!!【本文修仙与都市相结合,多为建立在修炼基础上的故事。且看少年落寞而去,踏仙归来!】
  • 我有一把小破剑

    我有一把小破剑

    毒剑之路,剑修侠者的世界。ps:搞笑无限,俺是绝世高手。
  • 我于你于未来

    我于你于未来

    “我”是一个个体,“你”也是一个个体。这个世界个体千千万万,我和你总和产生一些摩擦,不公平,从而走向悲剧,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