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0900000008

第8章 吕后时代来了(1)

吕后的眼泪

惠帝刘盈去世的时候,吕太后虽然依照礼制在一旁痛哭,但却有点心不在焉,纯粹的干嚎,哭不出眼泪。

这一现象其实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是被张良的小儿子张辟强看到后,他却独独起了疑心,于是,一个大事件由此启幕。

这小屁孩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却继承了张良的优良血统,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在政治圈里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本事。但是这种本事也分几个层次,修炼不到位就到处显摆,害人害己;修炼到位的话才能普度众生。

很显然,张辟强认为自己能普度众生,但是从后面的历史事件看,张辟强继承了张良的骨血,但本事却只学到了点皮毛,经他这么一搞,间接将当时的一个重要人物扳下了台。

他当时为侍中,才十五岁,也就如今一个初中毕业生的年纪,却很警觉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并立刻告诉右丞相王陵。

我们前面讲了,刘邦留下遗言,曹参之后由王陵为丞相。而王陵既不是诸侯,也不是刘邦的班底。

在大汉王朝初期的功臣中,王陵算得上是一位比较独特的人物了。

刘老板是如何看上他的呢?当日从项羽手中救出刘邦他爹和老婆吕雉的人就是我们英勇的王陵先生,这个够重要了吧。

刘邦在项羽面前口上是说,我爹是你爹,你杀了你爹给我碗汤喝,实际上还是非常在意自己老爹的,只是跟江山比起来,老爹和老婆的位置靠后了点。

王陵把他们一家子救出来后,深得刘邦和吕雉的尊重。

王陵这个人个性非常耿直,对朋友特别讲义气,平常就喜欢发表见解,而且话特别多,谁都不怕得罪,在朝廷里算得上是个有名的“大嘴男人”。当然,鉴于他的功劳,那个时候大家都尊称他为血性汉子(有些功劳一次就足以让人记住,像王陵这样,救开国皇帝的亲爹和老婆;有些功劳需要不断地建立,才能不被人们忘记,像打仗这种事儿)。

这个王陵头脑相对陈平那些鬼崽子要简单得多,而政治又是一个多么复杂的事物啊,方的今天是方的,搞不定明天就变成圆的了。刘邦也深知王陵的耿直,处理政事可能较无经验,而且缺乏应变的智慧,所以特意嘱咐善于智谋的陈平来协助他。

下面,我们接着吕后的哭来讲正题。张辟强这个初中生看到吕后干哭不落泪的场面想到了什么呢?

其实他所想到的对自己并没有多大帮助和意义,但是他想帮助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陵。他马上找到王陵老丞相,对其表示:

“太后只有孝惠皇帝(惠帝刘盈死后的谥号)这一个儿子,如今也英年早逝了,她老人家虽然痛苦,却不见有眼泪流出来,丞相您知道这个缘由吗?”

对于耍心眼这门学问,王陵确实连初中毕业的水平都没有,张良家那小子就不同了,十五岁时的政治经验比五十一岁的老江湖都强。

在王陵坦白表示自己确实不知道,还请高人指点之后,张辟强来劲了:“先帝的儿子,除了惠帝,如今已经没有年纪够大的儿子,太后肯定是担心继承人的合法性不足,会遭到大臣们的刁难,所以心中非常不安,没有心思沉浸于丧子的哀痛中,这可能会危及您等大臣和国家的安全呀!”

王陵万万想不到这个太后哭不出眼泪还有这么多学问和名堂在里面,哎呀,张辟强你这个鬼崽子真是大大地提醒了我,如此说来,惠帝死了,我们倒是成了太后的眼中钉、肉中刺了(一般情况下,在国产历史剧中,谈话到此时,一定会出现一些回忆的画面,就是吕后在不同场合斜眼看王陵的场面,这种场面可能是朝堂上,也可能是皇宫的任何一个地方,但是肯定会有哭灵的场面,顿时王陵也明白那眼神里代表的是什么……我对这样的表现手法不做评价),都不安全了啊,那可怎么办呢?

“丞相您不如主动讨好太后,主动向太后请求拜封吕台、吕产、吕禄等为将,负责禁卫军团的南北军,让吕氏一党能入宫用事,这样吕太后才能心安,丞相您等也就能免于祸害了呀!”

真不知道张辟强这个小屁孩的情商是谁培训出来的,一般人只能看出问题,想不出对策,而他不但提出了问题,还想好了对策。

从政治嗅觉上看,这位张辟强已经是学到了他老子的几分本事了,他能很快把握到事情的关键所在,虽然只是几分!

但依我来看,他只是个笨蛋,一个自做聪明的大笨蛋!

而王陵听了这位的分析,不知是出于对张良的盲目崇拜还是“虎父无犬子”的观念作祟,欣然表示同意,而且还很快地就跑去和陈平商量。

结果还不错,王陵满意地走出了陈平的府邸。陈平和太尉周勃都同意了!

很令人震惊吧,以陈平高达一百五六的智商,再加上玩了一辈子的阴谋,怎会看不出连张辟强都看出来的猫腻儿!

灵堂太后干嚎事件,满堂文武大臣亲眼见证,而自然也会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陈平更是有心人中的有心人,摇两下扇子,再晃晃脑袋自然会想通其中的关键。

但想通是一回事,说不说又是另一回事!陈平选择了沉默,在沉默中等待……其中个味令人深思!而当我在最后想明白这段历史时,只想送一句话给大家:陈平就是陈平!

陈平看得很远,即使是在当时,他也比大部分人要看得远得多。吕后称制,吕氏大兴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也许庙堂之上有不少人都能看到这一点,这时是搞政治投机的最好也是最有利的时机!因此,张辟强这号人就有了市场,以为自己把握住了历史发展的走向。

而陈平呢?他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更看到了吕氏也必定长存不久的未来。绝代谋士,风采依旧!张辟强只能算到三步之内的棋,而陈平算到的却是十步之外乃至更多!

看着洋洋得意的张辟强提出来的计策,陈平心里不禁苦笑道:唉!还是个孩子啊!今日看起来是一记高招,可将来吕氏倒台之后呢?也许张辟强听到这个疑问,会愣道:这怎么可能!可是,陈平什么都没说,是不想说还是不愿说,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让我们先把镜头拉后几年看看这件事情的两位始作俑者:张辟强和王陵的结局。一个人是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几乎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另外一个不得不用辞职的方式保住性命了。

……

他们最终站错了位置,这在政治圈里是一个很致命的错误。

也许这就是政治吧!

他们互相算计着,但是另外一个人成了受益者,这个人就是吕后,她可以名正言顺地提拔自己的人了。

在政治斗争中,双方互相算计的结果往往是第三方获利,历史上的经验不止一次证明了我这个观点。

直到现在,我都没有从相关的史料中搞清楚,这次建议是不是吕后授意给张辟强让他这么干的。如果是,那吕后当称绝世聪明,如果不是,从张辟强之后在历史上的表现上看,不像是有如此高明政治手段的人。

惠帝在世的时候,吕太后便命令张皇后领取宫中其他一位嫔妃的孩子养着,并杀害了这个孩子的母亲,立这个孩子为太子。

惠帝死后,就由这位太子即皇帝位,我们俗称其为少帝,刘盈死时才二十一岁,所以太子的年纪可想而知了,小孩子当皇帝,更便于吕太后临朝称制——一举两得。

就在吕后加紧篡权的时候,另一股无形的势力也开始布网了……

历史上两个惊天大局就此拉开序幕,胜者,走向权利巅峰,败者丢掉身家性命。

孰胜孰负,就看布局者的智慧了……

王陵的必然结局

随着太后干嚎事件的起落,让两拨人都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一拨是要篡权,代表人物吕后。

另一拨人是要保权,代表人物尚不明朗。

两拨人都在布局,吕后一方的局布得是轰轰烈烈,势不可挡;另一方则是悄无声息,难以察觉。

……

这两拨人把当时的汉朝政局搅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有些人会被甩出场,而有些人会被漩涡吞噬,只有手段高明的人能在这个漩涡里生存下来。

……

吕太后正式称制以后,吕氏一党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有什么办法呢,有权力有谋略的大多数都归西啦,太后现在是大汉王朝最大的功臣。陈平不是个担得起大事的人,王陵又没什么脑子,周勃这个滑头羽翼尚未丰满,如此看来,似乎没有人能担当起拯救刘家王朝的重任了?事实如何,继续往下看。

吕后开始布置自己的大局,首先,晋封吕氏为王吧,所谓名正,才能言顺也,以便确定刘氏、吕氏共享政权的情势。

但是封王不是闹着玩,前有刘邦定下的规矩,今有一帮大臣阻拦,后面还有你封了,他们能不能坐得安稳的问题,事情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办!

吕太后得先去探探重要大臣的口风,她询问右丞相王陵,不料却碰了一个硬钉子。

王陵想明白那件事后,决定与吕氏划清界线,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赞成,笨拙如他没有别的办法,还是搬出了高祖皇帝压阵:“高皇帝在世时,曾经杀了白马和各位大臣、将领盟誓:‘不是姓刘的而称王的人,天下人一起击倒他。’今天太后要晋封诸吕氏,这不是违反了高皇帝的盟约吗?”

这个王陵太不识相了,吕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吕太后虽然非常不高兴,但面对王陵这个木头,她一时还真没有想出什么阴招,毕竟人家是自己的恩人,怎么说也是个丞相,这个国家都在他手里运营着,怎么办呢?

先把他凉一边,看看别人的看法吧。

我们的吕雉就是这样,一招不成马上再生一招。

她赶紧又去请教左丞相陈平以及太尉周勃,这两个人再不答应我就真的没辙了。

然而,情况很理想,吕雉把自己的想法一提出来,想不到,陈平和周勃竟然马上表示:“高皇帝平定天下时,封刘氏子弟为王,如今太后您称制,封诸吕子弟为王,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啊。”

很反常吧,我也觉得反常,但是当知道整个事件结果的时候就不觉得反常了。

在那时那刻说出这种话的人才能叫做政治家,而王陵只能算做一个不上道的政客。

陈平和周勃还真是识相的人,谁当皇帝就封谁的子弟嘛,天经地义嘛,我吕雉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和当皇帝有区别吗?

答案是没有,那我就不客气啦,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有人欢喜有人愁,王陵很不高兴地责备陈平和周勃:“你们两个家伙,太不厚道了。当年我们和高祖皇帝歃血盟誓:‘不是刘氏不封王,没有大功不封侯。’你们两个人不是也在现场吗?如今高祖皇帝过世了,太后称制,打算封不姓刘也没有大功劳的吕氏为诸侯王,你们为了讨好太后,居然背弃当日与高祖的盟约,将来死了下到九泉之下,拿什么脸去见高祖啊?”

(看起来王陵还是不明白怎么回事儿,不知道你看到这里能不能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评价王陵、陈平和周勃?)

陈平和周勃苦苦解释道:“王陵老兄啊,如今太后称制,我们反对到底,肯定会造成内争,危及国家的安全。倘若太后一生气,杀尽了刘氏诸王,这样对刘氏政权不是反而不利吗?”

王陵更生气了,大声呵斥道:“你们想这样就妥协了吗?”

(话说到这份上,你肯定明白了,但是王陵还不明白,可见,王陵这个政客做得确实不怎么样!)

争执到最后,陈平表态了:“如果要守住原则,当朝力争,我们绝对比不上丞相您。但是设法维持国家的安定,运用智谋来保全刘氏后代,可能丞相就不如我们了。”

王陵这个铁血汉子实在无法与他们进行沟通,他觉得这两个老滑头屈服于太后的淫威,居然胆敢违背高祖的盟约,实在是不堪与其为伍。坚持不愿让步的王陵见大势所趋,实在对自己不利,于是主动辞去右丞相之位。唉,人心不古啊,人心不古。

吕太后也没敢得罪王陵,还是给了他一个官当:皇帝太傅。但王陵不愿接受,坚决要求告老还乡,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过问政事了。

官场哪里容得下王陵这般正义之士,韩信那一介莽夫尚能忍受胯下之辱,而王陵实在不是个当卧底的料,先走了也罢了,还不知道以后有多少现实是你看不下去的呢,走吧走吧,平安告老还乡或许更佳。跟吕雉不合,能混到告老还乡,王陵还是回去烧高香吧。

虽然这个人没有领悟刘邦安排他当丞相的原因,但是另外两个人却依然坚守在朝堂,并且卧底当得是有滋有味,还深得吕氏家族的信任,估计再混几年就成“大汉国”的堂把子了。

王陵,一个不上道的政客,在政治舞台的最后时刻,领悟到了政治的风险,找个借口,告老还乡。

他,被这个政治漩涡甩出局了。

温水煮青蛙

和平年代的政治斗争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

干这种活计,不讲究点策略是会死人的!

王陵这个硬骨头辞职后,吕太后便以陈平为右丞相(这孩子多识相,就该他来当丞相),而升任太后派的领袖人物辟阳侯审食其(传说中吕雉的情人)为左丞相。

这两位丞相的分工基本是这样的,政事全由陈平处理,审食其则仍然负责宫中的监管事务,如郎中令。

因为审食其与太后关系好些,经常往来(这里就先不八卦了)反而拥有更大的权力,那些个公卿大夫有了什么事情,宁愿暗中跑来找审食其商量,也不去问右丞相陈平的意见。

理由是,问陈平,一时半会儿他哪里做得了主呢,陈平老先生的事情,要等到上朝的时候,禀报了太后之后,再商讨定夺,一来二去,个把月过去了,还不定是什么结果呢;而人家审食其就不同啦,跑到太后房间一说,结论马上就下来了,倘若能够让审食其在太后耳边吹吹风、美言几句,那事情更好办了。

谁都不是省油的灯,能够简单快捷办好事情,谁管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的?大家都是实在人啊!

陈平我忍、我忍、我忍得辱中辱,方为人上人。

同类推荐
  • 晋朝那些事儿·伍:淝水之战卷

    晋朝那些事儿·伍:淝水之战卷

    本卷为第五卷,共六章,从桓温北伐写到淝水之战。桓温数度北伐,初战皆捷,胜利在望,但都误判形势,而功败垂成。外战不成功,便转而向内夺权,清除异己,欲逼司马氏行禅让之事,为谢安所败。与此同时,符坚发动政变,登上前秦皇帝宝座。他在王猛的辅佐之下,一统北方,虎视江南。王猛死后,符坚发动攻晋之战。谢石谢玄率军在淝与符坚对垒,利用前秦内部矛盾,抓住战机,以少敌众,大破前秦大军,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又保住了摇摇欲坠的东晋王朝。符坚一溃千里之后,为姚苌所乘,一代雄主,死于非命。鲜卑诸燕卷土重来,北方再次四分五裂。
  • 抗日之魔鬼传奇

    抗日之魔鬼传奇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来到抗战时期,你会平凡度过,还是血战沙场,你会投敌叛国,还是愤勇抵抗,一个平凡人到了战场后的改变,一个魔鬼的成长!
  • 剑客雪中行

    剑客雪中行

    万道纷争的道派,血雨腥风的江湖,深不可测的庙堂。且看墨离寒在诸多道门战出自己的道,在血花飘落的江湖捅出一片天。在庙堂,面对帝王心术登峰造极的皇帝,多几分洒脱弃权,携佳人乘着一叶孤舟远走江湖。
  • 大唐可以更强

    大唐可以更强

    一次又一次的梦回大唐,梦里有金戈铁马的大唐铁骑,开疆拓土征战塞外,长袖善舞,穿着大胆的美人回眸一笑,朝堂凶险中的明争暗斗,四方强敌暗流涌动,还有那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更有倾国倾城之资的武媚娘。既然老天给了自己梦回大唐的能力,李中华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推荐一本完本老书《活在大宋》
  • 明天启

    明天启

    开民智,富国民。办教育,行科技。少年梦,国之梦。以一人之力,对抗当权者。
热门推荐
  • 到哪我都撞鬼

    到哪我都撞鬼

    家族男丁并不兴旺,大部分失踪或是离奇患病死去,老爷子消失多年回来却活到高寿。虽然我认为遇鬼的可能性比在大街上撞到明星并与其发生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的概率还要低,但我不得不挑起解开家族谜团的这份重担,从而迈上一条撞明星路,哦,不,是撞鬼路。。虽然本书以寻墓,冒险,遇鬼为主,但搞笑将会是本书的基本路线,五百章不动摇。那些搞笑的段子不管有没让你笑,但我还是很厚颜无耻的乞求你们让我笑一笑。。。。求收藏,求推荐!!!
  • 无名兰

    无名兰

    解放初期,我考上了师范,头一回遇到感动我的事:一位高几班的同学写的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老师把这本杂志公布在墙报上,并且用红笔圈上文章中写得很精彩的句子:我们的生活就像熟透了的柿子,越放越红越香甜……
  • 愚爱之诚

    愚爱之诚

    爱是什么?你可以为了爱付出什么?青春、财富、地位、自尊、生命,甚至是掘弃自己
  • 飘渺密者

    飘渺密者

    无双世界,天才沦为普通人,天骄算什么,当一方大帝重生在此,当其它位面穿越而来的系统流,当各方至尊厮杀在一起,而我们的主角现在还在家中喝奶,兄弟们这是一本大同小异的玄幻小说。
  • 这个女神不对劲

    这个女神不对劲

    元素潮汐日益高涨,第三次世界碰撞迫在眉睫,经历过魔能革命的各大种族迎来了空前的和平与繁荣,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末日威胁。尘封的真相与未知的真理被一一发现,凡世的生命终于得窥一丝创世女神的秘密……然后他们就懵逼了人类:卧槽,我们原来是肉鸡吗?精灵:卧槽,精灵好恶心啊,怎么才能不当精灵!兽人:啥玩意?我们其实是亲儿子!龙:wtf!我们居然是后妈养的?矮人、亡灵、妖怪、械灵纷纷风中凌乱,最后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个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信仰爱戴的创世女神,其实是个邪神啊啊啊啊啊啊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梦几时休

    春梦几时休

    “我是得了怪病的男孩,而她注定是会把心丢了的女孩”我们在相同的花季里泪雨纷飞,命运将我两在适合的阶段放在了一起,但无奈的我却要先行离开。“我们分手吧!”这句话说得我心口不一,分手后我在自己的学校里一去不回,她却在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有离开那座小县城;当我决定回去时,命运再次的组织了一场聚会,一次话别。命运的相似度让她紧紧的纠缠着我,自身的承诺让我无法割舍下她。我为了让她继续她的梦,我将自己的一半给了她,然后跟着另一个人离开了,为什么只是一半呢?一位另一半是另一个人给我的,所以只能说是一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夷之恋

    武夷之恋

    茶商世家的邹氏二小姐,邹溪,生母因难产而死,双生小弟生下不久就撒手人寰,只剩下邹溪,便得“命硬”之说,会克邹氏家族其他族人,从小被送到山中茶园旁的小院中供养,只得新年回邹府一次,又因如此也没有朋友。直到十五岁那次游玩,遇到了他,她没有男女之别,只知道他是唯一的知心朋友。他,陈墨,化名林墨,来武夷游历的一名雅士,她也不知他的身份。邹溪带着林墨四处游历,畅游武夷山水之间。
  • 剑破山海月

    剑破山海月

    很多年后有人提起一个剑客。说是因为他,才让一万人心中有了一万个江湖。 欢迎加入剑破山海月书友群:468702166成为第一个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