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89300000034

第34章 处世之态不摆正,纵使高官亦枉然(2)

圆融通达,方能利人利己

达观者,人中之龙,行于世,泽人泽己。

做事圆融通达,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它能让你在不得罪人,自己又获益的情况下,将事情办得比较圆满。因此,觉得诸事不顺的人,一定要“修练”此种智慧。

年轻时的曾国藩心胸并不宽容豁达,睚眦之仇必报;也非老练沉稳之人,稍有成功便沾沾自喜;心气浮躁,爱夸夸其谈,常想以口舌之利胜人一筹……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六月,37岁的曾国藩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他喜出望外,马上给祖父写了一封信:“我由六品升至二品,超越四级,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同一天,给叔父母写信说:“我时常害怕祖宗会庇佑我一个人,让我一人把官都做尽。”第二天,又给在家的三个弟弟写信,不无自负地说:“在湖南,37岁就能做二品官的,除了我,再没有其他人。”字里行间,很容易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然而,曾国藩的自负傲物所换取的结果是什么呢?从咸丰二年开始,曾国藩就长期在从二品衔上徘徊不前,不仅品衔没有上去,而且连实际职权也没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客寄虚悬”。

直到咸丰十年四月,才又授予他署理两江总署,“虚悬”才变成“落地”。从咸丰二年算起,前后经历九个年头。这就是曾氏的“九载虚悬”。

曾国藩性格上的不足,日后都被他在修身养性的功课中以坚韧的毅力一一克服,变得圆融通达,成为后人所熟悉的曾国藩。

曾国藩读史无数,发现唐朝名将郭子仪明明战功不如李光弼,可大多数史书中对其评价却在李之上,这个问题引起过曾国藩的思考。后来明白后,曾国藩就开始仰慕郭子仪,对其钦佩不已。

曾国藩为何仰慕郭子仪呢?从下面的故事里,或许就能得出答案。

郭子仪是历史上罕见的以寿终的功臣,他历经四朝,活了85岁。德宗即位后,甚至仿照周武王尊称姜子牙为“师尚父”,赐号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弥留时,德宗派儿子舒王李谊代表他亲自前往省问,他的一生可谓“宠遇冠于人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郭子仪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

这所有的一切,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为什么郭子仪却都囊括了,为什么破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个一代名将韩信被害前曾仰天啸说的千古不变的定律?郭子仪圆融通达,以自己的方式小心地将主子的怀疑安然消解,因此他能够做到功高而主不疑,而且能安安稳稳美滋滋地寿终正寝。

其次,郭子仪深谙为臣之道,知道明哲保身,懂得如何未雨绸缪,更能够圆融通达,审时度势静观风起云涌,又谦逊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纵观郭子仪的一生,并非没有经过大风大浪,但他总“化险为夷”,这并不都是幸运,而是他个人的智慧。

《打金枝》的故事家喻户晓,说的是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为妻。有一次小两口吵嘴,郭暧见妻子摆出公主的架子,愤懑不平的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告诉你吧,你父皇的江山是我父亲打败了安禄山才保全下来的,我父亲因为瞧不起皇帝的宝座,才没当这个皇帝!”

(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嫌天子不作。)升平公主听到郭暧出此狂语,气得立即回宫禀报皇上。后来郭子仪把郭暧捆绑起来到宫中面见皇上,请皇上治罪,唐代宗也规劝女儿,最后小两口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然而,真正的史实要比后来演义的戏剧更惊心动魄。郭暧说的那句话“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嫌天子不作!”虽是气愤中所言,但确实是大逆不道,因为这句话赤裸裸地道出了真相,郭暧这样想,说明别人也会这样想。任何一个皇帝,心胸再开阔也断不可能容忍有人公开地对皇位进行威胁。所以郭子仪知道这事后,吓坏了,他深知这里的利害冲突,于是他曲中见直、迂而能返,故意演一出苦肉计给皇帝看,“尚父拘暧,自诣朝堂待罪”。

最终,唐代宗深入明察,又看到郭子仪绑着郭暧宫中认罪,知道郭子仪无意谋反,知道这件事只是“家事”还未上升为“国事”的地步,而且以后坐稳江山还得指靠着郭子仪,所以也愿意把这件事变成一出喜剧了结。因此,唐代宗不动声色劝女儿说:“你是个孩子,有许多事你还不懂。你丈夫说的都是实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仪保全下来的。如果你公公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天下就不是咱们李家的了。”并且仍旧和颜悦色,反而安慰郭子仪说:“小两口吵嘴,话说的过了点,咱们当老人的不要认真了,不是有句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吗?装作没听见就行了。”

一点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郭子仪敏感的政治觉悟,以及圆融通达的做法,才会使得其大难来临之际保持冷静和沉着,才能不动声色间化险为夷。倘若他并没有施展苦肉计,反而替自己儿子撑腰,后果不堪设想。

郭子仪晚年告老还乡后,在家养老时,经常有达官贵族前来拜访,姬妾从来不用回避。然而,一次唐德宗的宠臣卢杞前来拜访时,郭子仪却赶紧让众姬妾退下,自己也正襟危坐,接待这位“鬼貌蓝色”的当朝大臣。卢杞走后,家人询问原因,郭子仪说道:“卢杞此人,相貌丑陋,心地险恶,如果姬妾见到他,肯定忍不住会笑出声来,卢杞心胸狭窄,必然怀恨在心,将来他大权在握,追忆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后来卢杞当上宰相,正如郭子仪预料的一样,“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把之前得罪过他的人都处置了,唯独没有找郭子仪家的麻烦,这也应验了之前郭子仪的预言和判断,一场大祸被郭子仪消弭得不着痕迹。

实际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味按照固有的思路对待并非能很好解决,这时候需要圆融才能将事情办好。

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儿干粮、喝点儿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

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能言善辩。他企图凭着自己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不过,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执意不还他们的马。

就在这时,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咱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他这样说,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就消失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

为人处世只有方圆有度,在圆中归真,做到千变万化,才可圆融通达,才能利人利己。

颂亦有道,勿扯虎皮

颂之于歌,有过之而无不及,然动人者鲜矣,是为无道之颂。

人们都喜欢得到别人的奉承和夸赞,以及各种各样的高帽子。然而就如同糖衣炮弹一样,虽然很有诱惑性,但这些对为官之人都是很危险的,因而,不要戴高帽子,也不要去扯虎皮当大旗。

做官之人,不容易,因为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诱惑之所以称之为诱惑,就在于,这些诱惑契合了自己某些隐隐的期望,这当中,有“名”,也有“利”。如果受到诱惑,就红了眼,一味地冒险蛮干,只会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能够根据自己的实力,稳打稳干才是明智之举。

曾国藩,处于清王朝由盛世走向没落、衰败的转折时期,此时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交相煎迫。用现在人的话来说,正是“乱世出英雄”的好时机,更何况曾国藩手中掌握三十万湘军。很多人不明白,为何曾国藩不效仿赵匡胤,酒醒之后,“稀里糊涂”也有黄袍加身?

据说,曾国藩一生中,曾经有数次被人劝说做皇帝。但是曾国藩都没有造反,为什么呢?梁启超先生曾有一句话来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这句话,十分精辟。

同治三年(1864年)的六月,曾国藩面临一生的重大选择。

此时,湘军克南京,曾国藩旗下拥兵三十万,已占中国半壁江山。而且这支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培育的,“兵为将有”,乃湘军一大特色。所谓湘军,其实就是曾国藩的“子弟兵”,营中军官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担纲。此外,曾国藩已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曾国藩从一个艰苦立学的农家子弟到京城高官,其被提拔之快,在满清历代都不多见,也就是说,此时的曾国藩已成为满清以来汉族官僚持权最大的官员,而且有相当的实力,足以“功高震主”了。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以及幕僚彭玉麟、赵烈文等人,还有著名的研究“帝王之学”的学者王闿运等,都竭力劝进。有的说“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有的说“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有人更直接,直截了当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其实,说这话的人,当然是有原因的。

早在咸丰帝临死之时,其有遗言,说“克复金陵者王”。可是,在慈禧太后管束下的年幼的同治帝,并没有兑现承诺,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侯”,更过份的是,同治帝还下诏,要求曾国藩和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催命一般要求从速复命。显然,朝廷的一系列举措无异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因此,军中愤愤不平之人大有人在,曾国荃、彭玉麟等人便秘密活动,力劝曾国藩不如反了,坐了天下。他们还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深夜请见,要曾国藩“速做决断”。而曾国藩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以表心志。

曾国藩不造反,是他头脑清醒、老到、谨慎的表现,曾国藩审时度势,觉得“皇帝”这顶高帽虽然光彩诱人,但还是不戴的好,就算要戴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与其冒险做一件没有把握的事,还不如主动释疑,还可以保全身名。因此,功成名就的曾国藩,此时毅然选择了急流勇退。

当代的唐浩明从客观原因分析,认为假如曾国藩真的造反了,不利的因素有四个,不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说,当初曾国藩的决定是很明智的。

于是,曾国藩进南京之后,立即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八旗兵南来驻防;三是裁撤数万湘军。经过如此自削兵权、自去利权、斩杀羽翼,以释清廷之疑,终于换回朝廷的信任,同时也换得了曾家后代的平安。

为官者不易,即使自己洁身自好,身居高位后,总会有一些人主动凑上来,奉承、给你戴高帽子。

2009年,首都国际机场原董事长李培英,因贪污8250万元、受贿2661万元(合计1.0911亿元)被判处死刑。李培英被捕后,忏悔地说过一句话:“当了一把手之后,感觉没有自己干不成的事,也没有自己办不了的事,上上下下关系也都比较通,这个时候开始飘飘然了。”

因为总有一些拍马溜须之辈在身边,给你戴高帽子,不断奉承你,让你不知不觉中“飘飘然”,最后让你陷入万丈深渊。

所以,谨记,不戴高帽子,不去扯虎皮,“不在其位,不谋其职”,明哲保身。

同类推荐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本书高度浓缩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人们的智慧精华,从中提炼出一条条人生哲理,涵盖人生的方方面面,无论处于人生哪个阶段,从事何种职业的读者均能找到相应的哲理来指导自己。全书分为“小故事大道理”等4部分。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芙蓉满夏

    芙蓉满夏

    那年盛夏,芙蓉树的幽香沁满了整间教室,微风吹拂着窗帘。教室内只能听到指尖划过卷子的声音,笔尖唰-唰-唰在书本上奋笔疾书的声音。窗户外一只蝉,趴在芙蓉树上吱吱作响,还有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或许那年的我,应该好好珍惜那段时光……
  • 京剧猫之复活的冒险

    京剧猫之复活的冒险

    这一本小说是京剧猫之十二宗之韵第二季,混沌再次来临,白洛的复活,代韵的重归
  • 只有一个太阳

    只有一个太阳

    长篇小说。这是张洁具有转变意义的标志性作品,书中纷纭的事件,碎片似的结构,连同叙事语流的突如其来、汹涌碰撞,极大地侵扰、困惑着读者,而隐藏在叙事结构中的作者意图也更加朴素迷离,复杂难辨。
  • 珞樱行星唯爱恋2

    珞樱行星唯爱恋2

    樱花树下,他们被迫分开。三年时间,他们蜕变,唯美虐恋,谁是谁非。身份不同,重爱困难四对恋人,何去何从该放弃?还是坚持吴亦凡和林熙安晓晨和吴世勋林染和张艺兴林慕雪和鹿晗谁会带他们的爱情走到最后。面对着一系列困难他们又能否把握住爱情博得美人一笑?
  • 木叶之传奇道士

    木叶之传奇道士

    新书:《穿梭世界的大剑豪》已发,求支持一个带着传奇道士的技能的人来到了火影世界,自此,忍者世界流传着一个人身边带条狗的传说。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美誉。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在当时社会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一年之内就再版三次。随后的几十年当中,它一版再版,成为继《圣经》之后出版的英语语言读物中阅读范围最广的图书之一,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产生数目如此巨大的译本和改写本。其文学影响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意义是许多其他著作所无可比拟的。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力,鲜明·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经历的逆境和绝望感,还有对信仰的体验和对生活无尽的挑战。
  • 江表志

    江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整帝国

    重整帝国

    崖山之后无中国,十万士子祭亡宋。曾经十万士子投江殉宋的场面让多少的人感到无比的心酸,大宋王朝就是亡在了一群群卖国求荣的人手中。没有人知道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让别人知道我的原因就是我洗血国耻,收复失地。后世的专家们打开书的时候将会发现原来宋朝是这样的伟大的,后世的人们走到外国将会发现中国人原来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才是人上人。别人不注意我没关系,因为我只希望让中国人永远的屹立在这个世界上就行了,犯我中华者虽远我必诛之。
  • 我有一座诸天城

    我有一座诸天城

    穿越之后,得到诸天城。云琛大手一挥,从此,诸天万界画风突变。盖世雄霸为何沉迷种田?末日星球竟沦为养殖场!震惊!西陵兽山纯血遗种养殖基地幕后老板竟是一幼童!十六岁的萧斗帝泪流满面:“为什么我都穿越异界了,还要高考?”…………云琛看着诸天城内摆摊开店的一众大佬,喃喃自语:“总觉得画风有点不对劲。” (书友群:诸天萌新群,661087923,欢迎大家加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