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89300000029

第29章 做官先做人,人不立无以做官(4)

然而,经过李陵之祸以后,司马迁的身心都受到摧残,他的修史动机也有所改变。司马迁已亲身经历,身陷囹圄、遭受宫刑,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赞颂,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他列举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著书立说的动机,认为自己和他们一样,也是在经历磨难之后通过著书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平,因此发奋用心著书,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磊落而多感慨。就这样,司马迁委曲求全,写出了为后人称颂的《史记》。

同样是识时务,委曲求全,但杰出人物与懦弱之人的区别就在于,杰出人物是表面示弱而内心却怀坚韧不拔之心,明里屈服、无所作为,而暗中却从未放弃,积极备战,杰出人物的屈服是为了坚持心中那早已坚定或明确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有进有退,迂回周旋。但不管周旋迂回也好,委曲求全也罢,心中那份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从来没有灭失过。

所以,商汤系夏台,文王囚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越西施嫁吴,阖闾失爱姬,无不体现了这种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概。

即使在现代社会,以屈求伸,还是有很大用武之地的。

曾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找工作,由于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太多了,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前想后,他决定收起所有证书,委曲求全,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

不久,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虽然这对他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部门经理发现他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时他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工作。

又过了一段时间,主管发现他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很多,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于是他又得到提升。

再过一段时间,他的实力越来越展现得淋漓尽致,公司领导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此时他才拿出博士证,公司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认识,所以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他从屈中求伸,因而最终实现了他事业上的价值。

为官之人,要明白以退为进,以屈求伸,由低到高,这既是一种韬光养晦的能力,又是另类自我修养的一种训练。不要怨天尤人,大浪淘沙,能屈能伸是大人物必备的,不懂得这些就注定会被淘汰。

谨慎小心,时刻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者,但求一“稳”字,稳以立人,稳以延年。

曾国藩先后经历了三朝(道光、咸丰、慈禧),可以说历尽宦海风波,然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为什么呢?“小心驶得万年船”用在曾国藩身上恰如其分,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谨慎小心,时刻如履薄冰。

做官不易,更何况曾国藩处于特殊的地位、特殊的身份、特殊的时候。曾国藩身处晚清,而晚清的中国正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太平天国声势浩大,不容小觑;另一方面,当时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猜忌的本领天下独步,更何况曾国藩又是汉人,手握重兵,功高震主,怎能不处处谨慎,如履薄冰?

曾国藩当年入仕时28岁,正值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之时,再加上起初在官场上的一路顺风,平步青云,傲气增添不少。所以,当时的曾国藩初生牛犊不怕虎,“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

咸丰年间,曾国藩在长沙办团练,办事儿经常不顺利。

后曾国藩借在家守制时,总结经验教训,悟出是自己锋芒毕露、刚烈太甚,所以伤害了这些官僚的上下左右,无形之中也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埋下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隐患。他反省说:“余自经咸丰八年一番磨练,始知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

此次反省之后,使曾国藩进一步悟出了一些在官场中的为人之道,而且开始苦心钻研老庄道家之经典,潜心攻读《道德经》和《南华经》,终于大彻大悟。

从此以后,曾国藩彻底变了,他事事谨慎,处处谦卑。

曾国藩认同“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观点,因此,他常对家人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此外,他“常存冰渊惴惴之心”,认为为人处世,必须常常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时处处谨言慎行,才不致铸成大错,招来大祸。

最突出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曾国藩外藏内敛,习练“忍经”。

曾国藩曾说,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

那么,都怎样“耐劳忍气”呢?曾国藩的“忍”并不是毫无选择地忍,而是善忍、会忍,当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对皇上、太后,以及满蒙亲贵的猜疑、排挤、冷落、出尔反尔和这些只是关于自己利益的种种不公,曾国藩可以一忍再忍,甚至一忍到底;但对误国误军、贪婪无度而又加害于他的人,曾国藩要么拍案而起参人一本,要么拔剑而起势不两立。曾国藩就这样,他不像李鸿章那样圆滑世故,也不像左宗棠那样恃才傲物,在收敛低调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如此周旋、耐劳忍气,这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熟读史书,知道历史上有许多高官就是败在身边人手上的。所以,除了对自己要严谨,曾国藩对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

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曾国藩再三告诫弟弟曾国荃道:“弟克复两省,勋业断难磨灭,根基极为深固……此后总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目的就是希望曾国荃能常怀谦退,身居高位,不可骄傲。然而狂傲的曾国荃总是听不进去,曾国藩不得不给他写了一封又一封信:你对我的劝诫,总是不肯虚心体验,动辄辩论一番,这最不可取。你我二人身居高位,万众瞩目,不可不慎。大凡总督巡抚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自满自足。君子过人之处,只在虚心而已。不但我的话你要细心寻思,而且外面所有的逆耳之言,你都应该平心考究一番。所以古人认为,居上位不骄极难。

有人或许会说,曾国藩做官做到这个地步也太累、太窝囊了吧?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曾国藩的小心谨慎,是极为明智,也是富有远见的。

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禧、奕发动宫廷政变(辛酉政变),捕杀肃顺等八位辅政大臣。肃顺虽然很有能力,然而性格很强,得罪了不少人,不过肃顺很欣赏曾国藩。曾国藩心思很重,和他交往不交心。肃顺被杀后,朝廷中很多官员受牵连,在他家里搜出私信一箱,里面唯独没有曾国藩的一个字。此外,有“帝王之学”的王运,曾多次游说手握重兵的曾国藩。建议他不急于攻打太平军,将天下大局逐渐导向三足鼎立之势。此时满清王朝根基已朽,且太平天国内耗严重,惟有湘军的势力如日中天,不妨先坐观成败,然后再图进取,最终收拾残局,江山之主即可由爱新觉罗改姓为曾,黎民百姓也会因此而受益。曾国藩婉言拒绝了。

若干年以后,王运历经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张勋的辫子军、袁世凯复辟等,可以说纵观风云起伏,政局动荡,对曾国藩当初的决定,又有了新的认识,曾国藩的决定显然是正确的,而且是很明智的。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名臣和曾国藩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他就是狄仁杰。

狄仁杰以机智多谋、断案有方著称。当时是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执政,狄仁杰屡次破案,屡建奇功,使得他屡获武则天的赞许和奖赏。可是狄仁杰并没有因此而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相反,他却是更加小心谨慎,谦虚有加。而且,每次狄仁杰大案、要案破获之后,他都是把功劳记在别人的头上,极力推荐手下人邀功领赏,同时在皇帝明知的情况下,委婉地道出事情原委,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所以,即使有时候武则天多疑,也让她很难抓到把柄。狄仁杰深知历代皇帝的通病,那就是你纵然有万般能耐,只要一句话不得皇帝心意,都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总是在皇帝面前谨言慎语,案件破获之后,他也总是推功揽过。害怕功劳的显赫对自己不利,于是多次恳请皇帝告老还乡,避开大是大非,避开乱事萧墙,这就是最伟大的隐,最伟大的智。难怪武则天每次都会自言自语一句,称他为“老狐狸”。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有起有落、有荣有辱。宦海沉浮中,曾国藩颠簸了一辈子,当官当得久,当官当得大,当官当得牢,在政局动荡的晚清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和曾国藩一直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不以功臣自居是分不开的,值得后人借鉴。

同类推荐
  • 伦理学与人生

    伦理学与人生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的150余万字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修订版)之精粹。它几乎将每个理论问题都化为一个鲜活的人生案例,通过解析各个案例而系统展现伦理学博大精深之原理,因而名之为《伦理学与人生》。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领悟博弈真谛,启发博弈智慧,掌握博弈技巧,提升博弈能力,成为博弈王者。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们的每一次抉择都决定着未来的走势。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社会和竞争的大趋势,然后结合自身状况进行理智的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手一搏,可能大获全胜,也可能一败涂地。人生没有常胜将军,但却可以在博弈中抢占先机,面对命运,是屈服,是抗争?这年头,你该想想清楚。
  • 沉思录(英文版)

    沉思录(英文版)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是古罗马帝国“五贤王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储君,他7岁入学于罗马的萨利圣学院,17岁成为罗马的执政官,凡所修习无不精专,为同辈之首。作为帝王,他夙兴夜寐,励精图治,虽统治期间战争不断,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国库空虚,他却战无不胜,武功赫赫,承袭先人余烈,尽力守成,防止腐化。作为哲学家,他致力于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三大门类中的伦理学,在鞍马劳顿中写下《沉思录》,被称为“帝王哲学家”、“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的哲学家”。在《沉思录》中,奥勒留并无意将自己打造成一位哲学家,写下一部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整部书只是作者与自己的对话,是自然的本性与沉思的理性之间的对话,是行动之后的反刍再思考,是作者内省的辑录,是这位古罗马皇帝对人类生存、价值指向、道德原则、善恶荣辱、苦乐祸福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 思维迷宫

    思维迷宫

    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想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这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方法的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如诡辩、怀疑、剃刀、还原、分析、辩证、解释、消解、诗化、正名以及作者本人所主张的无立场方法等。
  • 老子修身27妙术

    老子修身27妙术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世界的奥妙无处不在,世界的真相无时不在暗示我们,但我们没有觉察到。这本书带你走进老子修身的世界。因为你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你有太多的人生使命去完成,所以你无法静下心来看世界。
热门推荐
  • 爸爸再次丢失孩子

    爸爸再次丢失孩子

    主人公是一个花花公子,因为做过太多坏事情,死后被上帝惩罚,在100个轮回中都会变成一位父亲,然后因为各种意外情况丢失自己,让他体验做坏事的代价。
  • 快穿系统之男配跟我走

    快穿系统之男配跟我走

    【1v1独宠双洁】赵萌身为一个宅女,喜欢看言情小说,某一天睡醒突然被一个名字叫001系统给莫名其妙的绑定了,还要让她穿越小说世界,去完成任务,只有完成任务才能回到现实世界,好吧,完成任务也就算了,可是这男配不是应该喜欢女主吗?怎么一个个的都跟着我这个不起眼的炮灰呢,甩都甩不掉!某男:“我喜欢你,可以跟我在一起吗”?赵萌:“可是我不怎么喜欢你啊,而且你的女主在那里呢”。某男:“她是谁我不认识,我只喜欢你”。赵萌:“我才不相信呢,哼”某男:“那你要怎么样才相信我,要我把心挖出来吗”?赵萌:“不要说的那么恐怖好不,我相信你”。系统你快出来,这是那个神经病,赶紧给我弄走,【叮……您的系统已下线】
  • 江湖废稿

    江湖废稿

    中原大唐富庶繁华,西域楼兰古老神秘,漠北草原铁马金戈。时江湖正道九门联手对抗诡异莫测的魔道三宗,星星战火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息。又有天机与神谕两大神秘门派明争暗斗,恩恩怨怨,难以言尽。故事开始于一封信,一封来自大唐定远大将军白青石遣人送至昆仑山的求救信.时隔十二年,昆仑剑魔苏天青为救故人重返中原。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一群青葱少年的成长,即将在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上拉开序幕。
  • 盖世红装

    盖世红装

    她将一团绣球抛与了他,他却说他家仇未报,何以成婚?当她绝世容颜家破人亡之时,他与他的姐妹们正游侠江湖,匡扶正义。她想问:他心中可有她半点位置?他却说:她是他的妻,一生的责任。江湖是非,恩怨情仇,英雄年少偏爱纵横天下。
  • Notloser的世界

    Notloser的世界

    人各有命上天注定,有人天生为王,有人落草为寇,这个世界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带你了解一下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个世界!
  • 天马流星传

    天马流星传

    一颗陨石的坠落,却主宰了这片大陆,那群人,为之疯狂【作者是个简介废(捂脸)客官们欲知详情请看正文可好?】
  • 女尊之后院男人们

    女尊之后院男人们

    一个背复着她人的命运,可否无牵无挂的生活,是否在这里随着自自己的心,一定可以找到幸福。来到了一个女尊男卑的世界,这对她来说是意为着什么?只想做个平凡人。可她知道那是不可能,上苍让她代她而生,那就留下来为她完成她未完成的始命。身份命中注定,她一次次排徊在生死边缘本想只意得此一人,生生世世,百首不相离。无奈事事难料,一个又一个,是苦是甜,是喜是忧,爱他多一点还是爱他多一点,难于分清,只知道这一辈了,只愿手牵着手,永世不分离。携自己的爱人们在这女尊的国度里,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色彩。带着众夫郎行遍这千山万水,看遍这万里江山……她的后院五彩缤纷。后院的男人们敬请期待
  • 洋老师的高原梦

    洋老师的高原梦

    《洋老师的高原梦》记录了三位外国教师在青藏高原支教的工作和生活点滴,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在这片高原上获得的崇高和幸福。虽然他们难以细致描摹出深藏在他们心中的高原梦,但这里记下的他们、他们的学生和高原,必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理解和赞颂,引来世界关注、关切的目光。
  • 柯南之月神

    柯南之月神

    月神来到了柯南的世界里,用神力(消耗寿命)帮柯南解决一个个问题。“你还欠我一个条件。”黑羽赤月微笑。“你也欠我一个条件。”柯南盯。“欠你条件的是月神不是我。”黑羽赤月再微笑。“你们不是同一个人么。”柯南标志性死鱼眼。“你猜。”黑羽赤月微笑着。“……”柯南挂,陷入怀疑之中。
  • 妖王九酒

    妖王九酒

    没有谁和谁是一定在一起的,只有舍不舍得分开彼此的手。我相信一段感情,坚持久了,连月老都会心软。没有谁离不开谁?我只是舍不得离开你而已我希望我们在一起是真心对真心,哪怕你有很多前女友,我有很多前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