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85400000040

第40章 异动(2)

自从咸丰帝逝世以后,大清国的政权花落谁家的问题就成为臣子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虽然,咸丰帝在死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后事,但是,只要有点政治常识的人都能预测到,咸丰帝的政权交接不可能那么顺利地进行。

谁都知道,咸丰帝驾崩时,指定的接班人载淳才6岁,而载淳年轻的妈妈,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太后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的叶赫那拉氏,在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她非比常人的能力。咸丰帝生前她就曾对朝政跃跃欲试,对政权更是垂涎三尺,她不能不说是咸丰帝心中的一根刺。

咸丰帝生前,肃顺就曾建议咸丰帝找个借口处死叶赫那拉氏,消除她以后干政的隐患。可是,当时被封为懿贵妃的叶赫那拉氏不仅年轻貌美,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此外还是宫中能歌善舞的高手,十分讨咸丰帝的欢心。

咸丰帝哪能忍心处死这么一位佳人?“处死”就意味着让这个人永远地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这种方法对付自己心爱的女人太残忍了,所以,咸丰帝迟疑了。

但是,当咸丰帝病得只能卧在龙榻上时,就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了,万一她真的会在自己死后跳出来干政怎么办?现在杀了她?怎么杀她?有什么理由杀她?如果杀了她,万一有亲王或是大臣篡权怎么办?谁来保护新君,谁来教导新君呢?所以,咸丰帝思来想去,还是不能杀了她,那就留着她吧。但是,一想到恭亲王,咸丰帝更不愿闭眼了,他必须得防。这个亲王同其他的王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跟咸丰帝之间曾有过那么一段争夺皇位的经历,他不仅是一个文韬武略的能人,而且,此时正当风华正茂。而咸丰帝的皇子不过是个6岁的小毛孩。如果两人走向对立,谁的胜算更大?

想到这些问题,咸丰帝真是寝食难安,他必须盯住了这个人,必须让他远离自己的儿子,于是,咸丰帝决定给自己儿子罩上一把保护伞。

这把保护伞就是八位襄赞王大臣(也叫顾命大臣),他们的任务就是辅助新君处理朝政,时刻保护新君的皇位不受侵犯,可是,咸丰帝百密一疏。

那就是他在死死地盯住恭亲王的时候,却忽略了在肃顺等人之中存在的隐患。这个隐患之后是否会造成祸害,咸丰帝或许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了。他只知道,用肃顺等人把恭亲王挡在了自己儿子的龙椅之外就行了,但他没有想到,如果肃顺等人转身对付小皇帝,到时候该怎么办?可惜咸丰帝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考虑了,接下来他还要考虑一下小皇帝的妈妈该怎么办?懿贵妃以后可能有用,但是又不能任其自由发展,那么咸丰帝就得想个办法制约她,给她头上套个紧箍咒。

思来想去,咸丰帝又想起了自己那端庄贤惠的皇后来。于是,咸丰帝派人把皇后、懿贵妃和儿子载淳招了来,做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件事。

咸丰帝在临终前特封皇后钮祜禄氏为东宫太后,封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西宫太后,并将特制的“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作为以后朝廷颁布诏谕的符信,分别赐给了东宫太后和儿子载淳。

而这两枚印章在使用的时候还是有讲究的,不是某个大臣有事了,找东宫太后按个印,或是找西宫太后盖个章就可以批的。

用当时朝廷的解释,这两枚印章是这么用的:“经赞襄大臣拟旨缮进,俟皇太后、皇上阅后,上用‘御赏’下用‘同道堂’二印,以为凭信。”其意就是说,朝廷诏书由八位顾命大臣们写好以后,交给皇太后和皇上阅读后在诏书开头按上“御赏”章,在奏折最后按“同道堂”章,之后这个诏书才可以生效。

咸丰帝如此费尽心机地特制两枚印章,其实就是为了达到均衡两宫太后权力的目的,当然主要目的除了抑制慈禧太后,就是防止顾命大臣专权。

从这两格印章的重要作用上来看,这两枚必定要归两个人分别保管,而咸丰帝选择的这两个人分别是东宫慈安太后和小皇上,而小皇上的印章,实质上是由西宫慈禧太后保管。

在做完了自认为还算天衣无缝的策划之后,虽然,咸丰帝依然顾虑重重,但是,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他只能悲怆地闭上了眼睛,撒手人寰。

可是他刚刚闭上眼睛,跪倒在他遗体前的众人们心中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各自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正在酝酿着一场即将上演的争权闹剧。

虽然,这场闹剧曾国藩并没有直接参与,而且他也不愿意参与,但是曾国藩却不能置身度外,因为,朝廷内部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将直接影响着湘军和曾国藩的命运,也将影响着一直以来在曾国藩脑海之中不停碰撞的四种选择。

所以,曾国藩不能就此走开,他必须待在这场闹剧即将上演的剧场上,用心地看着台上人们的表演。

曾国藩很清楚,争权就必定伴随着夺利,朝廷的争权夺利没有商场上那么平和,更不像人们常见的打架斗殴,这场斗争必将是一场流血事件,必将伴随着一方的彻底倒下而结束。或许,曾国藩还没有忘却,太平天国内讧的血腥,所以,他惶恐不安,这样一场走势不明,结局不可意料的斗争不是曾国藩能够左右的,也不是曾国藩想要左右的,他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充当观众的角色。

而这场闹剧必定不会让观看的人太轻松,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血腥和恐怖,还是因为,好戏结束之后,观戏的人必须要给予闹剧之后依然矗立在舞台上的幸存者,报以掌声和鲜花,或是愤怒地向他们投去臭鸡蛋、烂菜叶什么的。所以,作为观众曾国藩不能选择回避,他要仔细看、用心看,因为,曲终人散之后,他的任务不是写一篇观后感那么简单!

势单力薄的一方

咸丰帝死后,朝廷内部同时并存的三个政治集团就更加清楚了,一是帝后势力,以两宫太后和小皇上为代表;一是朝臣势力,以肃顺等8人为代表;一是帝胤势力,以恭亲王为代表。

从咸丰帝驾崩前的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出,帝胤势力早早地被咸丰帝给踢开了,现在就只剩下帝后势力和朝臣势力两个稍有资本的集团了。

然而这两个集团的博弈,看上去似乎不算公平,因为一方势单力薄,而另一方则彪悍有力。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让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势力薄弱的一方。

两宫皇太后加6岁的储君载淳,随便一看就知道,他们无疑就是孤儿寡母。

东宫太后慈安当时26岁,慈禧太后当时27岁,两个女人和一个孩子,他们拿什么跟人家斗呢?

这个问题或许慈禧想的次数比我们所有人想的都多。一个人如果想做成一件事,或是去追求一个目标,那么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这件事或是这个目标作准备。

作什么准备?很显然,想要和别人斗,就要首先找好帮手,这个帮手找谁,怎么找,他现在在哪儿?这些都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处境。

咸丰帝刚刚驾崩前,肃顺等人都早已在承德避暑山庄外面里三层外三层地布满了守卫军,别说是一个人想跑出去了,没有8位顾命大臣的命令,就连一只鸟也别想飞出去。

所以,现在帝后势力只能暂时保持安分守己的样子静待时机,因为,他们即使想到了可以成为他们帮手的人,也知道他们在哪里,但是怎么跟他们联系上就成了问题。

那时候没有移动,也没有联通,更没有电信公司,所以,他们只能派人出去偷偷报信,派人,派谁?

这个人必须是一个平时最不起眼的人,必须是肃顺等人不熟悉或是看不上眼的人,这个人要选谁呢?谁能担当起这么重大的任务,慈禧将自己身边的人扫视了一遍,发现有个人最不起眼。

这个人就是大家熟悉的李莲英同志。人是选好了,不起眼,脸也生分,可是,一看他那小个头,慈禧不免又要犹豫了,李莲英当时13岁,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打小就被父母卖进宫做了太监,他哪里有出远门的机会呢?即使有机会,他也没那闲钱去承德旅游呀!

更何况,要偷偷溜出去就一定得乔装打扮,万一他一路连滚带爬地到了恭亲王的府上,门卫们一瞧,这不是一个要饭的吗?你还想见恭亲王?我还想见皇上呢!开什么玩笑?直接给他轰出来了,怎么办?即使是他运气好见到了恭亲王,恭亲王会信他的话吗?信了他的话,恭亲王会跟他们联手吗?

慈禧真是愁呀,愁有什么用呢?只能冒一次险,赌一把了。于是,李莲英上路了,至于他是怎么逃出来的,只要有银子,像他这么一个小人物是不会有人计较的,那些守卫的士兵们是用来专门监视有头有脸的人的,一个小太监还没有这么大魅力可以招来这么多人围观呢!

就这样,李莲英一路东碰西撞地来到了北京恭亲王府,也很顺利地见到了恭亲王。试想,当时时局那么乱,各地都有农民闹事,又有外侵到处游荡,万一李莲英遇到什么不测,那么他的死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可是事情偏偏出奇地顺利,可能这就叫做天意,是上天的意思,没办法解释,谁都不可能找到上天问个清楚。

好了,终于联系上了救兵,李莲英见到恭亲王就是一番耳语。注意,是耳语,这种事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毕竟他们要干的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之后俩人躲进了恭亲王府的密室,李莲英掏出了两宫太后的密信,恭亲王陷入了沉思。

这封信真的是两宫太后向他发出救援的信号呢?还是肃顺等人设计的陷阱要彻底除掉帝胤势力呢?这是一封关系到恭亲王生死的信,恭亲王必须谨慎对待。在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之前,恭亲王不能向任何人吐露心声,更没有向来报信的李莲英表态,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核实事情的真伪。怎么核实,去承德奔丧就是最好的借口,然而承德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吗?咸丰帝在逃离北京之前,就曾下令恭亲王好好在北京守着,不要让外国人把自己的老窝给捣毁了。

要是不提这件事还好,现在一提这事,恭亲王就更加气愤了,外国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作为一国的最高领导人不在北京坐镇,而是跳墙逃跑,这行为、这举动无论让谁知道了都绝对不会原谅。可是作为一国之君,咸丰帝还就这么干了!谁能把他怎么样?何况无论人家是逃跑了,还是留下了,可都是国君,谁让人家是真命天子呢?

现在好了,那些争宠抢利的重臣们都护着皇上逃到承德去了,让自己留下来做个千古罪人收拾残局,想到这些恭亲王就感到气愤。

然而事实上,恭亲王的气愤仅限于此吗?他还有哪些不能说出的秘密呢?只要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恭亲王的伤疤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咸丰帝在驾崩之前,首先剔除了朝廷中的帝胤势力,他这么做很明显就是针对恭亲王,咸丰帝为什么在死之前对恭亲王这么不放心呢?这就要追溯到道光时候的历史了,在道光帝的9个儿子当中,道光帝最喜欢的就是六阿哥奕。奕不仅长得一表人才、青年才俊,而且文韬武略,是当时的几位阿哥当中能力最突出的一个。当年,道光帝一直有意立奕为太子,但是,奕的竞争对手四阿哥奕(咸丰)却有一位好老师,他的这位老师改变了咸丰帝一生的命运,他就是杜受田。这个人最突出的能力就是揣摩道光帝的心思,如果他要活在现在的话一定可以成为著名的心理分析师。正是有了这位好老师的谆谆教诲,咸丰帝才在与奕的最后较量中获得了胜利。《清史稿·杜受田传》记载:一天道光帝召集了所有的皇子去打猎,道光帝一声令下,其他的皇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追逐猎物,奕却躲在一旁的大树下偷懒。

等到清查结果时,奕擒获的猎物最多,而奕却一箭都没射,于是,道光帝就问他为什么一只猎物都没射到,奕回答说:“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大意就是说,现在正是春天,鸟兽们正要开始孕育新生命,自己不忍心射死它们,扰乱了大自然的规律。

道光帝听了十分得意,于是就暗中选中了奕为太子,其实这段话是他的老师杜受田教他说的,就这样奕原本就要到手的太子之位,轻松地被奕夺去了,这成了奕心中永远的痛。让奕更加气愤的是,在道光帝临死之前,特意封了他一个亲王的封号,这一个封号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以后只能做一个空有头衔的王爷,因为大清祖制为了避免亲王篡权,有明文规定亲王不得干政。这让奕更加郁闷。看来在道光帝死的时候也在担心奕以后恃才傲物会对自己的决定不满,甚至有可能会发动兵变,所以,咸丰帝即位以后就封奕为恭亲王,奕只能向咸丰帝低头称臣。

而今咸丰帝也死了,奕才刚满30岁,正是而立之年,他还有机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在听到咸丰帝驾崩的消息时,恭亲王心中一定在偷笑,这个曾经窃取了自己皇位的咸丰终于死了。

他为什么会这么想,毕竟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呀,或许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可以理解,但是只要我们站在他的角度上想想很容易就会明白。帝王之家哪里有亲情,他们之间存在的更多的是权位之争,是利益之争。在奕争帝失败以后,自己空怀满腔热血却没有施展的空间,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试想,整天让一个血气方刚、胸怀大志的少年天天无事可做,这对他来说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呢?可是为了不让咸丰帝对他起疑心,恭亲王只能对咸丰帝毕恭毕敬,收起自己的锋芒,天天装作无所事事的样子。

他真是受够了,他再也不想这样继续过下去了,所以,收到李莲英密信之后,恭亲王决定亲自去趟承德,看看事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同类推荐
  •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传奇式的商界人物,本书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和经营之道等。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伏尔泰传

    伏尔泰传

    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启蒙时代又被称为“伏尔泰时代”,后世作家如雨果、博尔赫斯都是他的忠实读者;伏尔泰一生著作颇丰,全集近百卷,哲理小说是其所有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部分,是法国中学生必读书目;采用傅雷先生经典译文。《伏尔泰传》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安德烈·莫洛亚的传记作品,从伏尔泰出生时的法国社会环境写起,直到伏尔泰在耄耋之年回到法国,受万众欢呼为止,对伏尔泰的思想、创作和生活做了详尽中肯的评述,是了解伏尔泰其人其文的重要参考。有人说,十七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十八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在莫洛亚的笔下,伏尔泰走下神坛,成为一个顽皮的孩童,一个反叛的少年,一个性情飞扬而不断受挫的青年。他在成功与磨难中认识了社会与人生,在流放与牢狱中愈发坚韧。《伏尔泰传》是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亦是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
  • 曾国藩:官场第一完人

    曾国藩:官场第一完人

    《曾国藩官场第一完人》主人公誉之则为圣相,罪之则为元凶。他是清朝中兴名臣,又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出将入相,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纵横叱咤,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其内容包括最可怕的敌人、对手内部的变故、上阵亲兄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重回伤心之地等。
热门推荐
  • 默临一笑

    默临一笑

    江默,你给我过来!沈浩,你在喊声试试!好了,对不起,老婆我错了。跪洗衣板去!是!听说男神也玩网游,但是这个怎么有个不对劲。当初江默为了沈浩去玩剑绝,但是怎么不对劲,自己竟然莫名其妙成了沈浩的徒弟,然后......江默表示无语......
  • 恒星我会发光

    恒星我会发光

    女主角蓝伊椤换了学校,而她的同桌是古璟妍,她们有理不清的身世关系,而古璟妍对蓝伊椤恨之入骨,成为蓝伊椤成名路上的绊脚石。好多次意外,让她陷入了坏名之中,后来因此变得冷漠,终是看透了成名之路上的惊险,她要如何克服困难?成为万众瞩目的耀眼明星呢?敬请期待吧…………希望你们多多给票~
  • 年轮逆岁

    年轮逆岁

    匍匐在恶火焚身的地狱挣扎着仰望圣光黯淡的天堂——以爱为名的恐怖游戏三度时空,四袭笙歌
  • 美女,明星

    美女,明星

    我和明星在一起的日子看到的娱乐圈......
  • 袖手天下,宠妃变形计

    袖手天下,宠妃变形计

    “言儿,你说怎么做一个宠妃”“首先,要好看”她认真的趴在他面前看着他的眼睛,“那我好看吗?”他一愣神,半晌道,“好看啊!”她:“你怎么不像书上那些纨绔子弟一般,你要说‘姑娘有惊鸿之资,绝世之貌’懂么?”他:“书上那些穷书生就是这么骗到大家闺秀的嘛?”她:“那不是骗,那是爱情。”
  • 往事如风

    往事如风

    2033年,维斯当政的成功修改宪法,并提出“欲取龙朔,先取西南;欲取西南,先取C市”的战略,加快对龙朔战争准备。龙朔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维斯的狼子野心,战争准备也在无声中展开....当烽烟散尽,将军沉沉睡去,再不醒来,只留下红颜泪尽,把朱唇贴向冰冷的雕像;壮士远去,身影一步步消失在隐隐青山悠悠碧水....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异世植物王

    异世植物王

    作为一名死宅,林汝每天的生活是,吃饭睡觉打游戏。像最近风靡起来的王者荣耀,刺激战场什么的,她统统不会,因为,她的本命游戏是“天下植物”。像这种不用浪费脑细胞,还不用担心自己手残的游戏,可谓是深得林汝宠爱。某一天,在林汝第N遍攻打对面boss的时候,电脑突然黑屏,再然后……她惊恐的发现,自己穿越了……
  • 主神空间的道修

    主神空间的道修

    我叫苏白,我现在慌得一笔!因为我成了主神的万千马仔之一,24小时后将进入副本世界。第一个副本,全性亡了。第二个副本,圣杯没了。第n个副本,白王决定自杀。……我……没错,我就是故意的,你们来打我啊!所有人都知道苏白会搞事,却没有人知道苏白的背后站着一个帝国!
  • 致那年失去的青春

    致那年失去的青春

    我们终将是错过了,要是开了口有没有可能我们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