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85400000015

第15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2)

衡州练勇

经过在长沙受挫以后,曾国藩也变得谦和了许多。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只有错了以后才知道什么是对,曾国藩也不例外。离开长沙的时候,曾国藩也带走了自己在长沙招募的1000团勇,而今,一千多人的大部队突然来到衡州,曾国藩不得不先考虑一下地方官的感受。于是咸丰三年八月,刚到衡州,曾国藩就去拜访了衡州知府陆传应。这次曾国藩吸取了在长沙的教训(看来曾国藩确实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并没有因为陆传应比自己级别低五级而显示出多少优越感,而是和他称兄道弟,同时还虚心向他询问了许多事情。

既然曾国藩都伸出了友谊之手,陆传应也不能不识抬举,很快两只大手握到了一起,二人也很快成了好朋友。

于是曾国藩很快就得到了陆传应的支持,陆知府慷慨地借了10万两白银给湘军做军饷,而且他还把衡州西门外的练武场借给曾国藩用来演练团勇。

这个演武场位于衡州西门外的蒸水滨,是当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时开辟的,实际上是一处大祠堂,由于场面很大,后来被人们改成了阅兵台。而曾国藩从长沙带来的一千多名团勇也正好安驻于此。

初到衡州的曾国藩多少也得到了一些安慰。那么曾国藩为什么选择退兵到衡州呢?原来,最初衡州曾是曾国藩的祖籍,而曾国藩的老婆欧阳氏就是衡州人,曾国藩在衡州的亲友还是不少的。与长沙相比,在这里他更容易得到亲友的支持,因此曾国藩选择了衡州。

而在长沙所受的窝囊气,曾国藩实在难以下咽,本来他是打算到了衡州以后,弹劾湖南巡抚和提督的,可是,经过再三思量还是觉得“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谁让自己有错在先呢?再说,自己本来就越权了,要是皇上怪罪下来,很可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经过在长沙的那些事后,曾国藩更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于是他分别写信给自己在各地的好友前来衡州同自己一起操练团勇。

就在此时,曾国藩收到学生江忠源的来信说,皇帝让各地的大臣办团练只是为了辅助正规军共同抵抗太平军,不是让他们练成正规军队,否则就是越格,而各地的团练一般也就几百人,像湘军这样有一千多人的团练还是比较少见的。同时,江忠源告诉他,湘军的出路就是正面跟太平军对抗。

于是曾国藩让江忠源代他请求皇上允许他在衡州招募团勇,并自成军队,归他自己统率。

而事实上,曾国藩甚至都没等皇上批准,就再一次开始大张旗鼓地在衡州招募团勇了。

首先是李元度应邀到来,同时他还带来了500名新募的平江勇。郭嵩焘还带来了募得的湘阴军饷20万两。然后,刘蓉、陈士杰也陆续来到衡州准备同曾国藩一起共谋大业。

不久之后,曾国藩在衡阳也招募了大量的团勇,现在所有的团勇加起来已经有5000人了,于是曾国藩就把他们分为10个营,分开训练。

而此时,江忠源来信说,自己现在奉皇命任湖北按察使,前往江西镇压太平军,希望曾国藩能够赶快练就一支能够与太平军作战的军队前往江西支援。

接到信后曾国藩大喜,心想自从出山帮办团勇以来也有好几个月了,这些团勇究竟练到什么地步了,他们的战斗力又如何,正好可以通过这个机会检验一下。

于是,咸丰三年(1853年)夏天,当太平军西征进攻南昌时,曾国藩就派罗泽南、朱孙诒、金松龄率领3000余人前去支援江忠源。

不久,有消息传来,大军初战告捷。而后又有消息传来说,罗泽南一营冲锋在前,中了敌人的埋伏,死伤几十人,后随湘勇竟然见死不救,而且临阵逃脱。接到消息后曾国藩又喜又悲,喜的是团练部队多少还能杀几个太平军,没有辜负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的训练;悲的是,虽然团勇的战斗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团勇彼此之间并没有形成并肩作战,而是各自为营,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的生死考虑而不顾同伴的安危。

想到此,曾国藩不免一声长叹:人性本自私呀!经自己训练的团勇也并没有比别处的团勇有什么过人之处呀,看来就操练团勇方面自己还需要进行一番深刻的反省。

衡州思过

经过江西的这场战事以后,曾国藩认识到,在抵抗太平军的战争中,不仅大清八旗军不行、绿营军不行,就连自己辛辛苦苦操练的团练也不行,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曾国藩开始深刻地思考如何才能练就一支高素质的军队这一问题。八旗军、绿营军是不行的,因为他们不仅骄纵腐败,而且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在太平军面前他们根本就不堪一击。曾国藩认为,要想练就一支劲旅,首先就要杜绝这些军队的腐败之风,提高每一个士兵的作战能力。其次就是,要总结太平天国的军队之所以无坚不摧的原因。他们不仅纪律严明,更主要的是,他们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而且兵勇之间相互称兄道弟,彼此照应,因而他们内部有很强的团结性。所以,一支高素质的军队,就要士兵之间彼此同呼吸共命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孤军作战,才能避免武昌之战中的失误。

此时的曾国藩虽然总结了一些作战经验,但是至于到底怎样练就一支劲旅,他心里也并不清楚,就像一个走夜路的人,没有光只能一路摸索着前行。

虽然曾国藩的队伍从长沙迁至衡州,还没有跟太平军独立地打过一场仗,但是他们也并没有闲着。曾国藩自己很清楚,练团勇,需要自己招募军饷,而这些军饷一般都是各地的乡绅地主捐的,而他们捐钱的目的就是,希望团练部队能够保地方的平安。所以在没有跟太平军正面较量之前,曾国藩的团勇就充当起了地方保安团的角色。

或许权力真的是一个放大镜,它不仅能够放大一个人的脾气,更能放大一个人的杀伤力或是创造力。

从很多史料分析中,我们都能发现曾国藩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而一个人一旦拥有了领导别人的权力以后,他往往就把这种律己的精神扩大,因为他会觉得归自己领导的人从大环境中来说更接近自我。因此,曾国藩在镇压湖南各地的农民和土匪作乱方面,再次显示出了他心狠手辣的真面目,就像不能容忍自己犯错一样,他对于那些犯事的农民和土匪一律格杀勿论,绝不手软。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镇压农民、土匪作乱和偶遇太平军的作战过程中,曾国藩又地渐渐总结了不少了经验并吸取了不少失败的教训,一个更完善的军队管理制度,在曾国藩的头脑中渐渐地清晰了起来。

改革军制

自从曾国藩插手绿营一事以后,曾国藩深刻地认识到,虽然八旗、绿营已经腐败成一堆糊不上墙的烂泥,需要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这些都是国家正规军,自己是没有权力插手的,因此曾国藩对八旗和绿营军彻底失望了。

再看看自己现在搞的团练。虽然其中也有不少骁勇善战的士兵,但是他们真的能经受得住前线残酷战争的考验吗?

他们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都是出于混口饭吃的目的来做团勇的,如果真的到了战场上,真的要拼命,对于这些吃口饭就满足的人来说,他们真的会为了镇压太平军而不顾自己的性命吗?显然不会,毕竟他们不是真正的军人,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念,他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保命要紧。

那么,究竟练成什么样才算符合要求的部队呢?曾国藩的心中渐渐有了这样一支队伍的雏形。虽然名为团练大臣,但是对于一般的小型的团练,曾国藩渐渐地失去了兴趣。他既没有执行清政府的命令,也没有再继续盲目地仿效别人办团练,而是根据当时清政府迫切的需要,(虽然这种需要只是曾国藩单方面的观点)打着团练的旗号,开始练军。

看来曾国藩还是比较有眼光的,而他的这种卓越的军事眼光也恰恰为他在军事上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他心里非常清楚,现在的清政府已经没有一支真正能够抵抗太平军的队伍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旦丧失了自己的防御能力,那么自己的政权也就岌岌可危了。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要做的也只能是起用任何一支能够维护自身安全的军队,于是,曾国藩就不顾大清法律,毅然决定练就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湘军。

首先在招募新人方面,曾国藩作了很大的变动。

一改常规,新招募的湘军,只要身体强壮而又敦厚老实的山乡农民。因为这些人一般都比较踏实,又容易管理,那些游兵散勇以及一些油嘴滑舌的市井混混一律不要,因为这些人不仅难以管理,而且容易在军中挑起事端。

在选拔军中带兵之人的时候,也选那些能吃苦、不怕死、不势利、有管理才能的人。

曾国藩选拔军官的首要标准就是:“有忠义血性。”抛开其他的素质不论,如果一个军官不忠诚,那么他的势力越大、官衔越高,他也就越可怕。因为,一个不忠诚的人,很容易就可以从自己的下属或是朋友而变成自己的敌人。

看来之前的各种经历真是让曾国藩受益匪浅,他正从一个文人一点点蜕变成一个治军有方的将领。

其次在军制改革方面,曾国藩吸取了绿营军腐败的教训。晚清时期,绿营军采取的是世袭制,也就是说,老子要是绿营军的话,等老子退休了,儿子就可以接老爸的班,继续做绿营军,继续捧着金饭碗吃皇粮,让国家养着。曾国藩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安逸的生活方式助长了绿营军的腐败之风,所以,曾国藩要彻底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也就是说,军队的人员都要通过招募,而且可以随形势的需要扩招或是裁员。此外,曾国藩认为要练就一支高素质的军队,最重要的就是改过去的“兵为国有”而为“兵为将有”。很明显曾国藩是说,我练的部队就应该归我所有,要是国家有需要,我可以带领我的军队为国家效力。很明显这是一种军阀制度,是一种公然向大清政权要兵权的行为。但是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早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了,要是曾国藩能够练就一支能够与太平军一决高下的军队来,那也不失为良策。但是一旦曾国藩的军队威胁到了大清政权,咸丰帝还是会掂量一下的。

于是咸丰帝在得知曾国藩的做法以后,也对曾国藩的为人作了深入的调查。据说,当时咸丰帝曾命他最信任的大臣肃顺暗地里在曾国藩的部队中安置了很多的眼线,来监视曾国藩的举动。

其实,清政府对曾国藩的猜疑一直都没有消除,直到曾国藩去世。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在吸取了武昌战役的教训以后,曾国藩在练新军的时候,特别注重了军队内部的团结。

对于任何一个团队来说,队员之间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一个队员都能从团队合作的角度来为全局着想,那么队员的整体力量就能远远地超出单纯的个体力量的总和;相反,如果队员之间矛盾重重,那么团队总体的力量可能还不如个体的力量大。

因为方向不同的力量一般会彼此抵消,只有方向一致的力量才能体现出团结的力量。因此曾国藩就在军队内部的团结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首先,他强调的是加强各级军官的权力,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士兵要绝对服从军官,强调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当然只有服从命令的手下才叫手下,不服从命令的可能就是敌人。对于一个军队来说,只有人人都愿意服从命令,那么一个军队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才能得到保障。

其次,曾国藩强调,在军队里,人与人之间要荣辱与共,不离不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曾国藩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招募士兵主要是从一个地区来招。因为,大家都是老乡,不仅沟通起来比较方便,更重要的是,不同地区间的士兵可能在生活习惯上有很多的不同,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同一地区的人团结,而不同地区的小团体间矛盾重重。

另外,来自同一地区的人,彼此之间一般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能张三的妈妈的二舅的大女儿嫁给了李四的三叔的二小子,而李四的三叔的二小子又是王五的老爸的学生,这样一来,军队中人与人之间多多少少的都有那么一点勾挂着的关系。

那么,在这些人之中统一思想、搞团结就简单多了。曾国藩的这种通过同乡、亲友、师生关系来维系军队之中人与人团结的做法,在我们现在看来多少有点局限性,而且不利于军队的扩大,但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曾国藩的这种做法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性的。

毕竟在当时社会里,人们还是把亲情和师生情谊看得比较重的,从当时比较时髦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人在感情方面还是比较淳朴的。

加之,曾国藩要操练自己的军队,国家是不给军饷的,招募那么多的士兵,到时候僧多粥少也是个麻烦事。毕竟,谁都不愿饿着肚子打仗,更何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不知道抢了馒头往自己嘴里塞呢?

因此曾国藩当时的练军策略还是比较实用的。现在,练军的指导思想有了,接下来曾国藩要做的就是创办湘军。

同类推荐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了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帝国首辅:张居正

    帝国首辅:张居正

    完整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张居正!全面展现明朝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波澜壮阔的一生。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作者度阴山全新力作!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明代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打动我的正是张居正!看大明帝国首辅张居正,如何不择手段救天下!以一己之力挽救整个大明王朝,开创属于他一个人的时代“万历中兴”!政敌眼中的弄权小人,百姓心里的救国英雄!23岁初入官场,张居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却在亲历腥风血雨的内阁斗争后,痛悟了什么是政治,从此踏上一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道路。他不顾同僚鄙夷,勾结太监冯保,登上首辅之位,赢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为改革大业铺平道路。他通过大收贿赂安抚戍边将领,起用贪官殷正茂平定西南叛乱,彻底解决由来已久的边疆兵患。他趁皇帝年幼,以帝师之名独裁擅权,一改官场颓靡习气,使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以辞官为由,胁迫小皇帝下旨,将反对者一一铲除,从而顺利推行新政,一举扭转帝国财政危机。只要有助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张居正便毫不在乎手段的正义与否。这让他一方面成为政敌眼里卑鄙的弄权小人,一方面又成为百姓心中伟大的救国英雄。翻开本书,领略大明帝国张居正如何不择手段救天下。
  • 迪士尼

    迪士尼

    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张作霖传

    张作霖传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睡卧美人腕,醒掌天下权”——这是张作霖的江湖格言。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土匪出身的军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智慧:他从一个由辽西的穷乡僻壤走出来的流浪儿,到落草绿林成为一方马贼的首领,到主动接受招安成为大清王朝的巡防营管带,再摇身变为中华民国奉天督军,越折腾越大,直至入主北京成为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凭借这些招牌,张作霖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本书以平实的心态追溯当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曲折,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也有利于读者能够从前人的得失成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植锋

    末世之植锋

    末世苍穹,谁人争锋。看灵植遍布,我为先锋!天空现裂缝,世界异变。异世界入侵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千奇百怪陈植:“什么?你说你有系统?还是剑神系统”某地界,陈植看着一名男子掏出翻盖手机,大吼一声“黑新”陈植大吼:“我也想要啊!”此时陈植看着脑海里绿油油的光团,感觉到了世界满满的恶意......
  • 坑爹红包,女配快跑

    坑爹红包,女配快跑

    一个红包改变了她的命运,从此以后她踏上了完成女配任务的道路,可是尼玛,为啥没有正常点的任务?这些都怎么完成??(本文有男主哦~)【作者有懒癌,周更,月更,年更,就是无法日更~见谅!喜欢的宝宝们可以把文章养肥了,再看哦~】
  • 穆先生追妻太霸气

    穆先生追妻太霸气

    叶研初一直觉得人嘛,凉薄一点比较好,且人生在世及时行乐,她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另一半会是什么人,或者说她已经做好了孤独终老的打算。直到她遇到了他!一门娃娃亲让两人再续前缘,叶研初以为自己捡到了宝,但对穆萧然来说,她才是那个宝。穆萧然:你是我想跟全世界炫耀,却又舍不得跟任何人分享的宝贝。
  • 异变风暴

    异变风暴

    在公元2202年,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打开了宇宙世界的大门,随着“外星人”的到来,把人类束缚的基因锁已经被完全打开,人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异变时代”!
  • 未来qq群

    未来qq群

    秦天语,一个万年吊车尾。因为偶然一次机会加入了一个名叫梦想成真的QQ群。它的出现,让秦天语的生活充满了惊悚刺激。这个QQ群会不定时的发布任务,完成任务,能拥有各种神奇的东西!完不成任务,结果只有一个——死!面对诡异神秘的任务,无法抗拒的奖励,掌握一切的幕后黑手,秦天语将何去何从?谜底正在揭晓……
  • 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心灵励志书,它用一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据不完全统计,该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人参与了“不抱怨”活动,并迅速蔓延到全球80多个国家。在美国《时代周刊》与《纽约时报》联合美国NBC电视台发起的“影响你一生最重要的一本书”投票中,它仅次于《圣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推荐这本书时说: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一本书,除非你拒绝所有的书。
  • 九渊之一城柳色

    九渊之一城柳色

    “你不要对我有非分之想!”“你明知道我对你只有非分之想!”喜欢上师父,但是他却另有所爱,为什么身边的人都欲言又止奇奇怪怪的,这一切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事情?百年之前又发生了什么恩怨纠葛?“泽泱,我这里好痛,你当初说让我放过你,你如今也放过我吧。”“不怕,只是去下凡历个劫,回来就是上神了。”“泽泱,这是我能给你做的最后的事情了。还有,你忘了我吧。”
  • 指尖的江湖

    指尖的江湖

    一点寒芒千川渺,指跃丹尘撼灵霄。……他风华绝代,英姿飒爽,武功盖世,只手遮天,却也为情所困,身陷红尘,苦海无渡。苏寒山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对故友的思念,卷入一场席卷天下的纷争。既如此,便只好文定国邦安泰平,武镇河山浣海清!饮马潇潇,青天把酒,骑鹿寻桃,指点江山!来这江湖快意一场,腰缠万贯,膝上美人,着实痛快!qq群:853971792特仑苏的小窝,欢迎各位书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晓琪夫妇太妖娆

    晓琪夫妇太妖娆

    她还是她一点都没变他也同样还是那个腹黑boos他宠她,他疼她在他的世界里她就是自已的天然而幸福开始渐行渐远多次的误会把她推向边缘而他却始终都在等她回来最后晓琪夫妇携手只做鸳鸯不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