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8800000092

第92章 金紫宰相屡遭贬 拍案而起力辩冤(1)

李德裕被贬为东京留守,已是闲散官,人们以为已贬到头了。其实白敏中心里清楚,裴度在日曾几起几落,也曾任过东都留守,然后又回京复相。他唯恐李德裕日后东山再起,威胁自己的相位,便撺掇唐宣宗又掀起了新一轮对李德裕等的打击。先是,他们将唐武宗、李德裕远贬的牛僧孺等五人内迁,以循州司马牛僧孺为衡州长史,以封州流人李宗闵为郴州司马,以恩州司马崔珙为安州长史,以潮州刺史杨嗣复为江州刺史,以昭州刺史李珏为郴州刺史。五人同日内迁,但其中的李宗闵是最不幸运的,他接到内迁之诏,还没有离开封州就死了。被李德裕斥逐的丁柔立,还职为右补阙。

接着是大贬所谓的李德裕党人。给事中刘,白敏中认为他是李党中的第一个要人,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右补阙丁柔立上言:“刘数为巡边使,且造木牛流马塞上运,多有功于朝,不当远贬。”白敏中斥责道:“成命已下,汝敢阻拦!”遂不听丁柔立之谏。但刘被贬后,再在重臣中搜罗李德裕旧党之人,却难以找到,白敏中恼羞成怒,便胡乱将工部尚书、判盐铁转运使薛元赏作为李党之人,贬为忠州刺史;将其弟、京兆尹、权知府事薛元龟,贬为崖州司户。凡不为李德裕所重用之人都擢用,兵部侍郎、判度支卢商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韦综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再贬东都留守李德裕为潮州司马,丁柔立拍案而起,大骂白敏中欺人太甚。他针对朝中颇有议论之“李牛党之争”,而白敏中遮遮掩掩只以“李德裕党”之罪名,大加贬谪,上书朝廷,为李德裕辩冤。其上书中写道:

“邪正不辨,敌我不分,最是人心之大患。今无行之人,鼓其如簧之舌,拨弄是非,颠倒黑白,称‘李牛之党’,之‘李’,系李德裕;‘牛,为牛僧孺’。更有甚者,只斥‘李党为李德裕’,谬也。其实,若谓‘李牛之党’,‘李’当指李宗闵;‘牛’系为牛僧孺;李德裕本无党,是不可不加以廓清、辨正也。”

“一曰,李德裕无党。元和以后,即有标举‘牛李’一词,而非‘李牛’。其‘牛李’之‘牛’,系指僧孺,自无待论;‘李’系谓宗闵,当可非疑;或曰‘李’,指目德裕,且推及其父吉甫,此不可不辨明。大和三年八月,裴度荐兵部侍郎德裕为相。而吏部侍郎李宗闵有中人之助,是月拜平章事,惧德裕大用,遂依李逢吉,出德裕在浙西八年。宗闵另引牛僧孺同知政事,二憾相结,凡德裕之善者,皆斥之于外。大和四年十月,朝廷又以德裕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西山八国云南等招抚等使。李宗闵以为此为裴度之举,裴度本于宗闵有恩。裴度征淮西时,请宗闵为彰义观察判官,自后名位日进。至是恨裴度授德裕,罢度相位,出为兴元节度使,牛、李权赫于天下,人指曰‘牛李’,非盗为何?是‘牛李’之初义,时人原用以指斥僧孺、宗闵之结党营私。不意今有人好为谰言,施移花接木之计,将‘李’属之德裕,形成‘牛’‘李’对立,借以减少僧孺、宗闵之过恶,此本小人之用心,今人竟被其蒙蔽。”

“德裕与僧孺不协,益令人误信德裕确树党与僧孺为敌,此应辨明者二。今谓之私党,必标其策,故可形成对立。僧孺、宗闵之党则不然,其目的、手段,只是把持权利,以个人及其党人之利益为先,而不顾国家、社稷利益。德裕两度执政,初自大和七年二月,至八年十月;次自开成五年九月至会昌六年四月,且尤得武宗专信,如其树党,正宜此时。然今贬德裕,其波及官位较著者,仅有工部尚书薛元赏、京兆少尹薛元龟兄弟及给事中刘三数人。且元赏在开成初已位跻方镇,挫抑阉寺;刘也因祖荫而居高位,非由德裕擢用。其二人之业绩,大为世人之称道,何以称之为党人?其余德裕所引进者,如白敏中、周墀、崔铉,正大受今朝之倚任。其中白敏中、周墀,却被世人称牛党者,又及柳仲郢更为僧孺辟客,德裕皆不以为嫌,一一擢用。由此可见,德裕无党。”

“二曰,李德裕不结党。若征德裕之言论,则文宗尝与之论朋党事,德裕对曰:‘方今朝士,三分之一为朋党。’言外见得德裕不结私党,方其时也无人曰德裕有党。多有士进者与余云曰:‘或问赞皇(李德裕籍河北赞皇县人,因人以其籍地尊称)之秉均衡也,毁誉无如之何?’多有士进者曰:‘其削祸乱之阶,辟孤寒之路,好奇而不奢,好学而不倦,勋业素高,瑕疵不顾,是以结怨侯门,取尤群彦。’光福、王起侍郎,自长庆三年知举,后二十一载复为仆射,武皇时犹主柄,主政者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远人得路,皆相庆贺。试问:结党者,可有此举?又有无名氏玉泉子云:‘李德裕抑退浮薄,奖拔孤寒非只一二人,于是朝贵朋党,德裕破之,由是结怨而绝于附会,门无宾客。’再有×××记云:‘武宗朝任宰相李德裕,虽出丞相子,文学过人,性孤峭,疾朋党如仇傩。德裕所与者多才德之人,可谓不党。’反之,如牛派为死党,曾有史者记云:‘牛党之一杨汝士,居靖恭坊,与其诸杨朋党联结,率相期以死,权势熏灼,力不可拔。’今世人何不察,妄称‘牛’‘李’(此李指德裕)各分朋党,互相倾轧,垂四十年,以嫉视小人为私党,排斥奸佞为倾轧,却不明德裕不党之言行。如此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举世宁复有公论?正议之士,无不愤慨!”

“三曰,李德裕无阶级分野。不畏疆域,拒绝请托,最易招惹毁谤,似此不挟私怨,臣不知今朝能有几人?大抵牛党对于异己,多任意诬善,而德裕尤为怨府,其深文巧诋,稍一不察,便堕术中。今有人云,僧孺、德裕分树两党,各有其阶级分野。更有甚者称:‘李德裕以己非由科第,恒嫉进士举者。’此大谬也。今试观德裕入相武宗而后,除杜以门荫、驸马进身外,自余陈夷行、李绅、李让夷、崔玄、李回、郑肃六相,均为进士,何谓恒嫉进士举者?今又有议者曰:‘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崇尚地胄(即门第)。’此谓德裕死守士族门风之旧习,然就德裕本身论之,其为国相之公子,又居淮南节度使,竟娶‘不知其氏族所兴’及‘不生朱门’之刘氏为妻,则又何说?岂非摈弃旧阶级门户之见,与新兴阶级同流耶?夫所谓旧族或非旧族,指其人所属之整个氏族而言。有远系可考者曰‘旧’,无远系可考者为‘新’,区别甚易,抑德裕者曰:‘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以德裕婚姻论之,其既重门第,何以不择高门旧户?再者德裕荐拔方士,反奖孤寒,天下儒者有口皆碑,何谓重门第而不重科举?‘孤寒’者,孤立寒门之谓者,与旧族极端对立之阶级也,必由科举出身。今‘新’、‘旧’两族之融合,皆因德裕等提倡文教之所致也。即便旧族,未尝不极力争取进士也,议者何能将‘新’、‘旧’两族画出一道鸿沟。诚然,德裕不由科举出身,然文宗有言:‘轻薄、敦厚、色色有之,未必独在进士。’‘只念经疏,何异鹦鹉能言。’已是定评,猥以‘经术’相推,定阶级有无,滑稽已极,恰明晰德裕无阶级分野、门第之见,唯以才是举。”此说直到宋代的宋祁以及范摅、玉泉子、裴庭裕及孙甫说等,都从李德裕无党说,遂与“李牛党争”之说之“李”指“李德裕”两说并存,成为史说中之一桩公案。

至于李德裕为政以来的功绩,丁柔立在上疏中条分缕析,又洋洋千言,不及赘述。此疏中的议者,多暗指宰相白敏中,书中在述评李德裕功绩时,多涉及文、武宗,尤其是对唐武宗多加以肯定。小肚鸡肠的唐宣宗见疏大怒,立将丁柔立贬为南阳尉。投机钻营的白敏中,看到丁柔立的上疏,更加迁怒于李德裕,便咬牙切齿地要兴起大狱,置李德裕于死地。

却说开成二年(837)五月,李宗闵引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为相,唐文宗迁三次镇浙西,出入浙西达十年的李德裕为淮南节度使,以代牛僧孺。牛僧孺闻知李德裕要代己为淮南节度使,便不等他到来当面交割,便将军府所有事务交付给淮南节度副使张鹭,就匆匆入朝去了。李德裕到达扬州后,怒牛僧孺不按制交割,便上奏朝廷说,扬州府库藏本应有钱帛八十万贯匹,自己只领得四十万贯匹,张鹭说另四十万匹已支用。唐文宗以此事责问牛僧孺,牛僧孺上疏辩解说,自己确向副使张鹭交割的是八十万贯匹。唐文宗便下诏命李德裕重新检括。李德裕便主持清仓查库,果然库藏钱帛八十万贯匹。李德裕便上疏说:“府吏称,凡诸镇军使更代时,照例将库藏数减半,以防备水旱之灾,以助军费。其因出示王播、段文昌、崔从相代时,都援此例,现簿册宛然保存良好。王、段交割之人时都健在,只有崔从是死于淮南任上,而牛僧孺接代崔从之职,比其他减杀库存数还要多。臣初至淮南镇时,适逢有病,失于援例,不查实,确系八十万贯匹,不敢妄奏,请求责罚,臣待罪。”唐文宗便下诏赦免李德裕为无罪。而补阙王绩、魏、崔党、韦有翼,拾遗令狐、韦楚老、樊宗仁等各联言上奏,弹劾李德裕挟私怨沮伤牛僧孺。也有人言于唐文宗,这是“牛党”群起而攻之,欲加罪李德裕。唐文宗怕为此朝政再乱,便说:“成命已下,不必再问。”这件事便不了了之,其中详情谁也没有调查过,便成疑案。

同类推荐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吸毒人群成瘾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以江苏为例

    吸毒人群成瘾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以江苏为例

    吸毒成瘾问题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同时也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和谐。本书以吸毒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吸毒人群吸毒成瘾的社会成因。作者运用个案访谈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沿着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吸毒人群生活世界的描述,深入挖掘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成瘾及难以再社会化的深层社会根源,并试图寻找他们回归社会的长效机制。
  • 恰似蝴蝶年少

    恰似蝴蝶年少

    本书是青年作家陈伟军的小说新作,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十七岁少女何雨谦的成长故事,亲情、友情和爱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她受到巨大的情感冲击,在一系列事件中,她逐渐成长、成熟,并最终微笑着向青春交出了亮丽的答卷。
  • 董大中文集·第9卷:文化圈层论

    董大中文集·第9卷:文化圈层论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 尘埃里,拾一炉温暖

    尘埃里,拾一炉温暖

    这本书描绘了关于亲情和友情的故事,从书中我们体会到与生俱来从不改变的亲情;我们能看到即使与全世界为敌,朋友永远是世界上在乎你的人。这些感动人心的美好情节提醒着我们,感恩亲情、珍惜友情以及那些与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和你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热门推荐
  • 璨若星河落

    璨若星河落

    高台由三根白桐木撑起,十多米高的白桐木结实的插在下面的桐浮广场上。白桐木密度极大,质量好,结实耐用,是建房造屋,横梁打桩的上好之选。一般的白桐木长到四五米就是极限了,而这三根用作撑台的白桐都是十几米高,皆为世间罕见。林争双臂伏在木质的护栏上,极目远眺。
  • 反网恋联盟

    反网恋联盟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乔七因为白月光而立志“上铂金”,谁知在一场排位中她意外认识了一位花木兰“小姐姐”。乔七本着撩妹的心态,谁知对方是个男的……而且还是个钢铁直男!---------------我们的名字是:反网恋联盟!我们的宗旨是:只打游戏,不网恋!我们的口号是:网恋选我,我超甜!
  • 气灵大陆之元素之光

    气灵大陆之元素之光

    为了报杀母之仇的方和,在神秘人“明”的指引下,走上了救世与复仇的道路,一路走来,那事实的真相,以及自己迷失的记忆,渐渐出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看似巧合,但一切早已命中注定。
  • 梦落江湖

    梦落江湖

    失恋,失业,痛失亲友。她,遭遇其二。其三,辗转数年却不知爹娘是谁,失忆,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她与弟弟相依为命数载,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因为一段巧合,踏入“江湖”。胆小,懦弱,不与人欢,不与人言谈,整日埋头工作的工作狂。彻彻底底的改变自己,重新开始,在那虚拟的“江湖”中找寻真正的自己“女王大人。”江湖如梦,梦落江湖,这一切,哪怕是梦,也要过的干脆,过的痛快,过的是自己所想的,只有那样,才会迈入自己的成功。无数的阻力,拦路虎,阻拦她的成长。女王不知君临天下,只愿天地不敢欺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爷咱俩走着瞧

    王爷咱俩走着瞧

    江莫桐有可能是穿越史上起点最低的女主。没家世、没背景、关键是没有钱,她忍!一路打拼,成了军医,破案救人,困难重重却还被腹黑王爷看上了,她认!有这么个能动手就绝不动口的王爷,惜字如金的大冰块。就算是她江莫桐也之好认栽了。???且看她如何俘获王爷芳心!??分割线-----------???萧齐君揉着眉心,道:“江莫桐你要气死本王?”???“瞎说!王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某女翘着二郎腿,一脸痞笑。
  • 网游之殖民大时代

    网游之殖民大时代

    科技文明的后期,地球再也无法承受近二百亿的人口,大宇宙时代来临……资源快速的消耗,而进入宇宙依然遥遥无期,于是一个解决上百亿人口所带来的各项经济,生活问题的提案被通过了,三年后,一个可以容纳百亿人口的庞大网络虚拟游戏诞生了……
  • 绝世毒医:腹黑帝尊心尖宠

    绝世毒医:腹黑帝尊心尖宠

    (1v1)白若璃,华夏第一杀手阁阁主“鬼面毒医”,却不料一朝意外身亡,穿越到神月大陆第一废物身上重生,一把银针活死人肉白骨,虐虐渣,打打脸什么的信手拈来。他,神秘莫测,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宠宠宠……
  • 燃烧的眼睛

    燃烧的眼睛

    燃烧的眼睛,坚定的意志,一场王者之间的较量,一场因细微处而引发的血案。惊心动魄的悬疑故事,带你走进狼的世界。
  • 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伤痕

    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伤痕

    张爱玲是一部传奇,也是一个迷,她是说不尽的话题。她细数着世界的不是,让我们不得不细数她的奇的异。本书详尽记述了她的家世及时代背景:从带给她贵族血统的的外曾祖到她沉默了一生的弟弟;她步入文坛的领路人到继承了她全部遗产的宋氏夫妇;从她深爱并深恨的风流男人到她隐居期间唯一接见过的记者……以画面的形式展示了她生活的环境、在她生命中出现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