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63000000186

第186章 俊杰何其多

徐庶发现自己做事有点欠考虑,没考虑到主将太史慈的性格和情绪。

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主将,做事很大胆,也很有计谋,但他虑事却不长远。拿对方那件成名往事来说,那不是无谋之举,而是很有策略,很见智谋的作为,但很显然,对方并没有仔细考虑过最终的后果,最后只能舍家逃亡。

说白了,太史慈不笨,很聪明,但他做事却只顾一时痛快。

自己说的那些大道理,对方显然都懂,也认可,但认可道理,并不代表认可说道理的人。

由于种种阴差阳错,自己已经成了对方的眼中钉,然后自己还一直唱反调,结果,把对方给惹毛了。

唉,都是不成熟,虑事不周惹的祸啊!

徐庶心中暗叹,手脚上的动作却非常利落,这个时候慢不得,否则后果会很严重的。

他身体向后退了半步,微微一旋身,轻轻巧巧的脱出了太史慈的掌风笼罩。

“能领教子义将军的武艺,当然是好。”他双拳平举于胸,看上去是在施礼,实际上却是将太史慈继续抓过来的手臂格开,“不过现在军机尚未商定,孔北海诸位又远迎出城,将军是不是应该先办正事啊?”

徐庶很狡猾,他试图转移视线。

但凡见过太史慈昨夜发威的景象之人,只要脑子没病,就不会想着跟他过招。徐庶自忖武艺还过得去,但跟太史慈这种猛人打?多少条命也不够啊!

“哼!”太史慈刚才光顾发火了,没注意到周围动静,闻言转头看看,见是孔融,他也只能冷哼一声,悻悻的停了手。

对孔融,他还是很尊敬的,不管怎么说,对方在自己离家的时候,帮忙照顾母亲,是个仁厚之人。

另外,徐庶的身手也比他预计的要高,对方进退之间步伐轻灵,身形飘忽,不动兵器的话,十个八个回合很难拿下对方。动兵器就是拼命了,太史慈还没失去理智,自然不会同室操戈。

“文举公安好。”

“好说,好说。”孔融等人到场已经有一会儿了,不过却一直没出声,不是没找到插话的空隙,只是太过震惊,无法开口而已。

太史慈出现在这里,并成为了泰山精骑的主帅,就已经很让人意外了。一个只在东莱薄有名声的年轻人,从求援的信使,摇身一变成了统兵一方的大将,从古至今,就没听说过有这种先例。

这件事孔融还可以理解,毕竟鹏举贤弟的魄力非同寻常,因人制宜的眼光也是犀利无比,如果不是他突发奇想,谁能想到虎牢关之战中,会有祢正平的一席之地呢?就凭他那张臭嘴?

太史慈的武艺确实很高,否则也没本事两度进出管亥的连营,两月间,奔波往返渤海,泰山,北海数地。王羽慧眼识英才,又有魄力,任用为将也不稀奇。

以此子的武艺,胜过管亥同样也不足为奇。

孔融心中略有几分遗憾,但更多的却是欣慰,毕竟是他先发现并任用此子的。世人皆知,被王鹏举看重的人,都是上将之选,自己多少也能落得个有先见之明之类的评价,至于其他……

虽然偶尔会犯糊涂,但基本上,孔融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没有争雄天下的志向,自然也不会因为错过招揽上将机会这种事而感到懊恼。

反倒是因为太史慈的关系,他和王羽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一些,总体而言,就是件好事。

然而,等他想通此节后,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另一个令人惊秫的消息砸晕了。

生擒管亥的,居然不是太史慈,而是那个跟太史慈据理力争的少年!

那可是管亥!

这种事可能吗?

孔融也罢,北海的名士和将校们也罢,初听之际,都觉得难以置信。这少年又不是王鹏举,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可是,地上那个被捆着扔在一边,动也不动,生死不知,也没人理会的,不是纵横北海,斩将夺旗所向披靡的管亥又是哪个?

尽管此人头上身上都是血,狼狈不堪,完全没有当日纵横无敌的威风劲,但他给北海众人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又哪里会认不出?

随着争吵的升级,令人震惊的消息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的向北海众人袭来。

生擒管亥的是个少年,这个少年只是个斥候……好吧,他不是一个人,应该算是个斥候队长……

徐庶身份的升级,并不能消除北海人的震撼与挫败感。

泰山军中,到底有多少英雄啊!

一个小小的斥候队长,就能生擒管亥这种恐怖的大魔头?那死在管亥倒下的几名北海武将又算是什么?在朱虚城门围攻管亥,试图夺回城门的控制权,被对方杀得血流成河的郡兵又算是什么?

泰山军,太让人不可思议了,简直就是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存在!

难怪他们能以千余之众,就能取得这般辉煌的战果呢!

击败几十倍于己的敌人,而且自身伤损极少,杀死和俘虏的敌人数目,也都有自身十倍以上……军中尽是这种豪杰,岂能不强?

管宁只觉脸上热辣辣的,其他人投注过来的视线,都像是带着火,带着刺一般。就算没有这些,想到自己夜里在城头的发言,他也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管亥和王羽势均力敌?笑话,三岁小儿都能看出,两者间天壤云泥一般的差距!

身为德高望重的名士,居然说了这么荒谬且不负责任的话,简直,简直就是……耻辱化成了无法形容之重,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王鹏举,非但不是浪得虚名,说不定比传言中还更高一筹!

痛定思痛,管宁突然心中一动,原本已经绝望的心中生出了一丝希望,有这样的豪杰在,青州还有希望,还没到放弃的时候!

武安邦等武将则是彻底傻眼了,原本他们对太史慈是很不屑的。原因很简单,这小子太狂妄。

突围进城很了不起吗?贼军虽多,但营盘扎的却不算严密,想混进混出又有何难?结果就是因为这么点小功劳,这小子就放出大言,说什么给他一千兵马,他就能击败贼众!

这不是胡吹大气是什么?既然要吹,他干嘛不吹得更大一点,比如给他一千人马,就能平定青州,拯救大汉什么的?

好在孔使君英明,没被这个小子骗了,都昌城才得以保全。

这段时间,太史慈在都昌城已经成了笑柄,吹牛者的代名词,只有开玩笑的时候,才会有人提起他的名字。

然后,太史慈再次出现……他带着不到一千骑兵,打得管亥全军覆灭,顺便还生擒了管亥,嗯,在生擒管亥的行动中,他甚至都没亲自出手,而是委派了一个斥候队长………

北海将校们除了张大嘴巴,瞪大双眼,哑口无言,还能如何?

就算有几个不怕死的,看过太史慈和徐庶短短一个照面的过招后,也彻底死了那份心。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武艺这东西可是做不得假的。

当时太史慈显然是动了真怒,探手那一抓,隐隐间有风雷之音,说是势若奔雷,一点都不为过。换了在场的北海将校,没一个人敢说能招架得住,结果,徐庶举重若轻的避开了,招架的招式,一点烟火气都没有,不懂行的人,可能还以为两人在互相谦让呢。

强,实在是太强了。

孔融开始打圆场,微笑着说道:“子义,还有这位……”

“鹿门山庞公门下,颍川徐福,见过文举公。”徐庶微微一笑,报拳施礼。

他长得本就俊秀,特别是在笑起来后,阳光一下就写满了脸,虽然身上穿的破烂,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翩翩浊世的贵公子一般,引得一众名士心中都是赞叹不已。

文武双全,仪表不凡,泰山军中,俊杰何其多也。

“原来是德公门下,难怪出言不凡,言之成理呢。”孔融恍然道:“子义也是我青州的少年俊彦,二位应该多亲近才对,不要因为一时误会,伤了自家人的和气。”

在军略智谋上,孔融跟徐庶二人根本没法比,但在人情世故上,他比王羽还要高上几筹。七岁就知道让梨邀宠的人,情商怎么可能低得了?凭着对太史慈的了解,他一眼就看出了症结所在。

“文举公说的是,原是福自顾着逞口舌之快,以先见为主的想法,冒犯了子义将军,抱歉之极,请将军多多见谅。”徐庶借坡就下,拱手向太史慈致歉,脸上神情,尽是出于至诚。

他明白太史慈为啥恼火了,其实主张要杀俘的是方悦和秦风两个,太史慈只是随口附和了一句,他找上太史慈,纯属误伤。

杀俘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泰山军一共不到一千人,但俘虏却有三万多,是泰山军的三十几倍!控制俘虏不难,可如何安置就麻烦了。

带俘虏回泰山?轻骑发挥战力,靠的就是机动力和速度,带上这些俘虏,和自寻死路没什么两样。

放了倒是简单,但是,都昌这场突袭战只是个开始,离平定青州还远着呢!不说别的,张饶那二十万大军要怎么解决就是个大问题。

放他们去跟张饶汇合?要知道,不是每一仗都能突袭敌人,打敌人个出其不意的,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最麻烦的是,这三万多人还要吃饭!

方悦等人根本没把北海人算计在内,连昨夜那么有利的形势,他们都不敢出城助战,还能指望他们干点啥?

徐庶明白此中的道理,但他更明白王羽的心思,求仁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人口比地盘更重要,有了人,才会有一切。

他之所以提前放弃学业,跑来从军,就是仰慕王羽的名声,不仅仅是战无不胜的勇名,更重要的是,王羽懂得重视人,尊重人。

徐庶不知道别人怎么看王羽在河东的作为,但他非常欣赏,那是最恰当的处理方式,让白波有口饭吃,消弭了无数兵灾,这才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所以,他要阻止同袍,拼尽全力。

可回过头来他才发现,他那是误伤,而且误伤的目标是最糟糕的的那个……不过,对方是主将,他不找太史慈又要找谁?

世事弄人,自己的运气真是糟糕啊!徐庶无声的叹息着。

“嗯。”太史慈很勉强的哼了一声。

他哪知道徐庶心里转了这么多念头?伸手不打笑脸人,徐庶又是道歉,又是赔笑脸,他也没法继续发作了,不过,他还是很讨厌徐庶,非常非常讨厌。

“以和为贵,这样才好。”孔融颔首微笑,道:“二位也不必为这些琐事烦恼,料民不周,本就是融这个国相的过失,前事不可追,但古人亦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由融来收拾残局吧,如何?”

同类推荐
  • 伦巴蒂之章

    伦巴蒂之章

    故事发生在上一个故事前两百年,也就是第三纪元南联邦共和国成立前149年,第三纪元自由界第七次南北战争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南北战争(史称南北百年战争)末期。讲述了位于南自由界东南部汉顿王国伦巴蒂王朝在王权衰落与内外战争消耗背景下四大权势家族的斗争以及伦巴蒂王朝的复兴。
  • 我在大明开无双

    我在大明开无双

    练兵,杀倭寇,镇盐枭,燮理漕运。没事调戏一下江都县,扬州府,淮安令。土默特汗围北京,天子发下勤王令,大明,大明,大明。此世无双我大明。PS:光棍节开新书啦!
  • 汉末国士

    汉末国士

    东汉末年。有清贫胖子青灯夜读书,自命无双。有吕姓女子赤马扛画戟,孤独求败。有病弱书生白裘咳红血,眉眼含笑。有少女孔明青酒洗赤足,卧山而睡。……春秋意气未尽,大汉养士八百年,养出国士千般风流。尚有白衣黔首博得富贵,乡野壮士为知己死那一年的李家少年,手捻黑白做死活。袖间藏刀三四寸,裁胭脂眉头,割英雄血肉。步步生红莲,行于汉末大雪中。
  •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本书是对共和国近20(1989~2008)年来,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当年的被普遍关注的一系列事件,例如89年的民工潮、90年的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三陕工程开工、气功热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98抗洪、企业职工下岗、美国袭击中国使馆案、“远华走私案”、高教收费、SARS等重大事件的一种历史性回顾。作品均选自当年的《新世纪周刊》的现实报道,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等新闻特点,不仅对当时的人们给予一种信息传播、思想讨论的时代意义,对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一定的深思、回顾与纪念意义。
  • 热河惊变——大清王朝的历史拐点

    热河惊变——大清王朝的历史拐点

    三百年前的一个夏日,在蛮荒四散荒草疯长的燕山丛地,康熙大帝御鞭指处,一座神奇的皇家山水宫苑傲然出世。本书自避署山庄营建前的大背景起笔,踏寻康熙大帝当年的心路历程,粗心勾勒出大清帝国一幅幅尘封百年的历史画面……
热门推荐
  • 农家小媳妇

    农家小媳妇

    好不容易熬出头了,房子车子都有了,一朝穿越挣来的家当全没了,穿到农村去,做了人家童养媳,家里穷得当当响,小夫君才十岁,看起来一幅萌死人的模样,实际上却是一小渣男,竟将荷花推到河里,这才让身为现代的大好女青年附身到荷花身上,她的亲人找上门来,来头太吓人了点,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捧打鸳鸯。
  • 来到古代后我成了商业大亨

    来到古代后我成了商业大亨

    一个人在现代混吃等死,没想到来到古代,却不得不扛起一家子人。种田?没力气。绣花?不会。众人拍大腿,那你咋说啥啥都懂?蒋唯:这要感谢上天赐给我一个会吃的嘴和会动的脑子。从佛系求生到.......迎娶高富帅?蒋唯摇摇头,一生这么长,你陪在我身边,才是最好的结局。
  • 神终归来

    神终归来

    伴生大陆,三重天穹,青莲火绕,异世轮回,神归大陆,再筑巅峰。这是一个不定的世界,世事皆在一念之间。
  • 大武宗

    大武宗

    转轮回,定生死,逆转乾坤,善恶仅在一念之间,且看一个小小废柴,如何一步步走上巅峰。
  • 英雄联盟之主宰者

    英雄联盟之主宰者

    本作品为故事片,情节为我想象出来,如有雷同,请求包含。如有兴趣加我QQ:2836275183
  • 山海界大佬

    山海界大佬

    论一个洁癖重症者,如何在神魔鬼怪遍地世界里生存。首先,你得会学会伪装自己。装书生可以,装神仙也行,这妖怪可不可以不装,我有洁癖,不想把衣服弄脏。ps:看起来脏也不行,我就要干干净净的!小玄子打扫干净了,客官进来房间(852693446)坐坐。
  • 重生五零致富经

    重生五零致富经

    新书《第一姝》,架空古言,开坑打个广告。 何小西重生了,回到建国之初的五十年代。何小西重生之后,从一朵伪白莲花,一路往黑莲花进化。
  • 都市灶君

    都市灶君

    一次对自家火神庙的打扫,张振从垮塌的灶台里掏出了位灶王爷。从次便踏上了一条成神的不归路。
  • 我把阳光寄给你

    我把阳光寄给你

    本书所选散文均来自杂志《读者》。作者为杂志超人气作家。选文共分8个栏目,包括:温暖一生的棉鞋,成功的秘诀,丑陋的苹果,向上帝借一双手,美丽生命的出口,藏在掌心的秘密,没有人拒绝微笑,失去双腿的飞翔。相信自己是一颗珍珠砂,去迎接岁月的淬砺、生命的打磨,你的人生一会光亮圆满。
  • 重生之围棋风云

    重生之围棋风云

    前世碌碌无为,茶馆套羊为生。今朝炒股发财,梦想可否成真?往事如云烟,棋枰混人间。黑白在手,美女我有!VIP全本作者,《天下围棋》刀疤六再战江湖,谢谢捧场。